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以《圣经》为依据,结合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功底,运用柏拉图主义学说,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宗教哲学理论体系,促进了基督教的信仰教义化、统一化、仪式化、组织化。
一、上帝观
奥古斯丁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上帝是最终的实在,上帝是完满的、不变的、永恒的、全善的,上帝即至真、至善、至美,上帝是绝对真理;而感性世界是不完满的、变化的、暂时的、非至善的。他认为,上帝作为最终的实在一定是完满的,所以没有理由要他变化。因为一个完满的东西发生变化,就会成为不完满的。上帝是永恒的,上帝不存在于时间之中,在上帝创造时间之前不可能有时间。上帝是全善的,上帝的善不仅在于最真实,而且在于爱人类,在于和平和安稳。他还认为,上帝具有创造的本性,“天主创造一切”,“宇宙间除上帝之外,没有任何存在者不是由上帝那里得到存在”,整个世界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奥古斯丁主张,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他说:“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父’,由父而生的‘子’,和从父出来的‘圣灵’,这圣灵就是父与子之灵。”[5]他认为,上帝在位格上是三位的,但三位在本体上是一,三位是一体而不是三体。他说:“父、子、圣灵,各位都是完全的,所以它是三位一体,而不是三重”,“既非三个神,亦非三个善,而是一个至上全能的上帝,即三位一体本身”。
二、善恶论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自己有的,上帝是绝对的有。上帝是永恒的存在,绝对的精神。上帝至真无比,是最高的本质和实体,并断言上帝是不朽的,上帝即至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善是本质和实体,善是绝对的。上帝至真、至善。在上帝那里,恶是不存在的,所谓恶,与上帝毫无关系。至于万物,它们不是自己有的,而是由上帝创造的,因而它们不可能同上帝一样绝对,它们不是绝对的有。但万物源自上帝,由上帝的有而有,因而它们也不是绝对的无。创造者上帝是绝对的有,是至善,所以凡是存在的,本身也都是善的,只是并非十全十美而已。这就意味着,万物本身是有缺陷的,是能朽坏的。所谓缺陷和朽坏,就是恶。或者说,善的减少就是恶。同时,他又强调说,作为存在者,其善无论减少到何种程度,总剩留一些善,否则,就不能朽坏,也就无法存在。总之,善是本质和实体;恶无非缺乏应有的本质和实体。就本质而言,恶是虚无,恶是相对善而言的,所以恶可以定义为“背离本体,趋向非存在的东西。……它倾向于造成存在的中断”[6]。或者说,恶即“善的缺乏”和“实体的缺乏”。
为了说明恶即“缺乏”,奥古斯丁具体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恶。第一类恶的现象可称为“物理的恶”,指事物的自然属性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自然灾害、人由于生老病死等生理原因造成的身苦皆属此类。这一类恶的原因是缺乏完善性。第二类恶即“认识的恶”,指“把错误当作正确接受,把正确当作错误拒绝,将不确定当作确定固守”。认识上的恶的原因是人的理智之不完善,与自然恶的原因基本相同。但是从后果上看,认识上的恶比自然界的恶更危险。第三类恶即“伦理的恶”,只有这类恶才称得上罪恶。他说,罪恶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沉湎于有害的东西”。他认为,伦理的恶和认识的恶是相关的:“错误与苦难一起产生。当他们在内心感觉到畏缩,这就是恐惧;当心灵为可欲事物所占据,不管它们是如何有害与空洞,错误阻止心灵觉察它们的真实本性,或者说,病态的欲望遮掩了觉察力,沉浸于愚蠢的快乐。”[7]
三、意志自由和恩典说
上帝创造的人类是善的,为什么现实中的人类却如此之恶?这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上帝的伊甸园中,受蛇的引诱偷吃了苹果,从而使其道德败坏,犯下了原罪,这种原罪传给后代,使整个人类都具有了罪恶的本性。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是:夏娃为什么会吃那个苹果,使人由善变恶呢?奥古斯丁的回答是:这是出于人的意志。他认为,上帝的创造物都具有善的属性,把人性的堕落归因于外物的引诱,推诱于上帝,是说不通的,因为善的东西不可能导致恶的现象。他问道:“一个善而可变的自然会产生恶,会使意志自身变成恶,这种事物怎么能够发生呢?”[8]既然犯罪的原因不在于外界的客观事物,就必定在于人们自身内部的主观意志。他说:“决不是一个低劣的事物会使意志恶的,它之所以恶化,只是由它自身(意志自身)反常的不正当地企求着一个低劣的事物。”[9]人本来是可以正直地生活的,但他可以愿意,也可以不愿意。愿意的是他,不愿意的也是他,都是他自己。行善或是犯罪,都在于人自己愿意与否。人处于善和恶的矛盾之中,但关键在于人,由人自己去选择。因而,犯罪作恶并不是由于恶自身有什么原因,完全是由于人的自由意志,是人的自甘堕落。他说,灵魂的“背离与皈依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10]。
既然人的自由意志包含着犯罪的可能性,上帝造人时为什么会赋予人自由的意志,他为什么不创造出更完善的人,不赋予人只会行善、不会作恶的意志呢?奥古斯丁的回答是:如果是这样,那么,行善或作恶将不再是人的意志的自由选择,而是上帝代替人所做的选择。他说:“不是有意做的事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因此,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则不会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然而,赏罚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必然存在。因此,上帝必然赋予人自由的意志。[11]上帝为了显示自己惩恶扬善的公正,必须赋予人意志自由。上帝并不干预人的意志的自由选择,而是让人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上帝只是对自由选择所产生的善、恶后果进行奖罚。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造人时曾赋予人自由意志,但自亚当犯下“原罪”之后,人的意志已被罪恶所污染,已经失去了自由选择的能力,人已为罪恶所奴役,已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行为或抉择得到拯救。因此,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人才能恢复意志自由,做出善的抉择。他自问自答道:“怎样得救呢?他们能靠自己的善行得救吗?自然不能。人既灭亡了,那么除了从灭亡中被救出来以外,他还能行什么善呢?他能靠意志自行决定行什么善吗?我再说不能。事实上,正因为人滥用自由意志,才使自己和自由意志一起毁坏了。一个人自杀,自然必须是当他活着的时候。到他已经自杀了,他就死了,自然不能自己恢复生命。同样,一个人既已用自由意志犯了罪,为罪所胜,他就丧失了意志的自由。”[12]奥古斯丁所说的“人既灭亡了”是指人已经丧失了善的本性和自由选择的能力;上帝的恩典是指上帝之子耶稣牺牲自己,为人类赎罪。自基督教诞生以后,人类已经摆脱了自亚当以来的罪恶的奴役,人的意志恢复了选择善或恶的能力,这就是做基督徒或做异教徒的选择。为此,奥古斯丁获得了“恩典博士”的称号。
四、信仰与理解论
奥古斯丁认为,信仰是“天启”(上帝的启示),是绝对的真理,理性和信仰并不是对立的两极,两者存在着彼此交叉的关系,“并非一切思想都是信仰,因为人们常常为了拒绝信仰而思想;但是,一切信仰都是思想”。信仰属于思想范畴,其定义是“以赞同的态度思想”[13]。他认为,思想或思想对象持怀疑、批判和否定态度,或持赞同态度,都是合乎理性的。一方面,任何怀疑和批判都以某些无可置疑的前提出发,这些前提就是信仰的对象;另一方面,信仰并非无思想的盲从,它是以相信权威为前提的思想。如果没有被信仰的前提,也就不会有对信仰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因此,在人的思想过程之中,否定、信仰、理解是彼此交叉的。同时,奥古斯丁又宣称,信仰是绝对可靠的,信仰是十分自然和十分必要的一种思维活动,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确认性质的思维。所以,“如果你不理解,信仰会使你理解。信你在先,理解在后”。“信仰是理解的途径,理智是信仰的一种报酬。”甚至还强调:“所以我不认为理解为了信仰,而是信仰为了理解”,理性之所以需要,是为了论证信仰。进而提出:“信仰为了理解。”[14]
为了更好地说明信仰和理解的关系,奥古斯丁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信仰对象:第一种是只能相信,不能或不需要理解的东西,如历史事实;第二种是相信和理解同时起作用的对象,如相信数学公理和逻辑规则的同时也在理解它们;第三种是只有先信仰,然后才能理解的对象,这些是关于上帝的道理。一方面,理性为信仰做准备,语言的意义、权威的地位都需要通过理性被接受,即信仰之前,需要某种程度的理解,否则将不会“以赞同的态度思想”;信仰之后,更需要对信仰做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信仰为理解开辟道路,可以帮助理性理解那些其自身无法理解的对象,他们从这个新的起点踏上智慧的旅途。到了后期,奥古斯丁似乎更加强调信仰对理性的依赖。他说:“上帝不可能憎恨他所创造的、使我们优于其他动物的东西。让我们把信仰看作迎接与追求理性的序曲,因为如果我们没有理性的灵魂,我们甚至不能信仰。”[15]
五、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
奥古斯丁根据《圣经》故事认为,最初,上帝创造出许多无形的天使,其中有的服从上帝,有的则对抗上帝,这样就分化为善和恶两派:当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被创造时,他们已处在善和恶两种可能性之中,结果他们妄用自己的意志自由,听从恶的天使,违抗上帝的命令,犯下了“原罪”。自此,善和恶便具体化,其中以善的上帝为一方,以恶的人类为一方,形成完全对立的两大阵营: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前者按照精神生活,向往善,追求永生;后者按照肉体生活,犯罪作恶,贪图现世享受。实质上,这是两种不同的爱和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即“两种爱组建了两座城,爱自己、甚至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甚至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前者荣耀自己,后者荣耀上帝”[16]。这两种国度,“一部分人命定与上帝一起进行永恒的统治,另一部分人与魔鬼一起永遭磨难”[17]。“实际上,这两座城在现世相互交织、混合,直到最后审判才把两者分开。”“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在世间的进程自始至终交织在一起。……双方享受同样的世间利益,或被世间邪恶所折磨,但伴随着不同的信、望、爱。”[18]也就是说,两者的区别没有任何外在的标准或地域界限,完全是内在的生活态度(信、望、爱)。奥古斯丁认为,人类社会或地上之城虽然是恶的,但也体现为保卫和平、维护正义,体现着人们善的愿望。这也充分说明地上之城必然要反映上帝的旨意,应当以上帝之城为典范,最后回归到上帝之城。地上之城是归向上帝之城的一种过渡。由于地上之城是恶的,难以实现这神圣而伟大的历史过渡任务,地上之城唯有接受基督教会指引,才能期望最终归入“上帝之城”。因为,基督教是上帝之城的具体体现,基督教虽类似于世俗国家,也同属于地上之城的范畴,但与世俗国家不同的是,它为上帝挑选并获得上帝的保证;它在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亲自领导下,由对上帝的爱而建立起来;它教导人们按照精神生活,追求真正的和平和至善。所以,只有基督教会才能够稳妥地引导人们归向“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的宗教神学哲学理论,或称“基督教神学”,构成了其包括教育目的、人性论和儿童观、道德教育、知识论及教学论在内的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