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应有的市场干预(1 / 1)

有人认为面对对冲基金做空中国,我国应当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但这显而易见是不现实的。虽然任何对冲基金要想做空中国最终都无法得逞,但如果听之任之、被动挨打,不但会白白错失良机,而且会听任我国市场成为它们的提款机,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正确的态度应该像1998年香港政府那样主动出击,通过反击做空来保护国家利益、保护经济发展成果、保护国内投资者。否则,一旦做空中国形成风潮,将来的被动会更大。

做空是市场行为,不是战略阴谋

在做空中国中,有一种典型而强大的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阴谋”,是想“通过从中国撤回资金推动西方经济复苏、搞垮中国经济”;在这场全面做空中国的浪潮中,“中国除了一地鸡毛以外什么也不可能得到”;诸如此类等等。

有点年纪的读者马上会联想到,这实际上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考问题的一个翻版: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一切从政治需要出发。

可是要知道,阴谋的基本含义是“暗中策划、秘密计议”,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如果某种阴谋要公之于世,唯恐天下人不知,这还能叫“阴谋”吗?当然不能。同样的道理,如果做空中国果然是某些人或某个国家的“阴谋”,那么它们还会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行动吗?

并且,全球对冲基金也决不会傻到这个地步——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任何机构想要大规模做空人民币,不说是以卵击石,也是成本太大;既不可能摧毁我国经济实力,又无法缓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果只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虽然对冲基金做空我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平心而论,在这其中也有逼迫我国经济加速向内需经济转型的客观效果。无论是提振国内需求还是刺破房地产经济泡沫,与其说是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阴谋,不如说是我国政府的有意而为,因为这正是我国经济这轮转型的两大抓手。

换句话说是,不是因为对冲基金在做空中国,我国才被迫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而是在我国主动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时候,对冲基金大规模地见好就收,通过做空中国暂时离开一会儿。

并且,也不是所有对冲基金一致做空中国,每家对冲基金的判断可能都不一样;它们的表现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而不是战略行动。

如果一定要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的话,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地区的战略,实际上表明它在军事、外交等方面正在“做多”中国,其实质是对我国形成箝形包围链;而单纯从经济方面看,美国2011年11月中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希望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另建一个规模巨大的自由贸易区……所有这些,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如果能顺势而为,对内进行高效、公平的市场化改革,对外尽快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完全可以在这其中掌握主动权,变做空中国的被动为融入国际市场的主动。

市场行为要用市场手段来对付

本书前面反复提到,做空中国只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是需要用市场手段对付的。当然,这种市场手段并不只是一种,而是多种多样。但显而易见,它们的目标和合力都是为了拨乱反正。

从股市上看,2011年末我国国内股市整体进入历史底部,就与受国外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影响分不开,也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极不相称。

例如,2011年12月16日早盘的上证综合指数创下3年以来的新低2176点,10年以来的涨幅为0,就怎么也让人看不懂。要知道,在这10年间,我国的GDP总量增加了2倍,几乎所有投资品如房地产、黄金、期货等,都在同步增长甚至已经翻了几番;股市的市值也比10年前翻了一番,可成交量却只相当于过去1400点时的点位。虽然2011年末的上证指数在2230点一带区域运行,明显高于2005年的大底部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可实际上,2011年许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从沪深300指数的整体市盈率看,2011年12月16日已经降低到10.83倍,比前面所述的两个历史性大底还要低。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从历史上看,每当市盈率持续低于历史水平时,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就会突然出现触底反弹行情。并且由于前期一直在无量下跌,所以只要有政策刺激,上涨幅度会非常凶猛,甚至有可能出现历史性大行情。

对此,国外研究机构可谓看得一清二楚,以至于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撰文发问“中国股市还有救么?” 1道理很简单:物极必反——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政府出面来干预市场,让股市和人民币汇率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

所以接下来看到的是,就在2011年12月16日这个周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早盘报收6.3294元,暴涨400多点,创下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并且还是2005年人民币与美元结束挂钩政策以来的最大涨幅。受此影响,国内A股市场也从下午2点开始突然大幅度放量大涨,深圳股市、上海股市上涨幅度都从原来的绿盘变成涨幅超过2%。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这时候我国国有银行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美元流动性,向外界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干预市场、支持人民币;同时也表明我国政府维护人民币汇率坚挺的决心和信心。不用说,这也是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干预市场、抬升人民币价值最明显的一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是星期五。一般来说,每逢周末都是投资者最容易激动的时刻。这时候的对冲基金原来可能还在准备利用周末情结再做空一次,殊不知在原本已经严重超跌的背景下,周末也最有可能酝酿出利好消息来。所以,读者就看到了上述一幕。

除了股市外,其他领域应对做空的手段也是大同小异,政府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

例如就房地产领域而言,当对冲基金做空我国、大量资金还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来不及撤出的时候,就应该先下手为强,让房地产市场赶快降温,在外资大幅度抛售人民币之前就先让人民币贬值。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国际热钱“烂在中国”,走出不去。与此同时,再配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企业升级步伐,扩大内需,以此来弥补已经撤出的国际热钱给我国造成的损失。

相反,如果让前来做空中国的这些资金胜利大逃亡,以至于等待以后美元加息后再回过头来双向掠夺我国财富,这样就惨了。

从实践中看,我国采取的政策正是要达到这些目的,这就对了。

借鉴美国经验,让股市反映实体经济

股市是需要政府干预的,否则当股市无法如实反映实体经济晴雨表时,就可能会招来全球对冲基金的做空。

在我国,凡是发出悲观预期的人,都会常常被看作“别有用心”的唱空者。并且,凡是唱空和唱衰的人,不论在什么场合都遭人讨厌、反感、抵触;同时,这种唱空和唱衰论调又很容易反过来被前者利用,进一步加大这种唱空和唱衰情绪,引来做空者。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现象既然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相比之下,国外市场对这一点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性对待。

例如,做空大师乔治·索罗斯就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陷的,任何市场都是有缺陷的,而他要做的就是发现这种缺陷,并且利用这种缺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用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空了。

联想到我国股市。股市在全球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可是在我国,最近10年来的经济增长史无前例,可是10年来的股市却是0增长,这就不得不促使国外把它作为做空我国的疑点——如果我国经济确实一花独放,那么给经济打分的股市为什么如此糟糕呢?股市作为实体经济的镜子,有可能在某些阶段失灵,但不可能永远失灵。既然这样,就只能从中推导出另一种结果,那就是我国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水分”和其它不为人知的“漏洞”。做空中国的理由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从这个角度看,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原因在于,受到我国国内市场表现力的吸引。如果我国股市非常坚挺,全球对冲基金就决没有这种念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例如2012年初,虽然美国同样是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可是美国的股市却依然接近于历史最高点,这就给人产生一种联想:美国经济正在全面复苏。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又敢轻易去做空美国呢?即使有人想唱空或唱衰美国,又会对美国有多大影响呢 2?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全球最大的债券投资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亿万富翁投资者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2011年3月11日对记者说,因为他对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券市场前景感到担忧,所以这时候已经全部抛空所持美国政府债券,改为加大空头仓位,投资目标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企业债券市场。

可是结果又怎么样呢?仅仅半年时间不到,他就对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承认,他做空美国国债是个错误——受日本地震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全球资金正在大量流入美国国债避险,2011年3月起美国国债价格开始稳步上升;即使当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评级之后,美国国债的价格依然不跌反涨,继续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险天堂 3。一句话,比尔·格罗斯做空美国国债遭到了惨败。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美元本身的全球本位币地位外,美国政府对这种做空经济行为的干预,也是一个重大原因。

举个例子来说,1987年10月19日是美国股市中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当天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508点,跌幅高达22.6%。很多人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感觉到像天要塌下来一样,所以纷纷跟着盲目抛售股票。而这时候,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采取的果断措施下,一举扭转了人气,使得这次股灾几乎没有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任何冲击。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股市做空的防范是非常严密的。

可是相比之下,我国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就缺乏这种自省,不但新股照样发行,而且故意听之任之,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可实际上,这种放纵和不作为,恰恰是做空机构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如期从中获取丰厚的回报。换句话说就是,这种“不抵抗政策”对做空中国是最好的鼓励,并且会引来更多对冲基金做空中国,在未来造成更大的做空杀伤力。

对此,著名财经评论家时寒冰认为,政府在这方面有两点可做:一是改革、健全、完善制度,不给做空机构留下缺陷;二是不要“自空”,一旦我国股市跌幅领先全球,必然会自动引来全球对冲基金做空中国 4。

1 徐岚:《中国股市还有救么》,信息时报,2011年12月15日。

2 时寒冰:《警惕内外勾结做空中国》,凤凰博报,2012年1月14日。

3 《做空美国国债是个错误》,每日商报,2011年9月5日。

4 时寒冰:《警惕内外勾结做空中国》,凤凰博报,2012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