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填词描写寒食节(1 / 1)

给孩子讲宋词 方州 828 字 2个月前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1]

张先

龙头舴艋[2]吴儿竞,笋柱[2]秋千游女并。芳洲[4]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5]遥山暝,已放[6]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释】

[1]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八十六岁。吴兴:今浙江湖州。寒食:清明节前三日为寒食节。人们在寒食出城扫墓和游春。

[2]龙头舴艋:指竞赛的龙舟,其形如蚱蜢。吴儿:吴地少年。

[3]笋柱:秋千架的形状。一说指竹做的秋千架。游女并:游女二人面对面地**秋千。

[4]洲:水中可居者曰洲。亦可泛称水边。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以点缀首饰。

[5]行云去后:浮云散尽,喻游女散去。

[6]放:古代歌舞杂戏,呼唤他们来时叫“勾队”;遣他们去时叫“放队”。庭:一说池。

【译文】

河流中,吴地的小伙子们飞快地划着龙头舴艋竞相急驶;河岸上,游春的少女们成双成对地在秋千架上飞**。少女们在芳洲拾翠,舍不得回去,直到暮色苍茫。到景色秀美的郊外踏青,把大好春色欣赏。踏青的少女们像天上的游云一样飘得无影无踪,只有落日的余晖将远处的青山染上一层淡淡的暮霭。吹笙歌舞乐队已经回去了,庭院里安静下来,显得空空****。庭院中,月色是那么清莹明亮,数不尽的杨花飞絮飘过,竟留不下一点影子,只留下春的气息和淡淡的清香。

【背景故事】

张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在42岁那年与24岁的欧阳修同榜中进士后,便开始了小官吏的生活,充任嘉禾判官。虽说职位不高,但他为人风趣,在悠闲的生活中颇能自得其乐。在我国民间习俗中,百姓们都要过寒食节。这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两天,据说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的介子推。

从寒食节到清明节,是民间百姓进行春游和扫墓的日子。在这几天里,人们都要收拾干净、打扮整齐去踏青,或是郊外,或是山上,庆祝春的到来。扫墓虽不是令人喜悦的事情,但在缅怀前人的同时,对后人也是一种鼓励,使后人在春天时有一种向上的劲头,使一切欣欣向荣。在我国南方,还有在这时赛龙舟、**秋千的习俗。

话说这一年的寒食清明,著名词人张先已是86岁高龄的暮年衰翁了。但是,人老了,心却没有老。故乡人民充满青春活力的千人龙舟竞渡,把一条江闹得水扬舟飞,一艘艘龙舟在一个个精壮年轻人数十只桨的推动下,简直如射出去的箭;而岸上观赛的人们,时而擂响大鼓为他们鼓劲,时而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出个胜负。踏青游春的人们熙来攘往,把春吵醒了,在枝头、在草尖亮处展示出春的各种姿态。

家乡勃勃的生机,一派盎然的春意,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了老词人,于是他写下了一首洋溢着清新生命活力的小词《木兰花》: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州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你看,江上小伙子们正驾着轻快的龙舟在江上比赛;江岸上,姑娘们成双成对地在高高的秋千架上飞**。再放眼远望,郊野绿洲,踏青的人们络绎不绝,有的弯腰采集花草,有的漫步其间流连忘返。动有竞渡的热烈欢呼声,**秋千时的欢乐声;静则有踏青的人们的轻声细语,恐怕因自己太高的声音,撕破了这幅春游图。

春日的白天是这般美好,生活情趣那样盎然。

渐渐地,白天急管繁弦的庭院静了下来,留下的只有心头的余音。不知什么时候,天际悬上了一钩羞答答的、如眉的新月,静静地泼下满庭院的清辉。这时,在悄悄飘落的是纷纷扬扬的柳絮,但在月光下它已不能像白天那样看得十分清楚,而是融入一片朦胧的月色之中。

随着夜色越来越深,游人渐渐地散去,不久,就如天上的片片浮云,飘游得无影无踪,只有朦胧的月光,将远远的青山染上一层淡淡的暮霭。

这首《木兰花》写的都是作者眼中所见的景象,是位暮年衰翁的客观观察。尽管词人已经高龄,却在不多的字数中,层次十分清楚地写出了寒食节从白天到傍晚到月夜的景色。全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了一位悠闲老人独有的一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