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年月爸生日,一家人去饭店庆祝,服务员见我们带了生日蛋糕,非常贴心地送了我们一碗长寿面。
月宝问我:“为什么过生日要吃长寿面呢?”
我说:“因为能健康长寿哇!”
“就是能长生不老吗?”过了半晌,她还惦记着这事。
望着她天真的小眼神,我实在不想告诉她说,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于是我说:“对!”
“真能长生不老?”
“嗯。”
一顿饭吃到了最后,长寿面上桌了。很精致的一碗面,里面只有一根长长的面条。月爸看见月宝垂涎欲滴的眼神,就说:“来,给你吃吧。”
月宝不客气地端过面条,开始“嘁里咔嚓”地拆解起来,她把面条分成好几段,一段给爸爸,一段给我,一段给奶奶。面里的鸡蛋也被她切碎,一勺给爸爸,一勺给我,一勺给奶奶。
奶奶说:“你要是不吃,别糟蹋,你看鸡蛋都碎了。”
月宝充耳不闻,继续拆解那棵油菜,一片给爸爸,一片给我,一片给奶奶。因为座位离爷爷有点儿远,一直没分到爷爷,她就站起身来,企图把面放进爷爷的碗里。
奶奶说:“这孩子,一会儿汤都洒了,没法吃了!”
“但是爷爷还没长命百岁呢!”月宝小声嘟囔着。
我恍然大悟:“你给每个人分一点儿,是想每个人都长命百岁?”
月宝点点头。
“你也太有心了!”我说,然后转头向奶奶解释道,“她把长寿面分给爷爷奶奶,是想让爷爷奶奶都长命百岁呢!”
奶奶这才笑盈盈地说:“好宝贝,谢谢你呀!你也快吃吧!”
02
一位心理学老师说过:“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你就没有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后面的意图时,你就开始看见孩子了。”反思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虽然一直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是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看见”孩子。
有一次月宝回家后不写作业,翻出一大堆彩纸开始叠东西,我让她快点儿写作业,她不理我,继续鼓捣手里的彩纸。我压了压心里的火气,去忙别的事,哪想到转了一圈回来,她还在叠纸。我冲到她面前,正准备把她的东西都抢过来,没想到她举起叠好的一颗红心,说:“妈妈,送给您!”
我一看,红色的心上还写了几个大字:“妈妈我爱您!”
这效果还了得,幸亏我演技高超,瞬间把一张怒气冲冲的长脸换成了笑容可掬的慈母脸,搂过她来亲了又亲。原来,她今天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叠“心”,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给我叠起来。
我只看见了孩子的行为,却没有看见孩子的意图。再晚三秒钟,我就差点儿让她的一番美意毁于一旦了。
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看见”,那就是:“当你关心孩子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你才能真的看见孩子。”
比如孩子哭。这只是一个行为,但是这个行为背后有多少种需要和感受?简直数不胜数。
我家月宝小的时候看书要一摞一摞地看,因为我一般给她买书都是成套地买。她每次让我给她讲睡前故事,会把所有的书都抱到我面前,挨本让我讲。有时候我觉得反正讲两本她就睡了,就没有阻止她,但是事实证明我太傻太天真,她真的会等到我把所有的故事都讲完才去睡。心情好的时候,我会和她商量,讲几本就乖乖去睡;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只能把书一扔——你睡也得睡,不睡也得睡!这时候月宝就会哭。我就奇怪了,她有什么好哭的?我讲着,她听着,我坐着,她躺着,我巴巴地讲了这么多本,嗓子都哑了,我还没哭呢,她哭什么呢?后来才知道,孩子那个时候正处于秩序敏感期,做事情要按部就班,寻求惯常程序,也对事物的完整性有超乎寻常的追求。如果我们非要打乱他的秩序感,会让他产生不安、焦虑的情绪,会给他带来成人无法理解的痛苦。
幸亏我当时没跟月宝发飙,幸亏每次她一哭我都认怂,不然等我有一天明白过来,心里该有多后悔呢?没错,月宝一哭我就认怂,我就是那种“娇惯”孩子的妈妈,我不但会容忍她哭,还会耐心地询问她为什么哭(其实我是好奇)。她哭的理由有很多种:写作业写累了,但又想赶紧写完;看电视想让我陪她一起看,但我又没完没了地做家务;我对她说话太大声;起太早了没睡醒……
有人说,孩子这种“哭”的毛病会越惯越坏,如果纵容,下次孩子就会用“哭”来要挟家长。其实恰恰相反,我现在仔细回忆了一下,也没有找出月宝用“哭”来要挟我的案例,而随着年龄增长,她也很少再哭了。
当孩子的情绪能正常发泄出来,她的感受被“看见”了,她的情绪就会消失,她就能正确客观地看待事物,她就不会愁肠百结,泪水涟涟了。
03
作为公平交换,我和月宝商量好了,如果我下次再大声和她说话,再对她生气,她也可以问我为什么生气。
每到这个时候,我也会非常客观地把我自己情绪的产生缘由告诉她:“你起床太磨蹭了,一会儿我们上学要迟到了,我很着急。”“你字写得没有以前认真了,我看你现在的字没有以前漂亮,觉得很失望。”“妈妈今天有点儿累,你又非让我和你一起做运动,我很想陪你一起,又力不从心,我很难过。”
通过这样的表达,孩子就能明白,我们也会发现,原来我们的暴脾气背后隐匿着这样纯粹美好、充满爱意的初衷,为什么我们会表现得目眦尽裂呢?
孩子的情绪需要表达,家长的情绪也需要表达。一种良性的沟通不仅能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也会让我们积压在心底的情绪得到表达和释放。
当我们把内心的状态表达出来了,会发现自己视角变了,我们不再是一种郁结不发的心态,也不再有挑剔怀疑的目光,我们可以真正地做到内心平和、稳定。这个时候,即使外在的人、事、物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却变得可以接纳、可以包容了。
教育是件浩大的工程,如果事事都和孩子纠缠,事事都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仅会把自己累死,孩子还不会买账。
孩子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见”。最好的教育就是透过你的心看见孩子的心,借由你的生命看见孩子的生命,当生命与生命相遇了,爱就发生了,爱会开始在心之间自然而然地流动,喜悦而动人。在这样的喜悦中,孩子怎么可能不成长为一个善良、美好的人呢?希望我们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训教,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身边这个年轻美好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