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范仲淹戍边填词(1 / 1)

给孩子讲宋词 方州 700 字 2个月前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1]秋来风景异,衡阳雁[2]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3]。千嶂[4]里,长烟[5]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羌管[7]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塞下:指宋朝西北边塞。

[2]衡阳雁:指南归之雁。

[3]边声:边塞的声音,如风声、马嘶声、羌笛声等。角:画角,军中乐器。古代军中以吹角表示昏晓。

[4]嶂: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5]长烟:这里指暮霭。

[6]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未勒:未能刻石纪功。归无计:不能早作归计。

[7]羌管:即羌笛。

【译文】

西北边塞秋天的风光和江南很不一样。大雁再次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留恋之意。黄昏时,军中的号角一吹,整个边塞悲哀的气氛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悠扬的羌笛声响起来了,天气寒冷,秋霜满地。夜深了,戍边的将士们却都睡不着觉;将军为军务日夜操劳,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长久地在外戍守边防,因为思念家乡而掉下了眼泪。

【背景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宋真宗朝进士。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与韩琦一起被朝廷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使,戍守边防,抵御西夏。

范仲淹与韩琦一到任,就采取一系列军政措施,很快解除了西夏对延州的威胁。朝廷为此重重奖赏了他们,并先后几次提拔范仲淹。但范仲淹不满足于一时的战果,他与韩琦日夜操劳,希望彻底击退西夏军队,从根本上解除边患。烈日下,他与兵卒一起筑城池,修复废寨;寒冬里,他亲自训练士卒,演习阵法。不到两年,陕西、甘肃一带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范仲淹已在边区军民中树起了极高的威望,就连西夏人也不敢小看他,称赞他有数万精兵,不可轻易攻打。

这一日,劳累了一天的范仲淹暂时放下军机要事,缓步走出大帐。他一面四处巡视,一面回想起两年多来征战边疆的日日夜夜,为把这种边疆的军旅生活以词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写下了这首《渔家傲》。这首词道出了守边将士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诉说了离家万里的忧思。

后来,西夏终于和宋朝讲和了。范仲淹因守边有功,被提升为参知政事,重新回到朝中做了朝廷的重臣,宋仁宗也非常看重他,多次向他征求富国强兵的良策。

范仲淹后来被宋仁宗委以重任,实行变法,力图振兴大宋王朝,后来变法失败,范仲淹被贬,但他的这首词却流传至今。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嘶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怎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