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淴冷浴(1 / 1)

拾尺集 严行方 565 字 3个月前

我们的村子叫白家里,村子旁边就是京杭大运河,一条小河从运河边通向我们的村庄,形成一个白家浜。村子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喝运河水长大的。长在运河边的人,要是不会淴冷浴(无锡话,就是游泳)是要被人笑话的。

不过,我学会豁冷浴,也已是小学五年级了。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长,一直没有空教我,我也有点胆小,所以到四年级时还是“旱鸭子”。五年级上学转到了另外一所小学,上学途中要经过铁路,在一座铁路桥旁的小河里,我和几个同学放学后偷偷下水,没几天就学会了。

学的过程十分简单,我让人家托着下巴,自己拼命地拍打水花,那托下巴的同伴没了耐心,手一放,我扑腾了几下,呛了几口水,便有了漂浮的感觉,慢慢的,便游了一小段路程。

一周后,我拎着一只在铁路桥下石缝里摸到的大甲鱼回了家,父亲十分惊讶,看到有甲鱼拎回来,听着我沾沾自喜的陈述,也就知道我下河学会了游泳,便不再追问。第二天一早父亲上街把甲鱼卖了,回家奖赏了我一支钢笔。这是我用的第一支钢笔,还是自己劳动所得。

放暑假后,豁冷浴成了乡下孩子的“功课”。有时候一个下午就泡在水里,挖水草,刨芦根,摸蚌,摸丝螺,因为家里还养着一大群鸡鸭,这些水生物都是喂养家离的好饲料。

村上有座小木桥,两边是石头砌成的石墩,中间一块木板,每天行人就在小木桥上来往。有船经过的时候,就把木板翻起来。夏天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在木桥边嬉水。最有趣的是一排光溜着脊背的男孩子坐在木桥上,当大人经过的时候,像多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倒进小河里,那情景煞是好看。我在木桥上还学会了“后滚翻”,只要捏住鼻子往后一跃,我便像鲤鱼一样扎进河里,这样的高难度动作,村上没几个小伙伴会。后来,那里出了事故,一个即将成为上海人的7岁小男孩(她妈妈是上海插青),因为玩船跌入河中被淹死,就少有人光顾了。这,也成为村上一件憾事。

到运河里去游泳,一般都是要征得父母同意的,小孩子不敢偷偷去。但也有偷偷下水的,或者干脆脱得赤条条的,跳入河中尽情玩耍,或者游泳过后把短裤晒在桑杆上晾晒。自从我堂弟两个被他们的母亲收了短裤,他们只能用南瓜藤叶遮掩着回家后,便再也没有人敢赤条条的跳入河中偷淴冷浴了。

那时候运河的船只并不多,船速很慢。胆大的男孩,还敢吊轮船,拉住船边的救生胎,翻上船去,悠哉悠哉地坐上半个小时,等对面另一班拖船过来,再吊轮船回来。但有一次几个男孩一直吊到苏州望亭,才等上一班回来的拖船,让这些男孩虚惊一场,因为吊轮船很危险,大人们都是坚决反对的,我也偷吊过几次,幸未被大人发现,但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

如今,河里的水已不能让人畅游了。谁跳下去,都会变成黑乌鸦。这让人唏嘘不已。那清凌凌的水,蓝悠悠的天,不知何时再能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