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莎读书(1 / 1)

窗口风景 黄蓓佳 757 字 3个月前

修莎喜读书,特点是不求甚解。她妈妈形容她读书如同大象用长鼻子吸水,呼哧一下就吸进肚里去了,哪像会读书的人品茗一般小口小口啜着享受。有一回出版社寄来一大套外国名著缩编本,堆着也有几尺高,修莎眼馋,妈妈就转送于她。没几天妈妈问起这套书,她说差不多看完了。妈妈大惊,追问有哪些篇名和内容,修莎居然答个八九不离十。妈妈死活不能相信,便多个心眼儿观察修莎的读书方式,却原来她只看故事不看描写,遇有大段对话、景物描写、心理刻划之处,修莎一律不留情面地翻过去。岂不知这才是书中的精华部分!作者若地下有知,可不要气歪了鼻子?

修莎读多了书,肚里有了点学问,时不时就想卖弄卖弄。跟她妈妈说话,嘴里不留神就蹦出一两个典故或成语什么的。只是常常用得牛头不对马嘴,要不就是读出个别字,笑得妈妈喷饭。修莎又羞又气,涨红脸大叫:“以后再不跟你说话了!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都不告诉你!”妈妈止住笑声,赶紧道歉。修莎就越发觉得委屈,眼泪汪汪地发着誓:“再跟你说一句话就不是人!”结果总是一刻钟不到,她憋不住一肚子的话,心甘情愿承认自己“不是人”。

修莎颇有点崇拜金庸,究其原因是喜欢金庸小说改编成的武侠电视剧。至于金庸原汁原味的小说,勉强看完《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看了一半,嫌金庸总是岔开去写些乱七八糟的事,不耐烦看下去,书桌上已经搁了好几天。

修莎最瞧不起妈妈写的“爱情小说”,非但拒绝观赏,还宣称若是将来她当作家,绝不写爱情,要写科幻和武打。妈妈嘴里不说心里想,再过十年八年,看你还说不说这样的话。修莎比较喜欢妈妈在报上写的小文章,尤其那些回忆故乡和童年的,修莎总是趴在桌上一读再读,完了叹口气说:“妈妈你这篇文章的意思好深噢!”而后眼睛里就带着怅怅的神往,缠着妈妈问那些过去的事情。修莎还喜欢妈妈从前写的几本儿童小说,每一篇都被她读得烂熟于心,有时候写作文,顺手也会偷点内容用用。一次在课堂上写“看图说话”,是关于一个教师给生病的学生补课的事情,修莎写到末尾来了段抒情,大意是说:老师很晚才走,学生在阳台上目送老师离去,看见一颗很亮的星星高高挂在天边。啊,神秘的星星,莫非你也看见了老师的辛苦劳动了吗?你是特意挂出来为迟归的老师照亮回家的道路的吗?修莎的老师对这一段大加赞赏,当场朗读。修莎回家对妈妈坦白说,其实这一段是仿照了妈妈一篇小说的结尾。妈妈哈哈大笑。修莎理直气壮道:“我们老师说了,好学生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

修莎乐于助人,有好书总是迫不及待与同学分享,却又忘性极大,借出去很少记得要回来,因此家中的书常常不翼而飞。年初她的书架上还是拥挤不堪,年尾已经松松散散了。妈妈追问书的下落,修莎不以为然道:“书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谁拿着不都是一样!”搞得妈妈自惭形秽,仿佛思想境界太不够高。

修莎妈妈讨厌她乱花零钱,却鼓励她多多买书。修莎掌握了妈妈的这一弱点,每逢要想上街消费时,就建议妈妈带她逛新华书店,或者迂回委婉地称赞班上某个同学新买了一本什么好书,对学习如何有用。妈妈无一例外地被她所骗,放下手边一切事情带她逛街。结果自然不光买了书,顺便也买了修莎想要的其他小零碎,还吃了冰淇淋,吃了肯德基。

修莎读了这么多书,语文成绩应该不错了吧?恰恰相反,从未拿过班上的高分。其原因,一是前面说过的不求甚解,二是自以为是。联词造句问答之类,老老实实按书上教的写就是了,修莎不干,偏要挖空心思来点“出彩”的,结果写出了错字或别字,分被扣掉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她妈妈无数次苦口婆心授以自己从前的考试经验,无奈修莎嘴里答应,屁股一转,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弄得妈妈成天发愁她考不上好中学,真正是皇帝不急急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