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从其形成之日起,就把传播教义、争取信徒作为重要的目标。经过使徒保罗在“外邦人”中传教及其对教义的修改,基督教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扩展为各民族的统一的宗教,基督耶稣便成为全人类的救世主。保罗认为,人虽然从亚当开始就有了“原罪”,但从基督耶稣的死而复活后,人又得到了幸福,因为人与上帝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做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的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而得救了。”保罗强调人的拯救是灵魂的拯救,是灵魂的永生,而灵魂的拯救必须摒弃肉体的情欲,因为“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彼此为敌”。人如何才能得救呢?保罗主张“因信得救”,即依靠灵魂对神的信仰与热爱而被拯救。保罗宣称,一切人都可因信得救,不服从犹太教律法与习俗的外族人凭借心灵圣洁也可成为“誓约民”。因此,信仰上帝的基督徒过着一种圣洁的生活;得着圣灵的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便是新人,而信仰和热爱上帝便成为得着圣灵的途径。
自保罗之后,基督教不仅有了信仰的对象,而且也有了信仰的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使人皈依上帝,具有信仰就成了基督教最主要的工作。基督教教育便成了最直接的工具。罗马帝国晚期,社会正处在大动**和大分化的时期,值此之际,基督教以其严格的道德生活吸引了大多数民众,基督教得以迅速传播,其势力也日益壮大,教徒的成分日趋复杂。392年,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取得合法地位后,面对粗糙的基督教教义,要求有人从理论方面来论证耶稣及其《圣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同时要求改革世俗教育,培养能为教会服务的人才。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宗教神学体系及其教育思想便应运而生。
奥古斯丁对待基督教经历了从怀疑、背弃到信仰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并有“蒙主召唤”的奇迹般的体验。在《忏悔录》中,根据个人的经验,他把人的认识看作从低级到高级,最终达到信仰上帝的过程,进而提出了教育目的的主张;同时通过自我反省的形式告诫青年人,他在生活上之所以远离罪恶,主要是由于上帝对自己心灵的启迪,读了《圣经》,皈依了基督教。
奥古斯丁认为,神具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和至善至美的品德。神从无中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万物。他指出:“主,确无可疑的是:你创造了天地。确无可疑的是:‘元始’即是你的智慧,在智慧之中,你创造了一切。确无可疑的是:这有形可见的世界分为两部分,用天地二字可以总括你所造的一切。……确无可疑的是:不仅一切已造的和已成形的东西是出于你的创造,甚至可能创造和可能成形的东西,都可能由你创造,因为一切来自你。”[19]
作为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是“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至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而一无所需;负荷一切,充裕一切,维护一切,创造一切,养育一切,改进一切;虽万物皆备,而仍不弃置”[20]。“是万有的唯一真原,化育万类的至美者。”[21]
上帝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而作为上帝创造物的人类,起初虽是善的,但人类的始祖滥用意志自由,丧失了向善的能力,犯下了原罪,并传递给了后代,导致人生下来都是有罪的。因此,人生在世的最高目的只有不断地赎罪修行,克己欲望,心向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恩赐,灵魂才能得到拯救,进入“上帝之城”,人才能得以永生。由此可见,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既不是发展智力和理性,也不是培养国家的公民,而是要过情神生活,修炼道行,培养对上帝充满信仰、虔诚的基督教徒。即是说,通过教育,使人聆听,懂得上帝的教诲,领悟上帝的至真、至善、至美并意识到自身的罪恶和如“粪土”般的渺小,从而进行祈祷、忏悔,克服对各种欲望和享受的追求,最后皈依上帝,进而成为能忠心耿耿地为教会服务的教士。
根据抑制人性、高扬神性的基本宗旨和教育是一切内心修炼的教育本质观,奥古斯丁提出了教育为教会和神学服务的主张。他在《忏悔录》中用向上帝祷告的方式明确指出:“主,你是我的君王,我的天主,请容许我将幼时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为你服务,说话、书写、阅读、计算都为你服务。”[22]
奥古斯丁认为,人要想得到拯救,光有信仰是不够的,首先是过禁欲生活。人人都追求幸福、快乐,而真正的幸福、快乐是信仰上帝;人人都爱美好的东西,真正美好的是至善至美的上帝、上帝的智慧、上帝的道。沉湎于暂时的可变的有形的事物,把快乐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就容易堕落,且离上帝越来越远,并最终走上毁灭。因此,“一切学识之最终目的,就是敬爱神,并获得快乐的生活”[23]。鉴于此,道德教育在教会教育中应居于首位。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虚心、哀痛、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和睦、为义等“真福八端”;培养学生具备宽容、谦虚、热爱真理、正义、爱人、严谨、服从等基督徒的优良品质。当然,从奥古斯丁的经历及其教育思想来看,道德教育并非其目的本身,他希望通过道德教育,一方面使人摆脱现实世界的欲望和享受,用理性克制欲望,使情感服从理性,致力于内心的操持、心灵的修炼,做到清心寡欲;另一方面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原罪,进而认识到上帝的至善,有助于使人养成一种为善的倾向,避恶趋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对上帝的信仰,并得到上帝所赋予的神性,弃恶从善,改邪归正,从而得到拯救,进入一个尽善尽美的世界——天国。由此可见,奥古斯丁已从根本上把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宗教化了。
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虽然是以个人向上帝祷告的方式提出的,但是恰恰反映了中世纪早期的文化状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一方面反映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文化以及世俗教育的衰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基督教势力的扩大,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已成为必然趋势;此外,作为虔诚基督教徒的奥古斯丁,为了论证基督和《圣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创立系统完善的宗教哲学理论体系,提出教育为教会、为神学服务的主张,也是其思想的逻辑必然结果。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论为中世纪欧洲的教育奠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