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失肱骨!张翼德酒后失德殒命(1 / 1)

三国侃史官 李飞 952 字 1个月前

要说张飞真是忠直无双,信义担当,关二爷刚一死,他就迫不及待地给小弟反水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自己给弄死。

当时,张飞闻知关羽被害,日夜痛哭,血泪衣襟。诸位将领以酒劝解,张飞酒醉后,怒气更大。帐上帐下,只要有过失士兵就会被鞭打,以至于多人被打死。刘备知道后,就劝他,你鞭打士兵,还让这些士兵随你左右,早晚都要被祸的。对待士兵,平常应该宽容。但张飞根本听不进去。

张飞下令军中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全军挂孝伐吴。帐下两员末将范强、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几日才可以。”张飞大怒:“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不由分说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每人鞭打五十。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二人被打得口吐鲜血。

回到营中,范强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与其等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强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张达说:“我两个如果不应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如果应当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议停当。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潜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当夜,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

张飞的强大毋庸置疑,但如此强悍的一个人,最后却得到一个未免有些窝囊的结局,不得不令人唏嘘和反思。

这里需要说一下,也许你意识中的张飞,根本不是真实的张飞。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张飞是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就这20个字,把勇不可当、作风鲁莽、性格暴躁的粗线条人物基调定了下来,与隋唐程咬金、水浒李逵属于一类。戏曲中更是给了他黑脸的形象。但根据现代调查显示,张飞很可能是个长相文雅的男子,比如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以及一些三国时期雕像中,张飞面如满月,神态温和,而且竟然连一根胡子都没有,与《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而且,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一个敬哀皇后,一个张皇后。如果张飞真是豹头环眼,生出来的女儿遗传了父亲的相貌,恐怕刘禅也不敢娶。

张飞的武力值绝对很高,这一点毋庸置疑。《三国志》也说他“勇而有义”,“万人之敌”。刘备败走新野,曹操率军在后面追,张飞带着20骑断后,“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三国演义》以此为基调,尽情发挥,把张飞塑造成一个英勇绝伦,但也莽撞异常的武夫,这很值得商榷。

陈寿对张飞的评价中有这样一句话:“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说明张飞对待君子的时候,还是不那么简单粗暴的。义释严颜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张飞的智慧。到刘备占据成都之后,刘巴初降,张飞马上去拜访,读书人刘巴认为他是个武夫,不搭理他,张飞很生气,但是也没有跟刘巴过不去。诸葛亮跟刘巴说:“张飞虽然是武将,但是也敬慕足下。”

张飞有勇,但并非无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张飞任巴西郡太守。翌年,曹操拿下汉中,然后留夏侯渊、张郃、徐晃三员大将在此镇守。不久,张郃便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进巴西郡,开始抢人。前文已经说过,在那个时代,人口就是兵源和赋税,抢人就是抢资源。

张飞当然不肯,一面命令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

张飞找准张郃粮草供应不济的软肋,占据有利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与对方打起消耗战。任凭张郃军队叫骂挑衅,就是不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五十多天。

张飞预料五十余天的消耗,张郃军断粮已久,体力不济,军心涣散,趁机发起攻击。他抓住张郃军队在山路上摆不开阵势的弱点,就带了一万精兵,从小路上跟张郃邀战,可怜张郃大军顾头不能顾尾,被张飞打得非常狼狈。这一场大战,张飞大获全胜。

张飞不仅有谋略,而且在书法和绘画上似乎也有些造诣。

据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记载,张飞不但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丹铅总录》中记载,涪陵有一刁斗铭,上面的铭文就是张飞所写。而张飞所佩带的刀以及立马铭上的字,也都是张飞所铭刻。元代画家吴镇曾作诗对张飞的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说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象在书法上的造诣恐怕都难及张飞。据传,张飞还会作诗赋,他巡游真多山时,有感而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

如此看来,张飞倒更有些儒将气息,并不是一味地逞匹夫之勇。不过,张飞的性格确实有缺陷,陈寿评价他,“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也正是这一性格缺陷,使他害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