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苏轼赞赏的爱情词(1 / 1)

给孩子讲宋词 方州 863 字 2个月前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2]。

【注释】

[1]已:完了,终结。

[2]相思意:彼此相思的爱恋之情。

【译文】

我住在长江的上游,你住在长江的下游,我们虽然共饮长江的水,我天天思念你却见不着你。我对你的思念就如这奔腾不息的东流水。这长江水什么时候能枯竭?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只愿你的心跟我的心一样坚定,彼此不负相思的心意,也就够了。

【背景故事】

沧州李之仪,爱好填词,结交了当时词坛的许多名人,包括大文学家苏轼。

一天,苏轼来访,二人促膝谈词。李之仪对前人把词作为文人学士的樽前小唱颇不以为然,认为过去许多人的词无非是艳情闲愁、游子旅思,其中虽有不少佳作,但无论是优美、华丽的花间词,还是超逸绝伦的李煜词,都显得句琢字雕,不大为一般人所理解,不如乐府民歌那样淡雅朴素,意美味醇。

谈到这里,李之仪颇有感触地说:“苏兄才高学深,定能以如椽大笔,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使词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苏轼听了,马上谦逊地说道:“不敢!不敢!老兄过奖了!我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啊!”

李之仪接着说:“纸上谈兵不如画饼充饥,现在你我各填一首词,体会一下乐府民歌的淳厚风味,如何?”

苏轼摇摇头说:“今天我因事烦恼,思路闭塞,怎么能写得出呢!”

“莫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之仪笑着问道。当时苏轼遭贬,远离亲人,心头确实充满思乡之苦与离亲之愁。

过了一会儿,李之仪对苏轼说:“苏兄思路闭塞,我来填一首。不过,要请你举一首民间词为例,让我模仿它的格调来写,这总该不成问题吧?”

苏轼想了想,便连声说:“好!好!”接着便举一首民间无名氏的词为例,词中用六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来比喻,表明主人公绝不分离的决心。这首词语言率直,态度坚决,反映了青年男女之间深厚的情谊,体现了民歌坦率而刚健的风格。

李之仪听完,说道:“这不是写男女之情的词吗?”

苏轼说:“是的!只要写得好,男女情爱怎么就不能写!”

李之仪略加思索说道:“好,我就写一首男女情爱的词。”

说罢,他提笔写了上面这首《卜算子》词。

词一写完,苏轼竟看呆了,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好!好一个‘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怀春女子的形象,上片描绘这个女子面江而思,下片表现这个女子内心的愿望。上片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一句说“我”,一句说“君”,一住江头,一住江尾,既显空间距之远,又蕴相思情之长。词的三、四两句,是从前两句自然引出的。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当然就天天望江水,“日日思君”来,而“不见君”又是非常自然的了,山水阻隔的路又岂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词人这里所指的“江水”也许是一种隐晦,男女主人公也可能并不是阻于山水,而是被其他的因素所阻,如父母的反对,身份地位的不相称,家族势力或世仇等等。虽然彼此不相见但想到同住长江之滨,“共饮长江水”,女主人公的内心又感到了一点安慰。这“共饮”一词,反映了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下片以“此水几时休”呼应上片的“长江头”、“长江尾”、“长江水”、“此恨何时已”呼应上片的“思君”的句子,用“几时休”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何时已”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休止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消止之时。“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的阻隔虽不能飞越,“共饮长江水”的两颗挚爱的心灵却能一脉遥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对对方的期许,无限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心灵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也是一种理智的反思和顿悟。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