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发掘实物的双重研究成果证明且正在证明,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及周边的几个附属国,不但盛产羽毛齿革之物,金属产品生产也占有领先地位,尤其是铜、锡等有色金色金属的储藏量与开采冶炼之盛,是北方中原诸国无法匹敌的。
就当时的具体情形言,小型铜矿与锡矿,北方诸国大多数皆有发现和开采,但称得起大型或超大型铜矿者,则为江南一带所独有,且只分布于楚、吴、越三国之间与周边相邻地区,其他各国同样没有这一天赐地设的福分。楚国的大铜矿藏多集中于现在的鄂东南以及与鄂东南相连的赣西北,即今大冶、阳新、瑞昌诸县。这一带矿产品优于吴、越,其铜矿早在商代中期就已开始采炼,在春秋时代已达到很高的采炼水平,从遗址中出土的日用陶器可知,采矿者是扬越人。楚成王时代,南抚扬越,北收弦、黄,东征徐夷,控制了大别山南北的通道,使长江中游的铜矿成为囊中之物,开采与冶炼技术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峰。20世纪中叶发现的大冶铜绿山古矿井和古炼炉,表明春秋时代的采铜、炼铜工艺,已达到了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
铜绿山在大冶县(现大治市)大冶湖旁,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长约2公里,宽约1公里,其间所有山头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下,山中有丰富的铜、铁矿床,且有金、银、钴等共生。山以“铜绿”为名,恰如同治年间编撰的《大冶县志·山川志》所云“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相传此处为“古出铜之所”。地下有铜矿,则地上有“铜草花”,每逢春夏之际,铜草花星散于山野之间,成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景观,故名铜绿山,亦即铜绿色的山丘之意。原矿久已荒废,1965年重新开采时发现古代采矿遗迹。1973年,当地开采者从古矿井深处发现大型斧形铜凿,遂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1979年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一支工作队与地方考古队一起,在铜绿山几个地点同时进行发掘,从而证实此处铜矿开采始自西周,还有可能上溯到殷商末年,春秋战国之际铜矿的开采和冶炼达到鼎盛。在全世界年代最早的同类遗址中,铜绿山不但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且是水平最高、保存最好的至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经现代考古发掘所知,春秋时代铜绿山的矿井深度已有40~50米。井巷的组合,大致是围绕着几口竖井,开拓出为数较多的横巷,呈扇面形展开,横巷下面又开拓出若干盲井。从残存的遗迹可以看出,竖井和横巷都有木构的方形支架,竖井支架长宽各约60厘米,横巷支架高约100厘米,宽约80厘米。在竖井与横巷相接之处,有马头门,高度和宽度一如横巷。矿井中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照明靠燃点竹签,是最原始的方法。采矿用斧形铜凿,已知最大的一件重达16公斤。采出的矿石装在竹篓中,经竖井提升到井外,选矿用船形木斗装矿土在水中淘洗,可得上等冶炼铜料。[1]
经当地工人开采和考古发掘,春秋战国时代的炼炉已发现多座,都是竖炉,外观为圆台状,由炉基、炉缸、炉身三部分组成,除炉基内有石块外,其余都用黏土垒筑。炉缸侧壁筑有金门,在炉缸的内壁和金门的内口,加衬了以青膏泥和石英砂为主的耐火材料。炉缸截面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炉缸内径,长轴约70厘米,短轴约40厘米,缸深约30厘米。从地层和出土物推定,古炉的时代均属春秋时期。为了验证古炉性能和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冶炼水平等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铜绿山工作队在山中筑了两座仿古炼铜竖炉,做了两次炼铜模拟实验。结果证明,铜绿山炼铜竖炉的冶炼工艺是铜的氧化矿的还原熔炼,只要有足够的风压和风量,使炉内木炭燃烧充分,就能进行正常的冶炼。只要炼炉熔化带中有足够的温度,矿石不论品位高低,不论是块矿、粉矿,都可以炼出红铜。使用这样的竖炉,可以连续投料,连续排渣,间断放铜,持续冶炼,不是只用一次就要破炉取铜。一座炼炉,如果投入物料3000公斤,矿石平均含铜量为12%,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一炉可炼出红铜约300公斤。
铜绿山矿床地形图(引自《湖北铜绿山古铜矿》)
铜绿山古矿井附近还有古炼炉遗存,因被炉渣掩埋而保留下来。许多地点的表面覆盖有一米多厚的古代炉渣,总重量达40万吨,经过样品化验分析,估计古代提炼的红铜当在4万吨左右,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可以设想,如此多的红铜,可铸造出多少青铜器?楚成王经常给其他小国和中原诸侯国送“金”,尤以赠给郑文公而闻名,有研究者推测,所谓的“金”,其实就是这种成锭的红铜。
按当时的条件和习惯,铜矿石采出后,就地冶炼,红铜炼成后,易地铸造。因此,楚国的冶炼中心就在铜绿山以及与铜绿山相连的古矿区,铸造中心则在郢都和其他通都大邑。铜绿山古矿区曾多次采集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圆饼形铜锭,每块重约1.5公斤,估计是外运时遗失所致。
遥想当年,商王武丁南伐,昭王南征,其中最大的目的是奔着铜和铜矿而来。如果楚国积弱不振,以姬姓随人为先锋的周室宗亲及各路诸侯,就会席卷长江中游。那时,楚人就会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沦为其他部族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幸而,从武王到成王,楚人创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机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具备了一往无前的秉性,才成为广有千里之地的大国。在这个大国的周边地区,随人所代表的诸夏长于铸造,扬越所代表的群蛮长于冶炼,而处于江汉流域中心霸主地位的楚人则兼而有之,并凭借丰厚的矿藏资源采炼制造出举世闻名的青铜器具。
已知的楚国是铜、锡矿藏储备、采炼的大国,与附属之国的曾人有必然联系吗?湖北省专家后德俊将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器与铜绿山古铜矿井内铜矿石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十分接近。这证明曾侯乙墓铜器的原料极有可能来自大冶铜绿山。铜绿山遗址当年并不在曾国而在楚国境内,曾人如何获得这批青铜原料,是物质交换还是通过什么特殊手段,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但除铜绿山之外,在湖北境内还发现了多处矿冶遗址,如曾侯乙墓所在的随县邻近钟祥县谢家湾和城北的洋梓镇,先后发现采矿冶炼铜炉。据谭维四等专家推断,曾侯乙墓的青铜器原料一条通道是用自己的特产与楚国交换铜、锡原料,另一条通道是采自曾国辖境,如钟祥县洋梓镇铜矿产地,只是由于钟祥县境几处遗址尚未进行大规模发掘,还不能做出确切的判断。或许,等这几座颇具规模的采矿冶炼遗址发掘和相关资料出土,曾侯乙墓青铜原料的来源也就得到一个合理的诠释吧。
注释:
[1]参见夏鼐、殷玮璋《湖北铜绿山古铜矿》,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铜绿山考古发掘队,载《文物》197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