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脚步跨进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大潮席卷全球,人类对自身历史的探索愈加深远。世纪末一天紧似一天逼近,人们对“北京人”的渴念与寻找,似乎比以往更加迫切。继裴文中之后曾在11天之内连续发现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贾兰坡更是如此。
此时的贾兰坡早已功成身退、归隐书林,他的头上顶着诸多的名誉与光环,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又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没有一张大学文凭,却能获得3个院士的头衔,这如同他91岁的生命一样,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书房的贾兰坡与作者合影
然而,贾老确实已经老了。走起路来已远不如年轻时利索,两只眼睛也几乎看不见东西了。但他的耳朵和大脑似乎没有衰弱,反而特别灵光与聪敏,若是和他探讨学术问题,稍不注意,就跟不上他那极其快速的思维。遗憾的是,由于贾老的眼睛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即使戴上高倍花镜,也几近失明。但即使如此,他仍每天坚持在书房里拿着放大镜看书、写文章。他每日坚持6时起床,先在书房随心所欲地活动活动腿脚,然后再看上一段电视新闻,等用过早餐,便坐在书桌前开始一天的读书与研究工作。
时间的钟摆进入1999年,人类即将踏入21世纪的门槛,已是91岁的贾兰坡的生命意识里突然有了一种非同往常的紧迫感。在世纪之交,他念念不忘和备感焦虑的,是已失踪58年的“北京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口店遗址在世界古人类学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尽管后来科学家们在中国的南方、印度、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广袤的非洲发现了年代更加古老的人类祖先,但周口店遗址与出土的“北京人”,以及相关的用火遗迹,仍具有独一无二的、其他遗址与发现不可取代的重大学术价值和崇高地位。当年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说过:“周口店的发掘,是中国近代科学研究中,中国科学家拿到的第一块世界金牌!”而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中心主任徐钦琦教授亦曾表示:“人类认识自己祖先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的研究过程。周口店以它丰富的出土遗物成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人类遗址。它的宝贵之处还在于拥有一座几十米厚的堆积层,上溯到几十万年前的所有信息都被浓缩在那里。这座巨大的信息库是留给后人的永恒的财富。”[1]因而,可以说,相继出土“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周口店遗址,将是人类永恒的朝圣地之一。
已懂得利用火的“北京人”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督察组官员来到中国,对周口店进行过实地考察。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颁发证书,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在这次颁发证书的盛典上,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驻京办事处主任约翰·奥尔森还强调指出:“国际学术界认为,由于周口店能比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他地点在有关更新史前人类生活方式和环境方面提供更准确的图式,所以,它无疑是世界最重要的古遗址之一。”
周口店出土的山顶洞人头骨化石
为此,已进入衰朽之年的贾兰坡,于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开始八方呼吁、四处“游说”,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海内外有识之士对周口店遗址和寻找“北京人”的重视。他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不仅国内许多人常常找我打听,前几年我去美国参加美国国家科学院新老院士的见面会时,在旧金山饭店的欢迎会上,许多外国朋友也纷纷向我打听其下落情况。所以,我时常感到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希望大家能帮我找回这个失落了半个多世纪的‘孩子’。”[2]
在贾兰坡的呼吁启发下,1998年夏季,北京电视台率先发起了以寻找“北京人”为主题的“世纪末最后寻找”活动,已是90岁高龄的贾兰坡积极响应,并与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发布一篇寻找“北京人”的倡议书,呼吁更多的民众行动起来,共同携手寻找遗失的“北京人”。书曰:
斗转星移,记载着无数光荣和苦难的20世纪马上就要过去了。此时此刻,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来迎接新的世纪?
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和世界的几位杰出的科学家,根据一些当地可信的线索,在中国北京附近的周口店龙骨山上日复一日地苦苦寻找了多年,终于导致一个伟大发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诞生,而这一发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这一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的事实,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之前还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爪哇猿人的发现都曾经被斥之为奇谈怪论。但是,当“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以其丰富而完备的原始人生活遗迹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时候,一切就都变得清晰而无可辩驳了,或许可以这么说,从1929年12月2日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的那一刻起,人类就真正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过去了。
山顶洞文化堆积中出土的骨针(引自《旧石器时代之艺术》,下同)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这一伟大发现中最珍贵的部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和在中国发现的其他重要灵长类化石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乱中下落不明了。
数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此痛心疾首,也不知有多少人为寻找化石丢失的线索尽了心力。随着世纪末的临近,随着多数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辞世或年逾古稀,我们寻找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愿望,愈来愈急切。我们在想:这样一件发现于本世纪的人类科学珍宝,在世纪中叶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遗失,而今天人类将告别这个世纪的时候,它们仍然不能重见天日。即使它们已经损毁于战火,我们也应该努力找到一个确切的下落。否则,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后人?
山顶洞出土的被磨光的赤鹿鹿角的化石,此图根据照片绘制,指示重刮的痕迹
当年北京猿人化石的失踪涉及战乱中多个国家的当事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重要的线索可能流失于民间。现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关心此事的人士一直在查访有关的线索。但是他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我们大家各尽所能,提供自己所知的线索和其他一切有用的支持,一起来帮助寻找。因此,我们想在这里向全世界所有热爱科学、进步的人们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做一次全人类共同的寻找。
山顶洞出土的穿孔砾石。A.原来的水磨面;B.由于研磨而变平的面;C.孔中央的剖面
也许这次寻找仍然没有结局,但无论如何,它都会为后人留下线索和资料;并且它还会是一次我们人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觉悟的过程,因为寻找的不仅仅是这些化石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人类的良知,寻找我们对科学、进步和全人类和平的信念。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继续寻找“北京人”,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
倡议书一经发表,立即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书中那情感真挚的流露与呼唤,代表的不仅是以贾兰坡为首的14位院士的心愿,更是当世人类精神家园中一种文化良知与高贵情感。
于是,四面八方的民众或打电话,或写信件提供线索、发表意见,纷纷加入到寻找“北京人”的行列之中,从而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最后时期,又掀起了一股寻找“北京人”的热潮。
注释
[1]1998年秋,作者岳南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采访徐钦琦教授记录。
[2]1999年5月8日,作者岳南在贾兰坡寓所采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