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资源高效利用、要素合理配置、农民持续增收、生态逐步改善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和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综合生产能力是农村社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关系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败,更关系着粮食安全和农村社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总体来讲,提高农村社区经济水平,发挥和健全农村社区的经济功能,要系统分析,立足实际,紧紧抓住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是指国家农产品的基本供给能力和支撑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它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国家对农业发展科技和服务的基本支撑能力,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农村基层组织状况,以及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农业基础的好坏决定着国家农产品的保障能力、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程度。强化国家的农业基础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具有战略意义。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实践证明,农业生产离不开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也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和物质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也是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产业部门。总之,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构成要素。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先行意识。增强对农业基础设施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先行的意识,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切实解决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当前,应着重解决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中心,继续加快河道整治,搞好大型灌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
3.以市场为主,积极探索多种筹资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要解决投入问题,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一直由政府、集体承担。但政府、集体的投资力度也相对有限,在这样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和利用民间资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失为良策。应本着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优良的条件,进一步形成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好氛围,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新体制创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长效机制。一方面,对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可以采取市场运行机制,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由当地企业和农民自主经营,管理单位可以相应收取管理费,资金的缺口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切实维护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加强农业劳动者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形成爱护和保护农业基础设施的良好意识,积极引导农业劳动者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翅膀,是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性的因素,也是改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主要原由:第一,科学技术是农业的增长点。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仅1.33亩,而且,我国人口以每年净增几百万人的速度增长,耕地却每年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这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农业的发展,不可能依赖自然资源的扩大再生产,农业的增长不能靠提高人均占有资源量来实现。而必须依靠科学的进步及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靠科技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靠科技在有限的土地上搞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力,让不再会增长的土地生产出超过以往产量的农产品。第二,科技是改变农产品消费结构及提高消费水平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基本实现小康,人们食物消费结构中粮食的比重大大降低,人均占有肉、禽、蛋和水产品的需求成倍增长,消费的口粮中,细粮的比重也大大提高。现代人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吃好穿好。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只有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现在一些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不畅,主要原因还在于质量、品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农业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改变过去“以粮为纲”的格局,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并在一些农副产品的数量,尤其是质量上想办法,生产一些优质的农副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舍科技别无他途。第三,科技可以使农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去靠体力,一个农民种上十来亩地就十分辛苦,而使用农业新技术,实现机械化,就能进行规模化经营,一个人可以耕种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地。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生产部门,去从事新的产业,创造新的财富。而科技又能给农民提供新的致富门路,使农民在从事第一职业之余,还可以从事其他职业。这样一来,科技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也改变着农业的产业结构。农业在科技的促进下,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面孔,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成长为现代化农业。第四,科技农业是解决农业生态问题最重要的手段。科技农业可缓解农业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药、科学的施肥方法,新型杀虫剂、工业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利用,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安全系数,减轻污染,节省某些敏感的短缺资源,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阻止生态恶化的趋势。
总之,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具体来讲,结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应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工程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前提。一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人才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农村第一资源的观念。有些人认为,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而农业人口就占了7亿多,人才资源必然十分丰富。但须知人口与人才是不同的概念,人口多,只能说明人力的数量多;人才多,才说明高素质的人力多。事实上,我国人口总量虽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正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二要多途径、多渠道开发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要结合各地实际,加速造就由学术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高素质农业科技队伍。三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培养人才不容易。然而,要能够留住人才,让每个人才都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也非易事。要在切实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工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在农业科技人才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充满活力的农技人才工作机制。
2.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早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有机农药到合成农药,化学农药到生物农药的开发都是由企业完成的。美国著名的江迪尔农机制造公司,每年用于农机科研的经费高达2.5亿美元。在日本,企业用于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资占全国科研经费的80%以上。农业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当代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企业不能将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正常活动的一部分,企业的科研活动和投入也较少。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上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这种状态,必须改变。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创造条件,继续深化科技机构改革,尽快把那些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农业科技机构逐步转变为科技企业或并入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二是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内化企业的创新源。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和投资主体,并基于利润和市场竞争压力,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技术创新。三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四是要积极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关键。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省级农技推广总站、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站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起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要科学界定职能,深化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改革。要借鉴科研机构改革、改制的经验,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两大类型,对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进行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对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要实行政事分开,真正将由政府承担的行政职能交还给政府承担,将设置过多过散的乡镇农、林、牧、水产、农机等农技推广服务单位统一归并成综合性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依据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的改革要求,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和全员聘用制度。对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多种组织形式共同承担。二要积极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中介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有限的推广力量与众多的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是农技推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面对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原有的推广机构力不从心。因此,应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技推广中介组织,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服务中心,支持以股份制或合伙形式成立技术经纪公司或技术经纪人事务所,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吸收利用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三要努力促进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协调发展。农业教育体系、农业科研体系都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体制,建立农科教统筹协调机制和相应组织机构,鼓励农业教育、科研机构创办科技企业,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同时鼓励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带着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走进科研院所及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的关键是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一个兼顾各方面权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的主要利益关系形式,一是“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企业等盈利性经济实体与农户的利益关系。这类经济实体与农户作为各自独立的经营者和利益主体,按照市场交换的原则发生经济联系,以合同契约作为制度和法律保证。这类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又可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二是农民合作组织模式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这主要是指农户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在流通环节、加工环节、科技及信息等服务环节以自助互利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户除了能从合作经济组织得到生产所得的利益外,还能得到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其他环节经营服务所得的利润返还。三是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在这类组织中农户以入股的形式进入股份合作制企业,不但能得到生产者的利益,还能以股东的身份分享股份经济组织从事生产经营获得的部分利润。但这部分利润与农户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所得的按交易量返还的利润不同,它是一种投资的回报。
事实上,利益分配是利益机制的关键,关系到农业产业一体化各部门的协作运行。加工和运销部门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投入多,周转快,获得利润较多,利润率常高于农业生产部门;而农户处于出卖原料的地位,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一般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除了可以通过协调渠道或中介组织进行相应的监督,以公平合理的协议方式保护农民利益外,还可以充分鼓励加工、运销环节部门问的竞争和发展,使其需求总量略多于农户供给的原料水平,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出公道的价格,并争取农户的信任,才能保证稳定的农产品货源,这样才能使基层农户掌握一定定价权。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有效地激励财富创造,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并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农业利益机制尤为关键。
1.形成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效益创造机制。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标出发,充分调动公司、企业等中介组织和农户两方面的积极性,是农业产业化效益创造的关键。要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公司、中介组织和农户创造效益的积极性,就要明确经济利益主体的产权,切实保护经济利益主体的产权,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要求制定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农业服务中介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给予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建立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的原则。一是农民与各类经济组织权利平等原则。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将影响到各利益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让农民合理得利,加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则。农业产业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要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反哺农业、让农民合理得利的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保障。三是有利于农民、各类经济组织总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四是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原则。
3.立足实际,创新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一是解放思想,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更新观念,树立互利互惠,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利益取向。二是要把利益分配机制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方式。四是企业与农户有租赁关系的,以租金方式付给农户租金。
四、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总的来看,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服务组织服务项目单一,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者的联合较为松散,服务组织的趋利性较强,法律法规不配套,对农业服务组织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造成了许多服务组织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利用手中的职权,变相增加农民负担,“坑农”、“害农”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偏重产中服务,而产前、产后服务较薄弱;重物资供应服务,轻科技、信息服务;重单项服务,轻综合服务。另外,服务组织的资金不足,人员缺乏且流失现象较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推进农业社区建设过程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必须从我国农村的实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一部分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当务之急,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另一方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应该考虑到:组织类型多样化。这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错,单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许多困难。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扶持和保护。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农民的需求不一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不一样,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强求一律。从宏观环境看,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配套法规,也没有系统的扶持政策;从微观组织看,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在初步发育阶段,整体实力不强,人员素质也不太高,如何管理也缺乏经验等。因此,它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根据我国国情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现阶段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地办好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作用;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2.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农村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源产销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流通环节多,中途损耗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得到的好处少,市场调节能力差,时常出现某些农产品积压和短缺现象。有的地方,为了局部利益,随意封锁市场,引起某些农产品的购销大战,造成市场混乱,使农民无所适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源的流通体制,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快供销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还处在发育和形成中,要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供求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步骤,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价格形成的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上,一要保护农民利益;二要保证粮食安全;三要减轻农民负担。根本出路还是放开搞活。在粮食主销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主产区也要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收购。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同时,要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重点保护,调整粮食补贴的范围和方式。为此,必须加快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转变经营机制,不能再吃国家大锅饭。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吞吐调节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和国家储备等手段,稳定市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必须打破地方封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搞好粮食产销区的衔接。
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商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多种形式的市场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完善市场网络和市场规则,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倡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启动“金农工程”,开发信息资源,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全面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尽快实现省际互通,降低运输成本,方便农产品流通。
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需求、资源和环境严重约束。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农产品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增加,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决定了必须将农业生态和环境质量安全作为农业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农业经济安全运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1.抓紧建设节约型农业。建设节约型农业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强化节约意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手段,结合农业区域资源特性,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资源;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创新和推广农业技术,建立健全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促进节约型农业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一是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二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三是大力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四是切实加强农村能源工作。
2.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以获得收成。传统农业建立在单一化、专门化的生产模式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生产的规模化效应,也利于机械化操作,但这种模式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掠夺性的,造成农田肥力下降,产品品质降低,并可能形成大面积污染。而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就是要发展循环型农业。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型农业强调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而不同物种在生长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互补、互利的因素。发展生物经济,支持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就是充分利用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当前在广大农村使用的沼气,就是充分发挥了农村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增效,这是一种与农村实际相适应的农业模式。这样的模式因为利用了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既节约资源也使环境变得“友好”起来。
3.大力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工程,利国利民,是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手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府扶持和引导,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各级相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打算,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生态农业发展意识,积极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生态农业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与真正的后劲所在。谁在这方面早认识、早动手,谁就占据了主动。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农业生态体系,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要结合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宣传、教育各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水平,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环境生态问题严重性,频繁发生灾害已经成为农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要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的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4.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要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把沼气建设与农村改厕、改水、改圈结合起来,加快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工程,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强植物保护和重大植物疫情防控。扩大退牧还草工程规模,加强鼠虫害防治,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二要扩大植树种草范围。植树绿化,扩大植被,是促进区域性气候环境良性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备措施,特别对旱地区和贫困地区尤为重要。按照国家的要求,营林方式必须实现从以人工造林为主向封山育林为主的转变,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克服重树轻草倾向,把草原建设纳入到整个生态建设系统,放到与天然林保护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要搞好水土保持。大力推行分区综合防治战略,即将林草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轻的区域确定为重点预防保护区;将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较集中、原地貌损坏、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确定为重点监督区;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对当地和下游造成严重危害的区域确定为重点治理区,分区实施不同的对策。四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无公害的农业产品,既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无公害的农产品是在无公害的生态环境中运用无公害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以生态适宜度为依据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多生产无公害的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
六、加强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农、林、牧、渔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是很脆弱的行业。一方面,我国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另外,战略性资源约束日益强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将继续呈下降之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其中,农村社区建设受到的自然灾害威胁尤其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产业化和大规模建设的推进,给区域生态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我国许多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地方环保意识淡薄,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惊人。在这种局面下,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水源枯竭等一系列人为导致或者加重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迅速上升,可持续发展成为问题。但和许多自然灾害不同的是,人为诱发或者加重的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大,后果更严重。
我国目前农村防灾减灾面临一系列突出困难:一是目前我国的防灾、救灾和灾害研究机构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行动的机制,因而容易造成防灾救灾措施乏力、部门配合不好以及研究、政策和管理不配套的局面。从防灾的角度而言,目前我国的防灾管理和规划基本上是依托中央部门进行的,防御不同的灾害要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部门。因此,要制定和执行统一的综合性防灾规划是非常困难的。从应急救灾方面而言,不同灾害救灾活动涉及的主体部门也不相同,临时的应急协调机制难以做到高效有序,若遇部门本位主义影响,更会给应急救灾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从灾害救助效果看,由于农村防灾减灾缺乏统一的长期规划,虽然政府从不同渠道多次投入防灾救灾经费,然而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却没有显著提高,减灾效果并不明显。二是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应急能力不足。我国因各种公共安全事件丧生的人较多。这暴露了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经验的不足。三是建设监管力量没有覆盖到农村地区。目前,我国对农村的工程质量监管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这就使对农村的防灾减灾要求很难落实,从而对防灾规划和各种技术标准的执行也没有监管到位,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缺乏管理力量和依托。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1.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抗风险能力。一是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其抗风险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供应的抗风险能力和替代能力。三是完善全国**通网络,形成应对突发灾害的综合交通体系。四是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加强供电、供水、供气、交通等设施改造和建设,增加备用设施和应急措施,提高其抗风险能力。2.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环保防灾型农村社区。必须把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站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长期繁荣和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上存在的信息不畅、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等问题。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城带乡、以村为基本单位的思路,加快建立县乡村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组织体系。重点加强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每个村都要指定一名有一定科技业务水平的专门人员负责灾害警报接收和传递。在自然灾害频发且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要积极组织重大灾害应急演练。全国各县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上的基础作用,切实承担起各县灾害防御规划、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救灾抗灾等重要任务。
3.加强农村灾害防御规划、防灾减灾宣传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工作。符合自然规律的乡村规划和建设是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前提。各级政府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从源头上遏制自然灾害对农村影响的角度出发,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对灾害风险评估,合理安排农村各项建设布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减轻各类灾害对农村正常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要针对农民整体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应用科学和技术防御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等客观实际,加强各类自然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把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地告诉老百姓,也要把如何趋利避害的科学措施全面地告诉老百姓。在突发性自然灾害来临时,使农民及时掌握预报预警信息,正确运用防灾减灾知识,不再恐慌,不再被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4.加强对自然灾害研究和对防灾技术推广应用。对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灾害——环境——人类相互作用,灾害——经济——社会综合减灾防灾框架,灾害监测和预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进一步增加重大项目的设置,集中力量攻克科学难关;积极推进防治重大灾害的应用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同时健全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制度;推动实用科学技术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加强对重大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做好灾害评估工作,建立减灾信息的共享和实时处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性的重大攻关项目,争取在灾害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
5.必须扩大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的覆盖面,提高农村预报预警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国家应当加大对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防御和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建设的投资力度。要针对我国农村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监测站点稀少等制约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的客观实际,进一步完善各类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加快填补乡村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要素监测的空白。要加强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切实增强对山洪、滑坡、泥石流、雷电、龙卷风等易导致伤亡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细化预报预警地域,延长预报预警时效。
6.要发展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单个农户和企业承受能力低。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是提高我国农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启动农业保险立法计划。农业保险法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质、业务范围、财政支持的幅度和具体办法、农业保险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管理体制、保险公司和参保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及法律责任等。二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已经开展的农业保险试点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建立提供了有益探索,要根据各地工作的实际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规模和数量,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三是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目录。为了增强国家对农业保险支持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急需研究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品目录,对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目录的,对参保农民给予保费补贴。四是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补贴的长效机制。中央财政应列出专项资金,稳定农业保险补贴。包括对农民给予保费补贴、保险公司经营费用补贴和农业巨灾风险基金补贴等。引导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鼓励龙头企业承担部分保费。其次,要尽快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自然灾害有时会在较大范围内发生,急需建立由国家财政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以备大灾之年及时对受灾农民给予补偿。再次,要探索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的分担比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央应承担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责任,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五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可以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或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共保经营、保险公司与地方农技服务部门共保、行业协会互保、相互制、合作制经营等多种形式,丰富了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