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学校门口经常看到很多家长接孩子。孩子出来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上课听讲了吗?”“作业都交了吗?”“水喝完了吗?”……
也有的家长一见面就满脸笑容地拉住孩子:“今天开不开心?”
“开心!”孩子蹦蹦跳跳地拉着妈妈(爸爸)走远,一边走一边说着今天发生的好玩的事。
我常常被后面那种场景感染,于是每次接了月宝,我也会问她:“今天开不开心?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每天都有好玩的事情!同桌带了支特别神奇的笔;后排同学偷吃口香糖,差点儿咽进肚子里;她和同学一起上台表演,怎样争抢角色;某某同学不听讲,老师差点儿掰断了他的铅笔;还有一次,班主任老师教训一个淘气的男生,因为讲话的时候太生气了,气得眼镜都从鼻梁上掉下来了……
每天一放学,月宝就跟我叨叨这些趣闻,她说:“我在学校的时候就想了,这事和妈妈一说,妈妈肯定笑死了。”的确如此。我每天竟对月宝的这些小谈资很期待,与办公室里那些机关算尽的谈话内容不同,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欣喜和童趣。
月宝姥姥总是担心她不适应上学的节奏,尤其是度过了漫长的暑假以后,孩子从头到脚是懒的。可是,厌学,在月宝这里是不存在的,上半天课的时候她也要发愁:“今天要是也上整天该多好呢!”
比起成绩的好坏,月宝的这种生活态度,是更能让我觉得欣慰的。
02
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就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出路,就养不活自己……
每次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听这些话,就觉得压力重重。
月宝以前的语文老师很喜欢给家长留作业,让家长给孩子默写字词,默写古诗,然后第二天验收了成绩,就会把结果发在家长群里。我感觉压力好大。每次给她默写就很焦躁,害怕她出错,害怕自己丢脸,这种心态是很正常的。而这个老师在给我们开家长会的时候也经常说,某个字要怎么写才能得分,作文要有哪句话才能得分,套路是怎样的……也许家长都很喜欢这种简单直接的“培训会”,但是我觉得很无趣。全班都写上那句话,全班都得同样的分,不过尔尔。
后来月宝换了一个语文老师,虽然也让家长帮着默写,但是没有那么死板的考核和验收了。最重要的是,月宝变化特别大。她每天都在家里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课文,还讲课一般地强调某句话要用什么感情,哪些词语要加重音才会出来怎样怎样的效果……
我很开心,绝不是因为自己的担子轻了,而是我发现这个老师能感染到孩子,她能带动孩子去模仿,去思考和感受一篇文章的魅力和含义。
这才是读书的价值。读书不该是死抠那几个分数,而是真正能让孩子体悟到知识的乐趣。教育不该只是教会孩子生存,它更应该教会孩子生活。
很多孩子被读书的压力逼得跳楼了,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生活,当然,他们也没有如家长期望的那样,学会生存。甚至因为有学习的压力在,他们都不想生存了。他连眼下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我们和他谈大学、谈未来、谈生存,还有意义吗?
家长们都非常奇怪,孩子学走路,担心他磕了碰了;孩子上幼儿园,担心他不会和小朋友相处,怕他被欺负;孩子上学了,担心他成绩不好,考不了好学校;孩子毕业了,又担心他找不到工作;孩子谈恋爱,则担心他遇人不淑。
我们生下一个孩子,却总是担心他无法生存,那我们生孩子的意义在哪里?就是为了给自己平添一份担心吗?
03
高能量的人总是生活在平静和喜乐中,低能量的人却总是生活在恐惧里。
和不同的人交谈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有的人总是高高兴兴的,和他聊天你觉得很轻松;有的人却总是怨声载道,这也不顺心,那也不顺意,说着说着,连我们自己也被影响了,感到世事艰难。若这个人是我们的同事,我们和他少说两句就好了,若这个人是我们的家长,完蛋了!那真是逃也逃不了,天天都要被迫浸泡在负能量里。
能量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低能量的家长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总是给孩子植入恐惧:
“你要多吃点儿青菜,不然就会生病了,生病就得看医生,就得打针,你怕不怕?”
“你这么怂怎么行,到学校里要挨欺负哇,本来个子就长得矮,高个子男生一把就把你拍晕了!”
“你要听老师的话,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
“你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不然你就被孤立了!”
……
我曾经接过一个个案,是个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心理压力特别大,有厌世情绪。记忆回溯中,他说初中一个政治老师对他影响特别大,那个老师给他们讲过很多真实经历,他当时的感受就是:世界原来这么险恶,人心原来那么复杂,人要生存下去好困难哪!加上这孩子的父母也比较悲观,整个家庭的气氛总是暮气沉沉的,所以这个孩子从小就觉得生存压力特别大,也没有什么生活的**。听他声音好像还很年轻,但是他面相却十分苍老,果然带着整个家庭的暮气。
周围环境的能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家长总是在担心生存问题,孩子的“生存”多半会成问题。而那些懂得生活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我认识一个弹古琴的姐姐,就住在我家楼上。有时候我接月宝放学回来,会在小区里看到她带着刚放学的孩子在小区里溜达。孩子有时候上蹿下跳,有时候蹲在地上看蚂蚁,一点儿也没有高年级孩子特有的压力感。这个姐姐平时不仅喜欢抚琴,还自学中医,她对我说,中医讲究“开阖”,开就是要让内热外散,阖就是要让阳气内敛。开阖适度,才能让虚实寒热达到平衡,从而扶正祛邪。从能量角度说,社会能量就是“开”,融入社会可以让人动起来,但是只开不阖,能量就会过度消耗,人也容易烦躁、疲惫。如果要“阖”就必须接触自然能量,让自己静下来。所以,她放学接了孩子后通常要穿过公园,走一走林间小路,或者带孩子在小区里花草树木多的地方玩一会儿。每逢假期,她还会带孩子到山里去住几天。
在她脸上,我从来未见到过带孩子的焦虑和劳苦,反而总有一种清雅和淡然。孩子呢,也是面容清秀,两眼炯炯有神。
我也问过她,有没有教过孩子古琴。她说,孩子不喜欢古琴,只喜欢小提琴。她给孩子请了一个老师,但是她对老师说:“您可以慢一点儿教孩子,用多少课时学会一首曲子都没关系,按照孩子的节奏来。我们不要求考级,只希望不破坏他学习小提琴的兴趣。”
我竟然有热泪盈眶的感动。孩子的命运果然是不一样的。有的遇到急功近利的家长,就身不由己活成了一台考试机器;有的却遇到清新脱俗的家长,于是从小就很自然地长出了天生的灵力和锐气。
04
所有的孩子都能生存,这话可能不可信,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但是生存是为了生活,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那么生存,肯定早晚会失去意义。
想要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家长自己首先要学会如何生活。大部分的现代人,每天在冥思苦想着如何去生存,如何生存得更好,但是很多人都很久没有好好生活了。
什么能让你安静?什么能让你快乐?什么能带给你安全感?什么又能带给你幸福感?答案真的只是钱吗?
最近我发现一个方法,可以让自己进入“阖”的状态,就是晚上早一点儿关手机。孩子睡了,家务都忙完了,早一点儿关手机,屏蔽掉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让自己提前进入安静的状态,然后在这种“安静”中睡去,第二天,你会感觉神清气爽。
我现在白天在写文章、看书的时候,也会把手机静音。除了我家人的信息,其他的信息我一概不看。这样做,哪怕一两个小时,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以前手机永远在响,思路永远处在随时被打断的状态里,整个人都踏实不下来,能量一直在耗散。于是我们很容易就生出这样的念头:哇!活着真累!但是安静时就不同,我可以用一大段时间做想做的事,能量是内敛的,即使我写再多文章,敲再多的字也不会累,写完了反而感觉很充实,能量满满的。
希望你能找到这样的感觉。
我们自己成为高能量的父母,学会了如何去生活,才可能去引领孩子,让他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当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时候,自然就向善要好了,还需要我们耳提面命吗?肯定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