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最后一次来法门寺采访的时候,已是1995年的岁末。尽管严冬的狂风劲雪使周原变得树叶凋零、草木枯萎,但从脚下那坚实厚重的大地及在我们身边不时响起的深沉凝重的秦腔,又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蕴藏在古老周原的处处温情和勃勃生机,感觉到正在流动着的生命意识和将喷迸而起的生命**,听到了一种山雨欲来、海啸欲至之前悄然的声响——这是古老的周原在长期沉默之后,向整个世界发出的卷土重来的信号。
大道无形,大音无声。当年大哲学家老子西出函谷关所描述的警世格言,或许指的正是周原父老的生命**,以及时代强力的呼喊。
我们眼中的法门寺,显然已不能和八年前发现地宫时相提并论了。只要驻足古色古香、楼群林立的法门镇,就会情不自禁地看到那座极具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大唐恢宏气魄的标志性建筑物——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如若跨进博物馆的大门,沿珍宝阁的台梯拾级而上,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那种复杂多变、雍容华贵、大器非凡的艺术魅力,无不使人怦然心动,移情忘我,大唐的盖世雄风再度震**整个寰宇。倘若沿八角真身宝塔腹内旋转的楼梯步入塔顶,举目远眺,那远处的太白积雪,近处的渭河流水,脚下的苍苍周原、悠悠岐山,尽收眼底,华夏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冲积心胸,周原父老五千年的追寻、五千年的梦想尽绕脑际。山高水长,地肥人美。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周原,这就是庇护佛祖圣骨几千年的神奇大地。
大地有灵,大地有性,大地生生不息。
在最后一次赴法门寺采访时,才知道继我们上次到来之后,又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是1994年11月24日,法门寺举行了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赴泰供养、新修仿唐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开光暨澄观方丈升座大法会。会后,泰国国王普密蓬陛下偕皇后迎请法门寺佛骨舍利赴泰国,进行为期85天的供养。这一瞻拜仪式,不仅使泰国举国瞻拜,而且在东南亚及整个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其次是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的全面破译和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的对外开放,使法门寺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也就是这次采访,我们有幸看到了唐密曼荼罗的陈列仪式。
在珍宝阁前方偏左的一个长达139米、宽7米的复制地宫中,唐密曼荼罗的陈列长达80米。宽敞、宏大的地宫,在地面、两侧和顶壁,分别雕刻、绘制了五部曼荼罗及其相关的法器和供养器,准确地与古代内道场的仪轨相吻合,集中反映了唐密曼荼罗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以舍利供养为中心的曼荼罗世界,充分体现了大唐王朝尊奉“护国真身舍利”和以“大圣真身宝塔”护奉的心态,表达了李唐皇帝“护国佑民”的佛教行为。作为佛教世界的最高法界,那宏大的内道场是十分壮丽雄伟的人文景观,它将使过去皇帝朝拜供养的“禁中”圣地,成为海内外向往之地,并永久地成为世界朝拜中心和观光胜地。
一连几个夜晚,我们在法门寺那间没有安装取暖设备的居处,和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先生促膝长谈。在此之前,我们已数次见面并成为要好朋友。作为一馆之长的他,除了做好馆里的领导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宝鸡、西安、北京之间奔波。我们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他那由于困顿而发红肿胀的眼睛,以及他匆匆走过的疲惫的身影。这位法门寺新时期建设的元老,这位百折不挠、任何苦难和挫折都压不弯、挤不垮的陕西周原汉子,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和法门寺维系在了一起,法门寺的兴衰已跟他的心灵和血液息息相通。他不是佛教徒,但对于法门寺的建设,却有着一种佛教徒的虔诚;他没有修炼成佛的愿望,但却有着与佛紧密相连的皇皇梦想。而梦想的实现,便是他生命意识的最高境界,也是他生命本体的净化和完成。
在描绘他那个梦想时,这位憨厚、正直的关中汉子一扫周身的疲惫,竟有些异常的激动和兴奋。他说——
法门寺的历史是十分辉煌的。举世仅存的佛指舍利是历史和佛教经典明确记载,唐王朝倾国倾城供养的佛教世界至高无上的圣物,它代表佛祖释迦牟尼,接通了佛教创立到今的历史——当佛教在印度衰微时,中华民族拥戴它,使中国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法门寺一度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朝佛的总道场。特别是李唐王朝拥戴的法门寺唐密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实现了佛教发展最高阶段的无上法界。这两个历史地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荣耀。同时,法门寺地处古周原,为周秦文化的腹地,数千年来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十分丰厚,历史、地理、人文、佛教,交相辉映,集中体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每年近百万人汇集法门寺,参拜、游览、探求,法门寺以举世仅有的佛指舍利成为世界佛教祖庭,它对与日本等佛教国家的交往,对世界文化的交流等,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重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法门寺为依托,形成旅游文化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大量吸引海外资金,展开法门寺文化建设,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1995年3月26日,法门寺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对外开放,深圳中华佛教文化城开发公司决定在法门寺兴建中华佛教文化城。其后,香港德福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法门寺建中华佛教文化中心。这两个集团,前者设计的中华佛教文化城已获国家专利,被赵朴初称为“辉煌的梦想”,王光英题为“佛之光”;后者比前者更高更广泛。两个投资规模均为占地三千亩,投资十亿至十五亿人民币。根据法门寺佛指舍利、唐密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和大量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根据法门寺所在的陕西省日益改善的改革开放环境以及中央加快中西部开发、发展的总体战略,本项目完成后,将使法门寺游客突破年平均三百万人次大关,接近并追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现有的接待水平。
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
我们设想,抓住目前的机遇,在法门寺建世界佛教文化中心,以此拓展到历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具体方案是展现唐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全貌,以佛指舍利为中心,反映佛教创立和发展的历史,重点恢复千年之久的唐密两部大曼荼罗和唐代佛教的阿含、律、净土、密、禅、中观、唯识、法华、华严、涅槃等十院,及其他佛教文化如悉昙、声明、因明等院,反映中外佛教哲学、文学、建筑、美术、音乐、舞蹈、医药、科技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宏大的建筑群体全面展现世界佛教历史文化、中国佛教文化。
自法门寺博物馆开馆以来,相继开发了历史、佛教、考古文化、文学艺术四大领域,使法门寺文化研究走向世界。其中属于历史、佛教的,已新修地下佛教文化宫容纳之;属于考古文化的,准备修建东西大展览厅以保护陈列唐代丝绸,以及唐代文化馆、唐茗宫等;属于文学艺术的,则不能再局限于现有的专题性佛教艺术馆了,必须向外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筹建东晋十六国窦滔故里苏蕙织锦回文璇玑馆的条件现在已经具备。
据历史记载,法门寺博物馆的西邻,为东晋前秦王苻坚的安南将军窦滔的府第。窦滔,字连波,祖父窦真是苻坚的右将军,属将门之后。其妻苏蕙,字若兰,武功人,陈留(今河南开封)令苏道质的三女儿,容貌秀丽,聪慧过人,精通文史音律及针工织绣等,十六岁嫁给窦滔,夫妻恩爱如山,情深似海。关于他们后来发生的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窦滔为扶风四大(班、马、耿、窦)名人之一,其墓在扶风县城以北,清代毕沅查证考究,立碑纪念。其府第虽湮没于历史长流中,但其妻苏若兰被《晋书》作为才女彪炳,连同《苏氏璇玑图》,为唐武则天铭记史册,流传民间。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以特别的篇幅撰述了这一文学奇观。千百年来,法门寺小北巷被史记为“织锦巷”。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蕙及璇玑图,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离城门十多米处还修建一座大照壁,上刻“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绫坑,就是指当年苏蕙的洗锦池,那时北有一渠清泉流入,再转到窦滔花园。清时李因笃赋诗:“织锦人何在?遗图尔自哀。秋风吹梦草,野日照荒台。缭绕悲心极,回环妙绪开,此乡多好女,重识二班才。”就是咏苏蕙璇玑图和织锦台的。
织锦回文璇玑图是一种杂体诗,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1600年来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绝,大都对其评价很高。武则天之后,宋代李公麟称赞说:“观其宛转反复,皆才思精神融彻,如契自然,盖骚人才子所难,岂必女工之尤哉?”明代胡应麟说:“苏若兰璇玑图宛转反复,相生不穷,古今诧为绝唱。”康万民则进一步说它“于八百余言中,上陈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豪引广譬,具网兼罗,文辞巨丽,兴寄超远,自是后,才人韵士,曾未有仿而效之者”。从内容上讲,它却是我国古代一部回文爱情诗史,武则天说它是近代闺怨之宗旨,有评价说它“穿奇凿异,一空黄绢之辞;古往今来,尽扫玉钗之句”,不是过誉之词;从形式上看,841字的方阵中,顺读、回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形读、退一字读、重一字读、间一句读、左右旋读,皆成诗章,这样奇妙的安排,其智慧确是惊人,应视为回文诗中最奇特、最巧妙、最绚丽的一朵鲜花。
由苏蕙璇玑图引出,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名目众多的异体诗。这些异体诗,大多趣味性浓厚,为世人所喜爱,它丰富了我国文学遗产的宝库,成为丰富多彩的古典诗词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异体诗利用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和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一幅幅出奇斗彩的画图,是历代诗人们“翻新斗巧之作”,是在继承前人诗作的基础上对诗歌艺术的一个探索和创新。异体诗写景咏物,抒情言志,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研读异体诗,不仅有益于切磋诗艺,探索诗体发展的规律,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古代诗人创作多方面的认识。因此,异体诗是我国诗歌遗产的精华,“诗家开此一途,不可竞废”,它为文艺百花园增加了花色品种,平添了奇异的光彩。
法门寺地宫对外开放
预想新建的璇玑馆,璇玑图有特殊的趣味、游乐、思辨和欣赏价值;织锦馆和纪念馆凭吊历史,欣赏雕塑和壁画艺术,使游人进入历史和艺术的境界;回文文学馆以世界之最吸引观览者步入我国特殊的文学艺术宝库;而其后的洗锦池曲径通幽,品茗垂钓,望夫台登高远眺,纵古观今,人临其境,心旷神怡,使游人乐而忘返。
这几年,我们拜访海内外汉文回文文学专家,收集自古以来各种回文、异体诗两万余首,奇图五百多幅。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奇珍异宝,历代都未以实体展现过;这次如能以文学馆的形式,在璇玑馆中陈列,将成为海内外一绝。
本着挖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让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文明建设服务的精神,我们接收了民间自发建馆的一处地方,同时扩大,在扶风县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三年努力,征通了我馆至岐阳路的全部土地,搬迁了宝塔小学和居民,自去年年底已基本完成了区域内拆迁任务,目前就可砌墙圈地。
新征区紧邻我馆西边,西至岐阳路60米,北至居民和我馆生活区2000米,共12000平方米,合地18亩。初步设想做如下安排:其整体建筑以十六国风格为主,兼及唐风,与我馆及寺院保持和谐。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门为“安南府第”,东西两边以两层楼阁配建,外观为府第建筑,内为文博饭店,东为住宿,西为饭厅。前门进入,迎面照壁为璇玑图,上嵌841字,分红、黄、蓝、白、黑五色相配,以现代电子系统显示,游人一按,三、四、五、六、七言诗分别映出,并配以音乐和伴读。照壁后为织锦馆,中塑苏蕙织锦实情,四壁陈列各种读法导引和各体诗组。织锦馆后为两重回廊两栋府堂的四合院,名为回文文学馆,陈列我国自古至今回文异体诗2万余首,诗、词、曲组合奇图500余幅,为海内外之最。回文馆后为纪念馆,雕塑壁画苏蕙爱情及历代对此人此文称颂之佳作。
第二部分,窦滔花园:洗锦池,以假山围绕,曲径通幽,环山抱水,周以回廊,可观鱼、可品茶。望夫台,楼阙建筑,三十米高,登高环望,古周原、法门寺尽收眼底。
去年我访问台湾,向陕西同乡会提出璇玑馆构思,计划以1000万元人民币完成,请陕西同乡会和台湾同胞中有此志向者,一人一景,数人一房,大家动手,共同赞助完成。陕西同乡会负责人认为此议甚好,要求以建筑效果图号召。今年元月16日,我赴上海开学术会时去杭州邀专家完成此图,18日托台湾中华文物学会董事长蔡一鸣先生带回台湾,目前正在筹措中。
今年元月3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两岸关系八项看法和主张的第六条中讲道:“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法门寺唐密曼荼罗的发现和陈列展出,将会使“法门寺热”再度越洋过海,创造一个新发展的良好机遇。而去冬访台,台湾赞助修建法门寺璇玑馆,将是两岸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一举,可视为由精神到物质,增进民族凝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契机和桥梁。
在海内外“法门寺热”中,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同胞以国内有个法门寺而自豪,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去年11月法门寺博物馆代表随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代表团访问台湾省,受到台湾各界的热烈欢迎。台北故宫博物馆、台湾大陆委员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极动感情地邀请将法门寺文物于1996年佛诞日去台北故宫博物馆展出,并拟召开大型的法门寺学术讨论会。台湾民间佛教界邀请将法门寺文物、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赴台展出,并拟筹集巨资支持法门寺博物馆建设;同时,台湾中华文物学会、陕西同乡会等,多层次、多渠道地与法门寺博物馆开展交流。台湾官方、民间与法门寺的双向交流,表现了两岸同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前的认同和凝聚,此向心力是促进祖国早日统一的动力,是超政治的,是政治替代不了的。此种趋向,也表明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统一的心理基因,这是振奋民族精神的动力,是可以以法门寺文化、文物交流不断创造机遇,发扬光大的。
在邀请法门寺文物、文化外展、交流方面,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泰国、斯里兰卡、德国、意大利等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在这个热潮中,日、韩等国除了一心向往佛教文化外,也对法门寺唐代茶文化深感兴趣;东南亚各国则是崇拜法门寺佛祖指骨舍利;阿拉伯国家对法门寺琉璃(玻璃)文化寄予很重的感情,因为它们是这些千年珍宝的原产地,但现在已无此一物;欧洲倾心于法门寺地宫唐代宫廷丝绸;美国、加拿大看重法门寺唐代金银器;甚至连南非等国也跃跃欲试,邀请法门寺文物赴非洲展出。
现在是法门寺该为我们国家和民族说话的时候了,这种机遇是千载难逢,甚为珍贵且稍纵即逝的,应抓住机遇,当下就做。眼下最紧要的是抓好法门寺院和法门寺博物馆的建设。法门寺院这几年发展很快,法门寺博物馆则要尽快地建成馆内佛教文化大地宫、专题文化大展厅;同时吸引外资,及早建成法门寺璇玑文学馆,以文化中心的位置,推动法门寺开放建设。
2009年5月9日,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佛教中有金刚座的说法,那么世界文化也有一个金刚座,这个金刚座就是法门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法门寺的历史文化位置,开放发展的总趋势,下世纪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需要,都要求我们抓住目前的机遇,在法门寺实现历史的辉煌,展现其佛教世界朝拜中心,确立当今世界旅游中心和文化研究中心的历史地位,让法门寺走向世界,让世界朝拜法门寺!
听完韩金科馆长这一长串辉煌的梦想,我们的心中再度滚过一阵热浪。千百年来,正是由于华夏子孙这辉煌的梦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法门寺才同我们的民族一道,虽历经劫难而仍屹立在这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灿烂辉煌。
20世纪的晚钟已经敲响,新世纪的曙光将要来临。未来的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中华文化的模式将是新世纪整个人类文明的模式,重现大唐盖世雄风,以自身的新的文明形式辐射世界的日子即将到来。可以预见的是,法门寺在这个文明形式到来之际,一定会实现自身的梦想,并赋予整个人类文明以崭新的启迪和推进。
1994年3月一稿
1996年6月二稿
2010年10月第三次修订于北京亚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