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事实,谣言止于智者(1 / 1)

对冲基金做空中国,主要依靠的是信息和舆论的力量。有鉴于此,我国如果能及时公开有关事实、迅速传播相关信息,就会非常有助于反做空。道理很简单,“谣言止于智者”——投资者如果能切实了解到事实真相,就会避免糊里糊涂地走上为做空推波助澜的道路。

市场心态脆弱时最容易出问题

有人说,股市中最重要的是信心。也就是说,股市发展是否健康、股市交易是否活跃,关键是看投资者有没有信心。而投资者的信心,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能否从股市投资中得到合理的回报,取决于对整个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

根据这一点判断,每当市场心态最脆弱时,就最容易被做空。这有点像人的身体状况:体质好的人不容易得病,容易得病的人体质往往不好;而一旦体质不好(亚健康)时,就更容易得病。

应该说,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既然做空股市往往容易在市场心态脆弱时发生,那么反击做空也应当从恢复投资者的信心着手。

从2011年美国股市全面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情况看,当时表面上看这种做空是由个别中国概念股的财务造假引发的,而实际上在这背后,就与我国国内股市低迷、市场心态脆弱不无关系。股市低迷虽然只是一种表象,但实际上反映了它正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体质虚弱,也就经不起任何大的感染和冲击。

专家指出,在全球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完整利益链中,有许多是专门针对我国企业弱点多、最适合充当它们套利模式下的做空目标的特点。

这里所说的我国企业的弱点,最主要的就是一些中国企业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损害了其他上市公司的利益。如果说,对冲基金一开始瞄准的目标公司确实存在财务造假问题,那么到后来就有点草木皆兵了。因为整个市场都有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再加上外国财经媒体那么一渲染,做空中国概念股就变得易如反掌。

怎么办?要想反击这种被做空,就应该针锋相对,同样通过媒体宣传来揭露事实真相、表明自身立场,用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和数据让投资者心服口服。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决让这些不诚信的上市公司倾家**产。只有这样,才能让另外一些诚信经营的公司存活下来并活得更好。

明白了这个简单道理,就很好理解一些中国概念股的立场和观点了。例如,遭遇做空的中国概念股“分众传媒”首席执行官江南春,在“分众传媒”遭到做空的当天晚上就很委屈地说:“为何没人告这些恶意图利的做空基金?”创新工场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则给予支持说:“快点回应,然后大家支持你告!”

江南春一脸无辜地说:“美国市场真是令人无法理解,越优质的公司跌越多,做空的人放谣言以图利,离谱到说‘分众’第四季度会改变预测,是我们业绩太好令做空的机构太难堪而要乱放谣言吗?请大家放心,‘分众’对第四季度已给的业绩预测充满信心,正如我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所说,中国未来广告需求依旧强劲。再放谣言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这种到处造谣联手做空基金恶意图利的人为什么没人告他们呢?这些人应该得到法律的惩处!” 1

在这里,江南春确实感到冤枉,但这种冤枉并不代表所有中国概念股都被冤枉了。在任何市场,投资者其实比的是一种心态。如果整个股市中都弥漫着一种不信任和没信心,也就怨不得做空行为势如破竹。无论是某家上市公司还是整个股市,只有及时澄清事实、用业绩说话,才不怕任何做空行为——因为再怎么地,这股票和股市还是要靠业绩支撑的呀;信心上去了、心态改善了,也就不怕有人做空了!

再例如,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有号称澳门博彩推广第一股的亚洲娱乐资讯有限公司(Asia Entertainment&Resources Ltd.,简称“AERL”),2011年的业绩就非常出色,从而成为中国概念股中的实力派。2011年“亚洲娱乐”的转码数为199.32亿美元,每月平均16.61亿美元,比2010年的104.23亿美元增长91%,远远高于澳门2011年博彩总收入42%的平均增长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娱乐”的这种高速增长是持续的,它2010年的增长率也同样高达101%。这样的骄人业绩,就使得做空机构对它根本无从下手 2。

除此以外,“展讯通信”的反击做空,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就在“浑水研究”等机构在美国股市上做空中国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它怎么也没想到会遭到一家“不怕死”的“展讯通信”的奋力反抗,从而损失惨重、迫使“浑水研究”改变战略。

2011年6月28日,“浑水研究”给“展讯通信”董事长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从此以后“展讯通信”的股票价格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当天股价最多时下跌34%,但很快就收复失地,收盘时跌幅被控制在3.4%。第二天,“展讯通信”召开电话分析会议澄清消息,并且得到多名分析师力挺,股价在随后的三天中累计涨幅超过34.7% 3。

决不要小看这一跌一涨,轻描淡写地说又回到了“起点”。其实,这对做空机构来说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因为对于它们来说,只有股票价格下跌才能赚钱,而现在“展讯通信”的股价迅速反弹,就不得不迫使它们进行补仓,这样反而要赔很多钱。这也使得“浑水研究”创办者卡森·布洛克首次尝到“失道寡助”的滋味。为此,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承认错误,表示自己“失算”了。

伴随着这一仗,卡森·布洛克突然感到,在美国股市上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成本提高了,这一点得到其他做空机构的认同。

要知道,这些做空机构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杀手锏,在于中国概念股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财务数据造假行为;而现在,这样的题材差不多已经被用完,如果要继续挖掘问题公司,空间并不大,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它们纷纷认为,相比之下,在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成本更低,于是纷纷把主战场搬离美国。

而实际上,自从2011年6月2日“浑水研究”对在加拿大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嘉汉林业”发表做空报告,指责“嘉汉林业”财务造假后,做空风潮就已经开始蔓延到香港了。其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嘉汉林业”的香港子公司“绿森集团”的股票价格一度暴跌80%。紧接着,“浑水研究”发起了针对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雨润食品”的做空报告,虽然“雨润食品”管理层多次出面澄清,可是仍然无济于事,股价快速下跌。

在此影响下,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穆迪公司也加入唱空行列,同样成为做空中国战场转移到香港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011年7月11日,穆迪公司发表一份与评级没什么关系的报告,把在香港上市的61家非金融中国概念股,采用插红旗方式,全面标明各公司的管理和财务透明度状况,其中有49家中国概念股拉响了“红旗”警报。因为其中有超过一半是民营企业,所以报告一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股价应声下跌。

一般认为,穆迪公司在这个时候发表一份与评级没什么关系的报告,并且内容毫无新意,动机是相当可疑的。说穿了就是,这是做空中国计划中的一步棋。

资料表明,香港股市从2011年6月末开始成交量急剧放大,平均每天的沽空交易额高达53亿港元,占市场总成交额的8%,仅次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交易记录 4。

公开的动作要快,要用事实说话

反击市场做空,要从树立信心、拨正投资者心态开始。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就公开事实真相、靠事实说话,这比任何拖延战术要好得多,就更不用说那些支支吾吾、信口雌黄了。

例如,在“浑水研究”发布的一系列做空报告中,就有不少遭到殊死抵抗。这些反做空公司因为公开的动作快,更重要的是坚决依据事实说话,所以反击效果特别好。

2011年12月14日晚上,“分众传媒”高调宣布,该公司审计委员会已经接到第三方独立调查公司“益普索”关于“分众传媒”显示屏数量的调查结果,终于可以为自己洗冤了。

“益普索”是全球第五大市场调查公司,这次调查是该公司于2011年12月独立进行的。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核查了“分众传媒”的液晶电视联播网和框架海报联播网资源的真实存在率。

调查结果表明,“分众传媒”的LCD显示屏网络和海报框架网络的显示屏数量分别为185249块和436444块,与“分众传媒”201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布的数量对比,准确率在99.97%以上。

不用说,这样的反击就非常到位。就在宣布这项结果的当天,“分众传媒”的收盘价为每股19.72美元,与11月21日遭到“浑水研究”首次做空大跌39.49%后15.43美元的收盘价相比,已经反弹不少 5。

再如,当初“浑水研究”以公开信方式质疑“展讯通信”财务造假,使得“展讯通信”在一天之内股价就暴跌30%。这时“展讯通信”首席执行官在第一时间出来辟谣,然后由首席财务官出面表示该公司财务数据并没有造假,并且告诉公众该公司的外部审计机构也在力挺该公司。

更重要的是,紧接着该公司在第二天纳斯达克股市开盘之前就举行全球投资者电话会议,针对“浑水研究”提出的各项质疑逐条作出解释,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同时宣布股票回购计划,以此来提振股市信心。

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展讯通信”的股票价格很快就反弹上来,随后多家机构对该股票给出“买入”评级 6。

在这里,“展讯通信”靠的就是及时反击和漂亮的业绩说话,这连“浑水研究”创始人卡森·布洛克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如果展讯通信针对浑水公司的疑问做出符合事实的恰当回应,那么必须承认,是我们将该公司财报中的一些疑点误解为了危险的信号。”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另一家中国概念股“奇虎360”的反击做空上。在“奇虎360”遭到“香椽研究”的做空发难后,“奇虎360”及时作出回应,并且靠业绩说话,最终把股价基本稳定了下来。而做空“奇虎360”的“香椽研究”,则因为对中国互联网模式了解得不够,遭到了投资界和企业界人士的抨击 7。

仍然以“分众传媒”的及时反击为例。针对“浑水研究”2011年11月21日称“分众传媒”夸大显示屏数量,早有准备的“分众传媒”在第二天晚上就反击说 8,关于这个问题,是因为“浑水研究”不了解“分众传媒”所定义的设备类型和计算方式造成的,真实情况是:“分众传媒”LCD显示屏网络包括:11.6026万块LCD屏幕;3.2478万块LCD2.0数字图片显示屏;2.9878万块1.0数字显示屏,这三部分合计数为17.8382万块。而“浑水研究”在质疑报告中所指的数量仅仅是LCD屏幕数量,并没有包括后面两项在内,这就漏掉了很大的一块。

而从LCD显示屏在不同城市的分布看,“浑水研究”的质疑报告对“分众传媒”LCD显示屏网络分布情况的描述也是错误的。分众传媒在一线城市的LCD显示屏数量为4.5825万块,占总数的25.7%;在二线城市的数量为10.2280万块,占总数的57.3%;在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数量合计为3.0227万块,占总数的17%。这种布局与各级城市的消费水平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有约30%的LCD显示屏安装在人流密集的办公楼,涵盖约70%的行人;剩余70%的LCD显示屏分布在住宅区、城市商场购物区和各种娱乐场所。

此外,还有不包括在LCD网络框架内的以下广告网络:3.4711万块2.0数字图片显示屏;39.1304万块1.0显示屏。截至2011年9月30日,两者合计为42.6015万块,另外在卖场广告网络也拥有5.0696万块LCD显示屏。由于上述三种网络形式的广告费率卡各不相同,所以“分众传媒”的广告合约条款中明确了建筑物和媒体的类型,就是为了便于核查。

为了让数据有说服力,“分众传媒”准备建议公司审计委员会鼓励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对本公司的上述数据展开独立调查。当然,这也就是读者后来看到的12月14日公布的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益普索”关于“分众传媒”显示屏数量的调查结果。

除此以外,“分众传媒”还就“浑水研究”对该公司历史并购和减值费用方面的描述、对公司管理层的动机和商业判断能力,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浑水研究”在这方面的质疑予以彻底否定。

2011年11月29日晚上,“浑水研究”又针对“分众传媒”发表第二份质疑报告,表示仍然维持对“分众传媒”“强烈卖出”的评级。

11月30日凌晨,“分众传媒”立刻作出回应,再度驳斥“浑水研究”的不实指责,结果使得“分众传媒”29日的股价盘中上演大逆转——早盘跌幅虽然一度超过5%,但在“分众传媒”就有关高估LCD屏幕数、租借LCD屏幕、未收购6家手机广告业务公司、关于“好耶”、高价收购广告船等质疑一一作出回应后,股价瞬间上涨,最终收报于17.08美元,涨幅0.53%。

业内人士认为,“浑水研究”抛出的第二份质疑报告,基本上是对第一份报告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再阐述,并没有什么新观点;更重要的是,它对“分众传媒”之前的回应也缺乏有力反驳证据。

所以,即使在“浑水研究”做空“分众传媒”后,一些长期跟踪和研究“分众传媒”的投资银行,依然表示继续看好“分众传媒”。这些投资银行包括,摩根士丹利公司、高盛集团、法国里昂证券、日本野村证券;以及比较了解中国市场的大型中资机构,如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复星集团等 9。

尤其是在“分众传媒”发起反击的第二天,一贯擅长投资的“复星国际”就发布公告称,将于2011年11月22日在公开市场斥资1035万美元购买60.27万股“分众传媒”的美国存托股份,单价约17美元。这样,截至23日,“复星国际”就一共持有2221.56万股“分众传媒”的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分众传媒”已发行总股本的16.42%。可以说,“复星国际”这次增持“分众传媒”股票,既是对“浑水研究”做空的反击,也是对“分众传媒”的有力支持,对提振市场信心有很大帮助 10。

2011年12月11日,“浑水研究”针对“分众传媒”发表了第三份质疑报告。

2012年1月6日,“浑水研究”再次针对“分众传媒”发布第四份质疑报告,致使当天该股票收盘价下跌5.43%,盘中一度下挫8.47% 11。该报告认为,“分众传媒”在收购位于俄罗斯边界的一家人参种植园交易中存在问题。这家种植园看上去并没有任何运营迹象,可是“分众传媒”却称它实现了15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净利润高达48.9%。所以“浑水研究”质疑“分众传媒”的收购动机,并且建议“分众传媒”审计机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调查其中是否有不正当行为。

报告出台后第二天,“分众传媒”就迅速作出反应,完全否认报告中关于有不正当行为的指称。它解释说,这桩交易实际上是“分众传媒”收购的吉林一家加盟商;这家加盟商的股东在三年对价期间(总对价不超过300万美元),购买了一个在“老少边穷”地区 12享受优厚税收政策的种植公司,并把它的业务转型为液晶显示屏广告销售。后来,这家公司便成为“分众传媒”的一家子公司,因为由这家公司来销售液晶显示屏广告可以在当地享受两年的特殊所得税优惠。

1 田志明、叶丹:《分众遭浑水“猎杀”,股价大跌39%》,南方日报,2011年11月23日。

2 《AERL 2012可望持续高增长,集多项利好于一身》,大众财经网,2012年2月7日。

3 郭兴艳:《“浑水”做空:私人调查公司搅局传统金融生态》,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7月14日。下同。

4 香港股市2008年7月2日至9月19日期间,平均每天的沽空交易额为54亿港元,占市场成交额的8.5%。

5 李斌:《第三方调查结果为分众洗冤》,京华时报,2011年12月16日。

6 高文婧:《卡森·布洛克:在中概股的“浑水”中“摸鱼”》,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17日。

7 田志明、叶丹:《分众遭浑水“猎杀”,股价大跌39%》,南方日报,2011年11月23日。

8 友亚、李丽:《昨日分众传媒回应浑水报告:所述信息不实》,新浪科技,2011年11月23日。

9 雪球:《分众传媒深夜再驳浑水新质疑报告,周二股价收涨》,第一财经网,2011年11月30日。

10 诸葛晓岚:《分众传媒:如何打赢股价保卫战》,中外管理杂志,2012年2月10日。

11 徐欢:《浑水再发质疑报告,分众辩称猜疑不符事实》,证券时报,2012年1月9日。下同。

12 老少边穷地区,具体是指“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边区”(沿陆地国境线的县市)、“欠发达地区”(位居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后20%的县市)。这些地区以县(市)为基本区域单元,一般位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