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多工作一点,就多一点收获(1 / 1)

日事日清工作法 马伦 721 字 2个月前

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更好、更彻底。

工作是需要积极主动的,比别人多做一点,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计较当下有没有报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总有一双眼睛会发现你,即使没有,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一旦有机会,你也能轻而易举地抓住它。

你甚至不必比别人多做很多,只需多一点,就可以使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著名的基金经理人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当于1/16磅,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让工作大不一样。

这好比两个人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在奔跑2个小时以后,他们都完成了42公里的赛程,还有不到200米就将到达终点。当时的情况是,两人都十分劳累、难受,双腿灌铅,胸口发闷,于是一个人选择了放弃,另一个则坚持了下来。相对于他们跑过的漫长路程,余下这一段短短的距离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这几步,此前的努力将变得毫无价值;有了这几步,就能取得马拉松比赛的胜利。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就是少跑了几步,不幸的是,这几步往往是最有价值的几步。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因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之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不过,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实现。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工作中的傻子永远比睡在**的聪明人强。”对于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更多更好。毕竟,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的过程。

当亨利·瑞蒙德刚开始在美国《论坛报》做责任编辑时,他一星期只能挣到6美元,但他还是平均每天工作13至14个小时。往往是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走了,只有他还在工作。“为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扎实地工作。”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我的伙伴们在剧院时,我必须在房间里;当他们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

正是因为这种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的精神,使得瑞蒙德最终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总编。“刻苦勤奋”向来是所有成功者的不二法门,他们取得的成功不是依靠别人,也不是偶然,而是靠他们怀着热忱主动工作,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

一个人做事的好坏,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状态,就可以了。如果你是被动而非主动地去工作,那你就会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之下一样感受到痛苦;如果你以为自己的工作是乏味的,甚至对此感到厌恶,那么你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在这个工作上也绝不会取得什么成就。

一些人认为只要准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领所谓的报酬了。这样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远离了“工作”,不愿意为此多付出一点,更没有将工作看成获得成功的机会。

如果只有在别人注意时才有好的表现,那你永远也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最严格的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老板对你的期望还高,那么你便无须担心会失去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升迁也将指日可待。主动工作、比别人多做一点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基石,就算以后换了公司,甚至是从事不同的行业,那些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方法也必会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