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于354年11月13日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Tagaste),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腊斯城。母亲莫尼卡(Monica)出身于罗马贵族家庭,知书识礼,温柔善良,富有耐心,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巴特里齐(Patricius)生活散漫,脾气暴躁,是个异教徒。据奥古斯丁回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只是个普通市民,但望子成龙,甚至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想方设法让他上学,以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奥古斯丁从7岁开始在本城的启蒙小学上学,学习拉丁文和初等算术,同时学习希腊文。他自称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喜欢玩耍,时常逃学游**,荒废学业。但想到老师的鞭打,又不敢不学习。后来在谈到自己学习外文时,他声称自小就憎恨希腊文,学会拉丁文是在“不受磨折地,在乳母们哄逗下,在共同笑语之中,在共同游戏之时,留心学会的”[1]。
奥古斯丁12岁时去附近的马道拉(Madauras)城的文法学校学习文法,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赞赏荷马的诗篇,尤其喜爱拉丁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16岁结束文法学校学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无法实现去迦太基攻读修辞学和哲学的愿望,在家闲**一年。据他自己记述,在这一年里,除出没于花街柳巷,还经常伙同游手好闲的青年搞恶作剧。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奥古斯丁总结说,这并非“贪恋人家的妻子和财产”,而是贪图**逸、寻欢作乐,并将其当作生活的“调味品”,这样做毫无目的,完全是“为作恶而作恶”。[2]对此,父亲非但不加管束,反而带着一种醉后的狂喜津津乐道。母亲则反复叮咛,希望他能皈依基督教,得到教规的约束。
奥古斯丁17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生活愈加困难,但母亲仍希望儿子继续深造。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奥古斯丁来到迦太基攻读修辞和哲学。虽然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了任性**的恶习,但抱着一种强烈的成名成家的愿望、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的他,在雄辩术学校中学习常名列优等。他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西塞罗的著作,研究修辞学,希望能练出出众的口才。与此同时,他又对照基督教的《圣经》,开始探讨罪恶的性质和起源问题。
学习《圣经》之后,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以上帝为善,无法解释邪恶和苦难从何而来。因此,他违背了母亲的心愿,加入了当时在北非势力大、影响广且比较自由的摩尼教。摩尼教宣扬善恶二元论,善和恶是两个对立的永恒法则,人的灵魂来自善,肉体来自恶,犯罪是由于恶的缘故,因此人不负道德责任;同时要求“选民”实行禁欲,对一般“听道者”则无此要求。这些学说似乎给奥古斯丁**的行为提供了解释。所以,奥古斯丁信奉摩尼教达9年之久。母亲得知此事后,痛恨儿子“在信仰和精神方面已经丧亡”,禁止他“在家中同桌共餐”。同时,又请一位基督教主教加以开导,期望他早日放弃摩尼教。
374年,奥古斯丁结束学业,回到故乡任文法教师。375年他去迦太基教授雄辩术。此间,奥古斯丁为了满足求知欲,继续研究学问,阅读了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发现摩尼教学说并非他原先想象的那么理想和真实,甚至不及希腊神话,于是对摩尼教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在380年前后,奥古斯丁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论美与适宜》(Beauty and Proportion),本书的中心思想针对摩尼教的罪恶起源理论,驳斥恶为原则和实体的观点,力图论证善的绝对性。383年,摩尼教的主教孚斯德(Faustus)来到迦太基,奥古斯丁要求他解答善恶为何要永远争战,孚斯德的解释又无法让他满意。至此,奥占斯丁开始抛弃摩尼教另找其他学说,以寻求关于善的真正答案。
383年,在朋友的劝说下,奥古斯丁不顾母亲的反对来到罗马,招收学生,教授雄辩术。岂料,罗马的学生们为了赖交学费,串通一气,在好几个教师那里穿来穿去听课。对学生的这种行径,奥古斯丁痛斥他们“钱财重于信义,以致不惜违反公道”,简直是一群狐朋狗党。正值困惑和烦恼之际,米兰来人聘请雄辩术教师,奥古斯丁立即写了一份演讲稿,呈罗马市长提出申请。384年他赴米兰任教,在授课之余,还去听了米兰大主教、当时基督教著名教父安布罗西(Ambrosius,333—397年)的讲道,并与安布罗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自此以后,他在安布罗西大主教的影响下,完全从基督教的观点研究真善美。最后,他从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中得到启发,懂得在物质世界外寻找真理,对照《圣经》,认为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真正的真理,即上帝是绝对的存在,上帝是至善,上帝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是应当追求的永恒不变的真理。至于恶,无非是世界万物并非十全十美的表现,即恶是善的缺乏,恶只是损害善而已。由此,奥古斯丁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终于抛弃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和学园派的怀疑论。伴随着信念的转变,奥古斯丁计划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过内心的精神生活。他决定首先从生活上断绝一切与异性不正当的往来,根除一切情欲;其次,辞去教书职务,表示摒弃任何荣华富贵。
386年秋,奥古斯丁带着母亲以及一些朋友,来到米兰郊区一所别墅进行自我反省,闭门思过,并准备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此间,主要通过学习柏拉图哲学和基督教《圣经》,研讨善恶的问题,他最终发现,人并没有两个灵魂和两种本性,人只有一个灵魂、一种本性。它就是善,善是本体,而且渊源于唯一的善的根源。通过这样的研讨,理性的认识推动他下决心,在生活中远离罪恶。他在《忏悔录》中曾这样记叙自己信奉基督教的转变过程:某天正当他在住所的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时,耳边响起清脆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身边的《圣经》,恰见使徒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3]他觉得这段话当中自己的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阵”[4]。这段经历就是基督教史上著名的“花园里的奇迹”。387年复活节,奥古斯丁在米兰接受安布罗西主教的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时年33岁。此后,他与过去相比判若两人,彻底改变过去浮**和贪图名利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虔诚的基督徒。为了克己禁欲,他不与任何异**往,甚至连自己的亲妹妹也不愿单独见面,专心致志地过内心的精神生活,一心一意地思念上帝。
387年秋,奥古斯丁启程赴非洲,途中母亲病故。388年秋,他返回塔加斯特,从事著书立说。他遵照《圣经》上把东西分给穷人的教导,将家中所有财产施舍给穷人,自己则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过清贫的修道生活。
391年初,奥古斯丁前往希波(Hippo)传教,他的卓越才能和流利口才为当地主教所赏识,被晋升为神父,同时被主教破格录用,授予讲道的资格。此后,他忠心耿耿地为教会事业服务。一方面不辞疲劳地宣讲教义,一方面夜以继日地著书立说。他在教会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396年希波主教去世,奥古斯丁继任希波教区的主教职位。任职期间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和组织反对异端等活动,他建立的神学堂吸引了远近各地主教,他所在的修会成为北非教会的中心,并成为以他姓名命名的修会的前身。430年,汪达尔人入侵北非,围困希波期间,奥古斯丁于同年8月去世。鉴于他在神学思想和哲学理论上对基督教的贡献,奥古斯丁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 “杰出的大师” “上帝的圣者”,一直受到教会的尊敬。
奥古斯丁生活在古代社会向中世纪社会过渡的转折时期。他目睹了罗马帝国的分裂、衰落和异族入侵,经历了基督教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罗马教会在西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时期,取得了国教的地位,但基督教尚未取得精神的统治权,它仍然面临着来自古代文化传统和新近入侵的异教信奉的原始宗教的挑战,其内部也存在着不同教派的斗争。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后,著书立说,致力于神学的理论研究,开始运用柏拉图主义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把哲学和神学结合,为基督教教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宗教哲学体系。据他晚年在《订正》(426—428年)一书中统计,为了宣扬《圣经》所从事的论著,前后历时44年,总共写有93种,232部。主要著作有《论上帝之城》(City of God)、《论三位一体》(On the Trinity)、《忏悔录》(Confessions)、《论幸福生活》(On the Happy Life)、《论秩序》(On Order)、《论自由意志》(On Free Will)、《论灵魂不朽》(On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等。奥古斯丁的著作字句优美,富有诗意,思想新颖,理论深邃,尤重哲理,使他成为基督教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