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中律是关于思维明确性的规律,排中律认为: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关于同一个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必有一真。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面对同一个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时,必须做出明确的选择,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
排中律和矛盾律有所不同。矛盾律认为,关于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不同的论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而排中律则认为,关于同一个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什么叫相互矛盾的论断呢?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就是相互矛盾的论断。例如“这张纸是红色的”和“这张纸不是红色的”就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这两个论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我们必须在这两个判断中进行明确的选择,这就是排中律的要求。而“这张纸是红色的”和“这张纸是黄色的”就不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论断,不受排中律的制约。所谓“排中”就是排除“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之间的中间状态,即“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二者必居其一,排除一切骑墙居中的可能。
违反排中律,就是在“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中,不做明确选择,或者虚设一个含混的语词来掩饰思维的徘徊犹豫,即“模棱两可”。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统治着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一心想成为本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但是他们国家衡量国王功勋的标准是开疆拓土。因此,这个国王便准备发动一场战争。国王有无与伦比的雄心壮志,不愿意欺负周边那些贫弱的小国,便盯上了波斯王国。但是,由于波斯王国非常的强大,这个国王准备开战前心里没有必胜的把握,便准备好礼物去了一个据说占卜非常准确的神庙,祈问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指示。
神庙的祭司根本没法预测战争的胜负,只好传达出这样一个神的谕示:假如你对波斯王国发动战争,将必然摧毁一个强大的王国。
国王得此神谕喜不自胜,于是与波斯王国宣战,并且亲率大军征伐波斯。波斯王国迅速集结军队以逸待劳,并利用地形伏击了国王的大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国王乔装打扮才得以逃脱,他的国家也被波斯王国吞并,导致其有家难回,惶惶不可终日。国王十分懊恼,抱怨神庙的神谕不灵,还给神庙偷偷写了封信责怪神庙的祭司。
不久,神庙祭司回了信。国王打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神谕并无错误,非常准确,因为这场战争的确摧毁了一个强大的王国,也就是你的王国。”
按照排中律的要求,面对国王的祈问,应该在战争的胜与负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但是,神庙祭司根本就无法预知战争的胜负。如果简单地告诉国王“不能预测”,则必然动摇信徒对“神”的信仰。这时,维护神庙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是祭司唯一的选择,因此祭司便给了国王一个“这场战争必将摧毁一个强大的王国”的模糊的神谕。这里的“强大的王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既可以指波斯王国,也可以指国王的国家。因此,无论战争谁胜谁负,神谕都是准确的。
我们再说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
有个给人算命的道士,据说十分灵验,名气很大,来找他算命的人络绎不绝,导致其修行的道观门庭若市。有一天,道观中来了三个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他们按照规矩上了香、叩了头,也捐了功德钱。道士装模作样看了看他们的面相和手相,然后半闭着眼睛,对他们竖起了一根手指,读书人不明其意,求问其解。道士轻轻一挥拂尘道:“去吧,到时自然明白,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三个读书人无奈,只得怏怏离去。
读书人走后,道童好奇地问道:“师傅,他们到底会不会考中?”道士微笑道:“中不中都无所谓,全在这手势里。”道童问:“如果中一个呢,你这手势是不是说明其中必中一个?”道士点头道:“是的。”道童又问:“如果中两个呢?”道士竖起一根手指道:“有一个不中。”道童再问:“如果三个人都中呢?”道士摇了摇竖起的手指:“一齐中。”道童恍然大悟道:“如果三个都落榜,那便是一齐都不中了。这就是天机啊!”道士得意地摸了摸道童的脑袋道:“孺子可教也。”
要道士在“能中”和“不能中”里做出明确的选择,实在是强人所难,但道士又必须维系其“神算”的声誉,便竖一根手指辅以“天机不可泄露”的方式含糊其词地进行掩饰,这也是一种违反排中律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