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吴国的伍子胥,经过一番艰难打拼,终于得到了吴国公子姬光的信任。未久,公子姬光在伍子胥的鼎力帮助下,发动政变,设计刺杀了年轻的吴王僚并打败了僚的随从部队。公子姬光乘胜入主王宫,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吴国宝座,接受百官的朝贺,自号阖闾。同时对在政变中的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作为有首战之功的伍子胥被封为上将军兼外交事务大臣。其他凡在倒僚战役中尽职尽力的各色人等,均按功劳大小,得到了不同的加封与奖赏。从此之后,春秋中期吴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个最为鼎盛的阖闾时代。
由于在发动针对前吴王僚的政变中,阖闾亲眼领略了伍子胥的政治军事才能,在佩服之余,对国家与民族发展方向中所遇到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不时地向这位新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讨教。子胥毅然向阖闾提出了“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使内有可守,外可以应敌”的具有开创性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阖闾听罢,觉得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依计而行,吴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很快得到增长。
刺杀吴王(汉画像石)吴王僚十二年,公子光为夺取王位,在伍子胥的谋划下,假意宴请吴王僚,由武士专诸将匕首藏于炙熟的鱼腹中,并借进献的机会刺死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就在举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的呼声中,踌躇满志的伍子胥又先后将楚国朝廷通缉的罪犯、时已流亡吴国的伯嚭,以及吴国本土的流氓无产者、著名恐怖分子要离推荐给吴王阖闾,二人很快得到了重用。其中,伯嚭出任了吴国的上大夫,要离则被委任为将军。未久,伍子胥又推荐好友孙武于阖闾。孙武原为齐国人氏,将门之后,因齐国动**,家门遭到不幸,乃弃齐奔吴,在山中隐居,著成《兵法》十三篇,其间与伍子胥相识并成为好友。正是得益于伍子胥的推荐,吴王阖闾召孙武入宫,以试其能。经过一番“吴王殿前问兵”“孙武斩姬”等险象环生的事件,孙武的军事才能终于取得了阖闾的信任和肯定,被拜为吴国将军。
眼见当年吴王僚的部属与残渣余孽彻底被铲除,吴国国力强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伍子胥感到借助吴国之兵讨伐楚国,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临了。于是便伙同伯嚭、孙武等人一起向阖闾提出申请。阖闾深以为然,于公元前512年,正式设坛拜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未久,阖闾下令组成一支远征军,拜伍子胥任上将军,伯嚭、孙武为将军,公子夫概为副将兼先锋官,意在伐楚。远征军除后勤供给人员外,暂辖三个由车、步、骑组成的集团军,每个军总兵力在15000人左右。
根据孙武提出的“民劳,未可,待之”的战略方针,吴国远征军驻扎在吴楚边境一线,以三个集团军的兵力轮番骚扰楚国军队,只要吴国出动一个集团军,便可将楚军全部吸引出来。当楚军一出动,吴军就退回;楚军一退回,吴军再出动,如此往复,迫使楚军疲于奔命。一旦楚军麻痹大意,或产生错觉,有备而来的吴军便乘势给楚军一个突袭性的打击,并视战况夺取一定的地盘。如此几年下来,吴军在孙武的具体指挥下,先后袭击并占领了楚国的夷、潜、六安等重地,初步控制了吴楚必争之地——江淮流域的豫章地区,使吴国基本完成了破楚入郢的战略布局,至此,楚国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勋阖壮武(屈原《九歌天问》插图,〔明〕萧云从作)
原文: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注释:勋,功勋。阖,指阖闾。梦,阖闾祖父寿梦。生,通孙。闻一多释:整句言阖闾少时流亡在外,何以及壮而勇武猛厉,威名大播于世也。
公元前506年,给楚国致命一击并使孙武功成名就的历史契机终于到来了。
此时楚平王已于10年前(公元前516年)死去,在位计13年,不满10岁的太子珍立,是为楚昭王。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渐被削弱的楚国因与相邻的蔡国发生矛盾,突然出兵攻蔡,蔡国急忙向吴国求援,伍子胥与孙武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机,力主吴王趁机出动大军攻打楚国,争取一战而亡楚,吴王深以为然,下令立即出兵伐楚。
为坚定全军将士必胜的信念,阖闾担任这次伐楚远征军的总指挥,伍子胥为大将军,孙武、伯嚭为将军,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前敌先锋官。远征军除原有的三个集团军共4万余人外,另有新编水军陆战队2万余众,加上与楚结仇的唐、蔡二国水陆军队1万余人,共7万余众,号称精兵10万,驾驶着几百艘战船,按照预定作战方略,由淮河乘船西进,一路浩浩****向楚国方向进发。此次远征,正式拉开了自商周以来规模最大、战场最广、战线最长,以攻克对方首都为主要目标的伟大战役的序幕,历史上称为柏举之战。
正在围蔡的楚军闻报,担心吴军乘虚入自己的首都——郢,急忙解蔡之围,迅速收缩兵力,回防楚境,以确保郢都的安全。吴军遵循孙武倡导的“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思想,“经迂为直”,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迂回。当远征军长驱1000里逼近楚国边境时,又溯淮水悄然西进,在进抵凤台附近后,弃舟登陆,并以劲卒3500人为前锋,兵不血刃,迅捷神速地通过了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然后穿插挺进到汉水的东岸,在战略上占据了优势之地。
孙武像
吴军的突袭行动终于引起了楚国朝廷的震动,楚昭王于匆忙中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汇集楚国20万大军,从不同的驻地昼夜兼程奔赴至汉水西岸进行防御,吴楚两军呈隔江对峙状。此时无论是吴军还是楚军,双方心中都十分清楚,汉水是抵挡吴军进逼楚国郢都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这道防线一失,郢都大势去矣。因而,尚以头脑冷静、深谋远虑、极富韬略著称的楚军名将左司马沈尹戌,在认真研究了吴军的战略思想之后,建议囊瓦统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从正面牵制吸引吴军。他本人则北上方城,征集那里的楚军机动部队,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毁坏吴军的舟楫,阻塞三关要隘,切断吴军的归路。待这一切完成之后,再与囊瓦所率主力部队实施前后夹击,将立足未稳的吴军一举歼灭。
对于沈尹戌的这一明智之计,并不算愚笨的囊瓦表示同意和配合,但当这位有胆有识的沈将军率部奔赴方城不久,囊瓦便出于贪立战功的心理,竟毫无原则地听从了内战的内行,外战的外行武城黑和大夫史皇的挑拨怂恿,置楚军生死存亡的大局于不顾,擅自抛开与沈尹戌约定的正确的作战方针,采取冒进速战的做法,未等沈部完成迂回包剿行动,即率军仓促渡过汉水,进击吴军。
孙武见楚军主动出击,大喜过望,心想愚蠢的楚军肯定是窝里斗起来了,否则不会出此下策主动出击。遂同阖闾、子胥等密议,果断采取了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骄傲自大的囊瓦不知是计,还以为自己的大腕名气和阵势使吴军怯战,于是率部追进,步步紧逼。吴军做出迫不得已,不得不回头迎战的姿态,自小别山至大别山之间,楚、吴两军先后进行了三次交锋,吴军三次皆胜,楚军士气低落,部队疲惫不堪。据《韩非子·说林篇》载,吴师在小别、大别三战皆胜后,阖闾曾有退兵之意,问于伍子胥。伍以人溺于水为喻,说只喝一口水还死不了,要连喝多口水才会呛死,为今之计,应该叫那溺水的人沉下水底去。经伍子胥提醒,阖闾才下了进取郢都,一战拔郢的决心。
对阖闾的决心和意志,伍子胥、孙武等吴军将领颇感欣慰,遂当机立断,决定同楚军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战。这一年的阴历十一月十九日,阖闾、伍子胥、孙武等指挥吴军在柏举地区(今湖北麻城,一说在今安陆市一带)安营扎寨,排兵布阵,以与尾追而来的楚军决一雌雄,举世震动的柏举之战就此开始。
在吴军的凌厉攻势下,楚军囊瓦所部力不能敌,全线溃败。不可一世的囊瓦在吴军的打击面前,早已丧魂落魄,置残兵败将于不顾,仓皇逃离战场,远奔郑国寻求政治避难。而另一位大将史皇则死于乱军之中。吴军取得了柏举会战的决定性胜利。
楚军遭受重创之后,余部仓皇向西南方向溃逃,孙武等吴军将领指挥军队及时实施战略追击,并在柏举之南的清发水(涢水)追上楚军残部。吴军采取孙武“因敌制胜”的战略思想和“半济而击”的战术原理,再度给予正渡河寻求逃命的楚军残部以沉重打击。而后,吴军继续乘胜追击,当追至30多里时,正赶上埋锅做饭的楚军残兵败将和从息地引兵来救的楚军沈尹戌部。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经过一番血战,楚军被孙武亲自坐镇指挥的吴军再度击溃,主将沈尹戌当场阵亡,号称20万的楚军主力全军覆没。
至此,曾经称霸于世的强大楚军全线崩溃。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乘胜前进,一路势如破竹,五战五胜,**,兵锋直指楚国首都郢城。楚昭王一看大势已去,置全城军民生死于不顾,于惊恐仓皇中携带自己的后宫妃嫔、其妹季芈,连同少数臣僚、太监、厨师之类的各色人等,弃郢都出西门向云中方向逃窜而去。驻守郢城的近10万御林军听到昭王出逃的消息,顷刻瓦解,一哄而散,争相逃命而去。有一位叫蒙谷的大夫听说昭王逃窜了,似信非信,急忙跑到宫中一看,除了几个为抢夺器物珍宝而扭打抓挠在一起的太监、宫女,以及数十名乘虚而入的小偷,宫中见不到一位官员,顿感悲怆。当蒙谷发现记录法规的《鸡次之典》还立在原处,当即躬身扛起来就向外跑,出宫后连家也顾不得回,一口气跑到云梦去了。
吴楚之战示意图
十一月二十九日,孙武指挥的军队未经大战,一举攻陷郢都,历时两个多月的破楚之战,终于以郢都的陷落和吴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吴国破楚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也是史籍记载中孙武亲自指挥并参加的唯一一场战争。这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近30万人,吴国长途奔袭2000里,战线绵延数百里,正式交战两个多月。一向被中原诸侯大国瞧不上眼的小小的南蛮吴国,在阖闾、伍子胥、孙武等人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因敌用兵、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等等战略战术,仅以7万之众,一举战胜多年的敌手——号称拥有百万之师的超级大国,给长期推行霸权主义的楚国君臣以沉重的打击,并在其他诸侯国朝野内外引起了强烈震动。自此,吴国以天下强国的姿态傲然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此前曾被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最有希望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昔日那咄咄逼人的锋芒与泱泱大国的气象。
楚国都城示意图
有研究者认为,正是这场战争的爆发,才使统一中国的桂冠最终落到了国土偏于西部的秦王嬴政的头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春秋晚期整个战略格局,扭转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汹涌奔腾的历史长河自这场战争悄然拐弯。至于这场战争的最大功劳应该归于哪位英雄豪杰,伟大的史学之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说得颇为清楚:“西破强楚……孙子有力焉!”
郢都沦陷,这在楚国历史上属于首次。国破家亡,宗庙毁弃,发酵突起的源头竟是为了一个女人。想到此处,楚昭王与几个落魄近臣百感交集,不胜悲戚。然而,面对吴军猛士如云,剑气如虹的气势,以及包剿而来的吴军将士,此时的昭王已顾不得回忆往事,总结历史教训了。摆在他面前最紧迫的一件事,就是赶紧逃亡,否则小命休矣。
昭王一行慌不择路,出得郢都,先是向西南逃窜,然后折向东北,稀里糊涂地绕了半个大圈后,最后才渡过汉水进入云中。历史上记载的云中即郧中,今属郧县,吴军正是从这一带渡汉拔郢的。大军过后,当地土匪强盗像蛰伏的蝗虫遇到了夏日正午毒辣的阳光,“哄”的一声从云梦大泽蹿腾而起,散落于汉东山冈田畴,荒野古墓,开始干起了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兵荒马乱中,昭王一行渡过汉水一路急行,至一片山冈茂林处,天色暗了下来。未行多久,夜幕降临,众人皆预感到必生事端,一个个头皮发麻,脊梁骨发冷,心脏即将跳出胸口。欲加快脚步摆脱这一险地绝境,无奈一路流窜不止,早已是饥困交迫,头重脚轻,只能强打精神,咬紧牙关,一边步履艰难地缓慢前行,一边暗暗祈祷苍天保佑。倏忽间,山冈丛林深处突然传出“哇哇”几声猫头鹰凄厉的尖叫,众人大惊,茫然四顾,漆黑的夜幕中,随着树枝“唰唰拉拉”的响动,几条大汉挥刀弄棒呐喊着蜂拥而出,向众人袭来。昭王的几个随从眼看情急势危,纷纷挥戈弄枪奋力应战,与众匪打到了一起,战到了一处,滚成了一团。昭王在其妹季芈的搀扶下刚逃出几步,一个匪徒冲将上来挥戈击其头部,正在与匪混战的王孙眼疾腿快,一个鲤鱼打挺飞扑到昭王身上。昭王避免了脑浆迸裂的厄运,王孙却被戈头击中当场昏倒。在短暂的混战与慌乱中,昭王借着夜幕的掩护溜出圈外,携其妹钻进丛林逃到山下,继续向郧中腹地流窜。人既困乏不堪,路又崎岖不平,间或遍地泥泞,昭王与几名随从已是心力交瘁,恨不得速死道边,一了百了。但理智和求生的本能又催促这群流亡者继续向前移动,以摆脱危急困境。年轻貌美的季芈再也迈不动前行的脚步,只好由一名叫钟建的随从背起来上路。在混战中身中戈伤而昏厥不醒的王孙,在昭王和众人的心中早已命归西天,想不到翌日上午,竟奇迹般地还阳于人间大地,而且下得山来一路紧追,居然找到了昭王。祖孙相见,相拥而泣,众人也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国殇(屈原《九歌》插图,〔明〕陈洪绶作)
时郧国早已为楚国兼并,现任郧国公为楚平王任命的斗辛。尽管郢都沦陷,楚人已是国破家亡,而斗氏家族还与昭王结过冤仇。但此时的斗辛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闻讯立即派出车马将昭王一行接入府上进行安顿。稍做休整之后,鉴于郧境同样在吴军的扫**之内,昭王决定奔赴相邻的随县。尽管随县依附于楚国,但名义上还是汉东相对独立的大国,在吴楚交战中属于中立的性质。于是,在斗辛和斗巢兄弟的亲自护送下,昭王一行逃到了随国。
楚昭王刚刚抵达随国,喘息未定,吴师紧追而来。吴国和随国的公族都是姬姓,皆是周天子的子孙。凭着这点缘分,吴人劝随侯及其臣僚顾全周室,不要隐藏把汉阳诸位姬姓国家吞并殆尽的楚王。吴人还向随侯许诺,只要把昭王引渡给吴国,汉东全境皆归随国所有。
面对强大的吴师咄咄逼人的态势和威逼利诱,随侯思考再三,迟迟拿不定主意。当时昭王有位庶兄名子期(公子结)随行,其身材相貌与昭王有些相像。危急中,子期让昭王和少量随从秘密逃出随都暂避,自己假扮昭王,请随人把他当作昭王引渡给吴人。随侯犹豫不决,为此卜问,其兆不吉,于是作罢。眼见没有其他招数可想,但又必须应付吴人的逼问。情急中,随侯一咬牙,索性来个睁着眼说瞎话,矢口否认楚昭王藏匿于随都。一面派人暗中将昭王等人转移出都城,一面指派手下对吴师说:“敝国是个小国,是楚把敝国保护下来的,敝国和楚世世代代有盟誓,至今如此。如果遇到危险就背叛楚,以后又怎么能侍奉贵国的大王呢?贵军只是没有捉到楚王罢了,以后只要贵军平定了楚国,敝国敢不唯命是从吗?”随人的意思是说,一个自身不保,四处流窜的楚王算什么,只要你吴师**平了楚国,成为真正的占领者,随国自然唯吴人的马首是瞻,若楚昭王真的在随,还能让他长期潜藏或者逃跑了吗?
对于这段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历史史实,《左传·定公四年》做了这样的记载:“以(昭)王奔随。吴人从之,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之,周室何罪?君若顾报周室,施及寡人,以奖天衷,君之惠也。汉阳之田,君实有之。’……乃辞吴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楚竟,敢不听命?’吴人乃退。”
气势汹汹的吴师一听随人把假话说得比真话还真,且讲得头头是道,像一把皮笊篱——滴水不漏。在无把柄和确凿证据的情形下,只好信以为真,对随人威胁利诱一番,便退走了。
师撤离后,惊魂未定的昭王重入随都。面对随侯在关键时刻站稳了政治脚跟,且态度坚如磐石,昭王大为感动,几度泪下。随后,昭王割破子期心口的皮肉,取血与随侯盟誓,以示世代结盟,永远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