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方天画戟 孙猴嫌弃却是先秦两汉最爱(1 / 1)

有了矛,再将矛与之前大杀器戈的特点做一些组合,便出现了三国迷最为沉迷的戟。戟是什么呢?其实“戟”字源自“棘”,即刺有点多的那种植物。戟取“棘”音,就是说这种兵器,旁有枝格,能扎人,能刺人,能钩人。它既有矛的直刃,又有戈的横刃,从外形上看就像一个“十”字。单月戟,则像一个“卜”。

冷兵器的应用,总是发明和流行差一大截岁月。戟的最早出现,是在河北藁城的殷墓,到列国纷争的春秋战国,戟开始它的第一波流行潮,譬如春秋第一美男子子都,和颍考叔抢一辆车时,就拔出了一柄戟来。而晋国内乱,范鞅与栾乐火并,范家的兵就拿戟去钩对手,致使其“断肘而死”。齐国崔杼之乱,“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谁不老实就拿戟来扎他的脖子!所以那个时代的五种主流兵器,戈第一,戟排第三。而到了战国时期,戟已经成为战车车右的流行武器。毛遂游说楚王时,就有“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的台词,可见戟的重要性。

当然,戟的繁荣时期还是要到两汉,尤其是东汉魏晋之际。此时的戟的刺胡已经高过五十厘米,整体体形增大;同时放弃了以往那种将戟回拉钩斫的形式,基本上是向前叉刺。原因应该是战争模式的改变,即以往那种战车和骑兵作战并存的模式,已经变为完全以骑兵为主。而随着骑兵铠甲越来越厚,穿透力不足、锻造又很费事的戟,终于被新武器马矟所取代。

那么,三国第一武将吕布,是不是真的拿方天画戟做他的兵器呢?

从史料看,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写的《英雄记》,是最接近那个时代的记录。其中有一段吕布和郭汜的单挑,结果是“布以矛刺中汜”。而《后汉书》描述吕布刺董卓,是“应声持矛刺卓”,也不是用戟。再看陈寿对吕布的描述——“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人家明明擅长的是箭术、骑术和蛮力,哪里有戟什么事?

反而,董卓对吕布不满意,倒是“拔手戟掷布”。最终拿戟扎董卓的人,也不是吕布,而是李肃——“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倒是证明了前文:戟穿透力不足)。

长柄戟威力不足,短柄的手戟却在这个时候流行起来。《三国志》说,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厮杀之际,曹操募集破阵的敢死队,要求穿两件盔铠,进攻的武器,长的是矛,短的便是手戟。书上说,当时敌阵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却让部下给他算步数,到五步距离之际,典韦手提十几支手戟,飞速投射,无一不中,吕布军顿时溃退。

汉末东南的军阀严白虎,有个弟弟叫严舆,以勇力闻名。孙策就是用手戟,将他杀死在谈判的坐席之上。随后孙策与太史慈两虎相争,孙策一把抢走了太史慈系在脖子后面的手戟,太史慈则抢了他的头盔。

有意思的是,曹、刘、孙三个大佬,在史籍上都有用手戟的记录。曹操年轻的时候,曾潜入张让的府第,被发觉之后,就在庭院里舞起了手戟。长舌的人骗刘备说赵云已经跑路了,结果刘备发怒,抓起手戟砸过去。孙权去打老虎,老虎反扑过来,孙权也扔出一对手戟。

所以,手戟在当时就是一件随身宝,相当于后来的短刀佩剑。曹丕解释说:“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释名》说:“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汉代的画像石上,我们可以找到手戟图形,与“卜”字形铁戟的头部相似,在直刺的旁侧有一个横出的短枝,直刺的末端似有细绳缠绕,以供握执,用时单手操持,遥掷击敌。

古人厅堂里往往会放一个武器架,叫作“兵兰”,上面搁刀剑比较多,但也有放手戟的。以汉末三国论,后者还很常见,似乎比刀剑更受欢迎。

戟的荣光,如此持续到三国之后的两晋,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骑兵的机动性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由此带来传统步兵战术的调整。南北朝之后的隋唐两朝,陆续出现了陌刀、马槊等全新的攻击性武器,还有明光、山文、锁子等一系列防护性装备。汉民族的男儿们,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说东海龙王着鳊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却只是嫌弃:“也还轻,轻,轻!”儿时读这一段,觉得是孙悟空本事大,而不是戟的问题,但是后来自己也买了一杆戟来玩,便体味出几分问题来。钩、啄、桩、刺,戟的这四项技能,之所以能产生威力,其实完全赖于战车的高速行进,只有在这种情形之下,一钩一啄,才能将步兵或车兵轻松放倒,可若是步战和马战,戟的威力便远不如枪和矛那么实在了。就好似剑,一剑将对手划倒,远不如挥大刀一刀砍倒的效果。况且骑兵作战,总是向前冲锋,对兵刃的要求也是直刺为主,矛和枪都可以满足这一点,可是戟呢?

除此之外,骑兵或步兵骑兵混合的战争中,频繁的碰撞打击也在所难免,复合型的戟很容易被猛力折断。偏偏戟的制作成本又高于枪和矛。这也就是说,一个王朝,花同样的金银铸戟,远不如铸造其他兵器。

战争是最现实的。从汉朝中期开始,戟在战场上的使用频率就大幅下降。汉朝与匈奴经历大小战役百余场,所用者弓、弩、刀、矛,而戟就似闺房里的娇弱小姐,看看让人挺心动,可是对于一个粗汉而言,实在是无福消受。

对于戟来说,最致命的还是特殊兵器钩镶的出现。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戟而生的兵刃,《释名·释兵》对这件兵器的解释是:“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钩引。”简单来说,它的上下两头是钩,也就是圆柱形的长铁铤,稍向后弯,中间是一把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的前方还有突出的尖。

说白了,钩镶就是把盾牌的防卫功能和钩的钩推功能结合起来的兵器,汉军士兵一般会将这件兵刃配合环首刀使用。当敌人长戟刺过来之际,他们会用左手的钩镶将其钩住——戟头之上,不是有个横出的小枝吗?钩镶对付这个正合适。与此同时,右手的环首刀展开攻击,对手的戟被你钩住,便无法回援。

到了南北朝时期,盔甲越来越厚实,戟就基本退出实战,成为一种名为矟戟的用于彰显身份的仪仗用品。类似于剑的发展——成为文臣甚至书生的爱好,而戟也成了文武百官门前的一种象征,卫兵用它来显示威严,吓唬一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那真是极好的。

北周时期出现了门戟制度,即高级官员的门口,可以列戟。到隋朝,这项福利放宽到三品官员以上。《新唐书》还详细记录了皇宫和各级官员可享受的列戟数目,最高的一级是皇帝的宗庙、社、宫、殿,门前可列二十四支戟,太子的东宫就只能列十八支,然后是一品、二品、三品大臣,可列戟的数量逐个减少,最低的州官也能享受十支的待遇。大唐安史之乱期间,曾任河南节度采访使的张介然,官居三品之后,立刻获得了列戟的资格,可是他却不满足,上书给皇帝,说只在长安列戟,家乡父老谁会知道他老张今天的威风,希望能准许他在老家也列戟,让家乡人开开眼界。

大家可能看剧比较多,以为在大将出征或是重臣巡视之际,皇帝会给他们发个尚方宝剑,其实早期显示威严的倒是用斧钺更多一些。在唐朝,皇帝也会赐给重臣矟戟,那意思跟尚方宝剑也差不多,就是说给你若干权力,可以便宜行事。剑、斧、戟这三样兵器,确实都离战场越来越远了。

所以唐代的壁画,画的参战兵马,士兵多持长矛,只有亲兵仪卫持戟。《唐律疏议》里禁止私人拥有的兵器有弩、矛、槊,戟却不在其中;允许拥有的兵器则有刀和弓箭,戟也不在其中——可见实在是被人给忘却了。

最终就如杜牧吟诵的那样:“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戟终究远离了沙场,只能埋入泥沙,纵然并未完全锈蚀,但已然无人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