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少年时颇具侠义心肠,他为报灭韩之仇,敢请刺客刺杀虎踞天下的秦始皇,还敢藏匿杀了人的项伯。再后来,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与萧何、韩信一起辅佐刘邦推翻秦朝,剪灭强楚,平定天下,可谓算无遗策,智谋绝世。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位传奇人物在西汉建立以后,亦面临着与萧何同样的尴尬——如何与疑心重的刘邦相处?二人都选择了明哲保身,不同的是,一个选择了自汗避祸,另一个则选择了退居二线。
司马迁评价张良说: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史事风云】
公元前201年,刘邦彻底打败诸侯势力,平定天下,开始论功行赏。因为张良主要是谋臣,没有战功,刘邦让他从齐国选3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赶紧辞谢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时,跟陛下在留城相遇,此为天意成全我,把我交给陛下。以后陛下信任我,我的计策有时还很管用,所以把留地封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怎么敢要3万户?”刘邦再三劝封,张良坚辞不受,最后,刘邦只好接受了他的请求,封他为留侯。
当时,刘邦分封了20余名大臣,其他人日夜争名夺利,使刘邦左右为难,无法再封。张良则适得其反,不但不争功,而且封了还辞谢。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里,从复道望见将领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沙地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议,就问张良他们在议论什么。张良故作惊讶地说:“难道陛下还不知道吗?他们在谋反呢!”
刘邦大吃一惊,问道:“天下方定,他们为什么又要反叛呢?”
张良回答说:“陛下出身平民,这些人跟随陛下夺取天下,就是为了封官晋爵。今天陛下贵为天子,被封赏的人都是您的老朋友,而仇人皆获罪。现在即使拿出整个天下也不够他们每人分一份。他们既担心得不到封赏,又害怕因为有什么过失被您杀掉,所以他们就纠合在一起预谋反叛。”
刘邦非常担忧地问:“以卿之见,该怎么办?”
张良问:“您平生最恨而又为大家所知道的人是谁呢?”
刘邦回答:“雍齿和我以前有仇,曾经背叛过我,使我很难堪。我本想杀他,念他功劳不小,所以又不忍心这样做。”
张良说道:“那您就赶快先封雍齿,大家见雍齿这样的人都被封了,也就都安心了。”
于是,刘邦召集群臣,大摆酒宴,当即将雍齿封为什方侯。果不出张良所料,宴毕,群臣议论说:“像雍齿这样的人都能被封为侯,我们还用发愁吗?”
汉朝建立后,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尖锐和激化,张良由于体弱多病,入关后身体越来越不好,所以他干脆“等功名于物外,置荣利于不顾。”闭门谢客,深居简出,深居在家颐养身体,修仙学道。他追随刘邦多年,明了其为人:只可与之共患难,而不可与之共荣华。他经常对人说:“我家世代相韩,韩国被灭掉后,我不惜花费万金家财,为韩国报仇。刺杀秦始皇一事使天下震动。现在我以三寸不烂之舌辅佐皇帝,被封为万户侯,作为一个普通人,这已经是登峰造极了,我张良心满意足。我情愿屏弃人间之事,跟着仙人赤松子去游历天下。”
【人物探究】
张良的智谋,不仅表现在运筹帷幄上,更显现于在政治漩涡中进退自如的潇洒状态。
1.拒封辞赏
猛将谋士追随其主征战沙场,角逐天下,多是希望在平定天下以后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获得主子的封赏,切越多越能显示出自己的地位。张良则不然,他知道,你获得的封赏越多,威信越大,日后受到的猜疑就会越重。所以,他力辞刘邦的封赏,只做个有名无权的留侯,此举大大减轻了刘邦对他的顾虑。
2.托病“从赤松子游”
他看透了帝业成功之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故而以“虚诡”逃脱残酷的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不断重复的历史悲剧。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汉初三杰之中,韩信最终被诛,而萧何亦曾被囚,唯有张良,始终身处能进能退、有荣无辱的潇洒状态中,这显然与他自动退隐的选择大有关系。
有人说,张良此举是在逃避人生,其实不然。从他晚年为使汉朝免于宫廷内战,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帮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皓”的事例中即可见其是以一种更超然的方式来参与朝中大事的。这位早年在下邳向黄石公学习《太公兵法》的隐者,深深明白“达士知处阴敛翼,而岩晦亦是坦途”的道理,亦懂得“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才是“天之道”。
【谈古论今】
能功成名就者肯定都是聪明人,但能激流勇退者却不仅仅是聪明人就能做到的。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激流勇退,放弃的只是一些名利等身外之物,于人于己皆无损,而得到的却是超然人品,自然之心,于人于己皆有益,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