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演讲者的演讲缺乏感染力,并不是因为分享的故事内容不好,或者是演讲者的状态不佳,很可能是因为演讲者犯了一个错误——与观众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
我们或多或少都曾见过这样的演讲现场:演讲者要么一直侧头看着屏幕,要么目光盯着虚无的前方,有的甚至看着地上,就是不把目光落在观众身上。有的演讲者说,他一看观众就紧张,好像观众正坐在下面挑刺或者“审判”他。
其实,这样的演讲不能算是精彩的演讲,也不能充分地达到演讲的目的和效果,只能算是独角戏。一场真正精彩的演讲,需要的是与观众对话,以达到双向交流。要知道,演讲不是你一个人说话,而是与观众对话。
当演讲者在内心真正把演讲当成对话之后,奇迹就会发生。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看着台下的观众,与他们进行目光的交流,感受着彼此之间和谐融洽的氛围。你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他们也报以微笑。大家彼此都充满喜欢、尊重和善意。你能看到观众被你带动了——他们正在思考你所说的话。对于演讲者来说,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美妙?
但是,在学习演讲之初,作为一个“小白”的我,也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种交流的重要性,而走了很多弯路。我刚学演讲的时候,老师跟我说:“安妮,你不要太紧张,就把台下的观众假想成‘白菜’和‘土豆’就好了。”可能是这位老师看我当时太紧张了,才给予我这些善意的安慰和随口的调侃,可是我有一点儿当真。因为我觉得不无道理。我想,如果台下都是白菜和土豆,那我还会紧张吗?不会啊。所以我真的这么做了。
但是,我忽视了一个问题:虽然我面对“白菜”“土豆”时不会紧张了,但同时也不会跟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了。因此,我在一次正式的演讲中,得到了惨痛的教训。
那是2017年,我被邀请去中山大学,给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员进行一次演讲。那个时候,我刚出我的第一本书——《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是我的读者,于是邀请我去分享一下我的励志故事。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演讲“小白”,我只知道自己想讲什么,完全忽略了观众想听什么,也不想与她们过多地交流。
那天下午短短两个小时的演讲,我感觉有两个世纪那么长。我拼命地讲自己怎么努力,怎么利用时间写完这本书,怎么上进,怎么克服困难。我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不敢看台下的观众,我怕她们不喜欢我,也怕正视她们的目光。我只顾着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渐渐地,台下有人开始玩手机,甚至有人默默离场。本来五十多个人的现场,到演讲接近尾声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一半人。我感受到了自己演讲的失败,越是这样,我的状态越差劲,当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我提前结束了演讲,悻悻地回家了。
我感到很沮丧。后来有一次机会,在跟一位姐姐交流时,她对我说:“安妮,你要注意一下你的演讲。你的整场演讲太枯燥了,没有任何让人想听下去的欲望。我觉得你只要能拿出你平时聊天时的状态,你的演讲一定会不同凡响。”
这位姐姐的话让我心有所动。后来,我开始研究和修正我的演讲。我首先想搞清楚演讲和聊天的区别。为什么我在台下聊天的时候闪闪发光,然而在台上为大家分享我的故事的时候就魅力全无呢?我想到主要有这样几个区别:
第一,日常的聊天,除非我面对的是重要的大人物,否则大多数情况下,我不会有紧张感。即便说错了话,也不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可是,当我上台演讲时,由于观众多、场面大,而且台下经常坐着大人物,这个时候,我自然就会紧张和恐惧,会担心自己讲不好,会被人质疑能力不足,甚至成为笑话。在这种状态下说话,肯定没有平时那么自然流畅。
第二,日常的聊天有人接我的话,不会冷场,且即便冷场也没什么,无伤大雅。可当我一个人在台上时,感受着来自台下的压力,常常会因为紧张而卡壳,就会出现冷场。
第三,日常的聊天,不需要太讲究条理和逻辑,大家只要各抒己见、平等交流就好了。一般情况下都是你一言我一语,也不用大段大段地讲话。可是演讲却不一样,一个人站在演讲台上,至少要讲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的目光只聚焦在我的身上,难免会紧张。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框架结构,就会讲得一片混乱。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情感是投入的,不会把对方当成“白菜”和“土豆”。
所以,我意识到,演讲一定要有对话感,要与观众建立联结,把它当成与观众对话,而不是一个人的表演。总结出这一点之后,在后来的演讲中,我都特别注意,要跟观众有交流,照顾观众的情绪,与观众聊天和对话,这才是演讲成功的关键。
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与观众对话呢?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要在分享的内容中提到观众关心的问题。就好像中山大学的那次演讲,直到演讲快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观众不玩手机了,愿意抬头看我讲了。我当时讲到的那个部分是,如何让大咖成为你的粉丝。大家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本来已经分散了的注意力渐渐回到了我身上。我前面做的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都是无效演讲,只有这十几分钟的演讲是有效的。所以,后来我也会非常注意,提前思考观众会对哪些问题感兴趣,而且注意在分享中聊观众感兴趣的故事和话题。
第二,与观众进行眼神的交流。很多人因为太紧张或恐惧,演讲的时候都不敢看观众,这样很难与观众建立有效的联结,也很难让观众感觉你是在与他们对话。跟别人交流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礼貌和善意。看着观众演讲,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专心和用心,让他们觉得受到尊重,更大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即时获得观众的反馈。比如,你表达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对方是否赞同和支持。通常,如果观众认可你的观点,他们会点头示意,这样也给予了你更大的动力,让你发挥得更好。如果收到的反馈是不认可,你也不要气馁,因为反对也是一种积极的示意,你可以在后续的演讲中及时调整。
第三,适当地提问。我曾经听过一场演讲,至今让我记忆深刻。那是一场关于营销学的演讲,观众有三百多人。我对那位演讲老师不太了解,因为闺密是那位老师的粉丝,于是我就陪同她去参加。
那天我特意选了一个角落坐下,想着如果太枯燥,我就提早离场。实际上,整场演讲的气氛还不错。但由于我带着观望的心态,也没有很投入,突然听到老师示意我:“我看到坐在倒数第三排角落的那位穿蓝色衣服的女孩子,一直在很认真地听着今天的课程,我想问一下,你最喜欢的营销颜色是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不太投入的我一下子就被老师给抓了起来。观众齐刷刷地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这个时候,老师又补了一句:“大家猜猜,颜值这么高的小姐姐喜欢什么颜色?猜中有奖哦。”然后现场变得热闹起来,这场演讲一下子被推到顶峰,气氛变得更热烈了。
所以,一场精彩的演讲一定不是自说自话、自我表演,而是与观众互动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