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兰经》的教育思想(1 / 1)

《古兰经》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最有权威的一部经典,也是一份影响深远的历史文献。它不仅对伊斯兰教的兴起、传播和发展起着不容取代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文化、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也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伊斯兰的教育也深受《古兰经》影响,从传统的伊斯兰教教育来看,《古兰经》的影响反映在其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因此,研究伊斯兰教育,《古兰经》应是必读之书。

一、《古兰经》的成书和内容

《古兰经》成书于7世纪,它是穆罕默德在创立伊斯兰教、缔造阿拉伯国家的过程中,以真主安拉的名义,颁布的一系列“启示”。从穆罕默德开始得到“天启”,到最后编纂成书,大约经历了40余年。有关《古兰经》的定义,穆斯林较一致的意见是:“降示先知的超绝文辞,记录在许多册页中,在虔诚崇拜地恭读和连续不断地传播中成书。”[1]

《古兰经》的内容不是真主一次性降示的,这点它不同于其他的宗教经典,它是穆罕默德在610—632年,以安拉的名义陆续、零星降示的。为此,《古兰经》记载:“不信道者曾说:‘怎么不把全部《古兰经》一次降示他呢?’我那样零零星星地降示它以便我凭它来坚定你的心,我逐渐降示它。”[2]仔细研读《古兰经》,可以看到其内容紧密联系着当时阿拉伯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穆罕默德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对当时发生事件的处理意见以安拉的名义陆续颁示,如《古兰经》中的律例大多和当时所发生的事件相适应。人们有了争执,请穆罕默德排解,于是便有了启示下降,用以解释和断法。

穆罕默德每当接到启示,便立即传授给他的弟子,跟随他身边的弟子中会写字的,立刻就把它们记录下来,不会写字的就默记心中,事后还背诵给穆罕默德听看其记得是否正确。后来有了几位专门负责记录《古兰经》经文的书记者,他们在听到新的启示后,就记录在一块皮子上、一块木板或驼羊的肩脚骨上。穆罕默德口授启示时,还将每章中各节的先后顺序安排好并告之弟子记录下来。但《古兰经》中各章的顺序则是在穆罕默德去世后,由弟子们编定的。[3]《古兰经》最后一段是:“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4]穆罕默德宣读这段启示时,是在他最后一次朝拜“天房”的时候。当时,穆斯林大众站在阿拉法特山下,穆罕默德面向天空,穆斯林跟着祈祷,此后81天穆罕默德就去世了。

穆罕默德去世后,其随身弟子宰德·本·撒比特首次开始收集经文,但并没形成大范围的收集和整理。在以后战争中,不少能熟悉背诵经文的圣门弟子陆续阵亡,欧麦尔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建议哈里发艾布·伯克尔立即汇集和整理全部经文,以免日后散佚失传。艾布·伯克尔接纳了这个意见。经收集、整理、核对和汇编,最后由宰德·本·撒比特将经文抄录在同样大小的“册页”上,交艾布·伯克尔保管。艾布·伯克尔去世后,将经文移交给继任的哈里发欧麦尔,欧麦尔被刺后,由他的女儿、先知的妻子哈福赛保管。但在民间流传的《古兰经》因为反复转抄的凌乱以及方言的复杂、读法断句的歧义,造成了不少争议。在远征军中,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穆斯林就曾为《古兰经》的读法分歧产生过争执和冲突。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深感问题的严重,他意识到,只有统一规范了《古兰经》,并将之作为一面旗帜才能增进穆斯林之间的团结,巩固和扩大伊斯兰教的胜利成果。于是他任命宰德·本·撒比特为《古兰经》校订委员会主持人,召集了圣门弟子,从哈福赛那里取回汇编成册的《古兰经》重新进行修订、整理和抄录。修订时针对方言读音的差异,奥斯曼主张在不妨碍内容主旨的原则下,以古莱氏语为主体,并兼顾社会上已经流通易懂的其他方言,统一了《古兰经》的内容及章次编排。统一后的新范本被转抄了几部,送往各地保存,同时废除了在此之前私人转抄、社会流传的所有抄本。统一后的《古兰经》便作为唯一的标准范本在全世界通行。迄今1300多年,世界各地的《古兰经》无论是手抄本还是印刷本,都以统一定本为依据,不允许有丝毫的篡改。以后,由于《古兰经》定本的产生,人们对《古兰经》的注释与研究展开了,这就推动了以后阿拉伯文法学、圣训学、教法学、法理学、教义学等各学科的发展。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主要是在麦加和麦地那两地进行的,因此《古兰经》的全部内容,从时间、内容、地点上划分为麦加章和麦地那章两部分。由于活动的内容不同,两部分经文的重点也有所不同。麦加章的经文侧重劝说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让人们从偶像崇拜转向一神教,强调信主独一、信天使、信使者、信经典、信末日,提倡施舍济贫、善待孤儿。经文描绘了天国的宁静与和平,警告了火狱的惩罚,引述了古代先知的故事和传说。麦加章的经文表述热情奔放,富于**,改革精神很强,主要致力于创建伊斯兰教。后部分麦地那章的经文用词不像麦加章那样热烈,其内容除了进行宗教宣传外,更多的是以政治家的姿态,指导规范人们的生活。因为这个时期穆斯林的力量已经强大,形成了新的伊斯兰教社会和国家,故经文中较多是为当时政教合一的穆斯林社会确立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的制度,如圣战、天课、婚姻、财产继承、商业贸易等问题的具体规定。因为经文是依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或与当时社会环境不适应的情况,对此,穆罕默德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和停止。例如有关天课的规定,麦加章中只笼统地规定人们要进行不限定额的天课,麦地那章中就制定了天课的范围和使用规定。正如《古兰经》中说的:“凡是我所废除的,或使人忘记的启示,我必以更好的或同样的启示代替它。”[5]

从内容上来看,《古兰经》不是一部系统阐述教义的专著,不是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也不是一部传道讲演的文集,但似乎又都兼而有之,在穆斯林中,这部经典起着“详解万事,向导信士”[6]的作用。穆斯林们认为,《古兰经》包罗了一切有价值的知识,是一切精神和伦理问题的最后依据。

《古兰经》共30卷,114章,6200多节,其内容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

(一)申述基本信仰的纲领

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伊斯兰教的“五项信条”,即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真主,真主安拉在穆斯林们眼中,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掌握者。这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也是自始至终贯穿《古兰经》的主线,其他几项均是以信真主为前提而派生出的。

(二)反映与异教徒的论争

《古兰经》中有很大比例的经文内容是与多神教徒和其他教徒的争论。《古兰经》中所说的“异教徒”主要是指多神教徒,“有经的人”指拜星教徒、拜火教徒,也包括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在穆罕默德初创伊斯兰教时,阿拉伯半岛上多为多神教徒,特别是古莱氏的贵族集团,他们信奉传统的多神教,并以捍卫多神教的偶像崇拜为名,敌视并迫害穆斯林。穆罕默德与他们做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以确立伊斯兰教的地位。《古兰经》对待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态度与对待其他教徒有所区别。《古兰经》承认“有经的人”犹太教徒与基督教徒的先知穆萨(摩西)和尔萨(耶稣)是真主委派的使者,也承认他们的经典是真主颁降的,但认为这些经典在流传中已被篡改过,远非原貌了,所以应持谨慎、警惕的态度。《古兰经》对他们的态度是既有肯定也有否定,既有分歧也承认其共同点。

(三)规定宗教功修与社会义务

《古兰经》对穆斯林的宗教功修和社会义务,做过很多原则性的规定,主要包括3点:个人对真主履行的敬拜仪式;有一定经济条件的穆斯林按比例交纳天课;勇于出征、为主而战的兵役制。

(四)提供制定教法律例的依据

《古兰经》中提到一些可以作为立法依据的原则,也有一些对具体事例的处理意见,这些都为伊斯兰教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古兰经》代表了阿拉伯社会从氏族时期的不成文法向文明社会成文法的一种进步的转变。例如,经文对世人的作为做了5种划分,并明确了对这5种行为的奖罚态度。它们分别如下。义务性行为:履行者受奖,违反者受罚;可嘉的行为:遵者受奖,未遵者不罚;无关紧要的行为:不存在奖与罚;受谴责的行为:舆论上认为不受欢迎甚至讨厌,但不受惩罚;严禁和受罚的行为,必受惩治。但在具体判断和实施中,某种行为应属哪一类,经文中没有逐一详述,除了较明确的几项,如饮酒、吃自死之物及血、猪肉、未诵安拉之名而宰的可食动物,还有通奸、赌博等行为是属于严禁范围的之外,对其他并没有提出划分界限的严格标准。这就造成了在以后伊斯兰国家以《古兰经》为主要依据立法时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五)指明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

《古兰经》的不少章节,在命人行善止恶、趋善避恶的前提下,还涉及大量有关伦理道德的问题。它对穆斯林个人的修身养性、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及待人接物的准则,都以命令、倡导、鼓励的口吻一一做出规定。经文中常把日常生活中穆斯林的伦理道德的培养、锻炼和自我约制行为,提到敬畏真主、尊崇真主、博得真主喜悦的宗教功修高度来表述,把社会交往中的良好道德表现与虔诚的宗教功修紧密联系起来,既体现出伊斯兰教对伦理道德的重视,也使得世俗的道德观在宗教的氛围中得到强化和巩固。

(六)讲述以“认主独一”为核心的宗教故事

《古兰经》中还有相当多的篇幅是讲述传说故事、历史人物、古代部族兴亡历史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讲述历代先知在其部族中的传教活动,其数额包括穆罕默德在内的先知共计28位。《古兰经》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宣传真主的万能与权威、真主的独一无偶和至高无上,这便于不同文化层次的穆斯林都能很好地吸收和理解,这也是《古兰经》的一大特点。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伊斯兰教育的渊源,以后便在《古兰经》的思想体系基础上形成了伊斯兰教育的思想体系,确立了伊斯兰传统教育的内容、形式、原则、方法。

二、《古兰经》中的人生目的与教育

伊斯兰教社会中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古兰经》中有清楚的表述。《古兰经》说:“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7]“这部《古兰经》必引导人于至正之道,并预告行善的信士,他们将要享受最大的报酬。”[8]翻阅《古兰经》全书可以看出,这部宗教经典的最终任务是指导世人:为进入乐园而信奉真主走正路,这也正是伊斯兰社会的人生目的。在这个人生目的中,信奉真主是最高原则,进入乐园是最终目的,走正路则是穆斯林信徒今世的奋斗目标。根据《古兰经》所反映的内容和倡导的趋向分析,它提出的正路包含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信真主,二是信来世,三是信善恶,四是为主道而战。《古兰经》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为了深入地探寻《古兰经》所倡导的人生目的的实质和特色,不妨结合书中对人的认识、对今世来世的认识等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看《古兰经》中对人的认识。

《古兰经》中,最高的创始者是真主安拉,真主创造了大地上一切事物,人当然是真主的创造物,并且真主是宇宙和人类的最高主宰。作为一部宗教的经典,为了提供信仰的力量,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将《古兰经》与其他宗教经典进行比较研究,人们不难发现《古兰经》中表现出一种与别的宗教不同的特色。《古兰经》中,真主在创造人的时候,“他精制他所创造的万物,他最初用泥土创造人。然后用贱水的精华创造他的子孙。然后使他健全,并将他的精神吹在他的身体中,又为你们创造耳目心灵”[9]。还说:“我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10]这里清楚地表明了人是天地间的精华,是真主精神的体现,是真主创造万物中最美的形态。所以真主宣布:“他使你们为大地上的代治者。”[11]“真主确实是和信士们在一起的。”[12]这里包含了一种人神合一的思想,人能体现真主的精神,可以遵循着真主的旨意治理人世。这一观点使得人的地位和价值仅次于真主安拉,这在其他宗教中是十分罕见的。

伊斯兰教中,人性与神性不是分离以致对立的,人不必为了获得神的宽恕而永远贬抑自身。虽然真主与人的关系是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人是真主的奴仆,但是人被创造时得到了真主的精神,人可以遵循真主的旨意治理人世,因为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所以伊斯兰教中没有修道院,没有终身禁欲不婚的修士、修女或僧尼一类的出家者。人性、人欲被认定是自然的,是受肯定的。虽然《古兰经》中有些地方也教导人们要抑制和控制各种欲望,约束多种情欲,并用“修行”和“戒斋”的方法,使人们实践这一点。但它的总体内容并不否定人生现世生活,否定人的自然欲望。如《古兰经》所说:“迷惑世人的,是令人爱好的事物,如妻子、儿女、金银、宝藏、骏马、牲畜、禾稼等。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而真主那里,却有优美的归宿。”[13]这段经文明白地指出,一些世俗欲望和感**有其合理性,真主允许人们在今世享受;但这些欲望应限于真主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它们不能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人们最终追求的应是永恒的来世。《古兰经》还鼓励人们可以满足人生正当的需要,它说:“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14]可见《古兰经》并不否定人的现世生活享受,也不提倡禁欲主义。当教规与人的生存发生冲突时,伊斯兰教更看重的是人的生存。《古兰经》中规定信徒不得食用非屠宰物,即自死物。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食用了非屠宰物也可以不予追究。“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15]“凡为饥荒所迫,而无意犯罪的,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16]也就是说,当人受到胁迫或是在饥饿所迫的情况下,吃禁物是无罪的,是教法特许的。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对人生存权利的重视。

《古兰经》鼓励人们充分享用真主所赐予的一切合法食物,不必为压抑自己的正当欲望而扭曲人性,但同时为避免荒**无度、穷奢极欲现象的出现,又提出许多规范和戒律对人们的生活加以约束,主张人们应在真主的指引下过一种既充实又有节制的生活。因此,《古兰经》对人们今世生活中所要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饮食、婚姻、财产及生活方式都进行了规劝和指导,从中也充分地体现出伊斯兰教的人道和求实精神。

其次,我们再看看《古兰经》对今世和来世的论述。

《古兰经》把人的生活分为两部分——今世和来世。经文告诫人们,真主将在末日审判时告诉人们在世间生活时的行为表现,然后根据审判结果决定每个人来世的生活,“在那日,人人都要发现自己所作善恶的记录陈列在自己面前”[17]。《古兰经》中今世和来世是有密切联系的,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两段,来世的归宿取决于今世的表现。若人们按照真主的旨意认真过好今世生活,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自己来世的归宿。

对于今世生活,真主除了允许人们享受今世生活外,还鼓励人们在现世人生道路上要有积极奋斗精神。《古兰经》对奋斗于人生的人赋予很高的地位。它说:“没有残疾而安坐家中的信士,与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信士,彼此是不相等的。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安坐家中的人一级。真主允许这两等人要受最优厚的报酬。除安坐者所受的报酬外,真主加赐奋斗的人一种重大的报酬——从真主发出的许多品级、赦宥和慈恩。”[18]这段古兰经文反映出《古兰经》从宗教的角度出发,要求人们静心礼拜,专心修行,但它又把真主的最高奖赏给予了尘世奋斗的人。可见《古兰经》最终重视的还是人们在今世的一种积极奋斗精神。它还说:“在被压迫之后,为真主而迁居者,我在今世誓必使他们获得一个优美的住处,后世的报酬是更大的。”[19]也就是说,当信徒不堪忍受当地异教徒的迫害,向另一个可以生活的地方迁徙时,不仅没受到真主的谴责反而受到鼓励,这也是为主道而奋斗。《古兰经》对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实际事物如执政掌权、商业贸易、结婚生子、饮食卫生的态度是不否定不忽视,对之都有详尽的指导和规范。这些指导和规范体现出的最大特点便是合乎人性、顺乎人情。

对于来世,《古兰经》指出人们在来世的归宿有两种:乐园和火狱。在末日审判时,真主将依人们现世的表现进行判决。那些敬畏真主,在今世生活中,为人正直,驱恶从善,并为主道奋斗的人将进入乐园。《古兰经》对乐园的描述是十分生动而具体的。乐园中有水河、乳河、酒河、蜜河,还有各种水果食品,人们可以任意食用。仔细审视《古兰经》中的乐园是以现世生活为摹本的。对长年生活在沙漠中的人来说,最珍贵的是水和食品,乐园里便有“泛泛的流水,丰富的水果,四时不绝,可以随意摘食”[20]。而那些不畏真主、罪孽深重、至死不信道的人,将进入火狱。火狱里的人终日垫着火褥,盖着火被,“他们在其中不能睡眠,不得饮料,只饮沸水和脓汁”[21]。“他们将享受铁鞭的抽打……尝试烧灼的刑罚。”[22]《古兰经》为人们安排了两种反差如此之大的归宿,其主要目的是用以告诫人们要信奉真主、走正路从而能进入乐园,得到永恒的幸福。《古兰经》对于来世生活的描述,尽管只是宗教的想象,但它借助于现世社会中奖善惩恶的信念,用一定的道德观念来约束人们现世的行为,其最终目的还是建立今世生活所必需的制度和秩序。先知穆罕默德就反复向人们告诫:要相信安拉,不忘后世惩罚,过一种使真主满意的生活。

对所有的宗教来说,末日审判和两世说都是约束、抑制人们思想行为的最好方法,大多数的宗教对两世的态度都是抑现世扬来世的。但伊斯兰教与它们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否定自然的人性,不否定今世的生活,真主宣称:“谁想获得今世的报酬,我给谁今世的报酬;谁想获得后世的报酬,我给谁后世的报酬。”[23]它主张人们要耕种两世的幸福,而不是以牺牲现世为代价来换取来世的幸福,注重今世追求来世,这便是伊斯兰教的两世幸福说。这一观点使得人们在企望来世永恒幸福的同时,也重视现世生活,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和个人的主观努力,要求人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去求得两世吉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促使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经济、教育辉煌的原因之一。

《古兰经》对人生的态度,还反映在它将信仰与务实精神的巧妙结合之中,伊斯兰教宣传要信奉真主,应为真主牺牲一切,但是,这种牺牲是有回报的,真主对这种报答性的牺牲不会熟视无睹,他会给人类最好的报酬。《古兰经》说:“凡他们为真主而遭遇的饥渴和劳顿,他们触怒不信道者的每一步伐,或每次对敌人有所获,每有一件就必为他们记一功,真主一定不使行善者徒劳无酬。他们所花的旅费,无论多寡,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路程,都要为他们记录下来,以便真主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最优厚的报酬。”[24]人们的每一付出,不论大小,必得回报。因此,人类为真主所做出的牺牲,也就是为自己的幸福所做的努力。这样的定位,将信仰与务实精妙地交融在一起,使得穆斯林信徒的宗教生活表现出一种顺乎自然、合乎人性的特点,而其最直观的表现还在清真寺的选址和功用上。佛教因以出世为特点,所以它的名寺古刹大都建在远离闹市的深山老林中。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绝大多数都选建在繁忙、拥挤的市场中央,像麦加、麦地那、德黑兰、开罗等地著名的清真寺都是如此。清真寺中没有圣坛神龛,没有佛寺中的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也没有一般教堂中的那种静谧与肃穆,而是充满一种平顺、自然、安宁与笃实的气氛,一种对世俗事物感人的亲和力。因此,清真寺中可以接纳一些不为宗教而来的人们,学生可以在那里踱来踱去地背功课,夏日朋友们可以在寺内午休并悄悄闲谈,去周围商场采购的父母亲还可以把孩子寄放在寺内等。

《古兰经》的务实精神还体现在对一些行为细节的规定中。例如,探亲访友,不要随便进屋,“直到你们请求许可”[25];“如果你们发现别人家里没有人,你们就不要进去,如果有人对你们说:‘请转回去!’你们就应当立即转回去”[26];在亲友家做客,或在其他场所都“应当节制你的步伐,你应当抑制你的声音”[27]。穆罕默德在圣训中还关照吃了“生葱生蒜一类的东西”的人,“当远离人,待在家中”。这些宗教经典所昭示的教规,体现出如此浓厚的人生常情常理,使其信仰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而变得具体实在,具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它的信徒便可以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实践自己的信仰。

《古兰经》所阐述的人生目的,显然带有宗教的局限。但它务实的精神、对人性的肯定及它的两世幸福说、善恶报酬说,使它有别于其他宗教,使它更注重现世生活。《古兰经》对其信徒来说,既有信仰上的强大吸引力,又有律法上的约束力,同时还为人们的世俗生活、社会活动提供了具体而详备的指导。穆斯林们正是在“为进入乐园而信奉真主走正道”这一人生目标的激励下,团结在唯一真主的旗号下,以充满着自信、务实的精神去奋斗人生,从而创立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并产生了中世纪人类文明的辉煌。

《古兰经》具有特色的人生目的观,使得《古兰经》在论及教育问题时也具有极大的特色。首先,它鼓励人们去探寻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奥秘和规律。因为人最能体现真主的精神,并被真主授权为大地上的代治者,所以《古兰经》提出人是有力量去认识并掌握宇宙间的奥秘和规律的。《古兰经》告诉人们,真主创造万物时并非随意而漫无目的,它是依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的,因而宇宙间是包含一定的奥秘和规律的。它说:“真主本真理而创造天地。”[28]“真主创造天地万物,只依真理和定期。”[29]“他本着真理,创造天地;他截夜补昼,截昼补夜;他制服日月,各自运行,到一个定期。”[30]《古兰经》中出现“真理”一词有上百处之多。穆罕默德为自己确立的使命之一也是传播真理。这里所指真理的内涵是什么呢?透过宗教的薄纱,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到《古兰经》中所阐述的真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人们对客观规律、秩序、事理的一种认识。当然前提是这一切都是真主降示的,并不是指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古兰经》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肯定了人有能力认识真理。其次,它又指出对真理的认识不是凭主观猜测的,而是凭借理智和知识的。它说:“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们觉悟。”[31]“而猜想“对于真理,确是毫无裨益的。”[32]这里清楚地表明了真主要求人们运用观察思考的方法去了解真理,而不能用臆想和猜测。又如:“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在有理智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他们站着,坐着,躺着记念真主,并思维天地的创造。”[33]《蜜蜂》章中还详细地谈到:“将有一种颜色不同,而可以治病的饮料,从它的腹中吐出来,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一种迹象。”[34]据伊斯兰学者的统计,《古兰经》中鼓励和教导人们去观察、探索宇宙奥秘的有700余处之多。《古兰经》还进一步向人们指出,有理智的人,就是有知识的人。它说:“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35]即是说,人有了知识后,便具有了理智,而理智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奥秘和规律。人是依靠知识和理智去认识真主创造万物中的真谛的,这就将知识和智力摆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上。因此,这使得以后伊斯兰世界中,拥有知识和智力的人备受尊崇。相传哈里发麦蒙在位时(813—833年)因尊崇知识,付给他的首席翻译大师侯奈因、本·易司哈格的报酬为与译出书本同等重量的黄金。重酬之下,侯奈因将一大批古希腊名著译为阿拉伯文,使这批人类宝贵的遗产得以流传下来。用与书稿同等重量的黄金作稿酬,正是体现了阿拉伯人对知识的尊重,对学者的敬重。作为一种宗教,它为什么要教育它的信徒去求知求智?结合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现状,我们可以明白,穆罕默德之所以这样教诲他的信徒们,主要是针对当时半岛上文化的落后、思想的混乱。他希望通过理性和知识消除人们对大自然、对未来的恐惧,并由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从而建立起一个文明的强大的阿拉伯民族。

《古兰经》中所倡导的人生目的说,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积极的成分,特别是它提倡的“人应该追求走正道”“为进乐园而奋斗今生”“做善人而不做不义者”等正直的人生哲理,是适应性很强的人类道德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阿拉伯人得以重视知识,重视教育,尤为重视道德教育,他们广泛吸收人类文化的遗产,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有阿拉伯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

三、论知识与教师

伊斯兰教十分重视教育。《古兰经》以真主的名义要求穆斯林尊重知识、尊重教师、鼓励求知。它将求知与信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教与学的行为神圣的宗教意义,并以此推动了伊斯兰教育迅速发展。伊斯兰社会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的大发展,正是建立在《古兰经》尊师重教的基础之上的。《古兰经》中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尚学问和学者

穆罕默德在圣训中谈及知识及教学时指出:“知识是伊斯兰教的生命、信仰的支柱。”[36]而无知是要受到指责的,《古兰经》中说:“他们中有些文盲,不知经典,只知妄言,他们专事猜测。”[37]经文中还指出无知会造成世界的朽灭,因为“世界朽灭的迹兆:知识泯灭、无知普及”[38]。《古兰经》还告诫人们只有拥有知识的人,才能对真主的启示有深入的理解。穆罕默德一直热衷于对知识、智慧的追求。伊斯兰学者在描述这位伟大的先知时,不仅描述他的光辉形象、伟大业绩,同时还有他超群的智力和知识。大贤阿里说:“当我询问使者的圣行是什么时,他(指穆罕默德——编者注)回答说:‘文明是我的资本,智慧是我宗教的基础……知识是我的武器……’”[39]

《古兰经》重视知识,主要基于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穆罕默德认为知识可以战胜愚昧、落后,可以使阿拉伯民族强盛起来,知识可以帮助伊斯兰教的传播,可以使穆斯林更好地领会真主的启示,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便有利于建立起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社会体制。在伊斯兰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带有神性的。因为知识是来自真主的,因此,对待知识应犹如对待真主一样虔诚。这一点正是伊斯兰社会兴办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穆斯林获取知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真主的启示,即通过对《古兰经》的学习而完成。穆斯林认为,《古兰经》包罗了一切有价值的知识,是一切精神和伦理问题的最后依据。另一种途径是利用真主赐予人类的才智,通过刻苦的学习、理性的思索而获取。如前面所介绍的,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所存在的知识,人们也是可以了解、掌握的,甚至事物间的规律和秩序,人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思考而掌握。这种认识观将穆斯林认识世界的渠道拓宽了,在以《古兰经》为核心的宗教知识指导下,穆斯林们以宗教的热情向一切知识领域发起了进攻,使得伊斯兰世界在短短的两三百年中从蒙昧时期的游牧部落一跃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这个飞跃与伊斯兰教对知识教育的重视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对知识的重视必定带来对学者的尊重,据圣训记载,穆罕默德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学者的墨迹比殉教者的血迹更加高贵。”这里所说的学者和殉教者都是伊斯兰教虔诚的真主追随着。但学者表现出的是经过学习思索后的一种理智的行为,而殉教者表现出的则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性的崇拜。穆罕默德认为,这两者在对真主的信仰,在对真理的追求中,所表现出的层次和水平是不同的。他认为应该肯定的是学者对真理自觉探索的精神。学者以知识和理智去对待所信奉的真理,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因此,他比殉教者那种带有一定盲目的情感崇拜行为更为可取。因而,穆罕默德说:“知者的睡眠强过无知者的礼拜。”[40]学者的墨迹与殉教者的血迹,哪个价值更高呢?这里的墨迹应泛指书籍,它是学者经过探究后以理智的态度写下的知识和学问,而血迹是指殉教者个人的言语行为。在现实社会中,墨迹的功用大于个别人殉教的血迹,所以穆罕默德认为墨迹的价值高于血迹。从历史上看,穆罕默德在得到真主的默示后,要靠学者来抄写,在伊斯兰教的传播中,也要依靠学者去抄录和口授。随着阿拉伯的远征,伊斯兰教在更广泛的几大洲中进行传播,书籍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其传播效果远远大于个别人之间的口传,因此,墨迹的作用大于血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在初创时期就能以理智和现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和学者。也正因为这一点,阿拉伯人能在广泛吸收古代人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建立起中世纪阿拉伯的文明。

(二)鼓励求知

穆罕默德以安拉的名义向穆斯林发出一个庄严的号召:“求学问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职。”[41]他还说:“进入清真寺教学或接受教育的人,犹如为真主而战的勇士。”穆罕默德将求学视为信徒的天职,天职也就是一种终身使命;他把在清真寺里教学和求知的人比作为真理而战的勇士。教学和求知这两种在世俗社会中纯属个人的行为,在伊斯兰社会中便带上了崇高的目的和神圣的宗教意义。求学问就是对真主虔诚的一种表现,教和学都犹如圣战一般是为真主献身的活动。信仰和求知结合起来后便促使人们以狂热的宗教热情去追求学问和知识。这一号召,不仅鼓励穆斯林热衷于求知,同时还纯洁了人们求知的动机。在确定了追求学问和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高尚行为后,在清真寺里施教和求学的人就都是遵循天职的了。他们按照真主的要求进行工作,教和学成为他们生活的目的,而不是谋生的手段。这就排除了世俗教育中功利性的因素,使得施教者能安贫乐教,求学者能潜心求知。这一号召也使得社会上无论富有还是贫穷者都乐于求知,以满足对高尚行为的追求。在这种天职观念的指导下,阿拉伯人对教和学是不遗余力的。穆罕默德迁到麦地那建立政权后,就立即派人到叙利亚去学习外语和各种学问,在著名的伯克尔战役后,穆罕默德命令有知识的犹太战俘,可以教授阿拉伯人阅读、书写并以此作为赎身的代价。

穆罕默德要求人们在求知过程中应不畏艰难,勤奋坚韧。他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42]穆罕默德的要求,促使了阿拉伯人在求知中不计一切代价,因此,阿拉伯人在接受人类文化遗产时,十分勤奋努力。每天天未大亮,只要听到清真寺里“班达”的声响,穆斯林们便起床盥洗,进寺礼拜,聆听长者的教诲,而且在求知中还表现出对异族文化的尊重和渴望,并对异教文化有着高度的宽容态度,他们广泛地吸收各地区文化遗产。穆罕默德的后继者,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的使节,在公元651年8月便到了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实现了穆罕默德的圣训,“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还要求人们从生到死都应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说:“求知,从摇篮到坟墓。”这种终身教育的思想在伊斯兰世界是很盛行的。因为使者已宣布求知是穆斯林的天职,天职便是终身使命,只要对真主的信仰不灭,这个任务便不能中止。因此,穆斯林从生到死都应努力学习。此外,穆罕默德还为穆斯林的刻苦学习指出了一个光辉的前景:“踏上寻求知识的道路者,真主为他开辟通向乐园的坦途。”[43]穆斯林终身的目标是进入天国乐园,而努力学习始终不渝的人,便可接近真主进入天国。于是求知便成为通向天国乐园的最好捷径。在穆罕默德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与学这两方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它对伊斯兰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是可想而知的了。在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中,无论它是宏伟精美的还是低矮简陋的,都有着虔诚的教学活动。可以说在伊斯兰世界里,每修建一所清真寺,便意味着一所学校的诞生。以后伊斯兰著名的学者、文人都以在清真寺中设座讲学、传授知识作为自己崇高的职责。广大学子更以虔诚、勤奋的精神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阿拉伯的教育事业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三)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古兰经》中记述,穆罕默德第一次得到真主的启示是:“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44]这就是说至高至尊的真主也曾履行过教师的职责,曾教人写字,掌握知识。因此,穆罕默德为自己确定的职责也是宣传正道和提倡学问。伊斯兰教中最崇高的真主和先知,都以身示范传授知识,教人学习,可见教师在伊斯兰社会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圣训中对教师的赞美是既频繁又热情的,如“恭贺那种人,他以其知识而工作,止人作恶”[45]。“以其知识济人的知者,较一千个办道者强。”[46]“真主,及他的使者,天地的居民,甚至洞中的蚂蚁、水中的鱼类都为人们的好教师祈祷。”[47]但是,如果自己拥有知识而不愿传授给他人,这种行为是要遭诅咒的。“真主赐予一个人知识,而他隐藏,在复生日,主让他带火嚼子。”[48]穆罕默德之所以如此看重教师是因为他还认识到,在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每个有知识的人上面,都有一个全知者。”[49]穆罕默德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者,是知识的掌握者,更重要的,教师还是知识的传播者。每个人可以不同程度地接受前人的知识财富,但有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正是教师的工作,可以使人们更迅捷有效地掌握知识,而这对于穆罕默德当时的事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故而《古兰经》一再地强**师的作用,并提出以知识去教化民众、做真主喜悦之事的人,真主会为他开辟通向乐园的坦途。

伊斯兰世界中最早的教师是使者。在《古兰经》中,真主告诫人们:“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50]使者是安拉派到各民族各地区进行传教、教化民众的人。《古兰经》说:“你们有使者可以作为他们的优良模范。”[51]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先后派遣了许多使者,但最尊贵的也是最后一位便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为自己确定的职责是宣传正道、提倡学问,以后穆罕默德在统一阿拉伯半岛、宣传伊斯兰教的过程中,也向各地派出了不少自己的使者。使者是伊斯兰社会中拥有知识和智慧并且品德高尚的人。《古兰经》指出:“真主降示你天经和智慧,并以你所不知道的(义理)教导你。真主赐你的恩惠是重大的。”[52]使者是伊斯兰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把《古兰经》中对使者的描述概括一下,可以看到使者拥有以下几大特征。

第一,使者是人不是神,他是真主的创造物,也要经历生老病死,不具备神性。第二,使者的任务是传达真主的旨意,指导民众如何按真主的旨意从事各种活动,而且以自己的行为作为示范。第三,使者是有理智的人。他从真主那儿获得智力,拥有了知识和智慧并以此去教化民众。他们自身都有着高尚的品德,深受民众尊敬。第四,使者大都产生于本民族,是本民族杰出的成员,他们熟悉本民族的一切风俗礼节,又关心本民族的兴盛衰败,使者不是外来客,他们与民众没有任何隔阂。第五,使者在教化民众的过程中,不辞劳累,不惧艰险,无私无悔。这个描述,会使人们马上与德高、身正、博学、善教的教师联系起来,穆罕默德正是以世间最优秀的教师形象塑造了《古兰经》中的使者,而《古兰经》中的使者,作为一种楷模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伊斯兰社会中的教师。

据历史记载,阿拉伯最早的教师是圣门第一代弟子,穆罕默德在世时,他们作为使者被派往也门、巴林群岛等地从事教育。在征服麦加后,他们又派往麦加。到了哈里发欧麦尔的时代,幅员增大,国土日广,被派分赴各地的学者就更多了。据艾哈迈德·爱敏估计,“伊斯兰教初期第一流的学者有数人,第二流的约20人,第三流的约120人”[53]。这些学者所到之处,无不建立学校,招收学生进行讲学。哈里发欧麦尔派当时著名学者阿布杜拉·买斯欧德到伊拉克的库法去讲学的时候,曾写信给库法的民众,他是这样说的:“我派阿布杜拉·买斯欧德为你们的导师与长官,我宁愿使自己受损失而使你们得以享受他的学问。”这位学者以后便长久居住在库法,举办学校进行讲学,后来成为一个学派的领袖人物。

四、道德教育

伊斯兰教是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穆罕默德曾自称,他是被派遣来完成道德教育的。伊斯兰社会在对教育的认识中也体现了这一精神。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培育人的精神、灵魂和品性。

《古兰经》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宗教信仰和宗教义务的,表现为真主为信徒们所做的种种规定,其目的是为穆斯林确立一种绝对价值观;另一部分是关于社会公德的,它结合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将抽象的道德原则具体化,以便于信徒付诸实践,同时它还为信徒树立了一个道德完美者的具体形象——先知穆罕默德,让穆斯林以此为楷模,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走近真主进入乐园。

(一)有关宗教信仰和宗教义务的部分

信奉真主是《古兰经》最高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信奉真主也是判断穆斯林道德行为的唯一标准。《古兰经》认为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是不可分开的,例如,看一个人是否诚实,首先要看他是否发自内心地信奉真主。《古兰经》鼓励信徒行善,但同时又强调,在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信仰,否则虽有善行,来世也不会幸福,也进不了乐园。它说:“谁背叛正教,至死还不信道,谁的善功在今世和后世完全无效。”[54]它认为,善行只有与信奉真主相结合才能达到至善,才能是本体论上的“完善”。信奉真主不仅成为穆斯林道德行为判断的最高标准,同时也成为伊斯兰社会里政治、经济、生活中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

《古兰经》确立的这一最高道德原则,针对当时已陷入解体的氏族部落的阿拉伯社会,是十分适合的。在实现民族统一过程中,它把原属于世俗道德的一些行为规范,纳入宗教的范畴中,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规范,纳入人与真主的关系中加以解释。它所产生的号召力、规范力更强大。在宗教的氛围中“上帝的逼视”“叫人无处遁形”,它使得宗教教徒往往比非宗教信仰者更能遵守世俗的道德规范。由信徒内心对真主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出的一种**,迫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恪守道德律令,为真主牺牲一切,包括圣战中的杀身成仁。

《古兰经》为穆斯林规定的基本宗教义务是“五功”。“五功”指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我国的穆斯林将其归纳为五句话,即念作证词,坚持礼拜,斋戒一月,交纳天课,麦加朝觐。对这“五功”,《古兰经》中有具体而详备的阐述,指导信徒如何规范地实施。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古兰经》在对这些外部宗教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还紧密结合着对信徒内在道德的教育。例如交纳天课,这是伊斯兰教强制性的济贫税。只要财产达到了规定的限额,就要被抽取一定的税率。还有在开斋节,每个有钱的人交一天的伙食费接济穷人等,这是真主的命令,每个穆斯林必须履行宗教义务。但同时,它还告诫大家,履行这一宗教义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信徒的善行。《古兰经》不仅仅要求信徒履行这一宗教义务,仗义疏财、行善济贫,同时它还强调信徒在行善时的主观动机。《古兰经》指出,只有本着虔信而行善的,真主才予承认,而不信道者的善功是不被真主承认的。人们行善时应以真主的名义去行善,而不应是为了个人沽名钓誉。做善事本是为了传播真主的正道,而受恩惠的人所感谢的应是真主,而不是行善者。这样在坚持动机纯真性中,善行便起到了道德净化的作用。

(二)有关社会公德的部分

《古兰经》制定了很多信徒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其内容大多是人类世代崇奉的社会公德的沉淀,如公正、自洁、诚实、守信、宽恕等。这些都反映出人类道德价值的共同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宗教一旦形成,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因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55]《古兰经》对这一部分的论述花费的篇幅很大,涉及面也很广,阐述得具体而繁杂。对这些内容的论述进行归纳分析后,可以看出它带有明显的两大特色。

1.神定论

《古兰经》中所有的德目都是以真主的命令、真主的意志向信徒提出的。《古兰经》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每章都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开篇,也就是说,每一章中的道德规定都是真主的旨意。书中真主对现世生活中人们应具备的一切道德行为,都逐一地做出规定,并提出明确的可操作的道德律令,用之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例如,婚嫁是世俗社会中存在最普遍的行为之一。《古兰经》将之列为真主的意志。真主宣布:“你们中未婚的男女和你们的善良的奴婢,你们应当使他们互相配合。”[56]又说:“真主以你们的同类做你们的妻子,并为你们从妻子创造儿孙。”[57]因此,在伊斯兰社会,婚配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诫命,结婚是一种圣行。圣行即神圣的行为,把结婚尊为圣行,也就把结婚视为高尚、纯洁、神圣之事。这一观点既反映出伊斯兰道德中神定论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伊斯兰教将宗教与人生社会并重的特色。真主是伊斯兰最高权威,他的命令与意志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的,他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因此,穆斯林们无不遵令而行,而且他们不仅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还主动地用以改造自己的灵魂,完善自己的人格。因为当信徒面对一种完善的理想人格形象时,会产生出一种不满足和向上的驱动和追求(如成佛、成圣),在这种追求中,他会不断地完善自身,并从道德的他律走向自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信仰的实践过程,但同时也是道德人格不断完善的修身过程。这是一切宗教中道德教育的共性,也是它有别于世俗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

2.道德的核心是“善”

《古兰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与其他的宗教一样,它把善恶作为核心问题进行论述,“行善”和“善行”是它道德的核心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古兰经》所指的善,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善”首先表现为虔信真主,并履行宗教义务。在穆斯林看来,信仰真主是人的最大善行。其次,“善”还表现为施济。仗义疏财、贩济贫民是善行的重要内容。《古兰经》中提及的施济,有的是指施舍钱物,有的则是指用言行去帮助他人,如关心邻居、照顾幼儿、探望病人、参加葬礼、安慰他人等。也就是说,施济的内容可以是钱物,也可以是时间、精力、同情心、支持、善言等。这样,并非有钱物的人才可行善,任何一个穆斯林都可在虔信真主的前提下行善,积善功。在尊师重教的阿拉伯社会,教人知识和智慧是最大的施舍。圣训中说:“最贵的施舍是教人知识,而后又有人将知识转授教。”另外,主持公道也被列为“善行”。穆罕默德指出:“如果有人在两个人之间主持公道,即是一种慈善。”他还说:“如果有人利用他的牲畜去帮助他人背负或运载货物,那是一种慈善;一句善言也是一种慈善;前赴礼拜的每一步伐,也是一种慈善;如果把路上任何有害的东西消除,那亦是一种慈善。”可见任何有善意的言行都属善行,行善越多,功夫越深,久之便属善功了。

《古兰经》要求所有的信徒都要树立“善”的观念,实施“善”的行为,因为“真主的确喜爱行善的人”[58]。为了使善念深入每个信徒的灵魂深处,化作他们今世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古兰经》把行善或作恶与人的最终归宿联系起来,并制定了善恶报应、乐园火狱以及来世报偿的教义、信条,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伊斯兰社会众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戒律。

《古兰经》主张善恶报酬说。因为真主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谁赞助善事,谁得一份善报;谁赞助恶事,谁多一份恶报。”[59]而且这种报酬还分为今世的报酬和来世的报酬。善功可修得来世的幸福,“最先行善者,是最先入乐园的人”[60]。在末日审判时,“信道而行善者,我将使他们入于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61]。对不信道而作恶者,则永居火狱,受火狱惩罚。这些教义清楚地告诉信徒,今世的善行是有回报的,它可以换得来世永久的幸福。而且,真主是公正的、明察秋毫的。“在复活日,我将设置公道的天秤,任何人都不受一点儿冤枉。”[62]经真主公正地审判,“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你的主绝不会亏枉众仆的”[63]。《古兰经》花费了很多精力渲染末日审判时的气氛,就是要使穆斯林虔信真主和末日审判的存在和公正。

在世俗社会中,善恶报偿也是人们对道德行为后果的一种评判。《古兰经》把这一世俗的道德伦理观与两世幸福说的宗教道德观结合起来,使得行善求报者在情感、心理上得到了神圣的保证和支持,真主的全知、全能和无所不在,使信仰者产生一种信念,只要听从真主的启示做善事,真主就不会亏枉他。这一信念便激励着穆斯林们以更大的热情、更高的自觉去遵循一切道德规范和道德律令。

《古兰经》在培养穆斯林的道德观念、规范道德行为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说服和劝导式的,极少采用空洞的道德说教,或是谈一些大而无当的道德原理。很多地方的阐述,是把一些抽象的道德原则具体化,在具体的道德行为的规范中体现其道德律令。

《古兰经》中很多篇幅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先知们的事迹。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穆斯林树立起一个具体的、可仿效的道德完人形象,成为他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典范。《古兰经》中几乎每一章中都有一定的道德劝诫,教导人们如何行为以及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些规定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例如圣训中记载,一个穆斯林应以6项应有的礼仪,去对待另一个穆斯林。当遇见另一个穆斯林时,应向他祝福;当他给予你一个邀请时,应接受他的邀请;当见他打喷嚏时,应对他说:‘愿真主降仁慈于你’;当他生病时,应去探望他;当他逝世时,应该送他棺架;欣赏他欣赏自己的地方。这6种具体的礼仪行为规定,体现出伊斯兰教要求信徒做善人走正道的道德律令。因为待人宽厚仁慈,亲爱怜恤,乐善好施,都是真主确立的“善行”,若与人交往中,做到这6项礼仪,人便具有了一定的善行,在末日审判时它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样像仁慈、善功等抽象的道德指令便在6项礼仪中体现出来了。

将抽象的道德原则具体化还表现在其“两世说”中。“两世说”对一般的信徒来讲是较为抽象的。《古兰经》将抽象的“两世说”,建立在具体的善行基础之上。以做善事不做恶事这些具体行为要求来体现“两世说”,这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遵行了。例如,《古兰经》中不仅提出了善行要与信真主、信来世相结合,行善的人可以进乐园这些原则,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善行准则和要求,告诉人们哪些是善行以及怎样去行善。

又如,《古兰经》在劝导人们孝敬父母时是这样阐述的:“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呵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64]经文中第一节 “你们应当只崇拜他”是指崇拜真主安拉,孝敬父母是善举,故将之与崇拜真主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其重要性。经文还提出了对待年迈父母应有的方式、态度和举止,详备而具体。这些规定要求穆斯林对父母的孝敬不仅要表现在生活的赡养、衣食的温饱等物质供给方面,尤其注意的还有对待他们的态度,应使年迈的父母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像这类的道德律令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听后极易照章行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便成为人们固定的道德习惯。虽然它没强制性的命令,也没有什么法律制裁作为后盾,但它依靠对真主的敬畏、对乐园的向往,却使得人们能够虔诚地遵行。

以说服、劝导式为主,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道德教育方法,也体现出穆罕默德道德教育思想的特色。穆罕默德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道德沦丧、秩序混乱的现状,希望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道德告诫和行为规范,使人们能迅速树立起一种判断是非曲折的价值准则,去统一人们的言行,并且能依靠宗教信仰的方式,使这些道德准则内化,以此去净化人们的灵魂、改造人们的内心,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礼让、团结强大的伊斯兰社会。

通过以上对《古兰经》中有关道德教育内容及方法的介绍,可以简单地归纳出《古兰经》道德教育的两大特色。

其一为信仰与道德的一体化。《古兰经》认为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是不可分开的。在信仰和道德中,信仰又是第一位的,道德是信仰的产物。因此它规定,穆斯林的一切道德行为都应在信仰的前提下进行才是动机纯真的。例如,信徒应本着虔信的目的去行善,去主持公道,去施舍济贫,才能得到真主的肯定,也才能得到来世的报酬进乐园,否则即便有善行“在今世和后世完全无效”。因此,《古兰经》说:“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65]这里很明确地将信仰和道德同时列为进入乐园的必备条件。《古兰经》还将信仰真主的人称之为善人、行善者、克己者、诚实者、守礼者、谦虚者、公道者等。这些称谓也都表明了信道者同时也要具备完美的德行,体现出信仰与道德是一体存在的思想。这一点也是一切宗教具有的特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宗教的社会功能,才能更好地控制社会。

其二为道德教育生活化。《古兰经》中无论是对宗教信仰的培养还是对一般道德行为的规范,都紧密联系着社会生活,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例如对公正、诚实品德的培养。因为阿拉伯人很擅长经商,而商业活动又是阿拉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古兰经》便结合着经商活动向穆斯林灌输公平、诚实的观念。本着“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66]的原则,《古兰经》提出,在经商中“你们当使用充足的斗和秤,不要克扣别人所应得的货物”[67]。它还以卖粮为例要求穆斯林公平交易。它说:“当你们卖粮的时候,应当量足分量,你们应当使用公平的秤称货物,这是善事,是结局最优的。”[68]由此可见,公平交易也是善事,按真主的这一指示做了,便是今世的善功,可有最好的结局。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阿拉伯人便在每日的商业贸易中,培养出公正、诚实的美德。阿拉伯人很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69]《古兰经》还提出穆斯林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要远离猜疑,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70]这些规定体现出一种对人的尊重和宽恕,经文甚至还涉及人际关系中最敏感的隐私问题,要求人们不窥探别人的隐私,“不要互相侦探”。又如对虔信的论述,《古兰经》将虔信真主列为穆斯林最高的美德,而虔信真主不仅体现在宗教生活的“五功”中,还体现在人们世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如前面所述《古兰经》中把结婚尊为圣行,将主持公道列为善行,这些行为都成为对真主虔诚的一种表现。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对真主虔诚的表现。穆罕默德告诫弟子“刷牙礼二拜胜过不刷牙礼七拜”。礼拜是对真主的虔诚,这里把对真主的虔诚程度与人们生活中的最细微的刷牙行为联系在一起,其原因是穆斯林礼拜时要念诵经文,运动口腔,而礼拜又是多人聚集的时刻,若有口臭是很令人生厌的。穆罕默德便提出了这一训诫。《古兰经》也制定了一系外关于礼拜前要整衣冠、大小净的规定,这些规定使得信徒从整洁外表开始直到洁净心灵,既坚定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又使他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真可谓二者兼得。《古兰经》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教育方法上,如将抽象的道德原则具体化,既制定抽象的道德原则,又制定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等。

将道德教育融化在生活中进行,使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具体实在,不似那般的空洞虚无;而且使得道德要求简明易行,极富操作性。这些对处于“蒙昧时代”的阿拉伯社会来说是很合适的,正是有了这种贴近生活、简明易行的道德教育,才使得当时处于多神崇拜、愚昧好斗的各部落阿拉伯人,都能接受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观,并能在实践中较好地得以实施,从而将阿拉伯社会带进了人类文明的阶段。《古兰经》中的道德教育生活化特点也是人类道德教育规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