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自己合伙公司的经营理念来自为格雷厄姆工作的经历。我从他的经营模式中得到一些启发。我只是对其中某些事情做了变动,但这个经营模式不是我最先想到的,这一点从未得到认可。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评估企业内在价值时要注重该企业及其经营管理层是否具有商业道德。俗话说:“道不同,不相谋。”股票投资也是如此。
1973年,巴菲特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时,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华盛顿邮报》(占50%)、《新闻周刊》杂志(占25%左右)、三家电视台和一家广播电台(占25%左右);此外,还有可以从《国际先驱论坛报》50%股份中得到的利润分成。
自从《华盛顿邮报》收购《国际先驱论坛报》后,它很快就超过主要竞争对手《华盛顿星报》。1981年《华盛顿星报》停刊,从而使得《华盛顿邮报》实际上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唯一一家处于垄断地位的纸质媒体。
巴菲特大量购买《华盛顿邮报》股票,当然与它所处的消费垄断性有关;因为在巴菲特看来,有了这种垄断地位,就能获取“过桥费”收入。但除此以外,他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商业道德。
20世纪70年代早期,《华盛顿邮报》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是1973、1974年的股价狂跌,其次是带来无限烦恼的“水门事件”,接下来是1975年此起彼伏的工人罢工,出版业务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华盛顿邮报》1972、1973年由于报道“水门事件”受到来自美国总统尼克松政府的严厉指责,导致股票价格不断下跌。
在面对要不要揭露事实真相时,《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冒着巨大的确的风险当机立断:媒体一定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就在《华盛顿邮报》B股发行两天后,该报顶着压力刊登了两名记者从一位自称“咽喉深处”的匿名人士那里采访而来的报道,公开了美国五角大楼文件并跟踪报道水门事件,从而导致尼克松总统于1974年下台。
两位记者因为这篇报道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华盛顿邮报》也因此获得崇高声誉,被人们当作媒体独立性的象征。读者也许还记得,1998年初第一个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莫尼卡·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的,也正是《华盛顿邮报》。
从现在的公开报道看,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已经要求有关机构注销《华盛顿邮报》所属两家电视台的营业执照,甚至要一并注销《华盛顿邮报》的营业执照。当然,最后阴谋并没有得逞。
水门事件的发生对美国经济是一个沉重打击,工人罢工更使《华盛顿邮报》经营一片混乱。而正是在此之前的1973、1974年巴菲特先后投资了1062万美元,以每股6.5美元的发行价(后来由于股票拆分,股价调整为4美元),购买了《华盛顿邮报》12%的B股,相当于总股本的10%。
作为《华盛顿邮报》的新董事,巴菲特在这关键时刻,每天都在报社出谋划策。由于他主持董事会的财务委员会工作,所以在财务方面提出的建议对《华盛顿邮报》公司走上正确轨道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尤其是他提出《华盛顿邮报》回购股票的建议,虽然这种做法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可是在当时还鲜为人知,所以大家都唯恐出错。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通过各种数据,向董事会成员说明当时的股价是如何低于内在价值,回购股票不仅能让公司长期获益,甚至能在短期内就见到效果。
后来,董事会采纳了他的建议,从1975至1992年间一共回购发行在外的43%的股票,平均成本每股60美元。这表明,《华盛顿邮报》只用现在市值10%的价格就获得了40%多的股份(到2000年回购数量达到一半)。这样,原股东拥有的股票价值实际上已经升值到真实资产的2倍。
通过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巴菲特最初投入的1062万美元到1985年已增长到5亿美元,到2003年更是增长到13.67亿美元。30年间伯克希尔公司一共在这上面获利12.8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128倍。
巴菲特的“道不同,不相谋”不但体现在投资股票之前,也同样反映在收购企业之后。因为拥有控股权或是大股东,所以他对选拔公司管理层拥有绝对或相对的话语权。
他在伯克希尔公司201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就谈到这一思路:在选拔管理层时,他特别偏好资历较浅的年轻人,而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年轻人、挖掘“人才潜力股”。
他诚恳而又不无挪谕地说,“当我们宣告托德·库姆斯将加盟我们的时候,有些评论员指出,托德是无名小卒,对于我们没有找到声名显赫的经理人表示困惑。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1979年听说过卢·辛普森、在1985年认识阿吉特·杰恩、在1959年听说过查理·芒格?我们的目标是要找到一位资历尚浅的经理人,而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伯克希尔公司今后将会增加1至2名投资经理,他们的绩效薪酬80%来自他管理的投资组合、20%来自其他经理人的投资组合,希望能用这种方式促进彼此的合作而不是相互拆台。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1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他喜欢收购企业,也鼓励下属企业进行“补强收购”(指这种收购很自然地能够增强收购方的现有业务范围或公司战略),遗憾的是其中恶意收购也有不少。他批评说,“一些CEO忘记了他们在为哪些股东工作;同时,其他的经理也是严重不称职。不论哪种情况,董事可能会无视问题所在或者只是简单地不情愿地对需求做出改变。这时就需要新人了。我们会把这些‘机会’留给其他人。”他的意思是说,这时候就只能撤换这些领导人了。
【课后点评】
巴菲特收购企业不可能不带有感情色彩,所以“道不同,不足为谋”是很好理解的。理性、正直的投资者必定也会偏向于那些经营正当、有正义感、讲求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事实上,这样的公司经营也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