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住一个城市,总是好的(1 / 1)

去年深秋,有一天夜里,我和一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师朋友闲聊。

他说,特别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明年5月去纽约大学进修。有时候,“害怕改变”,这样不好。

我说:“对啊,经常做些痴狂的梦,比如你,绑架林志玲;比如我,找个安静的地方写个悲剧什么的。人生很短,要尽量干些不擅长的。我看了毛姆的《刀锋》,想要晃晃膀子,所以来了美国。”

他说:“毛姆啊!毛姆不是凡人!其实,马尔克斯、亨利·詹姆斯、菲茨杰拉德、朱丽亚·巴恩斯、伊恩·麦克尤恩,哪一个是凡人?”

我觉得他嗨了,就怂恿他,纽约此时此刻正在遭遇飓风Sandy(桑迪),疾风骤雨,中、下城全部都没电了,等飓风过境,冬天一来就该暴风雪了,你要争取“改变”,来体验体验纽约疯狂的生活,离开墨守成规(成规往往也不一定适合自己),才算是珍惜时光。

他说好,还祝我变成疯子。

后来,他没有去纽约。至今还未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害怕改变。

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害怕改变,再正常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惯常的路线,在哪儿加油,在哪儿吃饭,在哪儿逛街,在哪儿看戏,在哪儿喝酒,在哪儿消遣,要在另一个地方重新摸索出这一套来,大概也不太容易。如果没有去美国,我恐怕也不会来北京。

刚到波士顿那天,我提着两个大箱子,打车打得心惊肉跳,大清早找到地方安顿下来。夏天房间里只有一个大风扇,简单的几样家具,去洗衣服要跑下五层楼,洗完要烘干还得再跑一次。我真的不认识任何人。后来跑去日本火锅店吃了一顿好的,才缓过来。之后我学会了坐公车、搭地铁,在陌生的城市寻找惯常的路线,与那里的人们培养感情。

后来我又离开波士顿搬到了纽约,再一次找房子、搬家、寻找路线、培养感情。

纽约的过程比波士顿容易些,汽车到站,已经有朋友开着车来接,上西区比波士顿生活的街区便捷不少,生活越来越丰富。但还是只有一间小小的卧室,夏天来的时候,我真担心没冷气会不会热死,好在纽约夏天二十几度的天,风扇足够了。

要离开的时候,行李又重新打了包,从uptown(上城)拖到midtown(中城)寄回国。过程真的是披头散发,我倒是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放弃上海安逸的生活跑到美国来吹电扇。

多住一个城市,总是好的。

变化的成本真的很高。房价太高了,连搬到另一个城区住都难以实现。可是,人怎么能够只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颠沛流离”。经历了迁徙,再一次迁徙就不再如此难以说服。真是魔法的盒子。

为什么旅居的人不会觉得上路伟大而麻烦,时间久了就此加入了游牧民族,因为离开过一次,心态就轻便起来。任何身外物都会无端端捆住自己,只有爱与梦、见与识,如轻风加冕。

于是,我从纽约回来,在炎热的上海待了一个月,又拖着两个行李箱,去了北京。

我开始在这里工作、生活,要搞清楚南北,获得新社交,还有必须适应北京的雾霾、交通、服务。最后的三点,基本是排斥的人们不愿意来这个城市的原因,可是,我总是想,都没来住过,就难以了解北京的好与坏。就好像纽约,让人又爱又恨,只有住过了,才能发现那只109街的老公寓里的老鼠,能在余生获得回味。

其实,北京下过雨的夜晚,特别迷人。我还看见了真正多云的天气,北京城在浓厚的云层之下,不是雾霾,是真正的云,有种凝重祥和的美。望京有极好的美式brunch(早午餐),东单破旧不堪的胡同深处,有特别正宗的越南小馆。超市里,营业员会豪爽地跟你调侃,甚至被出租车司机挤兑一番。这都是过往生活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经历过的一切,都吸引人。

我在北京的朋友上周末对我说,真想要离开北京,放下工作,去德国的小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哪怕半年也好。我真想捏住她的肩膀对她说,不要想一想就算了,要付诸行动!

我跑步的时候,常常听Bob Dylan(鲍勃·迪伦),他摇头晃脑地唱道:

How does it feel(这感觉如何)?

How does it feel(这感觉如何)?

To be on your own(孤身一人),

With no direction home(无家可归),

Like a complete unknown(无人问津),

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

生活好像一颗rolling stone(滚石),不害怕改变,也许就拥有了第二个人生。

“拥有第二个人生的方法很简单,放弃现有一切,包括你熟悉的语言,去完全陌生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在那儿开始你的生活,所有事物将重新洗牌。不要害怕未知,因为人从来不是被恐惧养大的,理解这点,就能勇敢。”微博上有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