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八 刚与柔不可缺一,阴与阳二者相济(1 / 1)

为人处世,刚与柔一样都少不得。刚是人的自信、是人的气概、是人的一种威仪;柔是人的魅力、是人的风度,是处世的一种手段。人有刚,则泰山压顶色不变,做起事来刚毅坚韧、气势恢宏;人有柔,则可做龙蛇之屈伸,达曲径通幽之妙。刚柔二者需相辅相成,皆不可过。刚太过,易生暴虐;柔太过,便显卑贱。

为人一世傲骨莫失,刚健身心挺立人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刚”字是获取成功的一种保证。曾国藩的特长就是:刚健身心,挺立人生。他的刚性,与他获取成功性格的愿望密切相关。

人一旦有了傲气,往往就会自命不凡、眼高于天,似乎天下唯他独大,这已然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然而,傲气虽不可有,但傲骨绝不能无。所谓傲骨,就是一种志气,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坚韧不拔、不卑不亢的性格。人生之旅漫长悠远,途中难免会遭遇挫折与坎坷,难免要承受讽刺与白眼。对此,有些人自怨自艾,喟叹命运不公,就此沉沦、一蹶不振;有些人等闲视之,寻找原因迎难而上,最终跃马而归。究其根由,主要是因为前者丧失了自信,傲骨涣散,甘为命运所摆布;而后者自信满满,傲骨依然,将命运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中国人向来推崇韬光养晦,就是要把傲气摒除于外,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傲骨,要有一种刚性,这是做人的原则。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汉代的樊哙就是充满了刚直之气的大丈夫。他指出:汉初功臣,唯樊哙气质较粗,不能与诸贤并论。因而,淮阴侯韩信羞与为伍。然吾观其人,有不可及者二。刘邦初入咸阳,见秦朝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辄谏曰:此乃奢丽之物,是秦之所以亡天下的所在。愿大王急还灞上,勿留宫中,这是第一件事。高祖病卧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樊哙独排闼直入谏之。以昔何其勇,今何其惫。且引赵高之事以为鉴,二也。此二事者,乃不愧大人格君心者之所为。盖人秉阳刚之气最厚者,其达到事理必有不可掩之伟论。其见于仪度必有不中犯之英风。哙之鸿门,披帷拔剑割彘,与夫灞上还军之请,病中排闼之谏,皆阳刚之气之所为也。未有无阳刚之气而能大有立于世者。有志之君子养之无害可耳。

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禀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所以才有所成就。他进而认为,刚直二字,“功业文章,皆须此二字贯注其中,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不宽裕,但江氏谨守曾家家训,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庭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阿公、阿婆十分殷勤。即使是阿公晚年卧床三年,屎尿都拉在身上,她与丈夫日夜轮流守护在床边,也毫无怨言。所以曾国藩赞言:曾太夫人“来到曾门,事舅姑四十余年,造次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饬”。江氏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尺布寸缕,皆一手拮据”。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或以“谐语以解劬苦”。她常对丈夫说:“吾家子女虽多,但某业读,某业耕,某业工贾。吾劳于内,诸子劳于外,岂忧贫哉?”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由写字而想到用功不能有恒心的原因,都是因为日甚一日的软弱的意志力消磨损害了它。今天因为听到吴竹如的话,才清楚这事绝对不是意志疲惫软弱的人所能胜任的,一定要刚强、勇猛,拿出浴血奋战的功夫来,千万不能软弱下来,这两点是不能改变的道理。要牢记着《朱子语类》里的“鸡伏卵”和“猛火煮”这两条,时时刻刻也不能忘记。可见,成大事者,必须刚健身心!

缺乏刚性的人习惯妄自菲薄,总是感觉己不如人,这种情绪一直纠结于心,结果丧失了原有的人生乐趣,烦恼、忧愁、失落、焦虑纷沓而至;缺乏刚性的人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都提不起兴趣,他们万念俱灰,失去了斗志,失去了进取的勇气;缺乏刚性的人一旦遭遇挫折,更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一味抱怨命运的不公;缺乏刚性的人格外敏感,心胸狭隘,往往别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戳伤他们的神经,以为别人在轻视自己、在侮辱自己。遗憾的是,他们从未仔细想想——这样的人,凭什么要求别人高看你?

缺乏刚性的人不会承认自己软弱,但当困难、挫折、讽刺、白眼接踵而至之时,他们也真的无法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无法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其实很多人都是如此。

不过我们要记住!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绝不能丧失自信、丧失自尊,丢失了该有的刚性。因为唯有刚毅之人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唯有刚毅之人人生阵地才不会陷落;唯有刚毅之人才能披荆斩棘、冲破重重障碍,最终摘得胜利的甘果。

诚然,每个人都有失意之时。那么,当我们感到痛苦、感到困惑、感到失望时,我们何不唤起潜在的力量,不低头、不抛弃、不放弃、不卑不亢地挑战痛苦根源,将痛苦转化为一种动力,让失意变成快意,用行动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呢?

如果你一味抱怨命运,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那一个,那么你永远是个软弱的人。给人生添加一点刚性,不要总是盯着困难看,不要总是妄自菲薄,因为越是如此,你的性格就会越加软弱。你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信心证明给别人看:我是一个优秀的人!

困难面前别做懦夫,挺起脊梁逆境可破

“困难似弹簧,你弱它就强!”懦弱的人害怕有压力,也害怕竞争。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会坚持,而选择回避或屈服。懦弱者对于自尊并不忽视,但他们常常更愿意用屈辱来换回安宁。曾国藩在自己及家人陷入僵局之时,正是凭借着一套“硬字诀”闯了过来。

逆境,于强者而言,无非是人生的历练;于弱者而言,则是致命的打击。倘若说顺境能够泯灭人才,造就幸运儿,那么逆境则能显现人才,造就大人物。

世事无常,人生随时都会遇到困厄和挫折。遇到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变故时,该怎么看待呢?不要将自己禁锢在眼前的困苦中,眼光放远一点,当看得见成功的未来远景时,便能走出困境,达到我们梦想的目标。

人生需要选择,生命需要蜕变,每每苦难来袭,面临选择和放弃,都要有足够的勇气,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生,才能铸就另一个辉煌!

刚毅之人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他们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与挫折。他们的眼光,只定位在成功的一方;信心正确地引导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奋勇直前。

1866年,家居一年多的曾国荃被朝廷起用,担任湖北巡抚,帮办剿捻军务。曾国荃是镇压太平军的悍将,夺得攻克天京的首功,受封为伯爵。但因清廷有意打压曾氏兄弟,给他找了很多毛病,迫使曾国藩不得不劝弟弟急流勇退,辞官回乡。一待就是一年多。此时捻军大盛,曾国藩奉命统领四省军务,负责剿办,清廷这才命曾国荃出来为官。

曾国荃一上任就显示出一副不取得成就绝不罢休的气势。他奏派江西福山镇总兵熊登武,提督李定元、伍维寿、陈寿武、陈致祥及总兵彭光友、王佩琼和副将李臣荣等共募6000多人,练成后赴鄂剿捻。同时,大力裁撤战斗力差的湖北冗军,加强防务。为歼灭捻军,他分兵数路,予以防堵;由鲍超率所部由枣阳趋淅川、内乡;由郭松林率所部从桐柏趋唐县;由刘维桢率部趋新野为声援。开始时尚顺利,连克信阳、孝感、应城、云梦、皂河、杨泽等地。但由于捻军势大,且善于游击设伏,郭松林不久遇伏受伤,其弟为捻军击毙。彭毓燏部也在安陆被捻军击败。曾国荃的剿捻行动终以失败告终。

致使他无功的主要原因是湖广总督官文的多方牵制。此人不学无术,却官运亨通,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已任湖广总督多年,是清廷安置在江南监视湘淮系汉人武装的重要耳目。胡林翼为了避免他掣肘,在任湖北巡抚时,与他曲尽周旋之解事,为取其信任,竟曾率群僚为其小妾祝寿,因此双方能和衷共济。此时形势已然不同,曾老九自恃功高,不够圆通,与官文关系一直不洽。曾国荃全力攻捻,官文却玩忽职守,不尽力配合,致使久战无功,损失惨重。曾国荃一气之下,把一口怨气全发在官文身上。

这年九月,他上奏朝廷,据实弹劾官文种种劣迹,说他“贪庸骄蹇,欺罔徇私,宠任家丁,贻误军政”,并总结出七条罪状,要求朝廷重处。并说如果有虚诞不实之处,“自甘重坐”。由于他的指责条条确实,清廷不得不将官文革职,但不久又委任为直隶总督。曾国荃不但没有因官文去职得到好处,反而成了清廷眼中钉。一些人乘机起来指摘曾国荃的种种缺点,一时舆论沸腾。不久,曾国荃的衙门失火,军事上也一败涂地,几员大将战死,其中还包括他的表弟。见风使舵之辈群起攻击,使曾国荃百口莫辩,一筹莫展。

此时曾国藩自己也身陷僵局,剿捻未见成效,却接连数次大败,人怨沸腾,进退两难。为了勉励兄弟,也是给自己打气,曾国藩第一次将“强”字改为“硬”字,总结出一套“硬字诀”,作为应对危局的法宝。

这个“硬”字既包含着坚持不懈的拼劲,也包含着忍辱负重的意味。就像冬天里的草木,虽不能任意抽发,却咬紧牙关,抵抗严寒,等待春天到来。这是对“强”字的发挥和升华,是更高的境界。

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他给曾国荃写信,用自己岳州、靖港之败,胡林翼奓山之败的经历加以开导,劝其再振,信中说:

此时须将劾官相之案、圣眷之隆替、言路之弹劾一概不管。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

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

曾国荃四面楚歌,进退维谷,大病一场。心灰意懒之余,便想干脆辞职不干。曾国藩咸丰七年(1857年)也这么做过,深受其害,所以又写信劝说:

运气一坏,万弩齐发,沅弟急欲引退。余意此时名望大损,断无遽退之理,必须忍辱负重,咬牙做去。待军务稍转,人言稍息,再谋奉身而退。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脾气,越是艰难之时,越不能退却。就像逆水行舟,如果意志一松,萌生退意,便被激流所裹挟,无法控制局面。当风平浪静之际,可进可退,则不会发生危险。过了几日,曾国藩再次致函,重申“硬字诀”的道理,说:“弟今所吃之堑,与余甲寅岳州、靖港败后相等,虽难处各有不同,被人指摘称快则一也,弟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

在曾国藩的一再激励劝导下,曾国荃也领会了“硬字诀”的真意。于是他振作起来,支撑危局。后来清廷借口他剿捻不力,交部议处,准其开缺回籍养病。从此,曾国荃又开始了长达7年的乡居生活。此间,他切守“硬”字功夫,不仅没有丧失意志,反而利用自己的地位、声望,为家乡办了不少事。后来,他重新被起用,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

懦弱的人害怕有压力,也害怕竞争。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会坚持,而选择回避或屈服。懦弱者对于自尊并不忽视,但他们常常更愿意用屈辱来换回安宁。

譬如李煜,虽然在诗词上极有造诣,然而作为一个国君、一个丈夫,他是一个懦夫,是一个失败者。

对于胆怯而又犹疑不决的人来说,获得辉煌的成就是不太可能的,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鳄鱼吓住,是不能得到名贵的珍珠的。事实上,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所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其实,他早已经不再活着了。

做人,就要做得有声有色,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无论你内心感觉如何,都要摆出一副赢家的姿态。就算你落后了,保持自信的神色,仿佛成竹在胸,会让你心理上占尽优势,而终有所成。

世上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懦夫并不注定永远懦弱,只要鼓起勇气,大胆向困难和逆境宣战,并付诸行动,依然可以成为勇士。一如鲁迅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柔中有刚百攻不破,刚中无柔无以为坚

做人应懂得刚柔相济,才能有所作为。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那里吸取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把所学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思考的人,他从中抽取出了人生的信条与经验: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不管你承认与否,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不能与强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有谁愿意成为一个自卑性格的人呢?大概没有。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说自己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认为自卑不是好东西,他们渴望着把“自卑”像一棵腐烂的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或者把自卑重重地摔在地上,从此挺胸抬头,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

有自卑性格的人是这样:瞧自己都不顺眼,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这就是自卑。当然这“不顺眼”、“矮一头”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系的:“我皮肤黑”,是和别人比而显得“黑”;“我个矮”,矮是相对于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许多大眼睛的人,才衬托出了“小”。这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让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怜自己又恨自己,于是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时间精力,企图去改变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却常常收效甚微。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摆到放大镜下面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只有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自信。但“打破”需要有点决心、有点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

让自卑性格从你的生活中走开,你就会自信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并以此成为做大事的契机!

曾国藩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他指出,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而成为圣贤的,他们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因而才能够独立不惧,坚定不移。纵观历史上诸多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他们身上不乏刚毅挺拔之气,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刚”。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着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于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才能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人若无刚则无以自立,若不能自立则无以自强。刚,是人类生命运动中的源泉,否则,生命则变得无动力、无价值、无意义。

曾国藩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的训导,因此,曾国藩认为“倔强”二字不可少,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贯穿其中,否则会一事无成。他早年在京城做官时,敢于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就具备了傲然挺立、不畏强暴的精神,他也因此而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他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他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

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庄子在《山木》篇中讲到了东海有一种名叫“意怠”的鸟,这种鸟非常柔弱,总是挤在鸟群中苟生,飞行时它既不敢飞行在鸟队的前边,也不敢飞到鸟队的后边;吃食的时候也不争先,只捡其他鸟吃剩的残食。所以,它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以内的排斥,终日优哉游哉,远离祸患。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魅力、一种处世的方法。

古往今来,有多少功臣名将由于过于“刚”而遭遇不幸。关龙逢、比干由于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而惨遭夏桀和商纣的杀戮;海瑞由于秉性耿直乏柔而一生坎坷不受重用。在曾国藩看来,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柔的实质。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可以冲击任何坚硬强大的东西,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它。以柔制刚,以柔克刚,运用于人格的自立自强上,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做人,要懂得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争,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退,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用。片面地依靠“刚”而忽略“柔”,或片面地依靠“柔”而忽略“刚”都将导致失败。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天下兴亡的大义面前不争何待?在人生难行的地段、在名利场中、在富贵之乡、在人际的是非面前,退让一下有何不好?所以说为人处世,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自立自强。

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刚性太强以柔掩之

“无刚则不立,过刚则易折”,刚柔之间委实有一个很难把握的度。曾国藩“刚柔”功夫可谓修炼到了极致,在自己鼎盛之时,看到刚性太强,便以柔掩之,并强调刚强与刚愎的不同,值得人深思。

《菜根谭》中说:“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其意为:与不同的人相处,要持有不同的态度,与善良君子交往应宽厚,与邪恶小人相处须严厉,对待平民大众应宽严相济。其根本就在于强调保持中正、灵活变通的处世之道。

其实,这种观点也一直是我国古代文人所奉行的一种处世准则,它对于任何时代的人而言,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个人倘若仅凭一腔热情及赤子之心,却置现实环境于不顾、不知变通地去待人处世,非但抱负无法实现,往往还会为自己招来祸端。

正所谓“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以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太过刚强毕竟容易招致祸端,岂不闻“出头的椽子先烂”吗?所以,越是胸怀大志,就越应该韬光养晦,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曾国藩募练湘军,终成大功,这事情给予湖南人很大的刺激,结果“从军”成为湖南人的一种风俗。

曾国藩坚忍卓绝的意志,挺毅不屈的气度,使他成为一个“说不尽的曾国藩”。但是,在他那“挺毅”的形象背后,确实有个令人惊叹的“柔”字。

曾国藩曾认真研究过《易经》,在其著《冰鉴》一书内就有《刚柔篇》,下分“总论刚柔”、“论外刚柔”、“论内刚柔”三节,专门探讨盈虚消长的道理。他说:“日中则昃(太阳偏西),月盈则亏,天有孤虚(指日辰不全),地阈(缺)东南,未有常全不缺者。”

“剥”卦,是“复”卦的征兆,君子认为是可喜的;“咸”卦,是“恒”卦的开始,君子认为是危险的。事物就是这样彼消此长,祸福相依,所谓苦尽甘来,绝处逢生,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所以,在大吉大利后,就是大凶大难时。

人人都喜欢吉利,本能地回避凶难。那么,有没有办法保持吉利,回避凶难呢?曾国藩的办法是柔顺、收敛、抱残守缺。他认为在大吉大利时,通过柔顺可以走向吉利。一般人只知道“刚毅”过了头才需要柔顺,而不知道取得了成绩还需要柔顺。

柔顺是什么?曾国藩说:“柔顺,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有一点残缺和遗憾就让它有一点残缺和遗憾,不要求全、求圆、求满,这就是抱残守缺。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一味追求大获全胜,功德圆满;可是一旦大获全胜或者功德圆满,那凶险和灾祸也就随之降临了。所以清代朱柏卢劝诫子嗣:“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曾国藩深谙《易经》刚柔阴阳之道,晚年变得更柔顺,这是他由刚而柔的转变。

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二十九日奔丧至家,到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初七日再度出山由湘乡动身赴浙江,是曾国藩居家的一段时间。在这一年半当中,是曾国藩一生思想、为人处世的重大调整和转折的时刻。这段时光中,他反复而痛苦地回忆、检查自己的前半生。自入仕途,以孔孟之道为宗旨积极入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冷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五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入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自己?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又日夜苦读,重阅《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希望能从这些书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然而,这些书他已读得烂熟了,重新翻读,只能找到自己过去的思维印迹,并未发现新东西。

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曾国藩试图绕开儒家经典,到道家那里寻求“真经”。为此,他认真阅读了以前看过,但并不相信的《道德经》、《南华经》等老庄的著述。这些书名为出世之学,但曾国藩重读,却为他的立身处世指点了迷津。你看:同样为人处世,孔孟主张直率、诚实,而申韩(申不害、韩非)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下反而是王,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用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到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过去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而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

自此之后,曾国藩行动做事,由前时的方正,变为后来的圆通。他自己承认,“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曾国藩这里把家居的两年自称为“大悔大悟”之年,他自认为前后行事“迥不相同”了。

曾国藩大彻大悟后的巨大改变,使他的朋友都有所感受,胡林翼就说他“无复刚方之气”。出山之前,他对清廷上下的官场习气很是反感,“与官场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而再次出山之后“改弦易辙,稍觉相安”。其中原因人多不知,只在他的至亲密友中私下告知他自己学问思想方面的变迁,行为处世方面的变化,曾国藩个人对自己的“大彻大悟”既是痛苦的,又是满得意的。苦在被迫放弃了自己前半生的信仰与行为;得意在毕竟发现了作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至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初七日,一度抑郁不得志的曾国藩再次出山,品味了“大柔非柔,以屈求伸”这一处世哲学的妙处。出山后,曾国藩首先去见了骆秉璋和左宗棠,以期取得湘湖实力派人物的理解与支持。

的确是这样,曾国藩来长沙几天,主要是遍拜各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他也亲自造访。堂堂湘军大帅,如此不计前嫌、谦恭有礼的举动,使长沙上下的官场人都感到再次出山的曾国藩的确像换了个人,既然曾大帅如此谦恭,他们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湘军,消灭“长毛”。经过曾国藩的一番拜访、联络,赢得了湖南省大小官员的好评,他们表示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

经与骆秉璋、左宗棠商量,决定湘军张运兰部4000余人、萧启江部4000余人、吴国佐部1500人由曾国藩亲率入浙,首先抓紧备饷、备械。

曾国藩在长沙逗留十几天,随后又乘船到武昌。在武昌亦如长沙,衙衙拜访、官官恭问,胡林翼自不必说,武昌城里的官员也无不表示对曾国藩的支持,同湖南一样,为湘军供饷供械。随后,曾国藩沿江东下,到黄州府下游50里处的巴河,这里驻扎着彭玉麟的数营水师,湘军大将彭玉麟、杨载福、李续宾、鲍超、李元度、杨国栋、彭寿颐、曾国华等人都集中在这里,等着与曾国藩商量军机。

在彭玉麟的座船上,曾国藩与这些阔别一年多的部下见了面,他们商量了下一步的行动。曾国藩提出:湘军的最终目标是攻下江宁,所以军事重心不能离开长江两岸的数省,力量要由西向东使。石达开的南窜,我们不能让他牵着走。目前浙江紧张,只能派部分兵力,配合地方绿营监视,不能轻易言战。所以,下一步的作战方案是:曾国荃的吉字营继续围攻吉安;李续宾、彭玉麟、曾国华、鲍超等营进入安徽战场,落足点是安庆;其余部队由曾国藩本人率领,奉旨驰援浙江。

计议已定,诸军按计而行。曾国藩亲率萧启江、张运兰、吴国佐各部援浙;李续宾拨出所部朱品隆、唐义训的一千余人任曾国藩的亲兵护卫营。曾国藩命部队到江西河口集结,自己则去了南昌,拜会江西巡抚耆龄。耆龄深知曾国藩再次出山的来头,也不像陈启迈、文俊那样为难曾国藩,也主动答应为湘军供应粮草、军饷,这就使湘军基本通过了军饷难关。

咸丰八年八月(1858年9月),曾国藩命部队由河口出发到江西广信府铅山集结。此时石达开已由浙江南走福建,曾国藩率部在赣闽两省之间的弋阳、双港、金溪等地驻守,九月间,在江西建昌暂驻,准备由云际关入福建。此时,刘长佑军已驻新城,准备出关入福建,曾国藩即命张运兰、萧启江由广昌、杉关入闽,而他的大营一直驻在建昌,再未移动。

总之,曾国藩再次出山,一路顺风,完全改变了家居前的困守局面。

做人处世,无刚不立,但过刚则易折,试问该如何克服这一矛盾呢?很显然,中庸之道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就是说,为人要品性刚正,但又要讲究谋略,柔中有刚,刚柔并济,如此方能有所作为。

“中庸”强调的就是做事守其“中”,既不左冲右突,又戒参差不齐。其实这种人生哲理,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即可体察出来。譬如,盐不可吃得太多,亦不可吃得太少,要恰到好处。同理,炒菜不可太生,亦不可太熟。生熟恰到好处,菜才好吃。此恰到好处,即是“中”。又如商人卖东西,要价太贵,则人不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必须要价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此恰到好处,即是“中”。中庸学既讲恰到好处,又讲因时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须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做人做事都离不开刚柔之道,也就是先贤们所说的“外圆内方”——内心刚直,咬定目标;外表柔和,不事张扬。

社会如此复杂,做出成绩难,要做个既有成绩又少遭忌妒的人更难。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但凡那些有大成就之人,无不深谙做人之道,心中清楚何时进、何时退,何时伏藏、何时露峥嵘。也就是说,欲成大事者必须懂得刚柔相济、方圆互补。

诚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大人物,但懂一些刚柔之道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做人,既不要太刚直,也不要太懦弱。柔性太强,便以刚补之;刚性太强,便以柔掩之。

然而,很多人都把握不好这个度。于是我们见到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敛声屏息、逆来顺受,甚至不惜摇尾乞怜。这种“柔”与我们所强调的“柔”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所代表的是虚伪、是懦弱、是丑恶。又有一些人“宁折不弯”,凡事都要扛着来,受不得半点委屈、忍不得一点脾气,这种“刚”所代表的则是冲动、是莽撞。显而易见,以上两种性格都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刚柔相济应该是——心中拥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并为此百折不挠,当原则受到侵犯时,能够智慧地予以反击;当个人利益与原则、与目标相冲突时,能够舍小我保大我,可以暂时忍辱负重,用小牺牲换来大成功。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刚性太强之人居多,所以提醒大家,当你热血上涌之时,不妨想想曾国藩的箴言——刚性若太强,便以柔掩之。

所谓刚直,便是敢作敢为、敢于求取、恪守信念、维护真理的胆量与气魄。人一旦有此性格,即便暴雨狂风,亦可屹立不倒,终将有所成就。那么,为何又要怀柔呢?因为人性毕竟是复杂的,你所想、所需之物,别人未必不感兴趣,当有竞争之时就免不了明里暗里地争斗。柔便是一种麻痹、一种自我保护,是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