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小妹妹问我,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了,她很希望进步,很想学习,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学。她觉得每天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可是又发觉自己一年到头什么都没有学会,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当你的大脑每天被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你可能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了。
那么,如果想改变现状,要怎么做呢?
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叫作“三化”——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即先找到一个榜样,再学习他的优点和特点,然后照搬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在不断的学习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最后,将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固化。
套用到我们学习演讲中,“三化”也是非常好用的一个工具。
首先,是僵化。在学习演讲的时候,找到你认为演讲最有特色的人作为标杆,参照这个标杆,观察他。他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他的演讲方式和技巧是什么,他的演讲有哪些特征、优势、习惯等。总结研究他演讲的规律和习惯,搬来就用,先模仿他。要知道,创新的第一步,是模仿。因此,我们刚开始去照搬就好了。
其次,是优化。在践行了一段时间模仿练习以后,你可能已经对标杆人物的演讲方法比较熟悉了。你大概知道哪些演讲方式比较适合自己,哪些方式用在他人身上合适,而用在你身上并不合适。比如说,男女在演讲方式上,就大有不同。男士演讲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嘲和自黑来形容自己,又或者用一些互联网上的段子,这样做,会显得这位男士很幽默,还很平易近人。而女士在自嘲和自黑的时候,就不是那么游刃有余。特别是使用段子的时候,如果用得好,就会加分,如果用不好,反而会让别人觉得这位女士很轻浮。所以,不能随便使用,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太过了。不过,当我们讲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心里有数了。我们知道,在演讲舞台上,哪些方式观众们比较受用,哪些不那么受用。我们也知道,哪些方式是适合我们的,哪些并不适合我们。所以,根据现实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提升,会让我们的演讲越来越有鲜明的特色。总之,有效则用之,无效则改之,这就是优化。
第三,是固化。经过反复的提升和优化,我们慢慢会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演讲风格固化下来,变成我们独有的风格。一个新的演讲方式,一定要形成习惯。习惯是有记忆的,只要把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就会形成标准动作。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做瑜伽,哪一天你不让他做了,他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觉得这一天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这就是习惯对身体产生的记忆。
再比如,你的榜样很喜欢用笑话作为开场,你模仿他,可你并不是一个很擅长讲笑话的人,你每次讲完笑话,观众并不觉得很好笑。那么,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用提问开场。但是,你要判断自己是不是很会提问。如果你提的问题很贴合主题,每次都能让观众代入进来,并引发观众共鸣,你就可以把提问开场固化成你的标准做法。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
我在学习演讲之初,也是使用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方法。记得在几年前,我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演讲培训课程,老师讲了整整三天,光演讲结构就有九种,比如时间结构、空间地理结构、问题解决结构、议题对策结构等等,听起来每一种结构都好像很好用。选择太多让我无所适从。于是,我开始观察老师的演讲特色。我发现老师每次举例的时候,都很喜欢用问题解决结构。即先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再找到解决办法,最后针对这个解决办法来展开分析。后来我跟老师交流,他说他比较喜欢用这个结构来做商业路演,这是他的撒手锏。他还告诉我,不要学太多,学精一招,就可以打遍天下。
老师的话我记住了,只要能把一种技巧用到娴熟,便成功了。
于是,我向老师学习,开始在我的商业路演中使用问题解决结构。不管是团队的小型路演,还是企业的大型路演,凡是有让我表现的机会,我都会去尝试。刚开始做商业路演的时候,我还有点儿紧张,因为总是感觉我在模仿老师,我能感受到这个结构是他的,不是我的。当我讲了十几场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能熟练运用这个结构了。但我发现一个问题,老师很喜欢用提问来开场。比如,老师会问,“大家觉得健康重要吗?如果我有一款有机产品,安全、价格不贵,又能给大家带来健康,请问大家会考虑吗?”或者,“在座的各位有孩子的请举手。大家觉得喝上安心健康的奶粉重要吗?”可我并不是一个提问高手。我经常想不到好问题,或者我提的问题总不是大家特别关注的。所以,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的时候,大家都踊跃举手;我提问的时候,参与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发现我并不适合用提问来开场,这不是我最擅长的。我比较喜欢讲故事。于是,我开始学习和研究讲故事。我先写了几个关于自己的故事,把它们背下来,然后讲给身边的朋友们听,观察他们的反应。如果朋友们觉得故事生动有趣,我再逐渐引用到演讲中。讲故事的方式非常适合我。我不但在开场的时候能吸引观众,甚至还能引发观众的掌声和共鸣。
后来,我干脆就把几个故事按照标签分类后背下来,根据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故事来开场。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化模式,比如,我有故事模板一二三。故事模板一适用于现场都是投资人的商业路演,因为投资人都喜欢听我的创业故事;故事模板二适用于现场都是客户的产品路演,因为大家来听我演讲,都是对产品感兴趣的,而不是其他;故事模板三适用于现场都是粉丝的品牌路演,大家都是因为喜欢这个品牌而来到这里的,所以围绕着品牌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是这种类型演讲的重点。
据说,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怕公众演讲的人,比怕死的人还要多。我能理解人们对公众演讲的恐惧,因为我曾经也是这样。其实,演讲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你先找到某个领域里的标杆人物,找到他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然后去模仿,等学会了,再逐步去超越,在不断地去尝试和践行之后,就会发现,演讲真的没有那么难。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你也会不自觉地变得享受舞台。演讲舞台中央的人,总是自带光芒,闪闪发光。那种感觉非常美妙。等你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后,你不但会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你会得到自己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会持续地给你力量,让你走向更优秀的演说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