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文化的几点质疑(1 / 1)

中国的茶种在传往朝鲜和日本的同时或稍后的一段时期,也沿着旱路和海路两条丝绸之路,继续向西亚、东南亚、欧洲一带传播开来。关于这一现象尤其是关于茶的早期产地问题,曾有后来的学者提出过质疑。

早在1878年,英国人拜尔通过对印度的考察,发表了《阿萨姆的茶树》一文,认为世界产茶始于印度。但苏联专门从事茶叶研究的学者姆哈捷于1926年写成了《论茶树原产地问题》的文章,文中以自己亲身考察和研究得出了中国云南是茶树真正的原产地的结论。同是英国人的C.R.哈勒,针对拜尔通的观点,在《茶的栽培与市场》一书中指出,早在1780年,东印度公司就从中国广东进口茶树苗,在加尔各答种植。到了1864年,印度总督本廷格任命一个委员会,专门从事茶的生产,该会干事G.J.戈登曾被派往中国去运茶树苗及茶种,并聘请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传授技术。印度本国有位叫P.高拉底亚的茶叶专家也著过一本《茶的概述》的著作,此作称印度种茶的历史是从1830年开始的。拜尔通所论种茶始于印度之说是否成立,也许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日本静冈县茶叶试验场的小泊重洋在《日本茶树的历史》中曾提出,尽管有东渡中国求法的最澄和尚把茶树带到日本的说法,但实际上,从远古的时候起,茶树已在日本的土地上生长繁殖了,前后出土的文物中曾经发现过茶树的种子,并且,在729年就有把茶用于仪式中的文献记载。小泊重洋认为,关于日本茶树的起源有几种学说:一是认为在引进稻种的同时从中国大陆传入到日本,再一个是把它视为不经过人手而归化了的,即所谓史前归化植物的一种。如果茶树是从中国大陆传入到日本的话,那当然就应该具备中国种的特征。但是从大石(1959、1973)根据花粉分类得到的结果来看,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山茶(日本种)和栽培种(中国种)却存在着大的差异,即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山茶并不具备栽培种的特征。由此推测,日本也是有着固有的茶树种的。

此外,小泊重洋对荣西和尚从中国带回茶树种子在日本种植的学说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荣西回国时是农历七月(公历八月),从种子的发芽生理在七月份之后几乎失去发芽能力来看,种植后发芽是困难的。但他承认在日本广泛普及了的茶树栽培种(中国种),是在中国唐宋时代经和尚之手引进到本土并种植扩散的事实。日本种的山茶与中国种的栽培茶在日本的关系到底如何,也许仍需要进一步考证。

拜尔通和小泊重洋及其他学者、专家的观点和质疑,也许还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才有个正确的解释和统一的结论,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系列茶具,确为重新破译这些早已消失的远古岁月里的秘密提供了历史契机和珍贵物证,世界茶道也将随着这次伟大的发现而步入一个崭新的研究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