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之前很多年,罗马这个城市对于帝国而言,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皇帝经常住在别的地方,尤其是在戴克里先四帝共治时期,尤其如此。
相对于帝国西部,君士坦丁更喜欢帝国东部,所以他决定在东部为自己建立一个新的国都。他选择了拜占庭,这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希腊殖民地,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岸上,那里还有一个叫作金角湾的港湾。
当时的拜占庭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是君士坦丁来了之后,在这个城市周围修建了很多房屋和教堂,也修建了剧场和浴室,最后把这里变成了一个“新罗马”。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人们将这个城市的名字改成了“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了今天(1)。
不过在另一方面,罗马变得非常重要。罗马主教成为整个基督教会的首席主教,他的身份是教皇,而且后来教皇的权力变得比任何一个皇帝或国王的权力都要大。如果皇帝一直待在罗马,教皇就不会那么容易变得如此强大,而这也正是君士坦丁选择在东部建立新国都所产生的结果之一。
在东部建立新国都还有另外一个影响,那就是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变得更容易了,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他们正准备这么做。
在君士坦丁之后的100年,罗马帝国最终变成了东罗马帝国,而蜂拥而至的蛮族已经定居在西部,并且准备瓜分这片土地,建立新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有各自的国王。
自恺撒和奥古斯都以来,罗马的统治者已经知道那些蛮族一直进行着一场大迁徙。罗马帝国皇帝时常会发现这个问题,必须赶走一些蛮族部落,因为他们已经侵入了帝国的领土,皇帝不得不始终对帝国边境保持着密切关注。
最终,他们不得不允许其中一些蛮族部落定居在多瑙河周围的那些罗马行省,因为那里一直是最难以保证安全的边境地区。皇帝还开始接受一些定居在那里的蛮族加入罗马军队。这无疑是一个错误,因为当这些蛮族作为罗马军队的士兵要和其他蛮族作战的时候,他们内心是很不愿意的。
这些正在威胁着罗马的蛮族主要有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以及法兰克人。他们都属于日耳曼种族,征服不列颠的英格兰人也属于这个种族。他们长着金色头发,皮肤白皙,身材高大。对于意大利人和西班牙、法国、非洲以及罗马帝国西部所有地方现有的民族来说,这些野蛮人几乎就像巨人一样。
在这些日耳曼人身后,还有属于斯拉夫人的一些其他蛮族。这些斯拉夫人推动着前面的日耳曼人,但他们最终在欧洲东部定居下来。现在叫作匈牙利、塞尔维亚以及保加利亚的这些国家的人都来自这个种族。他们的身材更小一些,皮肤颜色更深一些,和日耳曼人相比,他们更像东方民族。
这些斯拉夫人也同样被另一个民族逼迫着,这个民族是可怕的匈奴人。他们是身材矮小的野蛮人,来自中亚那些最荒凉的地方。虽然他们是凶猛而优秀的战士,但是他们做不到像日耳曼人那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也做不到像日耳曼人那样好好利用自己获得的胜利。最终,他们又被彻底地赶出了欧洲。
所有这些民族在这一时期的不断迁徙,现在被称为“欧洲民族大迁徙”。
人们常常感到很迷惑,不明白伟大的罗马帝国是如何到了被那些蛮族**的地步。有人说,这是因为那个时候罗马帝国的人民不仅软弱而且堕落,而那些新的民族不但勇敢而且诚实。但我们必须记住一点,那就是:当时罗马帝国的人民几乎全部成了基督徒,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有着良好的生活方式。
或许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帝国实在太庞大了,除非统治者很英明,否则不可能完全控制住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我们已经看到,当罗马帝国被划分给好几个统治者各自统治的时候,这个帝国可以说已经分裂了。
另外,那些野蛮人实在太多了,而与之交战的罗马军队人数一般都比他们少很多,尽管罗马士兵也同样很勇敢,但通常都是寡不敌众。罗马帝国的人民也不可能像现在那些为自己的国家而战的人们一样,热血沸腾地为罗马帝国而战。
当野蛮人看到这个帝国其实并不软弱也不算糟糕的时候,他们乐于在很多事情上向这些被自己征服的人虚心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们皈依了基督教,然后所有在罗马帝国定居下来的野蛮人都成了基督徒。
君士坦丁刚刚使整个帝国的人民都成为基督徒的时候,基督教内部却开始出现纷争。
埃及有一个叫阿里乌斯的主教认为耶稣基督的地位次于天父,而且有很多人都相信这一点。他的追随者被称为“阿里乌斯派”,后来还有很多野蛮人因为他们的宣扬而转为阿里乌斯派基督徒。
君士坦丁看到基督徒内部发生了这种无休止的论战,觉得非常惋惜,于是召开了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来讨论阿里乌斯提出的观点。这是由整个基督教会在各地的主教集体参加的会议。这次大公会议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开,一些主教跋涉数千公里才到这里出席会议。
这次的尼西亚会议是基督教第一次大公会议,大会讨论之后,宣布阿里乌斯是错误的。
会上发言反对阿里乌斯的人之中有一个来自亚历山大港的年轻主教,他叫亚他那修。这次会议结束之后,很多人还是继续坚持阿里乌斯派教义,而亚他那修则一直都在宣扬和著书来反对阿里乌斯派教义,著名的《亚他那修信经》就是他著述的,直到今天,很多教徒还在读这本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