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向性格等于次等的人格?(1 / 1)

人的性情通常与生俱来,而每个人表现出的个性却是十分复杂的,是生平经历和文化底蕴相互影响的结果。有人将性情比喻为地基,那么个性则是建筑。

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研究表明,外向型或内向型性格的形成和遗传及生理因素有关。外向性格,可以说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每个外向的人都需要珍惜这一优势。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事件,内向者受到的冲击更大,产生的情绪也更多,例如紧张、恐惧、焦虑等。

“你老是爱一个人待着不好,要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

“你平时好像不怎么说话,为什么不多和朋友们聊天呢?”

“你这么内向,以后在单位上怎么交朋友?太内向的人不好升职,也当不了领导。”

相信内向的人多多少少都被家人、朋友劝说过,希望你学会变通,想办法活得外向一些。如果性格太过内向,就会让人感到你的前景堪忧,并且还有可能被贴上焦虑、自卑、太沉默、不爱说话等不利于发展的标签。

我们一生之中,家人、师长、领导不知不觉都在传递一种观念:好的性格就是要勇敢、快乐、善于表达。而性格内向似乎会有一些病态的心理特征,甚至会使人们产生严重的偏见。在把外向性格看作理想的思维影响之下,内向的人就如同女人在男权社会下的处境一样,地位和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多人时常都会感受到,身边大人传递的观念都是“内向不好”。例如小时候家里来客人,如果你害羞不打招呼,家长往往就会带着歉意对客人说:“不好意思,孩子不喜欢说话。”到上学时,如果你性格太安静,同学也会好奇:“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去玩?”工作后,如果你不善于和大家打成一片,上级或同事则会认为你可能不大合群。

社会环境促使了外向性格的人占据着主动和相对优势,好像他们是内向者的“天敌”,内向者似乎毫无招架还手之力。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是从小到大,你父母和亲戚口中那个仿佛更受欣赏的“别人家的孩子”。

外向型性格更容易表现自己,而性格内向往往不擅长和别人沟通,一般难以得到关注,尤其是在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容易失去竞争的优势。比如在公司里,你不敢上台展示和解释项目方案,哪怕是自己设计的提案,你也怕自己表达得不顺畅,怕在现场被各种提问,为此,你宁愿把展示的机会让给他人……

那些性格内向的人,他们面对陌生环境时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但是,难道他们真的不适宜面对竞争吗?难道必须要每天早晨起来打鸡血似的喊着口号,试图改变性格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吗?这个世界就没有内向者的一席之地吗?事实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世界也需要这些安静、沉默的人与那些大声说话、健谈的人,也就是“外向者”达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