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兼容并包:唐朝的各民族关系如何达到动态平衡?(1 / 1)

大唐帝国,是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分化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个多民族多元化的国家。它与同样是帝国的汉朝有很大的不同。汉朝,尤其是西汉的民族关系,并没有唐朝这样多元化。经过魏晋南北朝到隋朝这几百年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到了唐朝,对于在中原地区定居的各民族的人来说,尽管民族的称号还在,但都已经多多少少地失去了他们自身的文化特性,逐渐汉化。

在公元1840年以前,中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中原地区时不时会被其他的民族在武力上所征服,但是在文化上,作为征服者的一方,却多多少少都要走上汉化的道路。所以当时唐朝的文化,称得上是这几百年民族大融合积淀之后的产物。

那么,当时有哪些主要的民族呢?东北地区,有突厥、薛延陀、回鹘、奚、契丹、室韦(室韦的一部是后来蒙古的祖先)、靺鞨(靺鞨的一部是后来满洲,也就是清朝皇室的祖先);西北地区,有西突厥、突骑施,还有一些城邦国家;青藏高原上,有吐谷浑、吐蕃、党项;南方地区,还有南诏等,民族是相当多的。但毫无疑问,在唐朝,尤其是唐朝前半阶段的历史中,与突厥的关系是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中原地区的北方,也就是草原地带,总是有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原先是匈奴,后来是柔然,再后来又有了突厥。突厥这个民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们是由平凉杂胡发展而来的,还有人根据毗伽可汗碑“九姓敕勒者,吾之同族也”的记载,认为突厥起自敕勒。

突厥人最初的活动范围在准噶尔盆地以北、叶尼塞河上游,后来逐渐迁徙到了博格达山一带。突厥人掌握着非常高超的金属冶炼锻造技术,因此柔然在称霸北方草原游牧地区的时期,曾把他们奴役的突厥人称为“锻奴”,也就是专门为他们打造兵器、铠甲的奴隶。北朝时期,突厥崛起,大败柔然。土门可汗(后来叫伊利可汗)建立了突厥汗国,取代柔然,成为北方草原游牧地区的一代雄主。

到了隋朝开皇年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东突厥曾一度在隋朝的离间计和军事打击的双重举措之下臣服于隋朝,但到了隋末,趁着中原战乱,东突厥又“死灰复燃”了。始毕可汗还曾经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关,差点把他杀死。当时的各路农民起义军,也都不得不向突厥称臣。其中就包括李渊,他在太原举兵的时候,也曾派刘文静去贿赂突厥。

李渊并不是想当“汉奸”,去仰仗突厥的力量,只是在各路力量都在巴结突厥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这样做——不求突厥帮忙,但求它不在后方捣乱。但是突厥得寸进尺,不仅在隋末的战乱中支持了很多反对李渊的力量,还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屡次捣乱,多次直接派兵入侵唐朝内地,一度威胁到了长安的安全。甚至在玄武门事变后,在李世民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突厥就兵临渭水,迫使李世民签订了“便桥之盟”。史料中把李世民描绘得相当淡定从容,好像只身匹马便退却了突厥几十万大军。但实际上,这就是一次城下之盟,对李世民来说也是巨大的耻辱,在他心里,一直对这次事件耿耿于怀。

草原游牧民族的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兴盛时看起来非常兴盛,衰落时又衰落得非常突然。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缘故,就是他们在经济基础这方面严重不如中原民族。他们的经济结构非常单一,虽然是以游牧经济为主,商业为辅,但是他们的商业也必须以游牧经济为基础。但游牧经济特别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打击,所以他们的经济总体来看非常脆弱。旱灾、蝗灾、雪灾……一旦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游牧民族的经济立刻就会崩溃。

在贞观二年和贞观三年的时候,突厥人遭遇了一场严重的雪灾。当时大雪有几尺深,因为吃不到底下的草,大量的牛羊饿死。牛羊死了,突厥人也就没得吃了。他们刚开始还能吃死去的牛羊的肉,后来肉都吃完了,又只能把牛羊的骨头挖出来,磨成粉,用水冲服下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突厥祸起萧墙,原先依附于他们的薛延陀和回纥不服盘剥,发动了起义,颉利可汗镇压失败。此时,李世民抓住了洗刷耻辱的良机。他派出最信赖的两员大将李勣和李靖,兵分两路深入大漠,最终灭掉了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唐朝因此一跃成了整个东亚世界的领袖。这在唐朝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在唐高宗统治的末期,东突厥复国,史称“东突厥第二汗国”或“后突厥”。到了武则天时期,东突厥还多次入侵内地。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回纥才终于灭掉了突厥。从此以后,作为一个整体国家的突厥消失了,一部分突厥人归附了回纥,一部分迁到了灵武,还有一部分迁到了今天的西域。

北方草原地带具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点——不断有一代雄主在这里崛起,在它崛起之后,各个部落就都来归附它,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强大的、多元的民族。关于这一点,在史书当中也有体现,比如当时人们的籍贯。著名的西魏、北周八大柱国将军之一,隋唐两代的国丈独孤信,按理说应该是鲜卑人,但史书中又说他的祖先是匈奴人。那么他究竟是匈奴人还是鲜卑人?从血缘来说,他可能曾经是匈奴人的后代,但在匈奴瓦解之后,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就归附了当时新近崛起的鲜卑,所以说两者并不矛盾。

回纥就是在突厥之后崛起的一代雄主。回纥原本是铁勒的一支,也就是高车六大部落之一,本来是受突厥人奴役的。在贞观初期,他们借着天灾,掀起了对突厥人的反抗。突厥败亡之后,他们又受到了薛延陀的奴役。后来薛延陀与唐朝为敌,被唐朝击灭,回纥趁势崛起,很多的部落都来依附于它。

唐玄宗天宝年间,因为回纥曾经帮助唐朝击破了东突厥,所以与唐朝之间的关系很好。东突厥灭亡之后,回纥非常壮大,并且沿用了突厥的制度。安史之乱后,回纥应唐政府的邀请,派兵前来支援唐朝,帮忙收复两京。坦白说,在这个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都有。一方面,回纥的骑兵足够强大,安史叛军非常害怕回纥骑兵,战场上只要有回纥骑兵在,基本上无往而不利;另一方面,回纥人居功而自傲,向唐朝索取了很多的钱财物资不说,还对唐朝百姓有烧杀抢掠的行为,这在史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另外,唐朝皇帝还曾至少让三个亲生女儿先后与回纥和亲。和亲一般都是以宗室女出嫁,但这几回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足见唐朝皇帝多么重视与回纥之间的关系。到了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回纥还上书中国皇帝,要求改名,希望不要再称他们“回纥”,而要称“回鹘(鹘是鹰类的鸟)”,意思就是回旋轻捷如鹘,这是个美称。

从公元8世纪50年代到9世纪30年代的这七八十年,是回鹘政权最为强盛的时代,后来它便逐渐走向了衰落。到了唐朝开成年间,回鹘被它所属的部落击败,唐朝也趁此时对回鹘发动了进攻。因为在唐朝后期,回鹘总是用绢马贸易(用马交换内地的绢)来盘剥唐朝,唐朝已经不堪其扰。最后回鹘分崩离析,其中的一部分人迁到了西北地区。

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民族,就是东北地区的契丹。契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这里的重要,不只是指它后来建立了辽朝。在有些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语言中,其实就是用契丹的名号来称呼中国的,比如俄语就把中国叫作китай(契丹)。由此可见契丹当时在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之大。

契丹民族原本脱胎于鲜卑族,后来主要生活在从今天的辽宁到河北,再到内蒙古南部这一带。他们与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难解难分地居住在一起,那个民族就是奚。也因此,在唐朝的史料中,经常把契丹和奚并称为“两蕃”。

唐太宗时期,契丹曾经派大酋长来唐聘问,所以唐朝在契丹地区设置了十个羁縻州。武则天时期,“两蕃”谋反,武则天派军队镇压契丹,大败亏输,在战场上牺牲了几十万将士。后来她还是和突厥联手,南北夹击,这才把契丹的叛乱镇压了下去。到了唐玄宗时期,契丹与唐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后来,趁着唐末战乱,契丹崛起。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了契丹的新首领。同时,他也是辽朝的实际创立者。

此外还有靺鞨。靺鞨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他们的生产方式有游牧,也有农耕和狩猎,总体是比较多元的。他们有七个大的部落,其中最有名的是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黑水靺鞨位于今天的黑龙江流域,一共有十六个部落。唐高祖时期,黑水靺鞨就曾经派酋长到长安拜见唐高祖。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在那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还给他们的酋长赐姓“李”。

粟末靺鞨居住在牡丹江地区,比邻高丽。粟末靺鞨有个大人物——大祚荣,大祚荣在武则天圣历年间,自称为“震国王”。唐玄宗先天年间,唐朝政府正式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从此以后,粟末靺鞨就开始自称为“渤海国”。

渤海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他们的官制模仿唐朝,与唐朝之间的关系比较友好,但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友好。他们曾经入侵过唐朝内地,甚至泛海攻击过登州(今山东烟台、蓬莱)。之所以攻打登州,是因为大祚荣的两个儿子大武艺、大门艺不和。从政治取向上来说,大门艺比较亲唐,大武艺比较反唐。在哥哥大武艺继承了大祚荣的王位之后,曾野心勃勃地发兵,攻打跟唐朝关系友好的黑水靺鞨,而大门艺劝告自己的兄长不要这样做。

这种情况下,两兄弟结下了梁子,大门艺不得不逃往唐朝。大武艺听说自己的弟弟到了唐朝,就派使者去找唐朝的皇帝,表示大门艺是渤海国的罪犯,需要唐朝交还或者直接杀死他。唐朝当然不可能听他的话,大武艺一怒之下,派兵泛海袭击了登州,把登州的地方长官都杀了。唐朝听到消息之后十分愤怒,从幽州起兵,攻打渤海国,同时让新罗从南边夹击。这种情况之下,大武艺不得不向唐朝请罪。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大武艺认为这一切都是他弟弟在背后一力撺掇的,于是在这件事表面上平息之后,他竟然派出刺客,前往大门艺居住的洛阳,想要刺杀他。刺客在天津桥南摸清了大门艺的起居习惯,便去刺杀大门艺。大门艺武功高强,警惕性也很高,因此幸免于难。得知唐朝政府把刺客全都抓住并处死之后,大武艺只得赶快又派使者到长安来附表请罪。总的来说,渤海国虽然与唐朝之间存在冲突,但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还是比较密切的。后来,渤海国被耶律阿保机所灭。

再来说说西域。西域自汉代甚至自先秦以来就有个特点:小国多得不得了,而且城邦国家居多。至于这个特点形成的原因,看一看新疆的地形就能明白。新疆的地形错综复杂,有像伊犁河谷那样水草丰美的地方,也有寸草不生的沙漠;有戈壁,也有绿洲。所以西域虽然广大,却很难诞生出一个大的政治实体。因为地形支离破碎,生产方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城邦国家居多。而当时的很多城邦国家,比如伊吾、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或归附于唐朝,或被唐朝所灭。

唐朝最早在西域地区设置有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到了武则天时期,由于西域的范围太大(比现在新疆的范围还要大,往西最远可至咸海),武则天担心只设一个安西都护府无法有效统治,于是决定以两大都护府来管理整个西域地区。她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南已有安西都护府,所以又在天山以北的吉木萨尔地区设置了北庭都护府。

当时在西域地区与唐朝争夺控制权的主要是西突厥。西突厥很强盛,它有十个基本部落,十个部落又被称为“十箭”。这个别名的起源,据说是这十个部落统领被称为“十设”,每设赐一箭,因此叫作“十箭”。又以碎叶河为界,碎叶河以东(左厢)为五咄陆部落,以西(右厢)为五弩失毕部落,首领叫“俟斤”,号称“十姓部落”。这种部落联盟的形式导致了一个问题——西突厥虽然强盛,但是内乱不断。比如唐太宗时期,因为争位,西突厥同时出现了两位可汗,陷入了内乱。贞观十五年(641年),乙毗咄陆可汗统一了西突厥,又与唐朝发生了争斗。

到了唐高宗永徽年间,阿史那贺鲁统摄十姓部落,又与唐朝为敌。唐朝先是派出大将程咬金去征讨,结果打了个窝囊仗,虽然没有大败,但是也没达到效果,于是后来又派出了苏定方。一代“战神”苏定方,一生战功赫赫,在我心目中,他应该算得上是“唐朝第一将”。苏定方“三破敌国、三擒国主”,其中就包括攻破西突厥,擒获阿史那贺鲁。

武则天时期,东突厥汗国复兴,兼并了西突厥十姓部落,导致西突厥亲唐的那一部分人迁到了唐朝内地。而西突厥的故地,比如碎叶水东西厢、伊犁河谷这一带,就被突骑施所占据。突骑施原本是西突厥的附属部落,分为黄姓突骑施和黑姓突骑施,他们都曾经与唐朝有过亲近的时期,也有过与唐朝为敌的时期。

还有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吐谷浑出自鲜卑,原本是鲜卑慕容部的一部分。在南北朝的时候他们分裂了,其中的一部分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迁居到了青藏高原北部,并在此定居,以首领的名字为国名,这就是吐谷浑。隋末唐初的时候,吐谷浑已经比较壮大。到了唐太宗贞观时期,吐谷浑的伏允可汗,甚至还入侵过唐朝的国境。贞观九年(635年),李世民派出老将李靖率领军队在青藏高原上作战,击败了吐谷浑的伏允可汗,引发了吐谷浑内乱。最后伏允可汗被杀,他的儿子被唐朝立为傀儡王,称之为“西平郡王”。从此,吐谷浑才彻底归降唐朝。

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吐蕃崛起后,吐谷浑变成了唐朝与吐蕃之间一个重要的“夹板”。当时吐蕃想要侵占整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北部的吐谷浑,当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后来吐蕃灭亡了吐谷浑,占据了吐谷浑的故地,吐谷浑的国王带着自己的百姓归降了唐朝。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唐朝的史书中,“吐谷浑王”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但事实上,他的国家却早已经亡于吐蕃之手。

吐蕃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从族源上来说,它可能与先秦时期的羌人有很大的关联。大概在隋朝初年,松赞干布的祖先就在今天的西藏山南市崛起,战胜了以赤邦松为首的部落联盟。赤邦松部落联盟居住在拉萨河流域,所以后来吐蕃的崛起,是以拉萨河流域为中心的。后来,松赞干布正式迁都到了逻些(今拉萨),又兼并了大羊同部落,统一了整个西藏。

因为和吐谷浑之间起了冲突,再加上向唐朝请求和亲遭到拒绝,吐蕃开始与唐朝为敌,发兵去攻打松州(今川藏交界一带)。唐朝派边防军抵御并击退了吐蕃的侵扰,但也同意了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这才有了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此时吐蕃与唐朝的关系还算正常,但到了唐高宗时期,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争夺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南道)的控制权。

唐朝军队到了青藏高原上,作战往往不利。唐高宗时期就发生过两次大败:一次是薛仁贵指挥的大非川战役,十万人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与对方“约和而还”,事实上就是成为俘虏被放了回来;另一次是李敬玄指挥的青海湖之战,十八万大军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也是一场大败仗。之所以武力达到巅峰的唐朝在青藏高原上作战往往失利,我认为对高原反应认知不足、应对手段不当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另一篇论文《疾病与唐蕃战争》中有专门的探讨。

唐朝在青藏高原上与吐蕃的战斗以失利居多,所以吐蕃堪称是唐朝的一个劲敌。尤其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吐蕃趁着唐朝的北庭、安西和河西的军队进入内地勤王之机,一口气侵占了河西走廊,后来又陆续侵占了安西四镇。从此唐朝丧失了对河西走廊和整个西域的控制权,直到灭亡也没能重新夺回。

另外还有南诏。南诏是一个崛起于今天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原本有六个部落,历史上称之为“六诏”。其中蒙舍诏的居地最靠南,也最强大,因此被叫作“南诏”。唐玄宗开元年间,南诏统一了六诏,唐朝册封当时南诏的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天宝九载(750年),唐朝地方官向皮逻阁索取无度,引发了南诏的反叛。杨国忠亲自带领唐军前去镇压,结果是大败亏输,并且南诏为了找后台,竟然还联合吐蕃与唐朝为敌。在这场战役当中,唐朝老百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杜甫的名篇《兵车行》中“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诗句,描绘的就是这场战役中被征召入伍的那些年轻人。

后来,因为吐蕃对南诏的盘剥越发严重,在唐德宗时期,南诏又跟吐蕃闹翻了再与唐朝和好,来共同抗击吐蕃。可以说,唐、吐蕃、南诏上演了一番新的《三国演义》。到了公元902年,南诏的大臣杀害自己国家的幼主,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号“大长和”。就此,南诏宣告灭亡,立国一百一十六年。

唐朝的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民族互相角力,互相利用,同时也在互相融合。不管怎么看待这段历史,都无法绕过这样的现象。所以,想要全面了解唐朝,必须得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