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和著作
伊本·西那(Ibn Sina,980—1037年),全名为艾布·阿里·侯赛因·伊本·阿卜杜勒·伊本·西那,拉丁名为阿维森那(Avicenna),是继拉齐之后最著名的穆斯林医生,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天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980年他出生在中亚的布哈拉城(Bukhara,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附近的阿夫那村,幼年时随家生活在布哈拉。伊本·西那的父亲是位伊斯玛仪派信徒,长期从事地方行政长官工作,他是位很有远见的父亲,当看到自己的儿子有优秀的天分时,立即安排了对他的一系列周密的教育。伊本·西那从5岁起,就开始接受教育。当他掌握了阿拉伯语时(他的本族语是波斯语),父亲为他聘请了教《古兰经》和教文学的老师,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10岁的伊本·西那已经能流利地背诵《古兰经》,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像他在自传中说的,他当时简直成了一个“神童”。以后他又以惊人的速度学完了算术、代数和几何。伊本·西那家中经常有伊斯玛仪派的优秀思想家进行秘密集会,对他们的精彩讨论,伊本·西那很感新奇;从旁听中他学习到不少伊斯兰教法和一些哲学观点。当大哲学家阿布·阿布达拉赫·纳特里来到布哈拉市,他的父亲便将之请到自己家中,让儿子拜之为师。伊本·西那向他学习了逻辑学、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他在学习中又显示出数学方面超人的才能。他的积极好学、博闻善记,使得这位教授很快便感到自己所教的内容已满足不了这孩子的需要了。其后,伊本·西那又被医学所吸引,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习完医学,并从临床治疗中得到经验和能力。当他在医学上获得一定声望时年龄还不足17岁。那时,位于河外地区的地方小王朝萨曼王朝(Samānid,874—999年)的苏丹努哈·本·奈苏尔患了重病,宫中医生们束手无策,经人推荐来的伊本·西那为他治好了病,苏丹十分钦佩他。伊本·西那由此被允许进入宫中的书库。当时的萨曼人极为重视阿拉伯—伊斯兰学问,曾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大量著作,译为当时已经形成的“新波斯文”。苏丹奈苏尔的王宫藏书很多,伊本·西那在这里阅读了大量的珍藏书籍,尤其是哲学类的著作。他在以后的回忆中谈及这样一件事:他在这个王室图书库里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他反反复复阅读了40遍,但还感到自己尚未真正地理解它,偶然的机会,他得到法拉比写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读完后,他感到迄今为止的疑难问题一下子便解决了。在这里,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钻研,当他18岁时因其哲学和医学方面的影响,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学者。在他父亲去世后,伊本·西那开始在各地漫游。
1001年,伊本·西那来到花剌子模,在戈尔甘城结识了富商艾布·穆罕默德·希拉兹,由于他的帮助,伊本·西那在这里办了一所学校,收徒讲学,同时开始编写《医典》(The Canon of Medicine)一书。学生阿布·奥贝德·朱尔加尼就是从这里开始终生追随着他的,最后还为伊本·西那编写了生平传记。我们今天了解这位哲学家、教育家,不少内容就是通过这本传记而获得的。后来,戈尔甘城发生动乱,伊本·西那到了哈马丹(Hamadan),在这里他又为哈马丹的苏丹夏姆斯·道莱治好了顽疾,因其博学和才干被苏丹任命为宰相。伊本·西那执法十分严厉,得罪了军队中的武官,这些人极力排斥他。苏丹被迫将他免职,伊本·西那一度还被囚于监狱,财产被武官们洗劫一空。后来夏姆斯·道莱旧病复发,只好又请回伊本·西那为之治病,苏丹向他道歉,又使他官复原职。这以后他度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时间。白天,他协助苏丹治理国事,闲暇时为学生讲学,晚上著书立说。学生们请求他写一本全面反映亚里士多德哲学观的书,于是他开始写《治疗篇》(The Healing),由学生朱尔加尼负责核对,另一位学生校对《医典》,并将订正和修补意见补入。999年苏丹夏姆斯·道莱在征战中身亡,新君即位,有意对伊本·西那怠慢,于是伊本·西那萌发了离去的念头,他秘密写信给伊斯法罕的苏丹,希望为之效力。事发后他又在狱中度过了4个月。在狱中,他写了第一篇苏非派论文《哈伊·本·耶格赞》(Hayy Ibn Yagzan),还有《治疗篇》的逻辑学部分。后来他设法越狱,乔装后逃到伊斯法罕,在那儿他受到苏丹阿拉渥·道莱的欢迎,并受重用达13年之久。1030年,伊斯法罕城一度失陷,占领军抢劫了伊本·西那的住宅,他写的《公正书》这部大型百科全书全部失落,这部书共20卷,有2800个哲学命题,其中包含被称为“东方哲理”的关于他个人的哲学思想,以后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些片断章节。1037年,他在陪同阿拉渥·道莱出征哈马丹时,患病不愈,去世后被安葬在哈马丹城郊,终年57岁。
伊本·西那的一生十分坎坷,数经动乱和战争,颠沛流离,但他意志很坚强,精力旺盛。他在担任几个苏丹的幕僚时,都未中断对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无论他走到哪里,身边总有自己的学生和研究圈子。他一直坚持讲学和著书,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伊本·西那的著作很多,1950年为纪念他诞辰1000周年,埃及国家图书馆出版了该馆保存的伊本·西那著作书目和评注,共收入150余部著作和手稿,其内容涉及他那个时代所能有的各种知识门类。他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哲学和医学部分。《治疗篇》(又译作《治愚书》或《医经》)是部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巨著,包括逻辑学、物理学、数学和神学(形而上学)四大部分,共18卷。伊朗、埃及、捷克均出版过该著作的部分篇章。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藏有该著作全套18卷的手抄本。欧洲和阿拉伯一些国家的图书馆里藏有该套书的部分手抄本。《拯救篇》(The Deliverance,又译作《解愚书》)是《治疗篇》的缩写本,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这本书是他为那些“想超出一般老百姓,靠近上层,掌握一些哲学基础知识的人”编写的。该书与《医典》于1593年在罗马出版过。1912年埃及出版过《拯救论》的单行本。《指示与说明》(The Directives and Remarks,又译作《训导书》)是伊本·西那的晚期著作,包括逻辑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是他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该书被译成英文和法文,19世纪在欧洲出版。《医典》是伊本·西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全书共5卷。他在哈马丹时开始撰写,到伊斯法罕后才完成。这部书被誉为“一部中世纪真正的医学百科全书”[79],12世纪被译成拉丁文广泛出版,讫于17世纪末,一直是欧洲各大学的重要教材。该书使伊本·西那享誉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各国。伊本·西那还是一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医学《千行诗》和长诗《灵魂颂》不仅是医学和哲学的重要著作,也是极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用塔克文撰写的《知识论》系统地论述了各门类的知识。
二、教育观的哲学基础
(一)心理观
伊本·西那非常重视在今天被列为心理学范畴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以致他名列古代和中世纪史上从事心理学问题研究学者的前茅”[80],并由此成为中世纪对该问题研究的佼佼者。伊本·西那关于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是以灵魂论的形式出现的。
灵魂是古希腊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中世纪的伊斯兰哲学家们也研究了这一问题。虽然《古兰经》不鼓励穆斯林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一些教律学派还反对这类研究,但也有不少的穆斯林学者对此感兴趣,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伊本·西那对于灵魂的分析和论述,是他哲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有关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很多,如《论人的灵魂及其表现》《论灵魂》《灵魂潜力分析》《灵魂与肉体》以及长诗《灵魂颂》。伊本·西那在研究灵魂问题时,除了借鉴前人的学术成就外,还很注重借鉴亚里士多德之后医学发展的成果。他从形而上学、神学和医学生理学三个方面研究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有特色的观点和思想,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教育理论。
伊本·西那认为,人包含公开的和隐蔽的两种因素。在《医典》中他谈到,我们对自己所能确实了解的是包括器官和细胞组织的可感知的人体,当然这些是借助于解剖学,人还有隐蔽部分——人心灵的构成。伊本·西那从灵魂的存在、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及灵魂的功能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
1.灵魂的存在
为了说明灵魂是存在的,伊本·西那不厌其烦地从五个方面予以证明。
(1)生物运动的证明
伊本·西那提出,人和动物自身的意识的运动,是灵魂存在的证明。他认为按自然本性,人因其自身的重量应呈静止状态,却在地上行走,鸟在空中飞翔而不跌倒地面,都是由于他们自身具有一种特殊的力的作用,这就是灵魂。在《灵魂潜力分析》一文中他说,灵魂是这种自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
(2)生理意识和感情的证明
伊本·西那认为人的感情和意识是灵魂存在的表现和证明。在《灵魂潜力分析》中他说:“人对事物表现出的惊讶、欢笑、痛苦、羞耻等,这些心理意识是人的特征。人还可以说话,可以利用各种手势,最重要的是人可以体会到纯理性概念的含义,可以从已知中接受和意识到新的知识,这一切只存在于人,因为人有灵魂。”[81]
人有了灵魂才能接受抽象的事物和概念,才能进行思维、想象和判断,从而认识新的未知的事物。
(3)人的本质延续的证明
伊本·西那提出,使人的本质得以延续的是灵魂。他说人的肉体处于不断消耗和补偿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人的肉体在20年内是完全更换过的,它实际上已不是原来的那部分了。而人的灵魂自出生后就有了,是不变的。所以这个人才能延续下来,才能回忆起过去许多事情来,才能使自己的本质延续下去。本质虽不像肉体可以看见,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它就是灵魂。在《灵魂潜力分析》中他提出,人和动物的感觉、意识、成长、繁殖等这些行为之原就是灵魂。
(4)“我”的证明
伊本·西那提出,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我看见、我喜欢、我走了、我用耳朵听、我想到了……”,这些意识和动作中的“我”并不是指人体的某个器官,而是联系这些意识和行为的共同点,它起着支配作用。所以伊本·西那提出,能够支配人的意识和行为,但又超出这些意识和行为的“我”就是灵魂。
(5)抽象“人”的证明
伊本·西那提出一个设想,当一个人刚被完整地创造出来,没受外界一切影响,也不受感觉影响时,他是意识不到任何其他事物的,但他仍可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这种自我意识就是灵魂。
伊本·西那关于灵魂的分析和论证,实际就是在研究人精神的存在和作用,是在分析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例如,他从认识论的角度谈灵魂时就提出,人最初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是通过感官接受的,但人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是彼此独立、互不支配的,因此它们需要把自己得到的外界信息传递给一个总调度、总指挥,从而进行协调。伊本·西那将这个总调度、总指挥称为“共感官”。他又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发展和转化过程,论证了这个“共感官”就是人们的灵魂。今天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语言、思维、实践、认识和判断等,都是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活动的表现。伊本·西那所说的“共感官”或曰“灵魂”实际上就是指人的“高级神经中枢”。尽管由于当时科学实验的局限,他的观点存在许多缺陷,但他能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人进行研究,也构成了中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伊本·西那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并存的,而且两者密切相连,不间断地相互协作。没有灵魂就没有肉体,因为灵魂是肉体生命之源,是肉体运动、感觉的动力源泉,是肉体生命力之所在。反之,没有肉体也没有灵魂,因为灵魂是随肉体的产生而产生的。但灵魂与肉体并不是因果关系。在论述灵魂的本质时,伊本·西那提出,灵魂是一种单纯的本质。[82]它是超越物质的,是不灭的。他认为灵魂不同于肉体,例如人的躯体和器官在40岁以后便停止发育并开始萎缩,而灵魂的潜能却恰恰相反,如人的认识、思维、判断的能力在40岁之后反而表现出更健全和强大的倾向。所以灵魂完全不同于肉体,否则它在40岁以后也应该衰退。伊本·西那也看到年迈者或病人所表现出的健忘、思维力减弱等现象,但他将之归咎于肉体器官的影响。他认为这是灵魂忙于安排肉体而顾不上思维所致。
在灵魂的归宿上,他继承了法拉比的思想,认为灵魂并不随肉体的毁坏而消失,它也不会从一个肉体转向另一个肉体。所以他对“转世说”或“轮回说”持否认态度。伊本·西那还提出灵魂具有个性,其个性特点取决于他的质料,即与肉体结合时的物质灵魂。当肉体消失后,不亡的灵魂仍保留着与肉体结合时留下的个性痕迹。
3.灵魂的功能
伊本·西那提出灵魂具有一定的功能,他称之为“力”。灵魂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整到完整。对此,伊本·西那做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灵魂具有植物性功能。它表现为消化力、繁殖力和生长力。这类功能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营养摄取、发育成长以及通过繁殖达到人类的繁衍。
其次,灵魂具有动物性功能。它表现为能动力、感觉力。感觉力又分为外部感觉力和内部感觉力。外部感觉力是通过五种器官——视、听、嗅、味、触,对外部世界所产生的感觉功能。内部感觉力是通过想象、记忆、模仿等方式由内心支配的感觉功能。
最后,灵魂还具有区别于动物的人性功能。人性功能又可称为灵魂的理智,它包括了实践理智和理论理智。实践理智又叫道德理智,它是指导人实际行为的主动能力,属于实际智能。理论理智是指导人思维的认知能力,属于思辨智能。
伊本·西那是位名医,他在分析人的灵魂时,与医学观点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人灵魂的感受功能(植物性功能)是大脑的前部,灵魂的意识功能(动物性功能)是大脑的中部,灵魂的理智功能是大脑的后部。他还提出,人的灵魂从诞生起就形成了,但这时灵魂的功能并不能全部表现出来,它的植物性功能和动物性功能先发挥作用,而它的理智功能,则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表现出来。第一个阶段为理智的原质状态,处于这个状态时,理智本身不能转变为行动。例如,未经启蒙的儿童不能读书、写字,但这也并不等于他不会读书写字。第二个阶段为理智的潜在状态,在这一阶段,它本身具有了转变为行动的条件和工具,但尚未发挥出来。例如,经过启蒙的儿童,会知道简单的道理,像全体大于部分,等于同一个量的两个量也相等。第三个阶段是理智的完备状态,这时的人便有了完全思维和抽象的能力。理智的最后阶段是实践和运用。作为医生的伊本·西那还研究过人的心理疾病,如他描述过一种心理错乱的病症——相思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重和气力消减,并伴有发烧。对这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应从精神上去解决而不是依靠药物治疗。对其他一些疾病,他也主张用心理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他认为最好的疗法是增强病人心理和精神力量,鼓励他和疾病斗争,美化环境,欣赏悦耳的音乐,和亲人团聚等。伊本·西那的灵魂功能说剖析了人学习的潜在能力和发展规律,这些思想为中世纪的教育学说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伊本·西那对灵魂的论述属于“二元论”,前部分他从医学角度出发,带有一定的唯物因素,后一部分即“灵魂不灭”的结论却是从神学和宗教的立场出发的,带有时代和社会的局限性。
(二)认识论
伊本·西那指出认识就是对事物的抽象。他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类,并认为人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从感性知觉、想象、推测到理性思维四个从低到高的阶段。与这四个阶段相应的人的灵魂也处于四种理智状态,它们分别是物质的理智、习惯的理智、现实的理智、获得的理智。物质的理智是一种能够接受知识的潜在能力,习惯的理智是不自觉地接受知识的过程,现实的理智是对已接受知识的思考和理解,获得的理智是从被认识的对象中抽象出的普遍概念。伊本·西那的知识观是建立在其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很重视感觉的作用。他说感觉到的一切事物图景被传送到感觉器官,产生很深的印象,然后被感觉机能所接受。感性知识是一种获得的知识,它源于感官刺激。理性知识则是依靠真主赋予人的思辨能力而获得的。
(三)社会政治观
伊本·西那认为,社会是由众多具有不同技艺和能力的人组成的集体。它是以专业分工为前提,同时又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联系为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将是混乱无序的,社会则可能被解体。国家是社会的管理手段,是在正义名义下的一种强制性工具。它主要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持久,使人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社会的运转和众人的各种活动是需要法律来进行协调和制约的,对伊斯兰社会而言,是必须服从真主的神圣正义的法律。伊本·西那还认为具体法律的产生是由先知在神启的指引下制定出来的,真主掌握着永恒不变的总体,但因社会是较为复杂的,加之法律也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先知依据神启界定出事物的总原理,制定出法律的总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给执法人以一定的解释权。对先知的继承人或是哈里发来说,其职能是在任何有法律条文存在的地方执行法律原则,而在无法律条文存在的地方,他则是一个与当权者们进行磋商的独立解释人。因为哈里发拥有相当大的权限,所以应被严格挑选。他可以由民众选举产生,也可由执政者们共同商议后确定。当选的哈里发应具有勇敢、无畏、适度和正义等美德,而最重要的是他应具有渊博的伊斯兰法典知识和实践的智慧。伊本·西那十分痛恨专制独裁的执政者,他提出应对专制独裁者处以严刑甚至死刑。
伊本·西那的社会政治观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伊本·西那深深地感到,基于伊斯兰宗教信条的阿拉伯社会已经衰落了,想要使伊斯兰社会重新振兴,出路在于用理性改造人与社会,宗教的信条只在其中起辅助作用。因此,他排除了真主对现实社会细节上的“全知”“全能”属性。在这一点上,他与法拉比是一脉相承的。伊本·西那提出应通过教育使社会上各阶层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和道德,例如,执政者有理性,拥有渊博的知识,并具备熟练的管理才能。在执政者的管理下,民众也都具有伊斯兰伦理道德观并以此规范各自行为,人人遵守伊斯兰法律,能为公众的利益履行各自分内的职责。
三、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
伊本·西那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一个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它应依据每个人不同的能力和爱好,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使每个人都掌握一定的专业和技能,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他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其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很重要,所以教育不能偏重哪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那些只着眼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或只重视道德、仅局限造就完善公民的教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的目的应是通过德、智、体三个方面形成完整的人格。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论述教育时,既重视人的身体发育和与之有关的体育锻炼、饮食、睡眠和卫生,也重视智育和德育。另外依据他的社会观,他认为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均需相互交换服务。虽然各人的天资是有差别的,但教育可以赋予每个人适合自己才能的谋生技艺。每个人都应掌握一种专业技能,才能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对社会做出贡献。所以他也很重视职业能力教育。
伊本·西那和古希腊的学者一样,认为哲学家优越于其他任何人,但他并不认为教育的目的仅限于培养哲学家。他将哲学家的教育列为专业教育阶段中诸多专业教育中的一种,这是他与其他伊斯兰教育家的重要区别。伊本·西那的教育目的说,与他个人的职业和经历有关。他是个优秀的医生,并长期从政,对社会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的教育目的说,不是从纯抽象的思维中得出的,而更多地体现出社会现实的一面。他从一个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的多重角度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身心都健康的正直公民,培养他们去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的确是他高于不少穆斯林教育家的地方。当然伊本·西那的教育目的说带有时代的局限,比如,对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教育在他那儿就有了极大的差别。
(二)论各阶段教育和方法
1.儿童阶段
伊本·西那将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划为两段:婴儿期(0~3岁)、儿童期(3~5岁)。
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身体发育。他对婴儿的每一种活动都给予了关注,如睡眠、洗澡、哺乳以及适合于婴儿年龄的体操。他十分重视母乳喂养,强调母亲应亲自哺乳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样对孩子的健康和性格有直接的影响。即便母亲不能亲自喂养,也要精心挑选奶娘,应尽量避免喂养动物奶汁。对婴儿哺乳的时间、每天的进食量以及如何断奶,他都做了详细的论述。他说:“婴儿吃奶后睡觉时,不可剧烈地摇晃婴儿的小床,否则会震动婴儿胃中的奶水,只宜轻轻地摇。哺乳前婴儿哭一会儿对婴儿进食有益,不必紧张。母亲哺乳期一般是两年,这期间婴儿若想吃其他食物,可以搭配着喂给,但不能强迫。当幼儿开始长牙时,可以从吃母乳逐步过渡到吃硬些的食物,最初可以喂成人咀嚼过的面包,以后可以吃在水、蜂蜜或在果汁中浸泡过的面包,喂食量应慢慢增加,使之逐渐地脱离母乳。”他说:“断奶应逐渐来,不要突然全断掉。”
3~5岁为儿童期。伊本·西那指出这个时期儿童身体强壮了,舌头能够运用自如,儿童的听觉也能够集中起来了,这一切为学习做好了准备。这个时期的教育应侧重三个方面:儿童的道德;身体的发育和运动;情趣和行为举止的培养。伊本·西那认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创造童年的幸福,使儿童在身体、精神和道德上健康地成长起来。所以他不主张在这个时期对儿童实施任何专门化的教学,他重视的是儿童游戏性的运动和音乐教育。他指出游戏对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锻炼体力,也可以学到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能学会怎样过集体生活。游戏的形式和运动量可以视儿童的年龄和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游戏对每一个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音乐能给儿童带来愉悦、高兴、纯真和激动人心的情感。他以一个作曲家、演奏家的眼光,提出儿童有能力掌握辨别协和弦、不协和弦、高音、低音的方法,可以掌握发声的原理,所以应注意让儿童听音乐。孩子从被放入摇篮起,就应该听着音乐入睡。略大些的孩子可以学习有简单韵律的诗歌,这些可以为他们将来学习欣赏音乐或作曲、演奏乐曲奠定基础。伊本·西那关于儿童阶段的教育思想,不少是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出发而阐述的,含有相当的科学性。他认为儿童期的教育重要的是游戏性运动和音乐教育,而不是专门知识的教学,也适应了该阶段儿童身心发育的需要,体现出伊本·西那对儿童发育特点的正确认识。
2.初级教学阶段
伊本·西那将6~14岁儿童的教育定为初级教学阶段。在《医典》一书中,他规定孩子从6岁开始进入“初级阶段”,应该跟从家庭教师或学校的教师接受正规的教育,并要逐渐远离游戏和活动,开始有组织的学习。伊本·西那认为这个阶段实施的是初等的普遍教育,所以学生们学习的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伊本·西那指出,这个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虔诚的信仰和完善的伦理道德,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孩子首先学习的是《古兰经》。他说:“当孩子们的关节长结实了,舌头也灵活自如了,就有了受教育的条件,他们能专心听讲了,就应开始学习《古兰经》,接触字母表……”[83]
阿拉伯的书法一般是由《古兰经》教师教授的,往往先由教师写出字母,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在木制的“石板”上进行书写,并用心和手记住它们,直到能正确地写出这些字母并掌握发音。然后是遣词造句,这以后学生就能试着在石板上写出他们已经背会的《古兰经》韵律诗了。除《古兰经》外,学生们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是阿拉伯诗歌。教师首先让孩子们背诵一些语言简单、诗节较短、节奏轻快的诗,以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一般是先吟诵韵律诗,然后再读古曲诗。伊本·西那提出,教给孩子的诗歌的内容应有所选择,要挑选那些抑恶扬善、具有高尚道德含义的诗,因为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而言,他们读到的或听到的诗句对他们有强烈的影响。儿童从背诵的韵律诗中了解到人应具有的高雅举止,了解无知和愚昧的耻辱,学会尊敬父母,崇尚公认的良好行为,养成慷慨好客的品性,具备良好的道德准则。伊本·西那认为,有启迪作用的文学佳作,会使孩子受到道德教育,从而为他们将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对于诗歌,阿拉伯人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伊本·西那在《医典》中说:“诗歌是影响想象的语言。”所以他对诗歌的教学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对于教学的组织形式,伊本·西那认为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最好是进行集体教学而不是个别教学。他说,当一群行为优秀、有良好习惯、情操高尚的孩子们在一起接受教育时,一个儿童会去教另一个,并向他学习,成为他的朋友。如果一个儿童只和教师在一起,可能两个人都不会满意。教师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厌烦情绪会减少,活动的节奏会更快,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时也会有较大的学习兴趣,相互竞争,渴望成功。集体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所以他鼓励这个阶段的孩子应在集体的学习和活动中共同成长。
3.专业化教育阶段
伊本·西那认为,学生在完成普通教育之后,各自的才能开始显现出来,这时应开始专业化教育。他所确定的专业化教育,是指与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教育。伊本·西那认为,因为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才智、能力和兴趣都是不相同的,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也不相同,所以在完成普通教育后的专业化教育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如何确定学生的专业教育方向呢?伊本·西那提出应尊重年轻人的意愿,应依据他们各自的才能、兴趣、爱好以及将要选择的职业,接受不同的专业教育。在这个问题上,父亲和教师只能是指导者,而不是指挥者。他说,年轻人不应接受任何强加给他们的、与其能力和爱好不符的教育,教师应在仔细观察了解学生之后,并依据社会上行业和专业群体的发展和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他们能正确选择一个既适应个人才能和爱好又是社会所必需的职业。教师应该明白:“并不是孩子想要从事的手艺都有其可能性并适合他们,唯有满足其性格、对他们适合的手艺才是如此。如果技能技艺只需提出要求便可得到,而没有什么适合和不适合的问题,那么人人都可掌握它们,而人们将不约而同地选择去从事最高尚的技能和最高级的手艺。”[84]
伊本·西那在阐述因材施教的思想时,还谈到特殊教育的问题。他看到社会上有“智力缺陷’和“头脑简单”儿童的存在,并指出这些人“没有能力从一般的教育和理论学习中获益”,所以应提供一种适合于他们的教育,使他们在监护人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并通过教育和治疗逐步康复。对那些康复无望的孩子“则应保证对他们的照顾”。
伊本·西那将专业教育划分为两大类,即实用技艺教育和理论教育。
实用技艺教育主要培养手工艺者,如从事贸易、珠宝制造或具体一门手艺的人。这类教育主要依靠勤勉的实践,在具体的操作中边干边学。但伊本·西那认为这类教育的作用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谋生之计,同时还可完美人格。他说:“如果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他选定的行业,他就有了靠此为生的好机会,因为这有两个好处。第一,当他尝到靠自己的技艺挣钱的快乐,并认识到其技艺的潜力时,他会珍惜它,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探索该技艺的一切秘诀的动力会更大。第二,他会对靠自己挣钱谋生变得习惯起来。”[85]由此可见,伊本·西那认为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的人,不仅可以获得钱财,同时还可具有独立的人格,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伊本·西那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理论教育主要培养社会上的脑力劳动者。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的。伊本·西那笼统地提出这种教育有两种形式,即传递式和学术式,但没详细介绍具体内容。我们通过介绍他在自己的研究圈内教授学生的史料可以看到,他喜欢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他有时为学生讲解,有时让学生听写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有时也用书信解答学生的问题。他重视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调查和思考来掌握知识,为此他还确定了各科专门的参考书籍。在理论知识掌握之后,伊本·西那同样重视实践环节,他认为:“如果学生是学医的,他就应通过临床实践更好地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如果是学文学的,他就应尝试用自己的笔去挣钱谋生。”
伊本·西那关于专业化教育阶段的论述很具特色,在基础教育后的分科教育中,他不仅重视哲学家、医生、科学家的培养,还同等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他在当时就看到了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紧密的联系,看到个人的才能爱好在专业化教育与职业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指导,这在中世纪确属高见。但因时代的局限,伊本·西那没能正确地认识到学生才能及兴趣、爱好有别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这是一种难以了解的潜在原因,对此人是无法识别的,只有全能的真主才知晓。
伊本·西那关于三个阶段的教育,主要是针对男孩进行的。在女孩的教育上,他认同社会上的习俗,即女孩在家中,由家人或家庭教师将道德、宗教及必需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她们。按照伊斯兰社会的习俗,丈夫应当保护和照顾妻子,应在经济上供养她们,所以妇女不必像男人那样为养家糊口而去从事各种工作,也就不需要专业化的教育。虽然当时阿拉伯世界曾出现过不少著名的女律师、女诗人和女歌唱家,但伊本·西那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妇女没有养家的重担,可以轻松地致力于感兴趣内容的学习。对妇女来说,她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做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
(三)道德教育
伊本·西那和其他伊斯兰教育家一样,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个人修养,以求得道德完善。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促使道德完美的学问有三种,即个人道德学、家庭道德学和公民道德学。个人道德学是教导人类自己如何生存,为了今世和来世的幸福,人必须具有什么品质,个人道德学常常把一个人怎样才能保持灵魂纯洁作为课题来研究。家庭道德学是教导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的正确方法。公民道德学是教导人们如何过好公共生活的学问。在伊本·西那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家庭伦理、家庭生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夫妻生活是人类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障,家庭是构成国家躯体的细胞。所以他强调应保持夫妻关系的纯洁,以维护健康的家庭关系。他要求城邦严厉制止一切****的生活和私通行为,以免给家庭婚姻关系带来损害。应教育丈夫和妻子各自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丈夫应保护、照顾妻子,承担起养家糊口教育子女的重担,而妻子则应细心周到地服侍丈夫,精心喂养和教育儿女。父母亲都应承担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职责,但当孩子长大结婚后,应让孩子去独立生活。若子女继续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会使年轻人失去进取心,增加依赖性,这样会给双方带来苦恼和麻烦,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不利。孩子独立生活后仍需孝敬父母,承担赡养年迈父母的责任。伊本·西那还谈到,如果夫妻感情破裂无法调和,也应允许离婚,但他指出这样会给子女造成不良的影响。
伊本·西那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他说:“一切德性,好的或坏的,都是后天养成的;当一个人尚未形成一定的德性时,会自己养成这些德性,当他的心灵在某种特定的道德特性下发生改变时,他可依靠自己的意志抛弃它而趋于其反面。”[86]对人的天性,他认为既非善亦非恶,然而更近善而远恶。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会促使人发生改变,达到完美。对儿童来讲,其可塑性最大。所以他提出对人的道德教育,应从他诞生之时开始。孩子从出生到早期童年阶段,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性格,会影响到他们的道德培养,所以应从儿童尚未养成不好的品行和性格之前就加强教育和培养。他说:“孩子一断奶,其教育和道德培养就开始了——这发生在他受到应该谴责的道德和讨厌性格的侵袭或被其战胜之前。”由于邪恶的道德会很快侵蚀年幼的孩子,恶习极易独占上风,如果有任何邪恶的道德和恶习对其施以影响,就会主宰他,到那时他就难以挣脱这些邪恶的道德和恶习,亦无法与其抗争。伊本·西那认为在人们的品行形成中,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很重视童年时期对儿童所能造成影响的一切,如乳母、教师、朋友。他还谈到择友的问题,指出一定要选择志同道合、品行高尚的人做朋友,将之作为自己的镜子,以他们的优良品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才不致误入歧途。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认为教师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远不止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学生还从教师那里获得许许多多的习惯、思想和价值观。当教师在认真履行职责,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会不费力地、无意识地在模仿中效仿了教师的行为举止和品性。为此,伊本·西那对从事教师的人提出了严格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之前,应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当自己有了良好修养后才能去要求别人。这也正如我国所说的:正人先正己,己不正,也不能正人。
对道德教育的方法,伊本·西那提出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榜样发挥作用,二是道德行为的实践。伊本·西那主张让孩子在榜样的影响下坚持日常道德行为的练习。他和法拉比一样同意“习惯成自然”的说法,因为道德价值仅为理性所承认是不够的,它必须在人的心中扎根,通过模仿、习惯获得良好的品德,使人们心中的“道德感”成为行为结构的一部分,才能达到最后的道德完美。
道德教育还需要奖赏、鼓励和惩罚。他认为当心灵遵循道德之路时,就应给他们以奖励,当人的心灵为邪恶所蒙蔽时,也需要惩罚心灵,如生气的警告和具体惩罚。他说:“人必须准备奖赏和惩罚心灵,以此对其加以调控。”他认为体罚会导致对孩子的伤害,因为过分的打骂会导致仇恨,并得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他提出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使用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