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就去开公司?天方夜谭。”这是“中国创业导师”李开复对大学生创业当头所泼的一瓢冷水。
2011年6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有不少大学生把毕业后自主创业当作就业方式之一,有些大学生甚至在学校里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创业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误导。道理很简单,搞企业很容易失败;而一旦遇到失败,这种风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的。更何况,这些刚刚毕业、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源的大学生了。
李开复说:“在我看来,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创业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包括专业素养和人脉资源等方面。等到对社会有了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这个时候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当记者提到,现在有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灵感和创意,这些灵感和创意也确实比较独特,即通常人们所称的这种“金点子”,在这样的学生身上,创业冲动更迫切。李开复认为,他要对所有有这种想法的创业者提出一个忠告,那就是赶快抛弃这种想法。在他看来,点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执行力,即怎样才能把创意和想法真正付诸实践的能力,包括学习积累、创业方向、个人品性、团队精神等。在具体创业之前,应该多问问自己是不是具备这样的执行力,而不是仅仅有一个金点子就够了。
本书这里插入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一点。现在使用iPhone手机的人都知道它有一个微信功能,其实早在2007年初就有人想到了这个点子,只是没有付诸实现。那是一个周末的雨夜,谭洪和一位同学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咖啡馆聊天,他突发奇想,说,能不能做一个智能设计软件,在地图设定的范围内可以查找到拥有同样软件的人,并且通过这个软件即时聊天?同学一听很感兴趣,之后他们又对此反复讨论了好多次,都觉得这个市场很大,可是总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他们给自己找的台阶是:如果这个软件生产出来了,肯定会被人用来作为“拉皮条”的工具,到时候公安局找上门来,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而在此之前的2001年的某一天,他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突然想到应该有一款平板电脑,不需要很多功能,只要能拿到了看电视、上网和玩游戏就行了。于是他找到另一位朋友聊起这个想法,朋友也认为这是好主意,所以他就画了设计概念图递交给了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两人准备先把样机做出来。可是没过多久,他因为要创业做ForteBio,所以这事就被搁下了,也是缺乏执行。他笑笑说,如果当初真的把这种平板电脑搞出来了,说不定也就没有后来乔布斯的什么事了。[1]
言归正传。针对有些创业者的设想很美好,就是要通过多少时间,把自己的金点子做成一个产业,然后上市;尤其是我国股市中推出创业板以后,有这种想法的创业者就更多了,李开复特别提醒大家,决不要把股票上市看作是自己创业成功的标杆,上市、圈钱绝不该是创业的最终目标。
与此相似的还有,有些创业者对专利有一种迷信,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会非常重视“专利”的申请,甚至把科技企业等同于“获取专利”。对此李开复认为,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申请专利只是创办科技型企业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而不是全部。高科技企业能否生存下去,根本上取决于是否适应市场;而适应市场的前提是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所以,专利和企业生存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有些领域甚至不需要专利,只要进行一些微调和改进就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样能取得成功。[2]
从上可以看出,即使你真的拥有“金点子”或几项专利,都不能保证你走出校门后就是一块创业的料,更不能保证你取得成功。真正能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归根到底还在于是否适应市场、赢得市场。
有些大学生可能会不服气,觉得自己已经在课堂上听了几次《创业基础》课程,考试成绩也“不差”,自己“应该可以”创业了。这种想法太简单。先不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单是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刚刚开始、针对性不强,老师通常都不是企业家出身,甚至没有在企业里呆过,就知道这种创业教育有多么玄乎了。
在深圳大学创业园的一年孵化期中,22家企业中有不少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无奈退出的,原因主要就是“人的问题”。由于学校的创业指导课过于宽泛,老师讲的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和成功案例,并不怎么接近实际,所以这些创业者遇到问题时,就只能在创业园区内的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纯粹属于“摸着石头过河”。[3]
要知道,创办企业不仅仅有技术就行,经营管理、团队合作、市场开拓等,都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在企业定位、战略策划、产权关系、市场营销、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方面缺乏知识积累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
所以,与相关部门高调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相反,有关专家尤其是这方面过来人的企业家,更多地呼吁要“慎重选择”,不要在蛊惑声中迷失方向。与此呼应的是,自主创业当老板在大学毕业生的众多选择中,排位也越来越靠后,已经成为“最后的”选择。
毋用讳言,在各级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私心”,最突出的是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不高,需要以自我创业来带动就业;不但带动大学生群体就业,而且还寄希望于他们带动全社会的就业。
正因如此,政府才会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创业培训、税收、融资等方面。在许多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可以免费享受风险评估、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部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可即使如此,最终选择自主创业的仍然屈指可数。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创业的路并不好走,否则也不用你政府倡导,大家就蜂涌而上了。
为什么创业的路不好走呢?关键是学校和社会缺乏这种创业氛围。创业本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在许多人的概念中,老板象征着财富和自由,谁不愿意做老板、只愿意做伙计呢?可是如果全社会都缺乏这种创业氛围,当老板总要“老板着脸”,又有多少人会迎难而上呢?
确实,国外的大学生创业比我们要搞得好,但应当看到其背后的国情不同。例如在美国,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执行力、团队精神和市场研究等能力的培养,可谓实实在在的创业教育。所以他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和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起点比我们要高得多。
相反,看看我国国内的大学生,他们直到高中毕业时这方面几乎还是空白,从小到大,父母、学校和社会对他们最关注的都是考试考了多少分,在全班、全校排名第几,比上一次考得好了还是差了?甚至,为了能够多考一分、多向前排名一位,还要教他们如何与同学竞争(不择手段的竞争,包括作弊、挖墙脚、向老师打小报告等),这与创业所需要的团队合作、诚实精神背道而驰。
只是进了大学后,突然发现几年后的就业不好办,不好找工作,才临时抱佛脚,“学习”起如何自主创业来。可是,自主创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又怎么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呢?于是,就烧成了一锅夹生饭。
相反,看美国斯坦福大学,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就能耳濡目染身边学长、学姐的成功创业故事。学校边上就是著名的硅谷,不知不觉间就能学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高科技。学生要想开发任何创新行为和想法,都能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鼓励。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鼓励创业是潜移默化的,与追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创业成功率的急功近利相比,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认为,我国的大学与其人为地追求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如先想方设法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更实际;创业教育并不是一句话能做到的,有很长的路要走。[4]
案例
一步步来,走得更稳
刘学森在读上海交通大学时就有以后自己创业的想法,可是大学毕业时,他还是选择了就业,分别在英特尔和AMD实验室工作。他认为,创业不是光凭热情就可以的,得先锻炼自己才行。正是在AMD工作期间,他成为一名专业工程师,然后去了复旦大学读MBA。从本科毕业到读研究生,中间隔了5年。也就是说,他工作了5年。正是在这5年间,他完成了一个从学生到具有实战经验的工程师的华丽转变。他说,“这5年的工作经验对我研究生毕业后创建公司有直接作用。”[5]
第一次创业,他做的是代理公司,具体地说是给一家专业检测研究所做代理,帮它接受其他公司的订单,从中抽取提成。
显而易见,这样做比较容易进入,也更容易成功。但好景不长,当别人觉得不再需要你寻找客户时,也就意味着你没有利用价值了。
就这样,这家研究所最终收购了刘学森的公司,刘学森本人也成为该研究所的一名正式职员,端着稳定的金饭碗。
但羽翼渐丰的刘学森,觉得经过过去多年的积累,自己完全有能力开始真正的自主创业了,于是决定另起炉灶。从筹措资金到确立项目,与政府、企业等方方面面谈判,都是他一个人在做,原来和他第一次创业的伙伴们则选择了继续留在那个研究所当职员。这是2006年。
四年过去后,刘学森的这家公司已经拥有100多名员工,在成都、湖南都成立了分公司,在上海、苏州拥有自己的工厂,资产超过1亿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上海市创业成功典范之一。
1 谭洪:《创业不是想出来的》,载《创业家》,2012年第9期。
2 贺涵甫、陈庆辉等:《李开复:刚毕业就创业成功几率近乎为零》,载《广州日报》,2011年6月15日。
3 罗莎、张菁菁等:《大学毕业生创业难在哪?创业遭遇两大问题》,载《南方日报》,2010年8月18日。
4 贺涵甫、陈庆辉等:《李开复:刚毕业就创业成功几率近乎为零》,载《广州日报》,2011年6月15日。
5 贺涵甫、陈庆辉等:《李开复:刚毕业就创业成功几率近乎为零》,载《广州日报》,2011年6月15日。