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十一 一树独矗不成林,好汉要有好汉帮(1 / 1)

没有人可以凭一己之力筑造起事业的大厦。好花还须绿叶衬,好汉也要众人帮。欲成事者,若没有几个人来辅助、帮衬、提拔,只知孤军奋斗,必然是独木难支,难以成就大事。所以,我们应争取以最佳状态与人和睦相处,互相依托和帮助,这样做的好处是造就一股强大的人势。有了人势,就容易找到成功的利器。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去其糟粕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不仅可以成为情感的慰藉,还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曾国藩曾经在写给他的次子曾纪鸿的信中说: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必须选择志趣远大的人。

交朋友有点像晒梅干。梅干起初也是新鲜的果子,经过一段时日的酝酿,才制成后来的美味。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长时间的交往之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经由交流和冲突,而获致融洽。两个不同的东西,要完全融合,需要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考验。只有在面临变故的时候能够共患难的人,我们才称之为朋友。做人,应多和那些“品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面”的人交往。

林肯曾说过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就像三国时蜀主刘备,如果当初没有他在桃园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又在隆中三顾茅庐选择卧龙诸葛亮,就很难三分天下,建立蜀汉帝业。

曾国藩的择友目的很明确:既让自己获取成功,也让大家获取成功。

曾国藩的处世经可以说是他广交朋友的处世经。他的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也可说是在朋友的相互砥砺和影响下取得的。因此,他深刻地领会到了人生择友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为学,还是在事业上都时时注意广交益友。这一点在他京城13年的生活中,就有充分体现。

他在写给家里的书信中,曾介绍过当时所结交的部分朋友: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唐镜海先生、倭仁前辈,以及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数人;穷经学理者,则有吴子序、邵惠西;讲习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余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要结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京师为人文渊薮,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近来闻好友甚多,予不欲先去拜人,恐徒标榜虚声;盖求反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曾国藩所交之友对他个人的影响和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刘传莹,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大大弥补了自己古文字上的不足。1846年,曾国藩在城南报国寺养病,于是便向他请教古文经学与考据。刘传莹也正因为自己只在古文经学方面有造诣,遂向曾国藩请教理学。于是,二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成为至友。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拓展了学识,在学术领域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他在给同乡好友刘蓉的信中,表达自己在学术上的见解和志向时说:于汉、宋二家“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为文复臻于无累”。不计门户,取长补短向来是成功的途径。

何绍基,字子贞,精通书法,擅长吟咏。曾国藩与其交往中,觉得何绍基所长,正是自己的不足。从此以后,他非常重视写作和赋诗。

另外,他还经常与吴廷栋、何桂珍等人讨论理学,向邵懿辰请教今文经学。

这些朋友,在京城都颇有名气。同他们的交往不仅增长了学识,也大大提高了曾国藩在京城的个人声望。他在家书中称自己“昔在京颇著清望”。这也是他在京城迅速发迹的原因。

曾国藩在交新友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联络旧时志向相投的朋友。这一时期在学术观点和思想上比较相近的人主要有刘蓉、郭嵩焘、江忠源、欧阳兆熊、罗泽南。

刘蓉,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曾国藩在赴京科考途中在长沙认识了“少有志节”的刘蓉,又通过刘蓉认识了正在长沙参加乡试的郭嵩焘,于是三人“欣然联欢为昆弟交”。

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宁举人。在北京,经由郭嵩焘的引见,与曾国藩相识。交谈过后,江忠源告辞,曾国藩对郭嵩焘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承平日久,众人都十分惊疑。刘蓉称赞江忠源,“交友有信,与士卒同甘苦,临阵常居人先,死生患难,实可仗倚”。在与曾国藩的交往中,以有血性、有胆有识,被引为益友。曾国藩称赞他“儒文侠武”。日后江忠源果真成为湘军的主要干将。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与曾国藩是同县人。他家境十分贫寒,却能“溺苦于学,夜无油炷灯,则把卷读月下,倦即露宿达旦”。他的道德学问造诣颇深,时人称他为有数的人物。他研究程朱理学,标榜自己为宋儒。年轻时,他连遭不幸,丧母、丧兄嫂相伴而来,继而长子、次子、三子连丧,其妻连哭三子之丧,双目失明。罗泽南并未因此沉痛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反而“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因此,曾国藩十分敬重他。常在书信中表示敬慕之意,称他为家乡的颜渊。后以儒生的身份带兵征战,立勋名于天下。颜渊,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家境贫寒,一生没有做官,住在简陋的小巷里,用竹简吃饭,用瓜瓢喝水,却自得其乐。

欧阳兆熊,字晓岑,湖南湘潭人。1840年,曾国藩病在果子巷万顺客店中,病情沉重,卧床不起,幸遇欧阳兆熊,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才没有死去。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

曾国藩所交益友,对他的人生及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给他出谋划策者,有赏识提拔者,有危难之时,两肋插刀者。从各个角度烘托着他的事业。因此,他比别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

当今的社会更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每个人进入社会、开始打造自己的事业以后,中学、大学时所培养的友谊便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仅能为人们打开机遇之门,而且,也可以使人的能力无限被放大。即,所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过,鲜有人对朋友的作用给过恰如其分的评价。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其自身卓越的才能,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拼搏努力。他们总是津津乐道于自身的辉煌业绩。他们把自己的成功全部归因于自身的聪明、才智、精明、努力以及积极进取。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众多的朋友就跟无须报酬而又无处不在的商人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候都会对他们的事业提供服务与帮助。

科尔登就曾经说过:“真正的友谊就像健康一样,其价值通常只有在失去它时才会认识到。”

此外,你的朋友们的个性和立场将对你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总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有可能乘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

法国科学家法拉第说:“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朋友,可以通过一个与他交往的人去了解他。因为一个饮食有节制的人自然不会和一个酒鬼混在一起;一个举止优雅的人不会和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交往;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和一个荒****的人做朋友。和一个堕落的人交往,表示自身品位极低,有邪恶倾向,并且必然会把自身的品格导向堕落。”一句西班牙谚语说:“和豺狼生活在一起,你也能学会嗥叫。”

即使是和普通的、自私的个人交往,也可能是危害极大的,可能会让人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形成保守、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勇敢、刚毅、心胸开阔的品格形成。甚至很快就会变得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原则性丧失,遇事优柔寡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精神状况对于想有所作为或真正优秀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与那些比自己聪明、优秀和经验丰富的人交往,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加生活阅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状况改进自己的生活状况,成为他们智慧的伴侣。

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升华,自己的心灵也被他们照亮。

在选择朋友时,必须确立这样一种原则,即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比你优秀、在各方面领先一步的人做朋友。必须努力地和那些你所仰慕和推崇的人交往,这并不是意味着要结交那些在金钱上更富有的人,而是结交那些有着高深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有着更广泛的信息来源的人。只有和这样的人交往,你才能尽可能多地汲取有助于你成长和发展的养料。而且在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你也逐渐会提升自己的理想,追求更远大的目标,并付出更大的努力,以使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成为一个强者。

一己之力毕竟单薄,寻些力量帮助自己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树独矗不成林。”要想成功,单靠自己,太单薄;光靠别人,太无能。聪明人是在最恰当的时候,抓住机遇,靠别人助一臂之力。曾国藩并非与众人无关的圣人,他也要在人与人之间闯**、周旋,因此,一个“助”字,非常重要。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很多朋友,更需要几个志同道合的挚友,朋友是人生的依托,更会对个人的事业产生极大的帮助。在卡耐基的一生中,友谊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如果没有友谊,我就无法活下去。”是的,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在社会上生活,恐怕生存都会成问题,就更不要提有所建树了。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好汉也好、英雄也罢,无一人能单凭一己之力称雄称王。那些有大作为者,无不靠着友人的鼎力相助、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能披荆斩棘、成就大业。譬如,刘邦地痞之人,因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镇守后方,抚恤百姓,筹措军饷,不绝粮道的萧何;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便成就了帝王之业。而项羽有一范增却不能用,便得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无数的事实证明,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另外的一个或几个能人,谁也不能一个人攀到事业的顶峰,倘若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那么人际关系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曾国藩在临终前一年,曾和心腹幕僚赵烈文讨论成功之道,两人共同的认识是湘军将帅的团结,并推胡林翼为第一人。胡林翼最初官位比曾国藩要低得多,但他是湘系将帅中第一个掌握实权的人,曾国藩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向朝廷摊牌也得不到的巡抚之位,胡林翼却很快就得到了。而且,凭他和官文的关系,凭他手下掌握的将帅、财饷等资源,如果不支持曾国藩,曾国藩绝不会有后来的成功。所以曾国藩推胡林翼为第一人是发自内心的。

尤为可贵的是,胡林翼虽然早就取得巡抚之权,却甘居曾国藩之后,事事推曾国藩为第一,不但多次上奏为曾国藩请命,而且还一再对曾国藩的谨慎风格提出忠告和批评,让他不任封疆不出山,胡林翼还直接通过官文为曾国藩谋四川总督一职,这些都使曾国藩铭刻在心。

最可贵的是胡林翼的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曾国藩在和胡林翼探讨东征大计的时候曾经说:我湘人起兵前后已经四五年了,保湘取鄂,征赣战皖,所到之处皆有战功,但队伍也越来越散,东一支,西一群,不能成大势,且顾此失彼,其薄弱处往往为贼所乘。此后如果能合我湘人之力,并谋皖北、皖南,或许能开创一个新局面。古人说得好,兵聚而气易固,将聚而兴稍浓。这才是东征大局的一大关键。胡林翼深表赞同。

胡林翼还有一个重要的作战原则,对曾国藩有很大影响,他说道:用兵之道,全军为上,得地次之。今日战功,破敌为大,复城镇为下。古人围城必四面无敌,又兵法谓“十则围之”。如果我军困于一隅,贼必以弱者据守,而旁横扰,乘我于不及之地,此危道也。曾国藩对于胡林翼的意见,感到很有见地,认为非常高明。

于是二人对安庆会战的兵力又进行了多次的调整,终于使湘军所编织的一张巨网,投向了安庆这个重要的中心之地。尽管还将有许多波折,但大事趋成。

所以后来当湘军攻占安庆,而胡林翼在武昌病入膏肓时,曾国藩想得更周全,他除了送去珍贵的药材外,还想到要以其他的方式对胡林翼在自己落难时为维系湘军所作出的贡献进行报答。

湘军攻占安庆,为曾国藩报答胡林翼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曾国藩在他的奏折中,特意将湘军取得此次会战胜利的功劳,加到了胡林翼的身上。他在奏折中说:湘军围攻安庆,已逾两年,其谋始于胡林翼一人赞划决策,商议于臣及官文,并遍告各统领。前后布置规模,谋剿援贼,皆胡林翼所定。胡林翼自己在武昌得知湘军攻占安庆的消息,轻轻地张了张嘴唇,微微地笑了笑,接着便又是一阵急促的咳嗽。他面如白纸,形如槁木,两个鼻孔日夜翕张,身体消瘦得只剩下一张皮和一把骨头,本来就不很高大的身躯变得越来越矮小。

9月29日,肃顺发下上谕,以湘军攻占安庆之功加赏胡林翼太子太保衔,并给骑都尉世职,这个赏赐比曾国藩所得的太子少保衔还要高一等!就在第二天,胡林翼在武昌度过了他50岁生命的最后时刻,魂归西天。

当朝廷的封赏上谕传到武昌时,胡林翼的死讯又正好从武昌递到了北京,朝廷再次大加褒奖。

在得知胡林翼的死讯后,曾国藩几乎不能自持,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几句心中积之已久的话,对胡林翼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赤心以忧国家,小心以事友朋,苦心以护诸将,天下宁复有似斯人者哉!过了半个月,他又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对胡林翼的性格特征及其对湘军的重大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大凡良将相聚则意见分歧,或道义自高而不免气矜之过,或本领自负而不免嚣识之偏,一言不合,辄成水火。近世将材,推湖北巡抚麾下为最多。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都兴阿、多隆阿、李续宜、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胡林翼均以国士相待,倾身结纳,人人皆有布衣昆弟之欢。或分私财以惠其家室,寄珍药以慰其父母。前敌诸军,求饷救援,竭力经营,夜以继日,书问馈遗,不绝于道。四年以来,每遇捷报之折,胡林翼皆不具奏,转推官文与臣两处。偶一出奏,则盛称诸将之功,而自己的功劳却一点也不提及。平时总是兢兢以推让僚友、扶持忠良为务。外省盛传湘军内部之团结,亲如骨肉,而于胡林翼在其中的苦心调护,或不尽知。此臣所以自愧昔时之不如,而又忧此后之难继者也。此外,令曾国藩特别感激的,还有胡林翼在供给湘军粮饷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湖北曾三次被太平军占领,当1855年、1856年之时,财政极为困难。胡林翼通过整顿吏治、减漕裁费、剔除中饱等办法,大力增加湖北的财政收入。结果能以瘠贫之区,养湘军六万人,每月耗费达四十万两白银。因而,曾国藩极赞胡林翼有经济之才,并担心由于他的去世会给湘军日后的粮饷供应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来有所谓“相友可知人”之说,观与曾国藩交往甚密的胡林翼等同僚之辈,多是一些有勇有谋且又谦谨有怀的开明之士。天下英才,联手做事,难怪湘军集团的事业总是否极泰来,不断有成。

有些人个性孤僻、高傲,不愿意随顺自己觉得不满的事情,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委曲求全之人,觉得这是没有原则、没有骨气的表现,甚至会认为社会风气之所以如此败坏,就是拜这些人所赐。其实,在我们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太清高是不利于人际关系发展的,人际关系处不好,就算心中拥有再大的宏图伟业、个人拥有再强的能力,也无济于事。古人常讲“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和,还能做好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管别人如何待我,也没什么伟大抱负。只要做好我自己就行了。”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除非你能超尘脱俗、入道成仙,否则只要还生活在这个尘世中,你就避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除非你真的能把孤独当做一种享受,否则在别人的排斥之下,你永远只会受到冷落,永远找不到快乐。那么既然连快乐都无法把握,你又谈什么做好你自己呢?

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点,掌握人情世故,不是要你去刻意奉迎、溜须拍马。现如今,你已不再是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了。从你进入社会的那天起,你就注定要与人相处,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可能置身世外,完完全全地做你自己。

一个人若是太清高,目下无尘,就像那离开水面的水车一样,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甚至还会四处树敌。这样别说是改变世界,就是改变某个人都不容易,有什么样的伟大抱负也都只能作纸上谈兵,因为没有人来支持你实施计划,而仅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反,一个人若是太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那就像完全浸在水中的水车一样,表面上是随顺众生,但实际上却很容易被那些不良的东西给污染,甚至被席卷进浊流,而完全抹杀了自己的意愿。

因此说,一个人若想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不但要保留自己的原则和个性,还要懂得随机应变、灵活变通,在水流的冲击下忍耐、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汲水上岸,成就一番事业。

敢于为你出面,无条件支持你的人,他们支持你,并不是因为在你身上有利可图,而是因为你就是你。他们欣赏你这个人,相信你这个人,愿意帮助你这个人。当你蒙受不白之冤时,他们肯为你出面,据理力争,澄清事实;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时,他们肯出面为你调解,维护你的良好形象;当你陷入低谷时,他们愿意无条件地拉你一把;这样的人,你千万不要错过,因为他们必然是最能够帮助你的人!

店里有人才好吃饭,朝中有人才好做官

倘若朝堂上没有一两个能够帮助你的人,即便你一腔热血、满腹经纶,恐怕也无多少用武之地。一心精忠报国的岳飞文武双全,但在朝堂上没人为他说话,所以他只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想必曾国藩对此看得很是透彻,他非常注意结交一些有能力的人物,而他们也确实为曾的仕途发展提供了莫大帮助。

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结交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当自己未发迹之时如何结交,关系就很重大了。

在这个人力资源突显作用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倘若没有几个能够帮衬自己的朋友,做起事来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一位知名商人曾经这样说过:“与大人物结交,我才得以有今日的成功,与大人物结交,在他的影响下,你才会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大大增强自身的素质。”

所以,有心的人,都会在生活中时刻留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以求借助对方的力量帮助自己赢得成功。曾国藩在这方面做得也是很到位的。

曾国藩靠着平时的苦读及深厚的学业功底,不仅金榜题名,而且在仕途上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升迁。而他的升迁与善交朋友有直接关系。

曾国藩被点中庶吉士以后,在1840年庶吉士散馆,他的考试成绩列二等第十九名,名次较靠后。因此,他被授职为检讨,留在翰林院供职。当时仅是七品官。

7年后,他升至从二品的内阁学士,从此他步步高升、一帆风顺。

清代末年,仕途冗滥,升迁很难。而出身“寒门”的曾国藩却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的意外。他在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时,给祖父写信说:“六月初二日孙儿荷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在当时清政府内,湖南人中由科举取仕而获得阁学者只有季九师、张小浦和曾国藩三人,而在37岁即升二品的,仅曾国藩一人。

曾国藩升迁如此之快,究其原因不外有二。

第一,是他自己养之有素。他在翰林期间,向来苦读积学,用功不懈,历次考试成绩皆很突出,也就是说确实有真才实学。

第二,是他在京期间,把握住了有利的时机,广泛交际。清代的京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文化中心。京都人物渊薮,13年的京宦生活,使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朋友相互切磋,不仅在学业上有所长进,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日后曾国藩事业上的帮手。

曾国藩在京师的发迹,就得力于师友穆彰阿相助。

穆彰阿,字鹤舫,姓郭佳氏,是满洲镶蓝旗人,1805年进士。道光时期甚为重用,1828年加任为太子少保,继而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后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历任兵部、户部尚书。1834年,任协办大学士,后升太子太保。1836年,穆彰阿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负责管理工部。1838年,穆彰阿晋拜为文华殿大学士。后来有人评论他说:“在位20年,亦爱才,亦不大贪,唯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这个说法比较适合他的实际。

道光即位以后,忧虑大权旁落,选择官员十分谨慎,时时防之。而唯独与曹振镛、穆彰阿“有水乳之合”。

曹振镛性情模棱两可,善于逢迎谄谀,又最为忌贤妒能。他的做官妙诀是“多磕头,少说话”。曹振镛死后,穆彰阿继之。他最善于窥测道光皇帝的意向,进而施加自己的影响,党同伐异。鸦片战争前,道光皇帝决心查禁鸦片,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穆彰阿不赞成林则徐的禁烟爱国行为,当鸦片战争爆发,他窥知道光皇帝已改变了禁烟的主意,于是怂恿道光皇帝与英国人妥协和议。遂使道光皇帝罢免了林则徐。道光皇帝厌战,而穆彰阿则顺其意,竭力主和。终道光一朝,穆彰阿受宠不衰。穆彰阿自嘉庆以来,典乡试3次、典会试5次。大凡复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没有一年不参予衡文之役的。他的门生、旧吏遍布朝廷内外,知名之士多被他援引,一时人们号称“穆党”。

曾国藩戊戌年会考得中,总裁即为穆彰阿,于是二人便有了师生之谊,曾国藩抓此机遇遂经常与之往来。由于他勤奋好学,颇有几分才干,对穆彰阿经常以求学的身份向其请教,实际是以此接近穆彰阿。因此,他也甚得穆彰阿的器重和赏识,处处得到穆彰阿的关照。1843年曾国藩参加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之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要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将诗赋誊清,亲自送往穆府。这一次拜访似乎成为曾国藩迅速升迁的契机。在此之前,曾国藩的品位一直滞留未动。从此之后,则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5年之内由从七品跃为二品。前后的变化十分明显。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曾国藩官运的转机做过生动的描述:一天,曾国藩忽然接到次日召见的谕旨,遂连夜到穆彰阿家暂歇。第二天被带到皇宫某处,环顾四周,发现并非平日等候召见的地方,无奈白白地等了半天,只好又回到穆府,准备次日再去。晚上,穆彰阿问曾国藩说:“汝见壁间(白天被带去的地方)所悬字幅否?”曾国藩答不上来,穆怅然曰:“机缘可惜。”踌躇久之,召来自己的仆从对他说:“你立即取银四百两交给某内监,嘱他将某处壁间字幅秉烛代录,此金为酬也。”当天夜里,仆从将太监抄录的壁间字幅交给穆彰阿。穆彰阿令曾国藩熟记于心。次日入觐,则皇帝所问皆壁间所悬历朝圣训。因为奏对称旨,曾国藩大受赏识,道光帝还谕穆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从此,曾国藩便“骎骎向用矣”。

纵观曾国藩在京仕途迅速升迁之过程,一是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积累,二是靠机遇。当然没有穆彰阿的知遇之恩及援引之功,无论他多勤奋上进,聪明能干,要在10年之内,连跃十级,那也只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努力与素养,又怎么能得到穆彰阿的赏识;即使有穆彰阿的赏识,没有曾国藩自己的主动策应,又怎么能使穆彰阿一再举荐。正如所云:“机会只属于那些学有素养、有所准备的人。”因此曾国藩在看重善与人交际的同时,更特别注重平时的自强不息。他说: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功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之功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其目的就是求得养之有素,抓住机会,实现理想。曾国藩的“结网术”,可谓高明!

生活中,很多人自命清高,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有些人狭隘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此种种,是很难有所建树的。是的,成功并不是全仗人脉,它与人的努力、能力、潜力都不可分割,但倘若能够得到有能力的朋友从旁相助,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这又何乐而不为?

大体上说,结交一些有能力的人,能够为我们带来以下好处。

一、接近有能力的人,能够使我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所谓有能力的人,即在事业上或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成功者。接近他们,我们可以领悟对方先进的思想、经验以及为人处世的技巧,同时亦可刺激我们赶超对方的欲望,使自己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接近有能力的人,能够拓宽我们的人际关系网。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能力的人身边必然会有一些能力不俗的朋友,通过他们的牵线,我们便可以认识更多的贵人,从而使我们的人脉更加宽广。

三、有能力的人可以做我们的后盾。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机会、物质上的帮助,借助他们的力量,我们可以缩短成功的时间,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现实中,我们步入社会,尤其是进入职场以后,文凭的效用将逐渐变得模糊。大家的起步点大致相同,能力又不相上下,除非你特别出众,否则很难处于领先的位置。若想尽快拔得头筹,我们必须借助外界力量,为自己寻找能够有所帮助的人,这或许是你成功的最快路线。

巧用外力引东风起,借人之势成己之事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乘势而起,说的就是借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想要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取得成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成功人士都非常注重寻找外力支持、发挥外力作用。曾国藩亦是如此,他善于借人之威,成己之事。

在现实生活中,“借人之势”一计普遍运用,其意是借助朋友之力战胜对方,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如借“名人效应”及借助各式各样的机会来使自己有所作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处事做人过程中,看准机会,抓住时机,借助于现有条件或现成的机会以达到目的的做法,就是“巧借东风”的妙用。

“巧借东风”与“借梯登高”有相同之处,都是借助于外部条件获得成功,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借梯登高”强调的是借助他人之力而达到目的,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机会;而“巧借东风”强调的是借助于外物,如自然条件、金钱等物质条件,利用现成的机会以达到目的。

巧借势力,能够节省自己的体力、智力、财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曾国藩常采用的方法:借可借之人,借可借之力。

清朝皇帝对汉人始终怀有戒心,胡林翼作为湘军主要领导者出任湖北巡抚后,清廷就命满人官文为湖广总督对其实行监视。官文、胡林翼两个家世、经历、才略、人品大有不同;又在非常时期,分为督抚,同在一城,同办一事,且所办之事,多非平时之例行公事,或无章可循,或有章不能循。这样,双方势必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决裂。这在平时,大多是官僚们个人之间的恩怨,但在当时,却意味着湘军集团是否接受监督,清廷控制使用湘军的方针能否贯彻的问题。如果两人不和,湖北将全部落入官文手中,湖南也将受到官文的控制。这样不仅两湖难以成为湘军集团地盘和战略后方,湘军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而且湘军现有力量也会受到损害,进而危及两湖的安全。

在此十分关键的情况下,曾国藩致信胡林翼,让他给官文“面子”,如不是事关紧要,一定顺从,借其威重之名,方能行己之志。在上压下劝的情况下,胡林翼终于懂得官文的地位不能动摇,唯一的办法是与官文搞好关系,于是就改变作风,针对官文特点,大施权术,力求既尊重官文钦差大臣和总督的双重权势,又不束缚自己的手脚,其做法有以下三点。

首先,竭力与官文建立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方面清人记载甚多。胡嘱其母认官文宠妾为义女,使两家内眷亲密往来;自己也不时拜谒官母;与官文平时私函,略去官场礼仪,直呼之为“老兄”、“中堂老兄”。有的记载还说胡与官结拜为兄弟。其次,在公事上,则“专从里子切实讲求,而不占人面子”。即抓实权,坚持按己意埋头处理军政事务,而每遇可得美名、邀封赏,如“收城克敌”等事,则推首功于官文。在奏折信札中极力称誉官文“宽仁博大”,“仁厚公忠”,“能开诚心,布公道者,唯中堂一人”。再次,对官文贪污不仅视而不问,还每月以盐厘3000金,划作督署公费。此钱实则进入官之私囊。

从1857年春至1861年胡林翼病死,其间二人虽有矛盾,但胡林翼对官文使用外圆内方的方针还是坚持了下来。官文对此自然心中有数,做了积极的响应。据说胡林翼母亲来武昌,官文亲自带领文武官员去河岸迎接。其实,在胡转变以前,官对胡和左宗棠某些冒犯行动,则以含忍态度处之。如官文派人至湖南劝捐,结果被拒绝,且咨文很不客气。官文置之不较,自称“彼时若斗笔墨,或竟奏请圣训,徒失和衷共济之雅”,甚至表示不为此而怪罪骆秉璋、左宗棠,“不惟不咎秉笔者,即主政者亦并不怪”,俨然是一副“廓然大公,所见者大”的样子。对胡林翼更是慎之又慎,反复权衡。正如官文对幕僚所说“我辈之才皆不及彼”,“我无彼不能御敌”。这说明他深知胡林翼地位一动摇,就无人指挥湘军克敌制胜,他的种种地位和荣誉也就会落空,甚至身家性命也成问题。因之,他一直拒绝奏参胡林翼。现在胡林翼对他顿改旧态,他又有功可居,有誉可邀,有银可使,就一心依靠胡。正如薛福成所记,官文乐得“画诺仰成而已,未尝有异议”。这样胡林翼就大体上如曾国藩所说“乃独得少行其志”,“事无大小,推贤让能,多由抚署主政”。这种情况就像左宗棠在湖南那样,为当时“遐迩共知”的秘密。

但是,官文并不是胡林翼的傀儡,正如曾国藩所说,官文“城府甚深,当胡文忠在时,面子上极推让,然占其地步处必力争,彼此不过敷衍而已,非诚交也”。

太过死板,一是一、二是二的人,在生活中往往吃不开。很多时候,固守着一套模式处世,就会使人身陷桎梏。人生中事情都是多选题,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应该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其实很多人的人生路越走越窄,恰恰就是因为不懂变通。

生活中有很多人和事,会让我们料想不到、猝不及防,由此打乱我们的原有计划。这时,你就需要灵活处理、随机应变,才能力求圆满。反之,若是全凭自己的喜好、按老套路出牌,那么你的牌路就会被对手摸透、被封死。

其实,很多看似十分难缠的事情,只要你肯开动脑筋,像曾国藩一样为自己寻找一个借力的存在,事情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而运用这一策略的诀窍就在于以下两点。

一、机不可失,即首先要抓住机会。机会是难得的,故此才有切勿坐失良机的劝世良言。像赤壁之战中的曹军,就是由于没抓住机会,便再没有胜利的希望了。要想不失去机会,就应当在机会失去之前,仔细观察分析,随时做好准备。

二、巧借东风,即知晓机会,随时巧妙地加以把握。一直想当元帅的拿破仑,发现借助约瑟芬的力量可以争得远征埃及的机会,他便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一时机,此举为他日后建功立业乃至为法兰西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懂得借力,乌鸦同样可以猎到羊。当有势可借之时,我们要善于借势用力,这可以使我们便捷地到达成功彼岸。这就是曲径通幽的妙处。

天下间最重要的“借”是什么?非借钱、非借物,乃借力也!成功者并不具有先天性的优渥条件,而是他们善于借用外力。须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外界的力量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想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就要多多让其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