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不开水的火(1 / 1)

有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几个小和尚,老和尚经常欺负这些小和尚。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为了节约柴火,老和尚只在自己房间里生火取暖,而不允许小和尚们生火取暖。小和尚们就不愿意了,对老和尚说:“方丈,你觉得冷可以生火,我们为什么不能生火呢?”老和尚回答:“方丈的年纪大了,身上没有火气了,所以要生火取暖。你们都是小孩子,每个人屁股上都有一团火,你们不用生火都会发热的,不要浪费柴。”小和尚们自知说不过他,只好忍着寒冷睡觉去了。

有一天,老和尚想洗澡,便吩咐小和尚们给他烧热水,但他在房间里等了很久,小和尚们都没有抬热水进来,老和尚觉得纳闷,就去他们的房间看个究竟。推开房门后,他吃了一惊,原来三个小和尚把裤子脱了,用屁股顶着一锅水。看见老和尚进来,他们说道:“真是奇怪!我们用三团火烧一锅水,怎么那么久了,还没有一点儿热气?”老和尚自知理亏,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从此以后,老和尚不再亏待小和尚们,冬天也让他们生火取暖了。

老和尚说的小和尚们身上的“火”与用来烧水的“火”,虽然同是发“火”的音,同是“火”的字形,但所指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小和尚们身上所谓的“火”,是中医中的术语,指人身上的火气,而用来烧水的火,则是指能够引燃柴火并产生热量的明火。

还有一个例子:白头翁会飞,老李是白头翁,所以老李会飞。这是一个三段论,前提真实,结论却不真实。因为这个推理犯了逻辑错误。大前提里的白头翁是指一种叫白头翁的鸟,小前提里的白头翁是指人上了年纪,头发变白之后的自嘲。这两个“白头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既然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大前提中的白头翁和小前提中的老李不具备蕴涵关系,于是结论就是错误的。

概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有没有表达出来的概念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概念是抽象的,要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事物,离不开一个关键的东西—语词。我们可以认为概念是由语词构成的。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是高级动物的原因所在,只有人类能够使用语言,只有人类能够通过语词赋予概念物质外壳。

语词和词语是一个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语词是指词或者短语,而词语专指词,语词的范围比词语的范围要宽泛得多,所以仅仅用词语不足以表达所有的概念。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概念的形成和存在必须依赖语词,脱离语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概念与语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并非一一对应的联系。它们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我们使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一般都表达概念,这些词属于“实词”。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所以实词可以表达概念。而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都属于“虚词”,虚词只有语法意义,不指称事物,所以虚词不表达概念。但是,有的虚词,如“并且”“或者”“只有……才……”“如果……那么……”等,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关系,能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所以也表达概念。

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比如说,“偷”“盗”“窃”这三个语词表达同样的意思,都是悄悄拿走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再比如,“土豆”“洋芋”“马铃薯”这三个语词也表达同样的意思,指同一种食物。因此,世界上的语系有很多种,不同的语系在表达同一个概念时可能也会使用不同的语词。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方言来表达,也可以用不同民族的语言来表达。

就像前面例子中的“白头翁”一样,同一个语词也能表达不同的概念。比如说,“我喜欢杜鹃”里的“杜鹃”作为概念就有不同的意思,可能是指杜鹃这种鸟,可能是指杜鹃这种花,可能是指杜鹃这首歌,可能是指杜鹃这支舞,可能是指杜鹃这杯茶,还可能是指杜鹃这个人……因此,我们就要学会区分语词的使用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只有联系整体背景来理解概念的具体内容,才能够准确把握概念的正确意思。

汉语中还存在语言色彩和语体色彩。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具有不同的语言色彩,这些词语经常会涉及“一词多用”,即不同语境中的同一个词所反映的意思截然不同。语体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而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往往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也就是“一义多词”。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对语言有所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我们的思维形式才不会混乱,我们表达的概念才会准确无误。

尤其是在论文的写作里,经常会涉及对概念的运用,如果不能将概念叙述清楚,不能厘清对象的本质属性,那么论文的写作会很不顺利。当然,掌握概念对于逻辑学的学习来说也是同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