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看似简单,但如果想真正讲好,让大家对你印象深刻并喜欢你,还真的不太容易。出彩的自我介绍,是让你的演讲获得观众喜爱的第一步。
一般人的自我介绍都很普通,比如:“大家好,我叫安妮,我来自深圳,从事传媒行业。”这样行不行呢?当然行。但是好不好呢?我个人感觉不太好。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如果第一分钟把握不好,很多时候你都没有跟对方认识和继续交往的机会。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自我介绍。
那么,自我介绍到底有什么技巧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原则。
第一,一定要和观众建立起联系。比如,你可以说:“在座的各位都有看病的经历吧?有没有觉得现在看病预约太难了?那么,认识了我以后,您未来看病预约将更加便捷。我研究的这款线上看病预约软件,就能帮大家解决看病预约难的问题。”得体的讲话一定要照顾观众的感受,要与他们共情。
我们在进行自我介绍之前,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观众是谁?”我们要一起来研究观众——他们有多大岁数,有什么特征,做什么工作,等等。当我们知道了观众的特征,就可以用与观众有关的内容来开场。如果实在不知道观众是谁,就找一些共同话题,比如抗疫、天气、时政等。总之,开场的自我介绍必须和观众有联系。
另外,自我介绍千万不能太自我。我经常听到一类自我介绍——介绍者特别喜欢强调自己的名字。比如,他们可能会说:“大家好,我叫李雷,木子李,雷锋的雷。希望你们记住我的名字。”或者是:“大家好,我叫李晓红。李晓红的李,李晓红的晓,李晓红的红。”演讲者讲得开心,可是,观众不见得那么开心。人家凭什么要记住你的名字?你以为你是谁,是名人,还是明星呢?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拆名字,把自己的名字拆解出各种高大上的含义,特别是喜欢往明星或名人身上靠。比如,他们可能会说:“我叫王尹明,和王阳明只差一个字。”又或者:“大家好,我叫张学明,张学友的张,张学友的学,张学明的明。”其实,有多少人会因为一个名字而特意去记住一个陌生人呢?比如说,我已经写了三本书了,大家是先记住我的名字才来看我的书,还是因为看了我的书才记住我的名字的呢?有很多读者看完了我的书,都不知道是我写的,是看完之后才搜索我的名字,买了我的其他几本书。因此,在名字上故弄玄虚,真的没有那个必要!
所以,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我讲的话,跟观众有什么关系;我讲的话,对观众有什么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对观众有价值呢?因为对观众有价值,除了会获得他们的关注,还会给我们自信。这就跟送礼物一样。我们在给别人送礼物的时候,会紧张吗?会在意自己的穿着吗?会在意自己的发音吗?会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吗?不会。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在给别人送礼物,我们知道自己对他们是有价值的。这会给我们笃定的自信,也是一种潜台词:我对你有价值,请关注我的自我介绍。
第二,自我介绍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并且把它说出来。有人说,这不明摆着吗,自我介绍的目的就是让别人认识和了解自己啊,否则干吗做自我介绍呢?这样就把问题想简单了。在不同的场合中,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找工作的时候,目的是希望被录用;参加相亲节目时,目的是希望被男(女)嘉宾关注和喜欢。
因此,千万不能认为自我介绍只有介绍这一个目的。我们一定要把目的细化。目的其实有三个层次。最低的一层,你要给别人带去新的观点或思路,换句话说,就是让别人有所触动。再高的一层,就是我们能够让别人做出某个决定。最高的一层,就是能让别人马上采取行动。
举个例子,聚会上没有目的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安妮,我来自深圳。”这一圈介绍下来,可能谁也记不住谁的名字,然后各自散去。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目的的自我介绍。那么,如果是有目的的,会有怎样的效果?
最低层次的自我介绍,会给人新观点、新思路,给人以触动。比如说:“大家好,我是安妮。我喜欢旅行,我最近去了一趟土耳其,旅途中非常惊险,我差点儿被人给卖了。”这样起码别人能够记住你。
高一层次的自我介绍,能让别人做出某个决定。比如说:“我非常喜欢旅行,我希望今后有机会和大家结伴而行。喜欢旅行的朋友们,我很愿意与你们认识。”这个时候别人可能会做一个决定:我等会儿和她交流认识一下。
最高层次的自我介绍,能让观众采取行动。比如说:“我的微信号码是××,愿意交朋友的伙伴,现在可以加我的微信哦。我就坐在旁边的桌子上,大家等会儿可以过来找我。”我们要表达出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并且让它得以实现。
做一个吸引人的自我介绍,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四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第一,开头用“你”或“你们”,而不是“我”。本质上也可以理解成是套近乎。比如说:
“我最喜欢听樊登读书会,上面有很多好书”改成“你听樊登读书会了吧?是不是发现上面有很多好书?”。
“我过年期间开始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觉得我必须为国家做点事”改成“大家在过年期间都有关注新冠疫情吧?是不是都觉得想为国家做点事?”。
“我最近减肥很痛苦”改成“你们大家中很多人都有过减肥很痛苦的经历吧?”。
诸如此类。当用“你”字的时候,就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双方会建立一种信任感。
第二,具体化。我们在描述一个概念的时候,通常说得都不够具体。如果把这个概念具体些表达出来,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举个例子,一个老板对员工说:“你跟着我,会吃香的喝辣的。”或者:“你跟着我,我会视你为兄弟。”或者:“你跟着我,有房有车。”(这个稍微具体了,还能再具体一点吗?)把这个表述再具体一点,改成“要是你在我这里工作,别的不敢说,我保证你在深圳的周边,买个60平方米的小房。车呢,不敢保证太豪华,但是一辆20万元左右的车是没有问题的”。看,这个“吃香的喝辣的”表述就变得非常具体了。
而当你说得具体以后,对方就开始当真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丘吉尔发表过一个演讲。他说,我们要从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消灭德国人。他为什么要说“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而不是说,我们要“全方位”地消灭敌人呢?因为他说“天空中”的时候,空军就会觉得是在说他们;他说“海洋上”的时候,海军就会有共鸣;他说“陆地上”的时候,陆军就会被振奋。这就是具体化的力量。
奥巴马就职美国总统后,发表过一个演讲,大概内容是: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你是拉丁美洲人、亚洲人还是本土美国人,更无论你是否为同性恋者、是否是残疾人,这是美国人共同的答案。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全体美国人呢?因为具体化会让每个被提到的人联想到自己。
所以,我们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如果有重点的经历,一定要具体化地说出来。
第三,讲故事。自我介绍占用的时间通常很短,能不能讲故事?当然可以。这是特别好的方式,也是我最喜欢用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故事可以放在演讲中间,也可以用来开场。我更喜欢用它来开场。
第四,类比。很多时候,你介绍的内容,你的观众可能并不熟悉。类比就是为了最快地让对方理解。比如,有部电影叫《太平轮》,那我们要如何介绍这部电影给从没听过或看过它的人呢?我们可以说:“这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又比如说,我们这次抗疫十天就建了方舱医院,之后抖音上就出现了各种类比,比如“意大利版方舱医院”“韩国版方舱医院”,还有“深圳火神山”“上海雷神山”等。这就是类比,用一个大家熟知的概念来解释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概念。
精彩的自我介绍,能让观众快速喜欢并了解你,也更能让你下面的演讲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