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与帝喾后来被奉为两大尊神,但其起初也是一对婚姻联盟。他们与炎黄联盟一样都是伏羲女娲联盟的传人,但是,颛顼帝喾是从炎黄部里分裂出来的,若以神的代际算,他们是第三代(图二十二)。他们早早地从西部撤出,主要在东方生息繁衍。因此,他们跟炎黄的关系并不亲近,而主要保存对远祖伏羲女娲的尊崇。
尧舜则是第四代联盟(图二十三),他们是颛顼帝喾的直接演化。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伏羲女娲的影子。尧舜的婚姻联盟,有力地支持了颛顼帝喾是婚姻联盟的学说。
据《大戴礼记·帝系》,颛顼高阳氏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而帝喾高辛氏则是黄帝子玄嚣的儿子蟜极所生,《史记》据此认为帝喾较颛顼低一辈,为颛顼族子。撇开这种代际层次不谈,我们发现这种传承线索有许多有价值的地方。如前所述,黄帝为少典氏,是伏羲族后人;炎帝为有蟜氏,是女娲族后人。我们按母系传承加以排列,则发现:帝喾属黄帝系的氏族,而颛顼属炎帝系的氏族。昌意是黄帝族的传人,他的儿子肯定不属黄帝族,而属其母族炎帝族,所以颛顼是炎帝系的氏族。帝喾的父亲叫蟜极,即有蟜氏,这是炎帝族的后代,他的儿子不是有蟜氏的儿子,而是母族少典氏的儿子,是黄帝族的后代。颛顼与帝喾的联盟是炎黄联盟的直接传承。
颛顼与帝喾也传承若干代,非一代首领称号,而是诸多氏族首领的共号,后乃尊为神。起初,他们都是生自西部,但主体东迁了。到这一联盟大兴之际,他们活动的核心地区已移至河南、山东一带。高阳与高辛是两位首领的氏族兴起的地名,后为这一新氏族的名称,就地名均有一“高”字来看,两地当相距甚近,可能同处西部高原地区。除了帝喾部的部分留在西部跟有邰氏结盟外,颛顼帝喾联盟的轰轰烈烈的事业都是在东部干下的。
图二十二 明代颛顼帝喾画像
图二十三 明代尧舜画像
传说颛顼都帝丘,帝丘在濮阳[19]。这与颛顼的出生地若水相距数千里,不知传多少代才转来此地。帝喾都亳,据传此地在河南偃师[20],但帝喾的老家也在西部,他们进入河南也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这样两支氏族均从西部迁来东部,他们之间要是没有婚姻关系是不能这样如影相随的,加上他们分别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本身就是一个两合婚姻联盟的成员,更兼颛顼与帝喾又轮流执政,则这两族必为婚姻联盟无疑。他们的前辈炎黄是婚姻关系,他们的后人尧舜是婚姻关系,他们居于中间自然也是婚姻关系。
颛顼与尧为一帝之分化,近人杨宽于《中国上古史导论》中有详辨,其所列证据有八,如古书有言颛顼令禹征三苗,又有书称尧征三苗;古书中有称颛顼后为黎姓者,另有古书称尧后黎姓;尧子为丹朱,颛顼子为祝融,而丹朱与祝融为一人;古书中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之说,而又有古书称尧流共工于幽州,等等,均为颛顼与尧为一帝之化的力证[21]。颛顼与尧同族无疑。
舜为喾后,论者更多。帝俊、帝喾、帝舜三神呈现复杂的同形同质关系,王国维、郭沫若、杨宽等多有阐论。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一文中主帝俊即帝喾说[2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在抱定帝俊即帝喾后,又坚持认为帝俊为帝舜,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23]杨宽则总结诸说,对帝俊即帝喾,帝俊为帝舜作了全面论述[24]。帝俊、帝喾、帝舜三者有叠合,已成学术界共识。
但是,这三帝的某些同质性并不能说明他们三人就是一人,他们是同一族中身份相同但称号不同的首领,体现出不同的代际关系,古人常将他们分别对待。《国语·鲁语》:
有虞氏褅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至少在春秋时人们就已经把帝喾与帝舜区别开了。《山海经·海内北经》: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各四方,在昆仑东北。
这里所谓的帝台是诸帝的祭台,除了确凿无误地告诉我们帝舜、帝喾是不同的个体外,这里的“各二台”的排列也甚有趣味。如果说这四帝各二台,那就是总数八台;如果说是四帝分为二组,各二台,就是帝尧与帝喾为一组,帝丹朱与帝舜为一组。其中就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了。帝颛顼和帝喾不是氏族对等转为尧舜联盟的,可能是帝颛顼的称号较早就以尧替之了,或者帝颛顼和帝尧两个称号可在不同氏族里并行,而帝舜的称号还没发明出来,或者帝舜和帝喾两个称号尚在并行。这时两合氏族婚姻就可能出现帝尧帝喾联盟,帝尧台和帝喾台就是两合氏族在祭祀他们的共祖。帝丹朱台和帝舜台则是后一代的祖先,是前一联盟的继续。帝丹朱传说为尧之子,是尧族的女儿氏族,而舜是喾的后人,为帝喾部的女儿氏族,帝丹朱与帝舜是又一代联盟的祖先。在昆仑东北排列着两合氏族的历代先祖的祭台。
《史记》称尧为帝喾子对不对呢?应该说是对的,但我们在这里又将其列为颛顼之后,岂非矛盾?这里存在着一个世系的计算问题。尧时尚是以母系计算世系的。《史记索隐》引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所以,尽管尧父为帝喾,但尧却不在帝喾部而属于其母的颛顼族。
就与帝喾发生婚姻的各系看,帝喾的婚姻对子是娲族,是从炎帝那里传下来的。《帝王世纪》:“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卨。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嫩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其中与有邰氏的联盟是姬姜联盟的继续,而简狄、常仪皆娥皇之变[25],也就是娲族,这三族皆娲族。庆都为尧母族,前面我们论述过尧为颛顼后,庆都和颛顼当是一族,即同属娲族。所以,帝喾是黄帝族的,远祖为伏羲鸟族;颛顼为炎帝族,远祖为女娲蛙族。
尧与舜的联盟虽然被禅让说所掩盖,但其间的婚姻关系的信息却保存较多。首先是尧曾将二女嫁给舜。《史记·五帝本纪》说“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族与尧族互婚之证于此可见,而舜妻既为尧女,则尧九男与舜处也是一种入赘,他们必定跟舜族的女子发生婚姻关系。舜弟象也跟尧二女有性关系,他在谋杀舜并以为成功后“止舜宫居”,实际上是兄弟“并**”了,这是一种两合婚姻的表现。
中国氏族社会的两合婚制在尧舜这一系里已开始走向崩溃,因为父权制的时代已经到来,这种两合婚姻便难以维持下去了。
中国氏族社会还有两支东西交汇且又不违两合制度的联盟,这就是鲧禹联盟和重黎联盟,它们在中国历史上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