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农保”,全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职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并列的概念。它同样属于社会保险,只不过是专门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
从定义看,“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通过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新农保”是从2009年9月开始试点的,计划在2020年前覆盖全国农村。参加对象主要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同样是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个人缴费标准定为每年100、200、300、400、500元五个档次,多缴多得。缴费者年满60周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且终身领取,政府会不定期地调整最低领取标准。
在“新农保”实施之前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老农保”。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筹资结构不同,“老农保”主要是农民个人的缴费,相当于自我储蓄;而“新农保”中有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在内。二是管理账户不同,“老农保”是完全的个人账户,不缴费就不能领取养老金,而“新农保”账户中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包括政府财政全额支付的基础养老金。
从待遇水平看,“职保”、“新农保”、“城居保”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现行政策规定,如果你在上述三种社会养老保险中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并且目前仍然处于缴费期、缴费期限已满15年,那么是可以从一种保险转到另一种保险的,如从“职保”转为“新农保”或“城居保”、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为“职保”、“新农保”和“城居保”互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