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的门铃(1 / 1)

矛盾律是关于思维一惯性的规律。矛盾律认为: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同一个对象不能做出不同的断定。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同时断定某个对象具有相反的属性。如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同一个对象做出不同的断定,就是“逻辑矛盾”。比如说,我们拿着一张纸对张三说这张纸是白色的,同时对李四说这张纸是黄色的。这就属于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同一个对象做出不同的断定,这就是“逻辑矛盾”。

最著名的逻辑矛盾的例子,莫过于《韩非子?难一》所载“卖矛与卖盾”的故事:

人有鬻矛与楯 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一名句中也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我们都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最”作为形容词,表示的是极限、极致的意思。如果说“最宽阔”,那么指的就是“宽阔”的极限,到了“宽阔”的极致,就不可能有更为“宽阔”的东西了。因此,在“最宽阔”之后又出现“更宽阔”,便产生了逻辑矛盾。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金某花了近千万元买了一幢独立别墅,择定吉日准备宴请宾客。

到了请客的那天,亲朋好友陆续到达,但令金某郁闷的是,客人到了门口总要打电话请他开门。金某接了两个电话后便赶紧写了张“请按门铃”的醒目的字条,贴到了门外的门铃旁边。

装修别墅的时候,金某特意把大门设置了内开模式,在家里也能开门。

但是,字条贴出后情况并没有好转,金某依然不断接到电话而没有听到门铃悦耳的音乐声。金某前前后后接了近十个电话,实在不耐其烦,便问一个客人:“你怎么没有按门铃,没看到门铃吗?”客人道:“按了呀,没反应,只好打你的电话。”金某连忙跑到门外按了按门铃,果然没有听到门铃响。金某判断应该是门铃坏了,于是便打了物业公司的电话,物业公司答应第二天来修。

三天后,金某一直没有等到物业公司来人,便来到物业公司前台。他非常愤怒地问:“你们不是答应来修门铃吗?这么多天了,为什么没有人来?”物业公司前台接待小姐急忙叫来了维修师傅,面对金某的质问,维修师傅觉得很委屈:“我这几天都跑四五趟了,你家总是没人。”金某觉得维修师傅在说假话:“胡说,我们家天天都有人,就算我不在家,保姆总是在家的,怎么会没人?你们根本就没有去。”维修师傅翻开工作记录道:“你看,我们每天都有记录,每次到你们家按门铃都没人来开门。”“按门铃……”金某听到维修师傅的回答顿时崩溃了。

正是因为门铃不响了,金某才要求维修,维修师傅上门维修,却去按门铃通知业主。金某崩溃的原因很简单,不过就是维修师傅的思维出现了逻辑矛盾而已。

矛盾律所规范的思维是“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个对象”。那么,或不在“同一时间”,或不在“同一关系上”,或不是“对同一个对象”进行思维,当然就不会违反矛盾律。

孟德斯鸠在《法的精神》一书中把社会制度分为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但他没有简单地说哪一种制度是好的或是坏的。他认为:在都实行良政的情况下,专制制度要好于民主制度,因为专制制度的施政效率高于民主制度,良政能更高效地惠及民众;而在都施行恶政的情况下,正因为专制制度的高效,人民会更大程度地受到恶政的影响,而民主制度则会因其体制的制约,使恶政难以有效实施,这种情况下的民主制度会好于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虽然也对同一个对象(专制制度或民主制度)进行了不同的断定,即“好”与“坏”,但他同样是在不同关系上(良政与恶政)的断定。因此,他没有违反矛盾律,没有逻辑矛盾。

如果我们指着一个人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六十年后他是一个老人。”这也是对同一对象的两种断定,但由于是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断定。因此,这样的断定不违反矛盾律,也不存在逻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