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百炼成钢 环首大刀比剑更具杀伤力(1 / 1)

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也就是司马懿大战公孙渊的那一年,一批来自东瀛的使者拜访了洛阳并向朝廷献上贡品,而曹魏呢,自然也回赠了一些东西,其中便有两口长约五尺的刀。

至今,日本如正仓院等知名场所,仍留存着来自古代中国的汉刀、唐刀,这其中,便有汉代的环首刀。在日本的古都奈良,曾发现一柄中国的铁制环首刀,制作年代在东汉汉灵帝中平年间,即黄巾起义的那个时期,刀身之上,镌有“百炼清刚,上应星宿,下辟不祥”等错金铭文,是一把用反复加热、多层叠打、表面渗碳的工艺制作的优质含钢铁刀。

那么,什么是环首刀?为什么中国的刀要添加“环首”这么一个另类的设计呢?事实上,所谓刀首,就是刀柄末端,刀与剑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单刃,使劲砍容易脱手,所以古人就在此设计了一个环,可以用绳子将刀环与使刀者的手腕捆绑,避免脱手之虞。

战国时期的齐国货币刀币,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环首刀造型。有人说齐国为什么拿武器造型来做币,好像齐国人也不好战啊?其实早期的环首刀,并不是一种武器,更大的可能是一种工具。当时写字用的是竹简,而竹简的制作就需要用刀刮削,字写错了要改也需要用刀。此外,剪裁布料做一件衣裳,用的也是这种刀,区别可能仅仅在于书刀的弧度外张,帛刀则为内弯。

战国时期拿刀来当橡皮擦,那么拿什么当短柄格斗武器呢?就只有剑了。所以你看,当时著名的游侠都是些剑客,譬如荆轲就曾与著名的剑客盖聂讨论剑术,却不会讨论刀。(荆轲说:为什么我要讨论这个?我又不会做衣裳?)

但是不是当时没有用于技击的刀呢?那也不是,商朝便已经出现了青铜刀,主要用于近身防卫,但是长度非常短,仅有三十厘米。老实说,看上去依旧像是刮错别字用的。

那么,有没有那种刀身较宽、刀尖翘起的青铜大刀呢?也是有的。只不过在商周时期,这种另类的武器,始终没有获得军队的认可,更多的还是用剑。

应该说,刀跻身主流,完全是因为钢铁冶锻技术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在山东出土过一把东汉的环首刀,上有“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一行字,这里的“卅”就是三十,“湅”就是炼,就是说造这把刀,需将钢材折叠锻打达三十次,而且刀的刃部,还有淬火的痕迹,即将刀刃加热到某一高温,再用水、油或空气使其急速冷却,并让工件表面硬化。

文人常用一句话,叫作“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意思是经过百炼的钢,可以变成绕在手指之上的柔软之物。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是真的。春秋末期,中国就已经发明生铁冶铸技术,随后便逐渐形成了一项技术——炒钢。这个可厉害了,能将生铁加热成半**或**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老实说,我真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何以如此聪明。难道是大一统尚未到来,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还未能控制一切的缘故?

炒钢技术的出现,意味着进一步优化成为可能。在生铁冶铸技术的基础上,以炒钢为原料,反复加热、折叠、锻打,而一块钢不断重复烧烧打打、打打烧烧,达到上百次之多时,便出现了含碳量更高、组织更细密、成分更均匀的优质钢,古人称之为“百炼钢”。

汉代还有一种技术叫作局部淬火,用这一技术铸造出来的刀,不同部位的硬度是不同的。一把环首刀,往往中段的硬度最高,前段次之,后段则最低,这便符合长刀的最佳硬度规律,即砍人往往是用刀的中段最为有效,没有人会拿刀的后段去干这个事。

再往后,又出现了嵌钢技术,即刀身上有一道平行于刃部的锻接线,其刃部由高碳优质炒钢锻接在熟铁刀脊上。这样一来,刀除了坚硬的刃部,还有了坚韧的刀背,更不容易折断。

刀铸出来之后,要怎样检验它的质量呢?有人说拿副盔甲来砍不就行了吗?显然这个回答有点不经大脑,刀是用来砍人不是砍甲的。当时的刀匠,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试刀法,那就是将若干根稻草捆成一束,然后用头发丝将这束稻草挂在木杖上,以刀斩之,稻草断而头发丝不断,就是好刀。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情景,而记载中当时的最高纪录,是一刀砍断了十五根一束的稻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试一试你的成绩是多少。

刀铸成这样,在战场上又意味着什么呢?原来汉军骑兵和匈奴人厮杀之际用剑,剑是双面开刃的,是不是更有优势,意味着左右都能砍人呢?其实并非如此,马上作战,最重要的一个动作是劈砍,双面开刃意味着力量分散,反而降低了杀伤力。而且,剑身过于单薄,用力过猛甚至会折断。你可以想象一下战场上如果出现此等场景,作为一名士兵你会怎么选择?

由于上述原因,单面开刃、厚脊的环首刀,就此成为汉军骑兵的劈砍武器。加上强弩、长矛,在当时而言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而对于当时的战场长柄兵器,汉军可以采取一手持环首刀、一手钩镶的组合,对战之际以钩镶钩住敌人的戟,随即挥刀或剑取敌首,如下图汉代画像石所描绘的场景。

◎汉代画像石上的钩镶者

当然,不是说环首刀有多么完美,完美是不存在的。环首刀多为内弧刀,也就是刀尖向前弯,这又有什么道理呢?司马也收藏了几把环首刀,拿这种内弧刀劈砍,砍那些粗树枝甚至是树干,都颇为顺畅,因为可以把刀和身体旋转的动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劈砍出去的力量很大;缺点可能就在于如果没有一刀解决,回抽有点小问题。这是指骑兵在运动的状态下,巨大的冲力,恐怕会造成脱手。也就是说,这刀重心靠前,并不很好掌控,尤其长刀最好是双手握持——历史上的外弧弯刀,一般认为来自突厥人,然后西传阿拉伯,东传入中原。大家看这传承也就懂了,马上民族用这把刀,一是更方便拔刀;二是更方便砍人,拖割划拉过去造成的伤口更大;三是砍完了回收时做下一个动作也顺溜。

环首刀也有加长版。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个使加长版环首刀的好手。《宋书》记载他和东晋军阀桓玄的部将吴甫之在江乘遭遇,当时敌众我寡,刘裕提起环首长刀,大喝一声就冲了上去,结果敌军崩溃,吴甫之被杀。那么加长版环首刀到底有多长呢?考古发掘的数据告诉我们是五尺,一尺的距离在二十五到三十厘米之间,五尺就是一米二到一米五。

当然,长刀是战场利器,普通人用的更多还是短刀,即所谓佩刀。《释名》有云:“在佩旁之刀也。”这是一种直刃短环刀,大体上可以想象是环首刀的缩小版。《汉书》里讲苏武“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于是就拔出佩刀自刺。李陵与匈奴人大战,箭全部射完,这个时候拿什么自卫呢?那些军中的文职人员军吏,拔出了尺刀,也就是一尺(汉尺)约二十三厘米长度的短刀。

至于文武百官的佩刀,那就是豪华工艺成分居多了。《后汉书·舆服志》说,诸侯王用的佩刀“黄金错,环挟半鲛”,公卿百官则是“皆纯黑,不半鲛”。这里的“鲛”,指的就是鲛鱼皮制的革,鲛鱼就是鲨鱼。早期文武百官上朝,都是可以带刀的,这里的刀就是佩刀。《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描述过这样一段,董卓威胁袁绍,说:“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这里的刀,就是佩刀。而袁绍的回答是:“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书上之后的描写是袁绍“引佩刀横揖而出”,所以这一场对话,基本上就是持刀对骂,而这样的场景,就发生在大汉朝堂之上。

到了曹魏时期,司马师专权,中书令李丰密谋推翻他,结果被发觉,于是司马师大怒,“遣勇士以刀镮筑杀之”,这里的“刀镮”,就是环首刀的环。那个时代,环首刀已经升级:刀身减短,刀刃加厚;刀环扩大并下垂,护手加长,刀尖向背部收拢,更有利于破甲与骑战,所以杀个文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关于环首佩刀,最后说一个煽情的段子,来自《汉书》。李陵战败归降匈奴之后许多年,汉昭帝派一个叫任立政的人去草原之上见到了李陵,可是有匈奴人监视,话不能说得太白了,于是任立政便不断抚摩环首佩刀柄上的环。

什么意思?回家啊!“环”,不就是谐音“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