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妨碍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1 / 1)

01

读者舟舟的妈妈跟我说,儿子以前一直很听话,现在却总是质疑和反抗家长的要求,家长越是不让做的事,他越要尝试去做,家长越是反对他接触的朋友,他越当成铁哥们儿。最可怕的是,他现在学会顶嘴了,家长说一句,他能顶三句,加上舟舟爸爸脾气急,父子俩天天针尖对麦芒,家里火药味特别重,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我特别能理解舟舟妈妈的心情,因为月宝也经常有这样的时候。事情要从一顿丰盛的早餐说起。月宝周末的早餐有粥,有鸡蛋羹,有花卷,有小菜,本来是主次分明,干湿得当,可是她偏不好好吃,把小菜往粥里一倒,把鸡蛋羹戳烂了,往粥里一倒,好好的一碗粥瞬间被搅和得没法看。她把一碗看起来就让人没食欲的东西全都吃完后,才开始对那个花卷下手,一口一口嚼得津津有味。要是问她为什么喜欢这样吃,她的理由可充分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味。”

她轮滑滑得很不好,据她自己说,每次轮滑课她都滑得很慢,而其他小朋友都滑得很快。我说:“那我帮你练练吧。”她说:“不要,我就慢慢滑挺好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感觉,我就是不想滑那么快,太危险了。”

我真的很喜欢听月宝说话,她的话总是能出乎我的意料,让我看到教育孩子的一些盲区。本来我以为“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才开始做的事,没想到,这种心理其实从孩子“低幼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02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的,是指个体尝试把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主宰的、协调一致的、异于他人的自我。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最重要的任务,他们要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天赋,塑造自己的性格,寻求“我是谁?”“我以后要做什么?”这种人生课题的答案。他们会开始质疑权威,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尝试去探究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尝试去接触各型各类的人群。用家长和老师的话说,他们进入了叛逆期!每个家长都害怕孩子进入叛逆期,因为他们会突然发现,孩子变得不好控制了。

关于这一点,我认识的一位叔叔给出过这样的建议:当你发现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守护好家长的权威就是了。怎样维护家长的权威呢?

1.不停地给孩子洗脑:你小小年纪做事没分寸,必须听家长的,家长都是为你好,家长不会害你,你有什么事一定要对家长说,在家长面前不能有任何隐瞒,任何秘密。

2.限制孩子的行为:不能过多接触社交网络,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给孩子明确的指示,即你做什么事情我是支持的,你做什么事情是我们全家人都反对的。

3.必要的惩罚:如果孩子触犯了你的管教,敢提出反对意见,敢和你顶嘴,不一定打,但一定要罚,让孩子害怕你,对家长有所敬畏。

这位叔叔的教育成果不能说效果显著,但至少和预想的一样,把孩子送进了一所职业学校,毕业后被安排进了事业单位,给孩子找了个老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后来有了两个孩子,儿女双全,可以说是非常幸福了。只是这个妹妹总是跟我说:“月姐姐,我真羡慕你呀!你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我,连自己喜欢做什么都不知道,生活无聊得很。”有时候我会鼓励她参加一些活动,学一点儿东西。她却说:“算了吧,我爸不会让我去的。”我就很惊讶,她都已经30多岁了,竟然做一点儿小事都还要参考父母的意见,问问他们是否同意。

这在心理学中其实是一种“同一性早闭”的现象,孩子从小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习惯性地去做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做大人希望他们做的事,而过早地关闭了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他们做事只是照搬大人的模式,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和选择,喜欢盲从,不愿意改变,回避挑战,通过安稳来获得表面上的安全感。

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变成这个样子,其实只需要在他们年少时把自己变得权威专制就可以了。不过您可想好了,孩子一旦出现了“同一性早闭”,以后再开启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了。

03

有的家长说,我可不希望孩子变成没有主见的傀儡,我一定支持他建立自我同一性!于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所谓“叛逆期”时会完全顺从孩子的心意:不想起床?那你爱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吧。不想读书?那马马虎虎混个毕业证好了。喜欢打游戏?给孩子买个最新款的手机,顺便叮嘱一句“别玩起来没完没了哇!”想出去打工?小孩子能赚钱是好事,你三姨家二表姐正在做微商,不然你和她一块儿干吧!

你给过孩子最大的空间,给过他全盘接纳,但是忽然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开始为非作歹,开始混日子,开始自暴自弃,孩子跑偏了!

他为什么没有成功建立自我同一性呢?因为他看似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从来没有为自我探索而努力,也没有成功地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他们稀里糊涂地度过了青春,到头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们看似不可一世,其实内心的自我评价很低,喜欢逃避问题,不敢承担责任,对未来不抱希望,于是就变得比较自私,比较享乐主义。这叫作“同一性弥散”。

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走入这两个陷阱,要么“同一性早闭”,要么“同一性弥散”。因为在中国,很多家长要么把孩子往死里管,要么就对孩子不闻不问。能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包容孩子的家长不多,能够在关键时刻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的父母更不多。

04

我的叛逆期来得比较晚,上高一的时候,开始荒废学业,喜欢看所谓的闲书,开始喜欢和那些半社会性的同学接触,开始不写作业,开始怀疑老师,开始探究考大学以外的一些出路。

高一的一次期中考试,年级300多人,我考到150多名,那时候每次大考学校都要按排名分考场,我华丽丽地被分到第6考场,和平时那些游手好闲的同学坐在一起。他们嘲笑我:“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当时我觉得有点儿丢人,决定下次好好考,但是长时间的放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拼回来的。下一次期末考试,更惨,180多名。我记得当时的年级组长看了我的成绩单,跟班主任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没事,下次她就考回来了。”

你可能无法想象,家长和老师的一句鼓励和信任在孩子心里有多大的分量,它比朝夕不停的说教更能带给孩子希望和力量。所以下一次,我终于考回第一考场,不仅要感谢我自己,也要感谢当时的那位年级组长。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幸运,我想,如果他当时骂我、损我、批评我、给我提要求,我一定不会那么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那次叛逆的时间不长,虽然家长和老师都对我说过一些警戒的话,但是好在,没有人干涉我的任何决定,所以我现在做出的任何判断都是从心而生,并不是迫于别人的压力勉为其难地去做。所以,我才可以一直顺从自己的内心,做出属于自己的最正确的决定。

05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顶嘴的,除非你正在试图扼杀他的自我探索;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跑偏的,除非你从来没有给过他适时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放纵。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世界上最有效的说教是自我承诺,世界上最坚定的选择是自己内心的选择。孩子敢于挑战父母的权威,从各种领域中获得自我体验,是非常珍贵的尝试。可惜大家只看到孩子顶撞父母时的“大不敬”,却看不到孩子的主观意识正在萌芽。大家更愿意把孩子的叛逆解读成离经叛道,不服管教,却想不到孩子正在有意识地尝试各种选择。这时候只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就能够让孩子平稳地度过自我探索阶段,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判。

当孩子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些尝试和选择,解决了同一性的危机,形成了稳定的自我意识,他就会开始自我悦纳,自我激励,对学习和生活投入更大的热情。到时候,你想扯他的后腿都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