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5日,商后期课题组甲骨测年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会议室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殷玮璋、郭之虞、原思训、陈铁梅、蔡莲珍、吴小红、刘克新、刘一曼、曹定云、黄天树、郑振香、郑光、罗琨、陈久金、李学勤、仇士华、李伯谦,项目办公室朱学文、周年昌、王肃端、王泽文、苏辉。
会议由商后期课题组组长殷玮璋主持。
首先由甲骨测年相关专题负责人汇报工作。
一、原思训汇报关于甲骨前处理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工作
1.关于卜骨前处理和测年概况
从1999年5月到2009年7月,前后延续十年,起步时先做的是考古发掘得到的普通骨样,积累一定经验后才做卜骨。卜骨样品包括有字卜骨107个,无字卜骨9个,其他骨料3个。107个有字卜骨中,12个样品无碳或者含碳量太少无法制样,其他样品经过前处理制样、测量最后得到14C数据95个;这其中,1—5期分期明确的数据71个,历组数据19个,来源或分期不确定的5个。
2.关于卜骨14C样品前处理过程和污染物的清除
工作大致分三个阶段,2000年结题以前,使用通常处理考古遗址骨样方法处理卜骨样品35个(其中4个碳含量太少);经加速器测量,发现有些数据异常偏老;经调查研究及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卜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用系列有机溶剂方法纯化了12个明胶样品。2000年,在使用常规前处理方法之前,先采用系列有机溶剂纯化,处理有字卜骨样品8个,经2002年测量,结果无离奇偏老现象。以上两批数据是用原基于EN串列加速器的AMS系统(以下简称老加速器)测量的,其中第一批的测年数据已收入《简本》。在经过大量对污染物成分分析及清洗效果试验之后,2004年,先采用系列有机溶剂纯化,再用常规前处理方法,处理有字卜骨样品62个(其中8个碳含量太少或无碳),这部分样品使用新NEC加速器质谱计(以下简称新加速器)测量。
3.关于卜骨中污染物的清除
首先,对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检测。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了解到污染物有三甲树脂、硝基清漆和链状烷烃类物质等。经过分析检测,存在各种污染物的卜骨比例大约占试验样品数量的50%左右。清除污染的方法,2000年之前是纯化明胶;2000年之后,首先是直接对卜骨进行系列有机溶剂纯化,然后再进行常规前处理方法。明胶纯化试验了三种方法,通过甲醇淋洗加萃取纯化(P1方法)、只用五种溶剂依次淋洗纯化(P2方法)、改用乙醇淋洗加萃取纯化方法(P3方法)。试验表明,三种不同纯化方法对明胶溶解和测量的年代数据的可靠性的影响不一样。虽然P1方法会因为有的明胶样品易溶于甲醇而导致回收率低,但得到的14C年代数据可靠。还针对骨头中可能存在的三甲树脂和硝基清漆做了模拟清除污染试验。结果表示,经过萃取清洗处理的模拟加固样品年代,都与原来测量的年代基本一致,这说明,三甲树脂和硝基清漆污染残留不明显。通过对71个卜骨样品在不同时期按照不同方法处理并进行测量得到的14C数据最后能够纳入系列样品年代校正模型的比例分析,能够清楚地看出在前处理过程中增加纯化处理的效果。1999年处理,按普通骨样品制样,入列比例只有58.3%;2000年和2004年处理,另外增加系列有机溶剂纯化,用旧加速器测量,入列比例增加到85.1%;2004年处理,另外增加系列有机溶剂纯化,新加速器测量,入列比例可达92%以上。
4.工作经验总结
由上述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样品前处理纯化方法总体上看是有效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是成功的,提供的入列甲骨数据是可信的。纵观甲骨测年研究工作,由于多种因素,进展一波三折。最主要的原因有二:首先,相对于甲骨测年这样要求十分高的研究来说,当年安排的结题时间过于紧迫,加速器设备的性能一时很难满足要求;其次,虽然对处理普通骨头样品方法做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实践证明也能满足处理断代工程中普通样品的要求,但是对卜骨样品的复杂的污染情况估计不足,国际上也极少有可供借鉴的经验。通过2000年之后,亦即断代工程结题后的艰苦摸索才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十年的探索过程使我们深深感到,前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和除污染方法是十分复杂的,两者都尚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原思训还介绍了“工程”启动之前国际上有关卜骨14C测年的研究情况。
二、郭之虞汇报殷墟卜骨14C测年和校正工作
1.卜骨AMS14C年代测定概况
这项工作是由“殷墟甲骨分期与年代测定”“骨质样品的制备研究”“AMS法技术改造与测试研究”三个专题密切配合完成。采样主要由刘一曼、曹定云、黄天树完成。在经过制样之后,AMS的年代测定从1999年5月至2008年,延续近十年,共测量有字卜骨样品95个,无字卜骨以及骨器骨料样品11个,其他样品因为没能提取足够的明胶,无法制备石墨样品,所以没有14C年代数据。1998年底老加速器开始投入测量,1999年5月对卜骨进行测量,并在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逐步研究解决,提高测年水平,到1999年10月,老加速器的测量精度达到好于0.5%。对在此之前测量的数据,从数据处理方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保证报道误差的合理性。老加速器测量卜骨止于2002年。2004年秋新加速器正式投入使用,通过用其自身测量的δ13C值进行分馏校正,可以对流强相关的分馏效应进行有效的校正,从而得到正确的测年结果。还采取诸如一致性统计检验、标准样检测、国内国际比对等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测年数据的可靠性。多数卜骨的年代数据由新加速器测量。关于测年数据的系列样品年代校正,这次会议上提交了2008年的两份结果,其中“0811全”系列收入了尽可能多的样品,而“0811选”系列则是由“殷墟甲骨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的甲骨学家再度挑选出的、认为时代分期更可靠的样品组成。
2.卜骨AMS14C测年数据
1999年5月至8月,测量了32片有字卜骨样品,当时样品是按照通常的骨样品方法制备的,没有进行特殊纯化处理,结果发现其中约有1/3的甲骨年龄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偏老。为验证测量的可靠性,1999年7月至8月对一些年代偏老的有字卜骨进行了第二次制石墨,然后再进行复测。绝大多数样品的复测结果与原测量结果相符,仍旧偏老。鉴于以上情况,判断偏老的主要原因来自卜骨样品本身,很有可能是在收藏过程中所使用的加固剂和保护剂引入了死碳污染。制样专题对32片样品中剩余的12个样品的明胶试验三种不同工艺(P1、P2、P3)进行纯化,再重新制备石墨,1999年12月至2000年1月对这些纯化后的12个样品重新测年,其中有一部分原来偏老卜骨的年龄降到了正常范围。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随后在2002至2004年测量时就采取了先对卜骨样品进行纯化,然后再按通常提取明胶的方法制样。2004年用新加速器测量55个有字卜骨,结果仍有少量样品的年龄偏老。为检验测量的可重复性及新设备的稳定性,对其中的15个样品进行了复测,复测结果均与原结果相符,包括4个原来偏老的样品复测结果仍旧偏老(其中SA00038和SA98224分别偏老了约400年和200年)。应殷墟甲骨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在2005年对10个测量结果偏老的重要样品进行复测的提议,在2007至2008年对其中7个尚有剩余明胶的偏老有字卜骨样品重新制样复测,有6个样品的复测结果仍旧偏老。从以上情况看,部分卜骨的年代偏老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例如,所用纯化方法和流程还不足以彻底清除个别样品中的污染,或存在着污染以外的使样品年龄偏老的其他未知原因。
对在上述过程中因复测而出现多个年代数据的样品,根据以下原则对年代数据进行选择与合并。首先,舍弃明显有问题(流弱或纯化效果不佳)的数据。其次,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检验同一样品多个数据的一致性,如果同一样品的所有数据源于同一分布,则予以合并处理;如果不满足上述判据,则对明显偏老的数据予以舍弃。经过以上各步骤,最后每个甲骨样品得到一个14C年代数据。在提供的数据表里面,分为有字卜骨、无字卜骨及其他骨样两部分。有字卜骨数据里面,又将有分期争议的历组卜骨和其他分期不明确或者怀疑来源不可靠的卜骨分别列出。
3.卜骨AMS14C测年数据的日历年代校正
基本方法:使用系列样品校正方法,采用程序OxCal v3.9和校正曲线IntCal98进行,将卜骨14C年代数据按分期顺序排列,首尾加边界,构成一个序列模型。由于各分期里面的样品数量不均衡和各分期的时间跨度不均衡而可能导致校正结果发生偏离,构建样品序列时需要在各个分期之间插入中间边界,来消除导致这种偏离的因素的影响。校正的结果还受到与商后期时间段相对应的树轮校正曲线的复杂形状的影响。
系列样品校正模型的构建和校正的结果。构建系列样品年代校正模型的原则是:(1)首先排除来历不可靠和分期存疑的样品;(2)历组分期有不同看法,暂不纳入校正模型;(3)排除年代明显偏老(14C年龄大于3100年)的样品;(4)按卜骨分期构建校正模型进行初步校正,排除符合率低于40%的样品,在保证系列总符合率的前提下,考虑尽可能将符合率稍低于60%但认为有效的样品数据纳入校正系列。经筛选,可以纳入系列样品年代校正模型“0811全”的有55片有字卜骨,还有无字卜骨6片和骨器骨料3件,共64个样品。可以纳入系列样品年代校正模型“0811选”的有35个有字卜骨,还有无字卜骨和其他骨器骨料6件,共41个样品。
对卜骨系列样品年代校正结果的分析。“0811全”和“0811选”两个系列的结果基本一致,甲骨一期(武丁)始于约公元前1260—公元前1250年,五期结束于约公元前1055—公元前1040年,总体时间跨度在两百年左右。而且总符合率都比较高,分别为122.6%、146.9%,表明系列校正模型的构建是合理的。对系列“0811全”中样品数量较多的甲骨一期,对其进行单期校正(首尾加边界),得到的年代范围与全系列年代校正的一期年代范围相合。这也是对全系列年代校正结果的一种检验。各分期的日历年代范围还与14C年代校正曲线的形状有密切关系。卜骨系列样品年代校正结果与《简本》的“夏商周年表”中商后期各王的年代以及殷墟遗址墓葬的测年结果大体吻合。
历次卜骨系列样品年代校正不同情况的说明。《简本》中样品数比较少,且未使用边界命令,故系列首尾向两端有较多的延伸。2005年,全部卜骨已经测量完毕,构造了系列样品校正模型“2005全m”,该系列收入了64个样品,采用了首尾边界和中间边界,总符合率达到了121.5%。2008年,在对甲骨数据初步复核的基础上构建了模型“0810全”,该模型仍为64个样品,但是更正了2005年模型中的一些不当之处。之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又对卜骨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复核,由此产生了模型“0811全”与“0811选”。与以前的模型相比,此次最大的变动是,对一个样品有多个测量数据的情况,不是从中选用一个,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合并处理。
总之,“工程”三个相关专题充分合作,在过去的十年里对殷墟卜骨14C测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效地排除了大部分卜骨样品的加固剂与保护剂污染,有效地提高了AMS14C测年数据的可靠性,掌握了系列样品年代校正的方法,反复核实了各卜骨样品的分期属性,为得到可靠的殷墟卜骨年代测定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样品14C测年数据通过系列样品年代校正方法校正,得到的结果与《简本》给出的“夏商周年表”中商后期各王的年代以及殷墟遗址墓葬的测年结果大体吻合,与商前期和西周的年代框架相协调。
4.存在的遗憾
受采样条件的限制,二期、四期和五期有字卜骨的样品数量相对较少,所构建的校正模型的各期样品量不平衡,给系列样品年代校正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结题时间受限制,而卜骨测年的工作量很大,在1999年5月就启动了甲骨测年工作,前期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对卜骨的污染程度估计不足,在早期的测量中未能采取有效的纯化措施,使得有些样品的测年数据偏离正常年代值,未能纳入校正模型。通过实验研究认识到:(1)在所采集的卜骨样品中,确有相当比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固剂、保护剂等的污染,这种污染可导致所测得的卜骨年代产生不同程度的偏老。(2)早期数据偏老的比例要高一些,而后期经纯化处理再测量的数据偏老的比例有所降低,表明所采取的纯化处理措施是有效的。(3)后期经纯化处理再测量的数据,偏老的比例仍然高于正常值,表明可能有些污染还不能用目前的纯化措施彻底消除,同时,卜骨数据偏老可能还有其他未知原因。
三、与会者对专题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并就相关问题讨论
仇士华首先简要回顾了“工程”之前国内外在卜骨测年方面的一些尝试,指出,卜骨测年是世界性难题,在骨头清除污染、制样及加速器测量精度等环节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对这项工作持审慎态度。“工程”进行卜骨测年研究和探索有两个条件,一是改进加速器测量精度并使之稳定运行,二是中国成熟和细致的夏商周考古学工作为系列样品应用提供了条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工程”采用高精度系列样品方法,以提高数据质量,增强可靠性,缩小日历年误差。“工程”立项以后,在各学科合作过程中,对高精度系列样品方法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甲骨、制样、加速器测年各方面学者紧密合作、积极沟通,在工作过程中多次讨论,取得共识。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加速器改造过程还是相当快的。他对卜骨测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相关人员尽了很大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在骨质样品制备、加速器测年技术改造和测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达到世界水平,当然,“工程”是对历史年代的研究,对14C测年的要求也很高。这次14C卜骨测年专题向大家汇报工作,以供互相沟通讨论,以便完成《总报告》(繁本)相关内容的撰写。
李学勤表示听了报告很感动。“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从正式启动到结题,时间很短。在2000年结题后,研究从未停止,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了做得更好,仍然集中精力努力工作。特别是14C测年,做了大量工作,成果为大家所期待,也是即将完成的《总报告》(繁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4C测年研究,包括长系列年代框架的建立论证,以及甲骨测年等,为“工程”整个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科学创新精神也值得所有人认真学习。从甲骨学研究看,14C测年研究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是过去所无法想象的。虽然还有若干遗憾,但在“工程”中的相关工作应该可以画一个很完美的句号了。这项研究为以后类似的工作开辟了很广阔的道路。今天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将来一定有机会再继续做甲骨测年,届时可以更好地设计、更多地结合科学发掘材料,并和地层、遗址等更好地结合,一定会比今天更进一步。他向参加这项工作的诸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敬意。李学勤还介绍了《总报告》中他所承担的有关内容的修改情况。
郑振香认为,报告讲得实实在在,十年磨一剑取得现在的成果,很不容易。任何科学都不是一次就完成。当年夏先生不让做殷墟样品的测年,因为那时14C误差太大,能达到几百年,历史年代要寻的点就找不到了,没法用。到断代工程有了进步,从2000年的《简本》,就感到有了一个框架,现在更进了一步。殷墟发掘今后还要继续,还可能会发现新的甲骨材料,14C测年也会进一步发展。只要能把武丁的年代确定下来,作为一个基点,前推就有了依据。“工程”年代学研究也推动了考古学的发展,比如为了寻找殷墟第一期,就在花园庄一带做工作,后来在那里发现了城;而二里头作为夏代典型遗址,在“工程”中成为重视焦点,做了很多工作。
陈久金表示,卜骨测年得到的结果与《简本》的“夏商周年表”中商后期各王的年代以及殷墟遗址墓葬的测年结果大体吻合,既表明14C卜骨测年比较精确,也是对“工程”的年代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的支持。他提出,不要把《简本》给出的年表看作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14C测年要完全客观、独立,避免给人以向年表上靠之嫌。卜骨14C测年数据,四、五期材料较少,比较遗憾。有关的研究还可以继续进行。武王克商年代范围的确定,是“工程”一项重要成果,目前还没有发现能直接证明武王克商年代的出土材料,如果相信文献关于武王克商的历日记载,结合沣西H18的14C测年结果,那么把武王克商的年代范围缩短到三十年以内,可信度还是很高的。他还简要讨论了《简本》中武王克商之年的三种方案。
蔡莲珍提出,2000年之后,常规14C测年数据在进行系列样品校正的时候加了边界,已较《简本》中的数据有所改进。
刘一曼说,十多年来,测年专家和我们联系密切。14C卜骨测年研究工作做得很好。他们每一个步骤都非常认真、细致,尽了最大努力,达到现在的结果不容易,的确是世界水平。测年结果与《简本》的“夏商周年表”中商后期各王的年代以及殷墟遗址墓葬的测年结果大体吻合,与商前期和西周的年代框架相协调,支持了“工程”的年代框架,可以结题了。当然,科学实验存在遗憾,也很正常。之前我们对加速器测量精度等情况了解不够,对卜骨的污染等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期望太高。回顾工作,如果当初14C制样和测年的人员参与采样环节会更好,起初定的取样量(1—2克)是少了,诸如此类,留下一些缺憾。一些疑难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罗琨说,以往参加14C研讨会都是扫盲,今天的会听懂了。从今天专题汇报可以看出,“工程”开展十几年以来,14C测年研究在中国取得非常大的进展,走在世界前面了;她说今年访问岐山(研讨工作),看到考古方法有改进,她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条件把甲骨测年和考古学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前景广阔。14C测年的发展,对甲骨学、商代史,乃至整个考古学、历史学都会有推动。
陈铁梅说,“工程”年代学研究,主要目的是定几个重要年代,比如武王克商、殷墟、二里冈、二里头。在2000年结题之后,仇士华又对新砦、二里头、二里冈等年代测定做了不少工作,改变了以前的一些看法,把二里头、二里冈的年代都往后压,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和吴小红在“探源”中进行的龙山晚期年代研究的结果前后能够衔接。“工程”这项成果不可磨灭。长系列年代框架的建立与论证,也排除了武王克商的长年说。卜骨测年专题做了很多努力,得到了很好的成果。
曹定云认为,卜骨测年很不容易,各专题之间合作,不断改进,取得很大的成绩,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不能指望通过测年解决所有问题,学术总是不断研究,不断发展。
朱学文说,“工程”坚持到今天,还会有这么精彩的报告和讨论,令人十分感动。从卜骨测年工作看出,自然科学不仅有方法去做,而且有方法自查并反复检验,可以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多启发。她还提出,希望把卜骨测年数据补充完善到有关专题的结题报告里。
郑光表示,14C测年工作总体成绩很大;虽然他对一些年代的认识和“工程”不一致,现在的14C测年数据较过去也有所不同,有些年代向后压,但14C测年对他研究夏、商文化帮助很大。郑光还从14C测年数据和考古学材料结合的角度,讨论了王城岗的年代、二里头与新砦的年代关系、二里头与二里冈的年代关系等问题,认为“工程”中发掘的二里头四期、五期的材料很重要,涉及二里头和二里冈的关系;已有学者就郑州商城的新材料和二里头的新材料做比较研究工作。
大家在讨论中对一些数据偏老的现象重点交换了意见。郑振香建议将测量的14C数据全部附上,供将来研究参考,并以无名组样品的数据为例,认为无名组的年代可能就是比较早。刘一曼认为,后两期样品少,对校正结果产生一定影响;71片有字卜骨,由于偏老或偏年轻的原因,舍弃了16片,比例超过20%;偏老的成因比较复杂,例如有些经科学发掘出土的质地特别好的卜骨样品,14C年代明显偏老,或许另有不明原因,有没有在使用之前曾放置过一段时间的可能,值得考虑。罗琨提出,可以从多学科更广泛的方面去探讨,比如从甲骨分期角度再考察一下,是否有这方面的原因。陈铁梅以五期中进入系列样品校正模型的5个样品年代为例,表示同意郭之虞的意见,把那些明显偏老的数据去掉之后,目前的年代仍然稍显偏老,在清除污染环节、测量环节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尚未确定的原因,比如某些甲骨有没有搁置一定年代才使用的可能性,也许这是导致现在甲骨测年数据偏老的原因之一。应该把存在的问题及各种可能性的分析在《总报告》中清楚交代,表述要留有余地。曹定云认为,导致有些样品年代数据偏老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卜骨有些是殷墟当地的,也有其他地方输入的;使用之前保存时间长短也可能有别;另外,甲骨学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比如,一期的样品,有没有早于武丁的材料,无名组的年代,是否比过去所认为的时代要长;卜骨测年测的是骨头的年代,而不是上面的文字的年代。郑光认为,有些卜骨测年数据偏老值得重视,要保留完整的测年数据供以后的研究参考。
原思训、郭之虞等还对会上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
李伯谦总结,谈了几点感想。第一点,“工程”商后期年代学研究,涉及考古、14C测年、文献、甲骨、天文等学科,其中卜骨测年是其他课题部分没有的,难度很大。从取样、清除污染、制样,到测量、数据分析和年代校正,整个工作本着科学态度,非常认真。“工程”在2000年结题后仍然努力继续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而且坚持实事求是,完全不是为了迎合什么。应通过适当渠道,让“工程”的倡导者宋健同志、李铁映同志等了解参加“工程”的学者的这种可贵精神。第二点,卜骨测年结果,和殷墟考古学文化分期、殷墟常规14C测年结果以及通过天文、历法等研究途径得出的《简本》“夏商周年表”大体吻合,很不容易,取得的结果相当理想。第三点,撰写《总报告》要本着实事求是态度,对那些感觉偏老的数据,以及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的原因,都可以进行分析,提供给研究者参考。希望今后有机会继续甲骨测年探索,比如周公庙甲骨,研究有无可能在龟甲测年方面取得进展。第四点,14C测年对考古学研究是一个革命,真正体现了对考古学极大的促进,革命还在继续,甲骨测年,就是这个革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仇士华提出的长系列考古14C年代框架以及系列样品方法的应用,促进了考古学和14C测年的磨合,促进了常规和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的磨合,有重要意义。应该大力加强这方面的介绍,使更多的考古学者认识和了解。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从类型学、地层学,到更广泛的自然科学和各种技术手段的介入,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而且成为考古学的必需的环节,14C测年如此,其他新的技术手段也是如此,这样才能理解科技考古是怎么一回事、方向在哪里。各种手段结合的目的,最后还是落实到对社会的认识。李伯谦说,这是“工程”召开的最后一个针对具体专题的研讨会,这种坚持和严谨的精神要发扬,这种作风要发扬,这种各学科之间的理解支持合作也要发扬。
作为会议主持人,殷玮璋最后发言说:“今天这两个报告太好了!”他总结,第一,专题报告有证据、有解释,摆事实、讲道理,工作很辛苦,也很重要。商后期年代学研究,需要殷墟卜骨分期测年来支持殷墟考古分期和年代研究。第二,“工程”的年代框架,可以概括为,将考古学的分期断代成果所包含的年代信息,通过14C测年体现出来。历史学、天文学、历法等学科很重要,但不能构成夏商周三代一个完整的年代系列。而考古学的分期断代,从夏商西周,一直到东周,可以建立一个系列,再通过14C测年,得出具体的历史年代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学和14C测年密切合作非常关键。这种合作是成功的,是充分合作后的成功。起初,我们的合作经常表现为打架,今天不再打架了,彼此达成了共识,这才是丰硕的成果。这项成果,可以宣传。成果发布之后,尽管也会有不同看法,但不同看法会比过去少很多。第三,“工程”年代学研究工作的价值,由于你们的报告而更进一步得到了体现。1996年“工程”启动之初,领导小组也曾对这项研究存有疑虑,2000年《简本》发表,认识到,考古学是能够把其他自然科学手段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认为“探源”可以实施。社会上也认识到,这种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破天荒第一次,很不容易,对此抱以尊重的态度。从结题到现在,继续进行的工作又不断夯实了研究的基础,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卜骨测年的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年代框架,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的。对存在的问题,有待将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科学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最能说服人。把研究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今天的成果一定会被更多人认可。
(王泽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