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青蛙王子和蛇王子(1 / 1)

首先要确认的一点是,我国《剪舌麻雀》的主人公最初未必是麻雀。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故事中,年轻美貌的主人公也会以各种动物的形态出现。假如我们把这些版本视为互不相干的独立形式,那么将来的分类工作,反而会糟蹋比较研究为我们带来的种种益处。比如,我们好不容易搜集到了各地的版本,如果根据天邪鬼和山中女妖的差异把《瓜子姬》分为两种的话,就等于我们在着手研究之前就放弃了解释的线索。我原来希望少写个人见解,多列举现实例子,但有时又禁不住**,还是要说一些令人厌烦的小道理,心里很是内疚。幸而下面要讲的内容通俗易懂,我举几个例子,问题就解决了。首先要引用的是茂野幽考君①在《旅与传说》(第1卷,第7号)上发表的鹿儿岛县大岛(现鹿儿岛县大岛郡)的例子②,其中天赐之子以青蛙的样子出现。

从前有对老夫妇,年过四旬却膝下无子,于是他们向山神许愿求子。不久,老奶奶的膝盖鼓了起来,老爷爷用手拍了一下,就从里面蹦出一只青蛙。这只青蛙声称自己是老天派来的,但老夫妇并不在意这些,因为这只青蛙是他们向神许愿后得到的孩子,所以将它好好养育起来。有一天,青蛙儿子突然对父母说他想娶个媳妇,要他们捣点年糕。然后青蛙儿子背着年糕,从这个村跳到那个村,又从那个村跳到这个村,到了一个村就去拜访村里最富裕的人家,还坐到人家书院里的佛坛上面。有一个富翁过来烧香时,他宣称自己是天赐之子,在知道富翁有三个女儿之后,他把装着年糕的袋子交给富翁,在富翁家住了一晚。睡前青蛙儿子特意跟富翁说:“这个袋子里面装了老天爷的宝贵东西,如果你丢了一个,就得把你最重要的东西给我。”夜深人静,青蛙儿子偷偷从袋子里面拿出一块年糕,塞进小女儿的嘴里。天亮后,青蛙儿子便喊道:“袋子里少了一块年糕!”大家很快在小女儿的嘴里发现了年糕,于是青蛙儿子按照约定把小女儿带走了。老家的老夫妇很高兴地迎接新娘,还要邀请村里的人过来,举办一场盛大婚礼。为此,老夫妇烧好热水,让新娘和青蛙儿子依次洗澡。青蛙儿子往浴池里一跳,立刻就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男人。参加婚礼的村民们都以为青蛙儿子会出现,而婚礼上出现的却是一个穿着礼服、庄重而英俊的年轻人,大家都惊讶得说不出话。

青蛙变身与新娘先泡澡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我们从下面引用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不过,这个流传于日本北端奥州的故事中,作为主人公的小人儿不是青蛙,而是小蛇。《紫波郡昔话》

第七十五篇写道:

两口子在田里干活,傍晚回家前去取草帽时,发现草帽里有一条卷成一团的小蛇。两口子一再赶小蛇走,小蛇都会很快地回到草帽里。两口子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于是他们把小蛇带回了家,养在花盆里。小蛇很快长大了,两口子又把它养在水盆里。转眼间小蛇又长大不少,两口子只好把它养在喂马的饲料桶里。某日,这条蛇跟父母说,他要到富翁家把他家闺女娶过来,说完便往富翁家走去。这时富翁家正在吃晚饭,忽然听见门外有人喊富翁名字,三个女儿分别去看了一眼,却都不见人影。从门外又传来人叫声,于是家主过去开门,这回在家门口看到了一条大蛇。大蛇威胁家主说,必须送他一个女儿,否则就会破坏房子。家主跟三个女儿商量此事,只有小女儿答应下来。然后家主去城里买了几件衣服回来,让小女儿带着新衣服跟大蛇走。大蛇让小女儿骑在自己背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父母下地干活时,大蛇吩咐妻子说:“一会儿我爬到打稻石上躺着,你就用打稻棍戳我的肝脏。”妻子照大蛇所说的去做,结果蛇胆从大蛇身上蹦了出来,大蛇变成了一个美男子,小两口开心极了。后来他们一起在地炉边取暖,这时父母回来问道:“请问您是哪位?”知道事情真相后,父母马上转告了富翁,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新娘的两个姐姐都觉得羞愧难当,便离开了家,谁也不知道她们去哪了。

与最初的故事相比,这个故事似乎脱落了一些内容,而紫波郡还流传着另一则故事,似乎弥补了它的不足。故事的主人公既不是青蛙又不是蛇,但他照样是一个天赐的小人儿。

有一对夫妻膝下无子,向药师如来求子。夜里药师如来托梦给夫妇说:

“我问过芦苇根和芒草根,它们都回答说你们命中无子,但我同情你们,所以特意赐给你们一个孩子,夫人将在小腿处怀上孩子,你们一定要好好抚养他。”

不久,妻子的小腿果真鼓了起来。到了生产当天,从中蹦出来一个小拇指那么大的孩子。夫妻俩欢天喜地,给他起名为“胫子唾子”,并好好抚养起来。转眼胫子唾子十五六岁了,但他的个子却一点都没有长高。有一天,胫子唾子对母亲说:

“我要娶富翁家的小女儿,给我准备一碗大米吧!”

母亲心想,富翁家怎么会把掌上明珠许给你?但她还是心疼胫子唾子,按照他说的准备了一碗大米装入布袋内。胫子唾子便手持布袋,在富翁家门口叫人。富翁家人出来开门,却不见人影,把门一关又传来声音。仆人仔细看了下脚边,发现胫子唾子从木屐底下跳了出来。胫子唾子要求在他们家借住一天,富翁最初让他在院子的角落里睡觉,而胫子唾子却哭着要和小女儿一起睡。富翁拿他没办法,就让他在小女儿睡衣袖口里睡觉。胫子唾子等小女儿睡后咀嚼大米,再吐出来抹在小女儿嘴上。然后他哭喊道:

“这些大米可是他辛苦讨来的施舍物,却被小女儿吃掉了!”

小女儿说自己是清白的,但大家都不相信,富翁甚至说:

“趁人家熟睡偷吃大米,我们家可没有这样的女儿,送给胫子唾子算了!”

于是,胫子唾子便带着富翁家的小女儿回家了,小女儿由此成了胫子唾子的妻子。

至于小人儿忽然变大或变富的结局,已经在以上版本中消失了,但我们还是要承认,胫子唾子娶媳妇的故事和奄美大岛的青蛙娶媳妇的故事,在基本情节上完全一致。据报告,奄美大岛自古以来就以装满年糕的布袋为彩礼。这份报告值得信赖,因为在我国的婚礼习俗中,一对男女结为夫妇时要一起吃特定的食品,其中从古到今最常见的食品就是年糕。由此可以推测,在奥州的版本中,小人儿带着一个装有大米的布袋,这段情节或许反映了婚礼当天,新郎新娘一起吃大米的古老习俗。至于父亲批评偷吃大米的女儿没有礼貌甚至把她赶出家门,这恐怕是后世才出现的情节了。

另外,我还要指出一点。胫子唾子的故事说,富翁家门口传来声音,但家仆出门查看时却不见人影,同样的描述见于前面引用过的大蛇娶媳妇的故事,这种相似性并不是偶然。这条大蛇从花盆挪到水盆,又挪到喂马的饲料桶,按理说如此巨大的蛇是不会被人看漏的,但这样不合情理的描述,反而证明紫波郡的这两个版本原来十分相似。在最初的故事中,说不定大蛇像奄美大岛的青蛙一样小,而且长不大。至于“胫子唾子因太小而被木屐齿遮住”,这种有趣的描述是御伽草子《一寸法师》中最著名的插曲之一。一寸法师以针为刀、用碗代替船、筷子代替船浆,在淀川逆流而上,最终到达鸟羽津。当他拜访三条宰相时,宰相也是好不容易才在木屐齿之间看到他的。另一个相似点是,宰相的女儿正值豆蔻年华,楚楚动人,一寸法师非要娶她不可,于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他咀嚼装在茶叶袋里的大米,再吐出抹在女儿嘴上。难道胫子唾子娶媳妇的故事,就是御伽草子的读者把《一寸法师》传到东北的产物?但东北的胫子唾子又不同于一寸法师,他既没有跟恶鬼擎锋一战,也没有获得万宝槌。另一方面,一寸法师也不是从小腿中诞生的,从诞生方式来说,胫子唾子更接近于南方小岛故事中的青蛙。我认为,御伽草子《一寸法师》未必是作者记录下奥州的民间故事并进行修改的产物。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时此类民间故事已经广泛流传,其中某个版本偶然被作者记录下来,成为御伽草子《一寸法师》。如今,童话《桃太郎》的作者有意省略有关求婚的内容,而要专门描述桃太郎在鬼岛上的战功,因此桃太郎和其他天赐神子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淡了。幸运的是,我们还能见到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故事形态,那就是御伽草子《一寸法师》。我们可以把这些版本综合起来,考察其起源。在“小人儿”型故事中,神赐之子不同凡响,他们长大后立刻踏上求妻之旅,最终把美丽少女娶回家。有时,主人公的婚姻比他的赫赫之功更受人重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爱情故事兴趣浓厚,只是因为古时候人们尊奉小人儿为某家的始祖或某一血统的源头,热衷于讲述小人儿的故事,并且虔诚地记录下来。前面引用的故事中,有的说男主角背着年糕过来放进女生嘴里,有的则说男主角把装着大米的袋子带过来咀嚼后抹在女主脸上,这些情节大概都反映了其婚姻的合法性和确定性。因此,不管是《桃太郎》中的黄米面团子还是《剪舌麻雀》中的耀糊,这些食品都经过童话化有了别的用途,但依然可以反映出这两则民间故事中曾经都有一段关于结婚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