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们对齐鲁三晋、楚、秦三大神话系统的初步探索。总而言之,齐鲁三晋神话尊祖而重五帝,以泰山神话为归结点,在那里,崇天敬祖与求仙学道得到统一,又因五德终始说的浸透,以五德重建古史,为后代政治与神话提供了一种变换模式。楚神话不敬祖,述三帝四神,叙天地秩序,其《九歌》十神的影响远大于齐地八神,楚神话的巨大影响与其兼容性有直接联系。秦因其重功利,其神话缺少儒、道的文化色彩,树立白帝后又杂祀数帝及群神,后又易以黑帝为主神,这种随意性丧失了神话生产的自然性,故不得久长,然秦神话露骨地为王权服务的作风却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
春秋战国时的三大神话以秦神话的胜利告终,秦统一后借用了齐鲁神话的套式,如五德终始说是秦专制主义的文化武器。秦灭亡后,楚神话一度是汉文化的主潮,如太一与黄老道。后来,汉文化以儒为主调,齐鲁三晋神话占了上风,而秦、楚神话作为辅翼,奠定了汉神话的基本格局。
[1] 《史记·鲁周公世家》,第1275页。
[2] 《史记·秦本纪》,第128页。
[3] 《史记·楚世家》,第1392页。
[4]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四章第六节。
[5] 此处基本接受徐旭生先生的“三集团说”,但对集团主体的理解与徐说不同。
[6] 《国语·鲁语》,第158页。
[7] 《国语·鲁语》,第166—170页。
[8] 《竹书纪年·崔序》,“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1840页。
[10] 《史记·封禅书》:“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集解》引苏林曰:“当天中央齐。”
[11] 《史记·封禅书》,第1165页。
[12]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61页。
[13] 邢昺:《论语注疏》,第2465页。
[14] 《史记·封禅书》,第1165页。
[15] 《史记·封禅书》,第1169页。
[16]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主编:《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7] 《史记·封禅书》,第1190页。
[18] 参见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袁珂的《神话论文集》。
[19] 参见袁珂:《神话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9页。
[20]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44—355页。关于炎黄之战为齐国田氏代齐舆论的说法,钟宗宪导师王孝廉先生《中国神话世界》(红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有更详细的阐述。
[21] 钟宗宪:《炎帝神农信仰》,学苑出版社,1994年。
[22] 《史记·封禅书》,第1182页。
[23] 参见《史记·封禅书》,第1177页。
[24] 《史记·封禅书》,第1165页。
[25] 《史记·封禅书》,第1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