在西方教育史上,论述过学前儿童教育的人古已有之。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文艺复兴时期的伊拉斯谟(D. Erasmus)、蒙田以及稍早于夸美纽斯的康帕内拉等人在此领域都有所建树,留下不少金玉良言。但夸美纽斯的贡献则远远超过了前人。
一、儿童观及幼儿期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以满腔的热情,把儿童比作 “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珍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并警告那些欺侮儿童的人,要他们像尊敬上帝那样去尊敬儿童。夸美纽斯还把儿童比作一面镜子,在它里面,人们“可以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谐以及其他基督徒的品德”[108]。夸美纽斯的儿童观虽然尚未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但毕竟已从根本上不同于中世纪的性恶论的儿童观,表达了夸美纽斯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将实现新社会的理想寄托于新生一代的热切愿望。
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思想是立足于深信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一基础之上的。他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把儿童比作种子、嫩芽等,声称:“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109]为此,夸美纽斯呼吁父母们都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他还指出:人比其他动物更高贵,对人不能像对待动物那样,只需注意身体的养护和外表的装饰,要更注意灵魂的塑造;要以教育去滋补、抚爱和照管其心智,施以全面的训练。
前面已提及,夸美纽斯依据儿童年龄特征,在《大教学论》中构筑了一个四级单轨学制,其中第一级从出生到6岁,儿童可进入母育学校。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都可成为一所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主要教师。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考虑学前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夸美纽斯认为母育学校乃是前后衔接而统一学制系统的第一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他把为儿童奠定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生第一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体育和保健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引用一位作家关于“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忠告,提醒父母们首先应注意的重要事情是保持其子女的健康,宜从胎儿时期就加以注意。他强调孕妇的心理状态对于胎儿的影响。指出如果孕妇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经常处于突然的恐惧、过度的愤怒或怨恨与感伤一类不良的情绪状况,就可能生育一个怯弱的、易动感情的和沮丧的婴儿,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死胎。夸美纽斯还非常重视锻炼和娱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主张不要让儿童习惯于用药,要使他们生活有规律并保持愉快的心情。他引用过几句格言:“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精神快乐是人的生命的泉源。”[110]
(二)德育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因为儿童生下来不是要做一头小牛或一匹小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他强调必须在幼年生活中的头几年,就奠定他们的每种良好德行的基础;犹如箴言所说的:“成年时还未受过管理的,到老年就会没有德行。”儿女幼年未受到管教,以后就会使父母蒙羞。[111]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夸美纽斯强调要让儿童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包括:节制、整洁、礼节、尊敬长辈、诚实、不损害他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爱劳动。在上述一系列品质中,夸美纽斯特别重视节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的培养。他认为节制和俭朴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础,是其他一切良好品德的根本。夸美纽斯鄙视懒惰,称之为“撒旦的蒲团”,认为当一个人闲散、无所事事时,就会想入非非,进而有不道德的行为。因此,一个有见地的儿童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甚至从儿童的幼年时起,就要用各种方法训练他勤勉地从事各项劳动。
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3种:训斥、榜样和练习。其中练习尤为重要,宜多运用。例如,在吃饭、穿衣服和玩玩具的过程中练习整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练习助人为乐;在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练习礼貌等。
夸美纽斯在倡导温和的纪律及积极的方法的同时,对中世纪以来家庭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的体罚持反对态度,主张在万不得已时才使用鞭笞。
(三)智育
夸美纽斯幼儿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智育。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次为6岁以下儿童的智育提出了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夸美纽斯认为这一时期智育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幼儿的外部感觉、观察力及获得各类知识,同时发展语言、思维,为他们以后在初等学校里的系统学习做好准备。
夸美纽斯为母育学校制订的智育计划包括: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他强调,“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儿童身上”[112]。夸美纽斯相信,通过这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就可以为儿童奠定各门科学知识的最初步的基础。
例如,在物理学方面,应该知道什么是火、空气和土,并且学会说出雨、雪、冰、铅、铁等名称;在天文学方面,应当辨别日、月、星;在地理学方面应当认识他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乡村、城市、要塞或城堡。此外,他还应当知道什么是时、日、周、月、年,什么是春、夏等。夸美纽斯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给予高度重视,力图使儿童在获得有关知识的“种子”的同时,教会他们辨别和称呼那些东西,亦即发展语言。
夸美纽斯要求以易于理解的形式,使儿童认识历史、经济和政治的初步原理。具体做法是:要儿童记住昨天、今天、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知道谁是自己家庭的成员,谁不是;具有关于各种政府官员(如市长和法官)的概念等。学习社会知识时,夸美纽斯也力求教会儿童能知、能言、能行。
夸美纽斯重视训练儿童的“体外感觉”及分辨外界事物的能力。其中,尤为重视视觉的培养。夸美纽斯接受了弗兰西斯·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影响,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所以为发展儿童的视觉,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提出了相当细致的意见。例如,他建议在儿童2~3岁时,即向他们显示涂过颜色的东西,及看天空、树木、花朵和河流等。4岁后,为扩大儿童的视野,可带他们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动植物,或欣赏书中的图画。夸美纽斯认为,通过不断扩展范围的观察,儿童的视觉和观察力有了发展,也就会获得关于天文、地理和自然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了。发展外感觉能力时,他强调要循序渐进。
三、学前儿童的游戏及玩具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体系中,游戏得到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在母育学校时期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
夸美纽斯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强调多给幼儿活动的机会。他认为,儿童天性好动,他们血气旺盛,不许他们静止,所以,对儿童不应加以限制,而应让他们常常有事可做,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忙碌。他甚至规定了这样一条原则:凡是儿童喜欢玩的东西,只要对儿童没有什么损害,那么就应该让他们通过玩而得到满足,而不应加以阻止。因为儿童不活动比起不得闲,对身心两方面的损害更多。[113]夸美纽斯认为,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有3大好处:一是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二是可运用和磨炼思想;三是可练习四肢五官,使之趋于灵活。
至于活动的方式,夸美纽斯认为游戏乃是最适合于幼儿的。他指出:游戏的时候,儿童的精神专注于某种事物,自然本身在激发他们去做事情。用这种手段,儿童就可以受到一种积极生活的锻炼而没有任何困难。但这并不是说儿童的父母可以让儿童自由玩耍,自己却袖手旁观;他们应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和指导儿童游戏,甚至直接参加游戏,就像当年雅典的一位最高执政官施米斯塔克莱斯(Themistocles)以芦苇当马和儿子共骑的那样。
夸美纽斯对玩具也提出了详细意见。他认为真的工具常会给孩子带来危险,所以必须找些可取代的玩具,例如,小的铁刀、木剑、锄头、小车、滑板、踏车、建筑物等。儿童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泥土、木片、木块或石头搭起小房子,这样显示他们建造房屋的一种初步建筑术。夸美纽斯还提议要为儿童的眼、耳及其他感官提供一些小的作业,认为这些作业对增强他们的身心力量将是大有裨益的。
从上述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夸美纽斯提出了涉及游戏教育意义的一些重要问题:游戏是符合儿童天性的能量的散发;游戏是组织愉快的幸福童年的手段,是儿童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伴侣;游戏是儿童的一切力量和才能所借以发展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的有力手段;游戏是生活的预备以及成年人领导或参与游戏的必要性等。夸美纽斯的这些思想在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学前儿童的劳动教育和语言发展
夸美纽斯鄙视懒惰,视之为“撒旦的蒲团”,主张从小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让他们逐年获得劳动技能。例如,在儿童出生后的前3年,应当学会倒水,把东西从一处移到另一处;学会卷起、 展开、折弯、弄直、戳穿等。在儿童4~6岁时,应当从事手工劳动,包括各种建造活动。为了发展手的技能,夸美纽斯主张利用幼儿易懂的图画和习字,用粉笔或炭黑教他们画直线、钩弯、十字、圆圈,并建议这些课业用游戏形式进行。他认为幼儿习惯于拿粉笔写字母,以后可减轻小学教师的气力。
为了发展儿童的语言,夸美纽斯认为首先必须教会他们清楚准确地发出字母、音节和全字的声音,然后说出他们在家中所见的以及作业用的一切东西的名称。夸美纽斯也建议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发展语言。母育学校除了培养儿童正确地使用本族语说话的技能外,还应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他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这方面的萌芽。
五、学前儿童的集体教育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也强调了幼儿集体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同龄儿童在态度和思维方面的进步是相同的,他们能比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更有效地相互促进智力的发展。因为某个儿童的发现对于其他儿童来说,不会是太高的;在他们中间,既没有某个儿童对其他儿童施加控制,也没有强制,更没有恐怖,相反,有的是情感、公正以及对所发生问题的自由讨论。所有这一切,都是成人对待儿童时易掉以轻心之处。由于同龄儿童可能比其他任何人更宜于提高伙伴的才能,所以每天都应让他们聚集在一起追逐嬉戏。与此同时要教育他们分辨善恶,防止同坏人交往。
在夸美纽斯晚年的作品《泛教论》中,他的学前儿童集体教育的思想开始发展为提倡建立以4~6岁幼儿为对象的“母亲督导的班,第一个共同和积极的教学班”。这是“一种特殊的半社会学校”,是为邻近的孩子们而开设的。在那里,孩子们在各家母亲们的照管下,相互交往、共同游戏、唱歌、数数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信仰;在尚未进行读写的时候,锻炼情感和记忆。[114]夸美纽斯的这一构想为约一个半世纪后问世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提供了思想资料。[115]
六、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衔接
夸美纽斯还详细论述了儿童应在何时入小学以及入学前应做些什么准备的问题。他认为,儿童6岁前入学是不合适的。一方面,稚龄儿童需要更多的监护和照顾,这远非一位教育许多儿童的小学教师力所能及;另一方面,五六岁前的幼儿,头脑还是不凝固的,故对于该年龄的儿童来说,使其在游戏中自然地、不自觉地感知事物也就足矣。但是,
6岁以后的儿童,若非把他们立即送入学校受较高一级的教育,他们将会始终如一地变为有害无利的懒散,而最终将变得像一匹野驴驹。另外,还会有令人更担心的事发生,就是从那不注意的懒散中沾染恶习,这会像一种毒草一样,以后是很难连根拔掉的。[116]
考虑到儿童的发展存在差异,夸美纽斯提议,任何人一旦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儿童,他就应该去请教教师或学校的督学。判断一个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的标志有3点:①该儿童是否真正获得在母育学校所应学会的东西;②他对问题是否有注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③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或愿望。
夸美纽斯指出,父母没有准备就将其子女送往学校是不智之举,教师将会为这样的孩子所困扰。更为糟糕的是一些父母所做的错误准备。这些父母用对教师和学校的恐惧惊吓、刺激儿童,其结果使儿童沮丧,对学校和教师持有更加憎恶和奴隶般恐惧的情绪。他指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在儿童接近入学的时候,父母、家庭教师和监护人应当以快乐的心情尽力鼓舞儿童,好像节日和收获葡萄季节快到时那样;要告诉儿童入学获得学问是何等美好的事情。第二,应当努力激发儿童对于未来教师的信心和爱戴。
七、父母教育指导书和儿童教材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第二十八章中,专门讨论了幼儿父母教育指导书和儿童读物的问题。他认为,要想帮助父母和保姆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必须考虑为他们编写一部手册。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父母及保姆的教育责任;②儿童所应当学习的各种科目的教导大纲;③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出教导每一种科目的最合适的时间和灌输它们所应当采用的最佳言语和姿态。夸美纽斯的上述思想在其幼教专著《母育学校》里得到了详尽阐述。
夸美纽斯还认为,应当为儿童编写一本可直接供其观赏的图画书。他已意识到,在幼儿阶段,教育的主要媒介应当是感官的知觉,而视觉又是感觉里面最主要的一种,所以应把各门学问中最重要的事物以图像形式输送给儿童,包括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几何学等知识。这本书还应当画出高山、低谷、树木、鸟、鱼、马、牛、羊和各种年龄、高度的人们等。总之,图画书中的内容正好和 《母育学校》中提出的教学大纲相对应,可以配套使用。
夸美纽斯也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他提出每张图画的上端应写出它所代表的物体的名称,如“屋”“牛”“狗”“树”等。夸美纽斯认为,这种图画书有3个用处:①帮助事物在儿童心理上留下一个印象;②使孩子们形成一种观念,认为从书本上面可以得到快乐;③帮助儿童学习阅读,掌握语言文字。[117]
综上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为:详细论述了幼儿期教育的意义;首次深入“研究了在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规定了它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118];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充满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与其配套的亦可堪称历史第一的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
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他之前,甚至在他之后的近200年中,没有一个人对学前教育做过当时条件下所允许的系统研究,更没有人写过全面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近代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F. Frobel)、蒙台梭利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有人甚至认为:“福禄培尔学说的每一个重要细节差不多都是建立在那位摩拉维亚主教(即夸美纽斯)所奠定的基础之上。”[119]
《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所编众多教材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自该书于1658年正式出版后,被迅速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流行达200多年之久,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幼儿。歌德在其自传里称此书为他童年时代儿童们“唯一的一本书”[120]。夸美纽斯所提出的要求适应幼儿的认识特点为他们编绘图画教材的观点及《世界图解》的成功范例也为后人所接受和仿效。如18世纪德国泛爱主义教育家巴泽多(J. B. Basedow)仿效夸美纽斯的原则编写了一本《童蒙读本》,被人们称作“18世纪德国的《世界图解》”[121]。当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夸美纽斯有关思想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如皮亚杰和维果斯基(Л. C. Выготский)都把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占主导地位的直观思维期,看作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看作表象思维的时期。因此对幼儿来说,直观教材具有丰富词汇、增强表达力、活跃形象思维,进而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之功效。今天,儿童看图识字的出版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追本溯源,它们实滥觞于《世界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