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言谈里,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1 / 1)

01

过年时家族聚会,10岁左右的小孩子一人抱着一个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只有堂哥的孩子乐乐跟着爸爸拿酒拿饮料,跑上跑下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都夸乐乐这孩子真懂事,知道帮大人干活儿。堂哥对大家挤挤眼睛道:“这都是培养出来的。”

怎么培养的呢?大家赶紧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以前我带他去参加聚会,他也是在边上玩手机。有一次我说去买饮料,他突然放下了手机要和我一起去。我特别高兴,就表扬他说:‘你看人家孩子都玩手机,只有你懂事,知道和爸爸一起去买饮料。’其实我何尝不知道,他和我一起去是为了给自己挑瓶喜欢喝的饮料。但是孩子听到了我的夸奖,真的就‘懂事’起来,买完饮料还和我一起摆椅子,照顾宾客,俨然是个大孩子了。从那以后,只要是一起出去吃饭,很少看到他坐在一边事不关己地打游戏,通常都会跟在我身后忙活大事小事。”

我不禁感叹,这孩子呀,的确是怎么引导怎么走。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更有效。

02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受不了月爸。那时月宝刚上幼儿园大班,开始有一些要写的拼音作业。他接了孩子回来,逢人便讲:“我家月宝就这点好,什么时候写完作业什么时候下楼玩,我们俩从来不用在写作业这事儿上跟她着急。”

我在旁边直流冷汗:“咱能实话实说不?要不是你强行拖她回家,她能先写作业吗?”

奇怪的是,在月爸言过其实的表扬下,月宝越来越自觉了,有时在幼儿园就完成了作业,有时先主动回家写作业,写完再下楼玩,真的完全不用我们督促了。有时候放学,路过玩耍中的孩子们,我也能从月宝的眼神里看到她的蠢蠢欲动,但是月爸的夸赞仿佛有魔力一般,驱使着她先“噔噔噔”地跑上楼去写作业,写完才一阵风似的“飞”下去玩。

我从月爸的做法中吸取了经验,也照着他的样子来引导月宝,发现这招特别好用。比如:

月宝的书桌乱了,我就对她说:“那天我去昕昕家,看她的书桌特别乱,我估计她从来都不收拾书桌,哪像我的月宝,从小就自己收拾桌子,东西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我就该干什么干什么,等过一会儿反身再看的时候,她已经把书桌收拾完了。

月宝晚上不睡觉,抱着书看起来没完,我就说:“那天张阿姨问我,你晚上几点睡觉,我说,她一般晚上自己只读两三个故事,读完了,就自己关灯睡觉,从来不用我催。”然后我就躺在旁边闭目养神,也不理她。她一会儿就把书递给我,轻声说:“妈妈,关灯吧!”

写作业也是一样。打开作业本,我直接惊呼:“哇,这对你来说也太简单了呀,这些你肯定都能写对呀。”然后就等着吧,她写得可认真了,因为她必须都写对呀!

总之,你希望孩子怎么样,就按理想的样子去描述他,暗示他,希望他怎么做,描述得越具体越好。

03

可惜,现在很多父母都是反其道而行之,越希望孩子怎么样,越往反的方面说他。

“我家孩子写作业太费劲了,半个小时的作业,他能磨蹭三个小时。”

“我家孩子太不听话了!你越说东,他越往西。”

“我家孩子窝里横,在家跟我大喊大叫的,在外面都不敢吭声了。”

父母越这样说,孩子越和父母描述的一样,而且情况会愈演愈烈。

你的言谈里,通常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催眠师,我们每天在孩子耳边滔滔不绝的描述和评判,其实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暗示。孩子不自觉地从父母的言谈里得到信息,并不自觉地按照父母描述中的样子去做,这是孩子潜意识里对父母的一种认可和归顺。

孩子会按照父母的描述去做,同时他们也会带有情绪。如果这是一个父母为之骄傲的,利于自身成长的行为,孩子在做的同时,也会感觉到光荣和快乐。如果这是一个父母为之失望愤慨的,不利于自身成长的行为,孩子在做的同时,也会沮丧挫败。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生活在父母批判中的孩子,明知道自己不想被批评,被责骂,还是会不知不觉地成为父母口中那不堪的样子。他们同样接受不了自己,但却无从改变,因为父母就是这样描述他们的,他们很难走出父母的评判。

我们都希望孩子优秀,却总是嗔怪他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其实,孩子身上的优点远远多过他们的缺点,只是我们通常会聚焦在孩子的不足上,把那些缺点放大,殊不知,你越是用一些负面语言去评价他,越会助长他去重复那些不利于他成长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他的优点上,甚至通过暗示,慢慢培养他的优秀习惯,他就会发光。他自己的光芒会逐渐照亮自己的黑暗。

我们正面的言语,可以修正孩子未来的样子,你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