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皇帝盛赞《六丑》(1 / 1)

给孩子讲宋词 方州 1623 字 1个月前

六丑(蔷薇谢后作)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1]。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2],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3]。钗钿堕处遗香泽[4],乱点桃蹊[5],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6]。□□东园岑寂[7],渐蒙笼暗碧[8],静绕珍丛底[9]。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10],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11]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12]。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13],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注释】

[1]客里:家乡以外的客居之处。

[2]过翼:飞鸟。

[3]楚宫倾国:倾国的美色。此处比喻被风雨吹打落地的花。

[4]钗钿:女子头上的饰物。此句喻落花委地后,仍留着香气和花瓣的美丽。

[5]乱点桃蹊:落花点点的桃蹊。

[6]窗槅:古代窗上糊窗纸的窗棂子。

[7]岑寂:冷清寂静。

[8]蒙笼暗碧:绿叶已经遮得地面阴暗了。蒙笼,草木茂盛之貌。

[9]珍丛:指蔷薇花丛。

[10]长条:柳树柔细的长枝。

[11]残英:晚开的花。强簪巾帻:勉强插在头巾上。巾帻,古人戴的一种布制便帽。

[12]向人欹侧:插戴在头上的花朵颤巍巍地侧向人的头顶一端。

[13]断红:摘下的红叶。

【译文】

正当这换上单衣品尝新酒的好日子,我却在外地的居住之处惆怅不已,哀叹光阴的虚度。真希望春光能久驻人间,可惜春光就像飞鸟一样转瞬即逝,一去便再无痕迹。我问蔷薇家在何处,昨夜那一场风雨,势必将楚宫美女般的花朵摧残满地。那美丽的花瓣坠落以后,仍然还带着清香之气。它们飘零在桃下小径,翻转于柳荫遮蔽的道路,有谁会多情地为它们惋惜?只有那蜜蜂与蝴蝶,像是为花说媒,不时在窗棂间飞来飞去。东园中冷清寂静,草木葱茏,呈现出一片深绿。我静静地绕着花丛来回踱步,为它的凋残叹息不已:它细长的枝条像故意逗引我的注意,挂住衣袖,像有话要对我倾吐,那依依不舍之态,如同惜别一样不忍分离。我摘下一朵小小的残花,勉强把它插上帽子。但它毕竟不如盛开时的花朵,在美人头顶上摇曳多姿,好像依偎在人的头侧。劝落花不要追逐潮水骤然漂去,只怕那残红上有美人题写的相思诗句,一旦流逝,我将何由与它相遇?

【背景故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擅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周邦彦曾经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词《六丑·蔷薇谢后作》

由于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人们广为传唱,歌妓们更是喜欢它。当时名妓李师师社交范围非常广泛,连皇上都与她有很深的交情,当周邦彦还是太学生的时候,便与李师师有来往,时常出入她家。

一次,宋徽宗微服到李师师的家中去寻欢作乐,他要李师师为他唱一支最好听的曲子。李师师略微一想,便唱出了周邦彦的这首《六丑》。宋徽宗听完曲子,只觉得余香盈室,余音绕梁。宋徽宗对于音乐是颇为偏爱的,尽管他觉得曲子美妙动听,但却不晓得是一支什么曲子,便急切地问:

“这是谁的佳作,我怎么没有听过啊?”

李师师马上回答说:

“此曲为太学生周邦彦所作。”

宋徽宗于是把周邦彦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后来,宋徽宗有一次召见周邦彦,便特意提起了此事,并问周邦彦说:

“你的那首词的词牌名字为什么要叫《六丑》?”

周邦彦叩头说:

“因为这首词犯了六个宫调,即各取六个宫调的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那都是最好听的章段,所以取名为《六丑》。”

原来如此,难怪声韵会如此美妙动听。所谓“丑”原是“反其意而用之”,本指六段最好听的章段,和谐地联结起来,配成一支曲子。

宋徽宗听后表示赞赏,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重用了周邦彦。

周邦彦的这首《六丑》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以上五句写春去,是题前之笔。接下陡然提出:“为问家何在?”一笔喷醒,又轻轻顿住。“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二句,正面写落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这三句既写因夜来风吹雨打,使落花无家,更写由于落花是无家的,所以虽有倾国之美姿,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这里是人与花融合来写,以花之遭际喻羁人无家、随处飘零之身世。这三句很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钗钿堕处遗香泽”以下六句,大力铺开,尽情写蔷薇谢后的飘落情景。“钗钿堕处遗香泽”,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钗钿”喻落花,零落之余,只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落花飘零是惨景,而以“桃蹊”、“柳陌”来衬托,却显得极有情致。接下侧写一笔:“多情为谁追惜?”“为谁”,即谁为。春去花残,观赏者都已散去,应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二句一转,蜂蝶无知,不知“追惜”,然而它们却以媒人、使者的身份“时叩窗槅”,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过以上描绘,把蔷薇虽然凋谢而香气犹存,春天虽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写得韵味盎然。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家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词人不忍辜负蜂蝶之“时叩窗槅”,于是走至室外,来到东园,只见园内花时已过,碧叶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阴虚掷”,春天“一去无迹”之实况。“静绕珍丛底,成叹息,”写人惜花。为了“追惜”,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寻找落花所“遗”之“香泽”。“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心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在“长条”之上,偶然看见一朵残留的小花,词人以为这就是打算与其话别者。虽然“残花”本不是“簪巾帻”之物,然而“行客”却颇受感动,故“强”而“簪”之。然而这哪里比得上它当初盛开时插在美人头上之妩媚动人呢?残英强簪,令人回想花盛时之芳姿,映带凋谢后之景况,有无限珍惜慨叹之意。这既是慨叹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人老珠黄”。词作写至此,词人如梦初醒,似有所觉悟,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为三叹。词人因终不愿落花“一去无迹”,所以又对花之“漂流”劝以“莫趁潮汐”,冀望“断红”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随潮水流去,那上面题的相思词句,就永远不会让人看见了。“何由见得”,即何由得见,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密意。这里化用红叶题诗故事,借指飘零的花瓣。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回环曲折、反复腾挪地抒发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