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条件反射到人的感知(1 / 1)

感知器官的成熟和感受能力的理性化发展,既是认识形成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也是其重要标志。

1.认识环境与感觉

感觉世界不是人所独有的,而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有自己的感觉能力和感受方式。有的动物的某些感觉能力甚至远比人要敏锐、精细得多。但人的感觉在总体上不同于并超越于动物感觉之处,在于它有人的思维的参与。正是由于思维的参与,人的感觉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和飞跃。这就好像在一个特定系统中注入了新的更高级的要素并使之将原来系统中的要素统摄、组织和协调起来,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不仅使整个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和能级的提升,而且原来的要素也在这个系统中获得了新的特质和新的功能。

不仅人的感觉离不开人的思维,人的思维也离不开人的感觉。一方面,感觉只有在与人的思维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升华并获得意义;另一方面,思维只有在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发展并得到实现。

感觉是我们对周围环境刺激的一种直接的反映形式。贝纳特指出:“感觉是指将环境刺激的信息传入脑的手段。”[5]在这里,感觉是作为环境与认识相联系的桥梁和中介而存在和发生作用,并在其同环境与认识的关系中得到定义的。

首先,从环境与感觉的关系来看,我们曾经谈到,人需要并依赖于环境,环境也对人发生着作用和影响。那么,人与环境的这种双向作用是如何实际发生和实现的呢?直接地只能通过人的感觉。外部环境不管其具体内容如何,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而以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等感性方式存在并对人发生作用。人则只能通过专门接受这些感性信息的感官系统才能对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引起感觉,并进而对人的机体和思维世界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人也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认识、适应和同化环境,并根据感觉的需要通过感性的活动来改变和创造环境。如果没有任何感觉,人就成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外部信息无法输入,内部信息无法输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无法正常进行,人也无法得到正常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从认识与感觉的关系来看,在内容上,思维世界是外部世界的信息内容在人脑中的特殊存在方式,而感觉器官系统则是外部刺激和外部信息向人脑输入的门户和窗口,是连接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在思维世界的通道和桥梁。正是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不断引起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效应器官的积极活动,并将各种刺激输入人脑,才引起思维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活动。认识正是对各种分散的、零碎的、易逝的感觉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加工,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符号化、逻辑化的过程。通过这个复杂的过程,外部信息借助于一定的中介系统和转换机制而进入人的认识世界,成为认识世界的内容。如果没有感觉器官系统的中介作用,人的思维世界就无法与自己的对象世界发生关系。

由此看来,认识是大脑与环境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而感觉器官系统及其功能则是这种相互作用赖以进行的中介系统和转换机制。人的感觉器官系统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既与外部感性世界有同构性和相关性,能够接受和感知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与刺激,又与人的神经系统和思维器官相连接,能够将各种外部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刺激转化为各种感觉、知觉,并将其输入人脑,使之成为意识事实,成为思维世界的内容。同时,它也能将思维世界的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等灌注到对特定外部信息的接收、采集和探索之中,发展出特殊的感受和知觉能力,发动或导致特殊性质与形式的感性实践活动,造成外部世界的相应改变,等等。可见,正是由于人的感觉器官系统的特殊结构与功能,实现着外部环境的感性刺激和人的生物、生理现象以及人的心理、精神现象之间的双向作用与变换。

可以说,离开了人的感觉,则人的认识将是难以想象并无法正常进行的。即使那些认识世界已经基本形成,具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主体,一旦失去了感觉,或感觉通道受到严重阻碍时,认识也难以正常进行。正是由于感官系统与感知能力在认识个体发生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我们不能不首先探索人的感觉世界的形成及其演变。

2.无条件反射与先天感受能力

与思维相比,感觉是人的机能中较多受到遗传基因的作用并与人的生物机体如生理状况相关联的功能,它带有较多的先天性、获得性,而较少的后天性、习得性。作为人维持机体生命的必要条件,它在最初常常以无条件神经反射方式出现,在机体孕育和生理发展过程中“自发”地发展起来并发生作用。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是作为人的机体所不可缺少的内在组成部分而在个体生命孕育的早期便“优先”发展起来的。胎儿的先天感受能力是随着感觉器官的发育而同步显现出来的。可靠的试验证明,人类胎儿在受孕后49天时就能用身体运动来对接触的刺激做出反应,在怀孕21周时具有了对声音做出反应的能力,其他主要神经反射机能已基本形成,在胎儿6个月时,柯蒂氏器官已经可与成年人相比。在胎儿发育的最后3个月里,对于出生后适应新环境最为重要的那些反射和机理(如吞咽、便溺、消化道肌肉运动等)已提前准备就绪。到胎儿出生时,他们几乎立刻就具有瞳孔反射、求食反射、游泳反射等多种无条件反射机能。

与外感受系统相应发展起来的还有婴儿的内感受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体液、肾上腺等,它们随时通报机体内部的平衡与不平衡、协调与不协调、稳态与非稳态,以及饥、渴、冷、暖、困、乏、喜、怒、忧、伤等各种内部状态,并使之以一定方式表现出来,为机体的生理调节与生物运动提供依据和指导。

在这里,无论是外感受系统还是内感受系统,都是作为机体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个体生命赖以存在和延续的必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作用和功能在一开头基本上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是对刺激的直接反应。一旦一定的刺激出现,就必然出现相应的反应,因而在性质上基本是生理性的、无条件的,所以通常被称为无条件反射能力。个体的早期发育主要是生命和生物机体方面的,相应地,这一时期他所需要的环境也主要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容。因此,他同环境的联系也主要通过感受器官的无条件反射而与自己所需要的环境相联系,并摄取自己所需要的那些内容。由于这种先天的感受能力的有限性,他一开始还只能对复杂环境中的某些直接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做出无条件的直接反应,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丰富的文化、社会、思想内容尚不能对其直接发生作用,不具备对他而言的意义。随着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并加入到感知觉过程之中,个体感受能力的社会方面也迅速发展起来了,条件反射与理性思考逐渐成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3.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感知能力的理性化发展

如果说无条件反射是刺激物与乳儿之间的直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那么,条件反射就是信号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射,是人的信号化、条件化反应方式。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神经生理基础方面,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要求大脑皮层结构达到一定的成熟和分析器的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当大脑皮层尤其是其中的感觉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外部的刺激通过神经通道作用于大脑皮层,在特定区域引起兴奋。当这种刺激再次出现时,就会在大脑皮层的另一区域引起更强的、集中的兴奋中心。根据优势原理,原来的较弱的无关刺激物所引起的兴奋,必然被后起的和强化的无条件刺激物引起的兴奋中心所吸引,兴奋运动的过程有了自己的方向性。经过多次重复,大脑皮层上的这两个兴奋中心形成暂时联系,原来是无关的刺激转化为强化刺激物的信号,并引出原来只能由强化刺激物才能引起的反射活动,这也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由于这种神经联系不加以强化就会逐渐消退直至消失,因此被称为暂时神经联系。正是由于这种暂时神经联系,一定的信号刺激可以引出这个信号代表的意义所带来的反应,个体的第二信号系统才能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在外部环境方面,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信号刺激的强化、反复,尤其是专门的训练。初生的乳儿大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依赖无条件反射机能而处于寄生状态,随着个体对环境的逐渐适应和机能的强化,逐步向相对独立的生活世界发展。与之相应,环境的各种刺激也在重复中日益强化。谢切诺夫说:“儿童未来心理发展的一切基础,是从他跟外部物质世界的实际接触中形成的。”[6]随着日益频繁和强化的教育与训练,外部环境中的社会性因素更多地作用于幼儿,条件反射也在与环境的习得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

在感知方式上,条件反射的形成意味着由不分化的、笼统的感觉方式向分化的、精细的感受方式转化。乳儿初生时的无条件反射是不分化的,他们常常以整个机体的动作来回答来自某一方面的刺激,不由自主地手脚并用或全身运动。他们尚不能分辨各种具体的刺激,也无法分别地做出反应和回答。但是,从乳儿出生后第二个月开始,他们各种感官的功能便开始逐渐分化并相对集中起来。他们首先是通过视觉的、听觉的,然后是通过肤觉的,最后是通过嗅觉的和味觉的分析器来形成条件反射。在这时,他们开始分辨不同的图形,尤其是母亲与其他人的不同脸型;对鲜艳明亮的玩具进行追踪;对各种声音加以分辨;追寻可口的食物而回避不适的食物;并对熟悉的气味和环境做出安稳的反应,对不适的气味和环境做出烦躁不安的反应;等等。各种感觉以后更加精细和准确地发展起来。感觉环境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复杂和多样,促使儿童心理进一步发展。

在分化了的精细化和多样化的感觉基础上,通过整理与综合,逐步形成知觉和表象,为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知觉是对传入刺激的注意和对分散的感觉的整合。知觉过程是从刺激中抽象和整合出有关信息,并建构起关于一定客体的整体印象的过程,它包括对感觉的分析与整合。由于感受能力的发展和分化,幼儿初步可以以各种感觉方式对同一客体做出各种反应,如对苹果的形状、颜色、软硬、味道等的分别感受,并将这些通过不同的感觉受纳器器官所得到的分散的、零碎的感觉加以分析与整合,形成关于苹果的整体映象。这种知觉的形成,实际上是感官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相互协调作用整合的结果,意味着空间意识等向感觉活动的渗透。而当知觉进一步与大脑的记忆功能相联系时,则能在离开客体后在头脑中再现关于客体的整体映象,即形成表象。表象的形成意味着时间意识初步为儿童所掌握,客体的守恒性、永久性等加入到儿童的感觉活动和认识过程之中。知觉和表象的形成,实际上是认识初步发生并开始渗透到感觉过程之中的重要标志。由此开始,儿童力图理解和标示感觉,使个人感受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为此而学习和掌握关于感觉的言语表达方式;这加速了对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和运用。感觉的选择性、指向性逐步发展起来,价值尺度渗透到感知觉过程之中。儿童还力图去追寻和探求符合自己需要的感觉环境,回避那些不良的感觉环境,并努力去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正是在这个不断反复和日益进步的过程中,感觉向着理性化、符号化的方向不断升华,个体的认识能力也逐渐形成和建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