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大多是被家人“众星捧月”般宠爱,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家长“包办”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见不得孩子受到一点委屈。正因如此,孩子形成因娇宠而任性、脆弱的个性,长大后则表现为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勇气,不但很难赢得他人的尊重,还会给人留下缺乏教养、不懂礼貌的坏印象。
乖巧的紫苏三岁上幼儿园之前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因为在此之前,紫苏妈妈总认为孩子还小,帮她穿衣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且妈妈还“自私”地认为,孩子能够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有限,作为妈妈应该享受照顾孩子的乐趣。
结果却没想到,紫苏妈妈自认为的“享受”在无形中阻碍了紫苏的成长,让她缺少了应有的劳动锻炼和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一天上幼儿园,紫苏就因为不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而受到小朋友的嘲笑。虽然自理能力没跟上,但是紫苏的自尊心却一点也不弱。周围小朋友们的嘲笑声彻底伤害了她幼小的自尊心,第二天,好说歹说她也不肯出门,表示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最后,着急的妈妈没有送紫苏去上幼儿园,而是专门教她解决当务之急。令人欣喜的是,紫苏学习得很快,妈妈仅仅指导了一次,紫苏就掌握了要领,开心地跳了起来。谁能想到,当时紫苏脸上还挂着泪珠呢。原本紫苏妈妈总是怕孩子的便意来得快,自己脱裤子会来不及,所以总是帮孩子脱。可当真的将脱裤子的“权利”完全交给孩子时,妈妈才发现孩子其实没那么无能,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更让人欣慰的是,紫苏也会怕尿在裤子里,所以不等憋得厉害就早早跑到马桶那里去。紫苏妈妈真的大大松了一口气,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可笑。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妈妈也意识到了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之后,紫苏妈妈将收拾紫苏房间的“权利”也交给了她。起初,面对杂乱的房间小紫苏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被子叠得歪歪扭扭地放在床的中间,收拾起玩具也一团乱麻。但看着自己“收拾”的结果,她自己倒是非常满意,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乐得直拍手。
紫苏妈妈也行动起来,有意识地锻炼她。当紫苏妈妈再次收拾房间时,嘴里念念有词:“小东西要放到抽屉里。”“被子要叠得方方正正,摆放在床头。”“脏衣服要放在卫生间的脏衣篓里。”其实,她这是说给紫苏听的。
当然,这样“无心”的唠唠叨叨都被躲在一边默默学习的紫苏认真地听了去。渐渐地,紫苏也能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有模有样啦!最初,紫苏的爸爸觉得有必要将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再整理一下,却被自信的妈妈阻止了。她对自己的女儿非常有信心,而且一旦做了,就会让孩子不开心:首先,这是否定孩子劳动成果的行为,体现出家长对其能力的不信任;其次,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既然大人还要再收拾一遍,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动能力产生怀疑,只有让孩子自己感觉到进步,才会促使她继续努力。
结果很明显:当父母给予孩子百分百的信任后,孩子会越来越自信,并且做得越来越好。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独立,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当孩子能够在生活上做到照顾好自己后,再次遇到问题时她也会率先自己想办法,逐渐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一套方法,而不是一开始就求助于爸爸妈妈。
小故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019年,十九岁的云南学子林万东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他获知消息时,正在工地搬砖。林万东家里有姐弟三人,父亲因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儿,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母亲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承受着几倍于寻常家庭的经济压力,这个即将有两名大学生的农村家庭却没有被击倒。林万东家位于云南贫穷的大山深处,但家庭的艰辛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磨炼出他坚强的品格。他说,对于每个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来说,“自强不息”这四个字都有特别的意义。唯有自强不息,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高考结束后,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也为了自己以后的学费,他就到昆明找到正在打工的母亲,希望和母亲一起打工赚一些钱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林万东从小就很懂事,从不报怨家境贫困,反而觉得自己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他知道,高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或许也将成为一家人新的起点。如愿以偿地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到家,看到家人脸上久违的笑容,林万东知道,这个家庭的光明虽还远未到来,可自己的成绩已经给家人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这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好孩子,更是万千学子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